首页 理论教育 主观因素对实践取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主观因素对实践取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问卷结论分析,得出影响解析几何教学的客观因素,排除客观因素,根据问卷结论与案例结论,得出影响解析几何教学的主观因素.(1)部分教师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解析几何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强化.利用调查问卷第1至27题从教师对解析几何教材结构内容认知分析、教师对解析几何教材的教学认知分析两大方面来分析新课程教学改革后解析几何的教学现状,其中第8题、11题、14题从解析几何教学思想

主观因素对实践取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通过问卷结论分析,得出影响解析几何教学的客观因素,排除客观因素,根据问卷结论与案例结论,得出影响解析几何教学的主观因素.

(1)部分教师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解析几何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强化.

利用调查问卷第1至27题从教师对解析几何教材结构内容认知分析、教师对解析几何教材的教学认知分析两大方面来分析新课程教学改革后解析几何的教学现状,其中第8题、11题、14题从解析几何教学思想、教学重点、教学要求三个方面调查教师对解析几何教学情况的认知,但是部分教师对“几何问题代数化”“几何公式背景”“坐标法综合性”这三个概念理解得比较模糊,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形式.例如:教师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中,对“斜率与倾斜角”两个概念蕴含的几何背景予以忽视,同时不太注意运用代数结果分析几何意义,让学生通过机械记忆方式来掌握公式.在“圆锥曲线与方程”该章内容教学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弱化了抛物线双曲线内容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这两节的教学依旧较为强化.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解析几何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理解.

(2)教师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涉及解析几何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比较赞同,但是具体施行情况还有待加强.

课程教学改革后,教师通过培训与自学对课改背景、课改要求均比较明确,对通过高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操作能力、数学思维持赞成意见.问卷中第6题、7题的调查结果反映教师均赞成解析几何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该观点.结合解析几何教学运用案例中教材使用情况调查,部分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使用次数偏少,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直接针对高考重点、考点进行教学.其中,问卷第13题、17题、21题都从侧面揭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学主要目的依旧以升学考试为重点,学生考试分数成为教学的主要核心任务,因此,部分教师在具体贯彻中会偏离课改要求.(www.xing528.com)

(3)教师在解析几何教学过程中需要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问卷中设计了教师对解析几何运用方式认知一节内容,通过22题、23题、24题调查实际课堂教师教学方式得知,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直接采用结论式教学,将“直线与圆的位置”的判定方法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当时能够机械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的求解方法,但是缺少学生主体参与到“直线与圆的位置”的关系判定、推导过程,致使学生缺少思维训练,假若习题稍做变式,学生便无从下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较少,多以传统板书形式教学,而解析几何部分,涉及图形生成、演化等,如果结合图形动态形式,则会提升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量较大,解析几何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及时消化理解该部分知识.

与初中阶段义务教育方式不同,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升学考试,学生学习内容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学习压力增强等,除要理解课本知识外,还需做大量习题以应对升学考试,因此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通过问卷第21题得知,教师完成解析几何教材内容要求后,还需补充额外知识来应对升学考试,在此情况下,学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导致课后反思、复习、总结时间较少,学生就难以及时消化解析几何内容.根据问卷中第20题、26题分析可知,“圆锥曲线与方程”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与重点,该部分知识难度大,运算量烦琐,考点多,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致使该部分得分率较低.因此,学生本身学业负担重,也直接影响解析几何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