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四行联营机构 1933年至1943年

北四行联营机构 1933年至1943年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六年四月间,武汉政府宣布现金集中,各行库存现款本钞初受查封,继被提取,银行受兹重创,困苦艰难,不可言状。汉库因本钞暂时既不流通,遂将已经分设之长沙、宜昌、沙市、驻马店、漯河等处收汇机关,先后一律取消,藉免风险。迄至十六年年底,政府取消现金集中令,汉钞除陆续收回外,其流通数已不过四五十万元,遂筹调现洋,公开兑现。但洪浸经四旬有余,人民死亡枕籍,财产损失不可数计。

北四行联营机构 1933年至1943年

汉库、汉会十年记事册目录

汉库:

(1)汉库略史

(2)汉库历年发行概况及发行额升降原因

(3)汉地本券流通概况

(4)四行领券办法

(5)其他行庄领券办法及最近情形

(6)汉地他行钞票流通概况与本钞之比例

(7)汉地沪字券与汉字券之消长及最近情形

(8)各地代兑处

(9)历年损益数目

(10)历年开支数目

汉会:

(11)汉会略史

(12)历年收入储金概况

(13)储金运用大概情形

(14)到期储金转期与发还大概比例

(15)汉会附属事业办理情形

(16)代理所

(17)历届损益数目

(18)历届开支数目

附录:

(19)重要人员之更迭

(20)房屋情形

(21)职员一览表

(22)已退职人员一览表

(23)调职人员一览表

(24)同人膳宿办法

(25)汉四行经副理姓名表

【汉库:】

(1)汉库略史

汉库于民国十二年五月一日开幕,租赁汉口俄租界玛琳街四十五号房屋为库址,任刘重元为处长(十五年三月改称库长,二十二年七月改称经理),依据总处颁定各项规章,并采择汉市商场习惯,订立标则,开始办公。开幕之日,与中南汉行联名柬请武汉军、政、学、商各届领袖暨同业要人集宴于华商总会。斯时,吴总稽核长与中南胡总理已先期莅汉。是日,各军政机关长官暨同业主要份子咸联袂而至,来宾共约三百余人,颇极一时之盛。查联合发行设立专库,在我国尚属创举,先求巩固基础,准备十足现金,实事求是,不计盈余,故当汉库产生之初,即已蜚声阛阓。本券发行,商民均争先收受,湘、汴为鄂之比邻,宜、沙居鄂之要道,商民以其携带便利,本券遂遍诸四周。汉库乃于武昌、汉阳、蕲春长沙、宜昌、沙市暨郑州、驻马店、漯河等处,或派专员,或委托代理机关,办理本券事宜,以期流通畅达。同时,选择本埠信用较好之钱庄共约十家,与之开户往来,藉资联络。是年秋间,虽因造谣发生一次挤兑风潮,然卒以十足准备,应付裕如,不仅自息浮言,且更增本库信誉。此后历时甚久,库务均极安详,且已逐渐发达。

至十五年九月间,武汉政变(64),骤改旧观,本库力取稳健主义,暂谋收缩,将本钞收回,不再发出,并将存钞及要件设法运沪,以策安全。继以十五、十六年间,武汉三镇,凡百行业,皆组织工会,一时风起云涌,举市若狂。各会提出条件,要求资方优待一切,迎既不能,拒又不可,甚至欲求停业了事,亦不为工会所许,终日藉故挟制资方,纷扰至不可言状,罢工怠业,只能悉听其便。工商各业莫不皆然,但银行为人注目,名目较多,工人公会之外又有职员公会,而工人公会要求最多,挟制最力,稍不如意,则谩骂相加,其尤甚者,竟有殴辱行员之举,种种蛮横不可理喻,故各银行经副理及重要行员,此时极为困难。银行工人公会设立未久,即与银行职员公会联络,改为银行职工公会,声势既大,要挟益苛。汉库处此时期,煞费苦心,隐图防患,曲冀两全,既不敢浪费开支,又不能明示反对,婉与周旋,幸免冲突。

十六年四月间,武汉政府宣布现金集中,各行库存现款本钞初受查封,继被提取,银行受兹重创,困苦艰难,不可言状。汉库更慄慄危惧,力谋持重,度此难关,惟本钞积存又数近二百万元,斯时已无法运沪,只得设法呈请当地官厅派员启封,监视切角销毁,以杜后患。维时汉上纸币,仅准中央、中、交汉钞及国库券流通,其他皆禁止行用,三行钞及国库券皆不兑现,因之价格日落,物值日高,升米之费,竟需钞三元,人人自危,上下交困。适时多故,凡百废弛。汉库因本钞暂时既不流通,遂将已经分设之长沙、宜昌、沙市、驻马店、漯河等处收汇机关,先后一律取消,藉免风险。

迄至十六年年底,政府取消现金集中令,汉钞除陆续收回外,其流通数已不过四五十万元,遂筹调现洋,公开兑现。斯时,汉钞兑现,以我库为最先,商民观感一新,莫不交口称誉。惟大难之后,元气已伤,市面萧条,仍达极点。所有汉市钱商,都以展转波累,十之九宣告破产,停帐停业者比比皆是。昔年汉库往来之家,亦受同等牵涉,因此寄存之款多系折扣收回。汉库为保持现状计,与钱业暂不往来,并限制发行,以维残局。刻既无法开源,自以节流为是,乃两次裁减员役,藉省开支,中经“清共”、西征诸役,多度恐惶。当此浑噩之时,环境极为恶劣,随机应付,大费周详。如兹两年,内容虽赔贴开销,幸无巨大损失。惟以时局种种关系,汉钞无法发行,复因供给市面需要,代发沪钞,以资周转。为就发行综核名实起见,遂于十九年三月一日将汉库改隶沪库,更名为汉分库,仍任刘重元为管理,兼沪库副库长。在此时期以内,专办发行沪钞事宜,并清理钱庄旧欠。

二十年八月间,武汉三镇忽遭大水,华洋街衢尽成泽国,全市皆以舟代步,汉库门首四民街一带,亦平地水深四尺有奇,幸事先早有防御工作,临时复雇用农民多人,用车排泄,日夜不停,抵抗兼旬,幸能保全,库屋及营业柜等处,未为巨水所浸。汉上各银行以人工或机器防水能收成效者,仅汉库一家而已。但洪浸经四旬有余,人民死亡枕籍,财产损失不可数计。经此殊灾,百业停顿,萧条万状,已无商业可言。汉库幸连年取保持主义,损耗无多,养晦数年,直至二十一年春间,因市面需要,始渐次发行汉钞,徐图进展,以信用坚固,一跃千丈,发行额由数十万逐步增加。是年四月,总处派项仲雍充汉会副经理,兼领汉库事宜。至二十二年,汉券流通最高额已达六百万元有奇,惜钞券所留有限,供不应求,否则发行额当可倍于此也。至此,武汉环境始渐有转机,鄂区“匪患”稍清,市面亦略形活动,否极泰来,库务已具欣欣向荣之势。本年七月间,总处调项副理回沪,改派秦曙声为汉库副经理,同时恢复汉库名称,不再隶属沪库,仍任刘重元为汉库经理。秋收之后,四乡土货上市,乡人需要现洋,求过于供,洋价渐贵,各行汉钞逐渐回笼,我库汉券流通额亦因之锐减,惟此缩彼伸,沪券流通额则日有增加也。

(2)汉库历年发行概况及发行额升降之原因汉库自民国十二年五月间与中南汉行同时在汉开幕,其时汉市荣繁,百业交畅,本券发行易于利导,甫及半年,流通额已达一百四十万元之谱,势且蒸蒸日上,行使将普及长江上游,故先后在长沙、宜昌、沙市委托盐业银行代办收汇本钞事宜,并派员分驻长、宜、沙三处,专任收汇暨发行一切手续。鄂豫密迩,车辙交通,我库本钞时有人携带赴汴,故又托郑县盐、金两行暨驻马店、漯河两盐行代为收汇。在武汉区域以内,更于武昌、武穴、黄石港以及本埠流通巷等处,委托钱庄随时代兑本券,以期便利持票人。行使既利,信誉日隆。惟武汉银行林立,同业竞争甚盛,我库本券既得商民信仰,遂启同行疑忌之心。至十三年九月间,因本市须用现洋关系,竟有人藉故造谣,希图煽惑,曾发生一次挤兑风潮,好在我库十足现金准备,名实相符,故不虑人倾轧。库储充足,应付裕如,挤兑两日,人见其从容不紊,浮言渐息,风浪亦平。经此一度波澜,益增本钞信誉。至十四年春夏之交,流通额渐增至二百一十万元。斯时,武汉商民皆争先收用本券,咸以四行联合发行,实力自然雄厚,保障亦较其他各钞分外巩固,因此不踁而走,一经发出,即难收回。有时门市有人持破烂券来,仍坚请调换本券,若必付以现洋,反不乐于接受。此本券特殊情形,骎骎乎有独竖一指〔帜〕之象。是年九月,流通额又增为二百八十万元,本库不过顺其潮流,供其需要,听其自然消纳,并未恣力发行。虽时历两载有余,而发行者仅四行一库,此外并无领用之人,倘因势利导,求其扩而充之,成绩决不止此也。至十五年三月间,流通额已超过三百万,忽以湖北官钱局旧发钱票发生挤兑风潮,该局准备空虚,无以应付,历时两月,不能维持,始则钱钞价值日落,卒至停止兑现,等于废纸。商民惶惶,咸以官钱局钱钞结果为行使钞票者前车之鉴,一时谣诼繁兴,人人戒惧,同时汉上各发行银行皆有挤兑现象。我库发行额又由三百万降至二百四十万,至本年四月间,更降为一百九十万。人知我库蒂固根深,挤兑乃最先平息。谣言甫定,信誉仍复斐然。至是年九月间,流通额又渐增至二百四十万,且日有扶摇直上之势,乃以政局大变,革命军才抵武汉,时当改革,百事俱废,大凡汉口发行各钞,莫不江河日下。我库防此潮流,自亦事同一律,流通额乃次第缩减,益以我库取稳慎主义,当此风云澎湃之时,对于本钞只收不发。至十五年年底,本券在外流通者,总计不过一百二十万元。旋复继以十六年四月间现金集中影响,流毒所及,庐舍为墟,武汉金融至此一蹶不振,银行业痛苦尤深,流通额更逐步减少,最少数曾至四十万元以内。其时,现金既为政府悉数提去,凡属汉钞,只能以中央行钞票拨兑,满地蝴飞,钞价日落,政府更于此时加发一种不兑现之国库券,以济中央钞票之不足,担保既属空泛,发行复无限制,行使商场,人人恐惧,不久发生暗盘,国库券实值恒不足票面十分之一。至此,人民已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法拯救,而持有我库本券者,早已不来拨兑,盖知此次变更,其咎固不在银行方面,留待他日,必可合浦珠还,故每有人以私藏现洋暗中收买我库钞票,因此市面上本钞早已绝迹。迨至十六年十一月间,取消现金集中命令,汉库即首先电沪调运现洋,随时收兑本券,商民欢欣鼓舞,颂声载道,我库立将汉券逐渐收回。至十七年春间,流通额仍不满十万之谱。经此一度重大打击,汉券一时无法推行,沪钞乃利此时机,乘虚而入,在十七、十八、十九三年之间,汉市几全系沪券。其间我库本券曾发行至七十万元,然一现昙花,仍归原状。迄至二十一年二月以后,始奋翮高翔,由三十万增至七十万,四月间由七十万增至一百九十万。从此方兴未艾,至二十一年年底,我库流通额已增为六百万元矣。(附汉库十年流通券升降表)

(3)汉地本券流通概况

汉市中央、中、交三银行发行之纸币,自十六年现金集中以后,皆不兑现,各该行在旧券未收回以前,自未便再发新券,故市面上流通之纸币,以本钞数目为多,均系四行领用,最多时曾达五百万元以上。自本年八月起,因申钞去水,市面竞用申钞,故本库汉钞逐渐回笼,目下仅二百万元左右。至本库所发之申钞,以廿年份为最巨,曾超过七百万元,翌年因申水关系,逐渐回跌,最低降为三十万元,目下又以去水增发至二百万元。至推广地点,西至沙市、宜昌,南至长沙,北至平汉沿线,东至长江各埠,皆可通用。此本库申、汉两钞流通之概况也。

门市兑现大都均为同业收取,零星兑现殊不多见,即申钞收汇,亦以中、交等行为多,间有商业或个人汇款,其数甚微也。

(4)四行领券办法

查四行领券自汉库开办起,至十七年七月为止,俱系十足现金领用,既未加印暗记,亦无迟期交现之规定。迄十六年年底,津、沪行库虽订定加印暗记,按成分交现金及保证两种准备办法,汉四行领用申钞,亦仿照进行。其时,汉钞尚在停顿中,流通额仅十万元左右,故仍置之。直至十七年八月,始议定汉四行领用汉钞简章六条,本库于四行领用券上各加印英文字母,领用时交现金七成、保证三成。此项保证品最初规定交申钞,旋亦改为证券票据及栈单等,施行数年,大体未尝变更。本年四月间,汉四行联名函致总库,自动担任增印新券印刷费,分五年摊还,同时要求将保证准备金三成改为四成,十一月间,经总处许可,自十二月一日实行。此四行领券前后办法之情形也。至本库加印四行之暗记券及最近流通数,约如下列:

(5)其他行庄领券办法及最近情形

汉库发行,除四行领用外,间由钱庄或银行以期票领用,其期限多则十日,少则五日,既不加印暗记,亦无特订契约。其不积极进行者,有两原因,一以市面凋敝,用途无多,一以本库所有汉口地名券统共六百余万元,除加印四行暗记外,其未加记者仅五十余万元(一元券不在内),自身使用已感不丰,若再订暗记,更不敷应用矣。

(6)汉地他行钞票流通概况与本钞之比例

汉口流通之纸币,分申钞、汉钞两种(说明详后),其市面消纳总数,除湖北省银行、四省农民银行等发行之辅币券不计外,至多不过一二千万元,大都集中武汉三镇。四乡偏僻之区,因鉴于十五年官票之损失及十六年中央、中、交三行券之折阅,对于任何纸币犹存畏惧,不敢收受,故流通不能普遍。至于通用之种类,略举如下:

汉钞

(一)中国农工银行:该行于十九年份分设来汉,其时本埠汉钞尚不多见。该行发行注重与平汉、湘鄂两路联络,此外同业领用又极迁就,故发行数目几与本钞并驾齐驱,其辅币券亦通行于市。

(二)中国实业银行:该行以前本有汉钞,十六年以后停止发行,本年始重复使用,但为数无多,流通额不及农工远矣。

(三)浙江兴业银行:该行向不多发,因与武昌第一纱厂有放款关系,该厂领用最多,但发行总数仍不多耳。

统计本埠流通之汉钞,以比例言,本钞居百分之四十,农工百分之三十,中国实业百分之二十,浙江兴业仅百分之十,此其大概也。

申钞

(一)中国

(二)交通

(三)中央

(四)中国实业、通商、四明、垦业等

汉埠流通之申钞,俱系各行由上海运汉就地发行,以中央、中、交及本钞为多,每种约占五分之一,下余一成,则为杂钞。(www.xing528.com)

(7)汉地沪字券与汉字券之消长及最近情形

民国十六年秋,武汉政府骤然宣布现金集中命令,汉上各银行发行纸币一律停兑,其时金融之紊乱,市面之纷扰,不可言状。迨“清共”以后,各商业银行之纸币虽恢复兑现,陆续收回,然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则已无法收拾,统计三行不兑现之纸币共达四五千万元之巨,票价最低每元仅值现洋七八分左右。延至次年十一月,政府始有发行金融长期公债收回三行钞票之举,但人民直接间接所受之损失,已不知凡几矣。值此兑现纸币断绝之秋,各商业发行银行又以时局未定,咸不敢放手推行,于是申钞遂乘虚而入,成为市面上通用之货币。此民国十七年申钞流通汉埠之始。迄至今日,阅时六年,其间虽屡有变迁,增减无定,然市面照旧通行。兹将变更经过约分三时期略言如下:

(一)申钞极盛时期:申钞在汉虽不兑现,但各发行行皆可平汇,不收汇水,而现洋则无此便利,又以市价略小,现洋反为排挤,一切交易收授均系申钞。此民国十七年至廿年为止,前后历四年。

(二)汉钞复兴时期:二十一年春季,现洋因土产呆滞,供过于求,其价反较申钞为低,于是各业又竞用现洋。此时时局较前略定,本库及农工银行先后发行汉钞,同时申钞逐渐回笼。至二十二年夏季,申钞流通于市者,其数已甚微矣。

(三)申钞复兴时期:本年八月起,现洋用途盛旺,申钞去水每千元由数角增至二三元之多,迄今四月,洋用未减,汉钞渐跌,申钞陆续增加,其数量几与汉钞相平。总言之,此升彼降,随行市高低以为增减。此与劣币驱逐良币之说,事虽异而理则同也。

(附汉库发行申钞流通额一览表)

(8)各地代兑处

汉库自民十二成立以后,本钞行使即已遍及邻省,而以湖南为盛。其时,长沙已设有盐业银行,该行并筹备在宜昌、沙市二处次第分设,本库为推广发行、使用便利起见,先后派员分驻该行办理本钞收汇事宜。又,平汉路沿线如郑州有盐、金两行,漯河、驻马店有盐业银行,本库均分别委托交存准备金,代为零星兑现。其邻近汉埠之武昌、汉阳,下游如黄石港、蕲春等处,则选择殷实钱庄,按月津贴用费,委托办理。如是,本钞汇兑之区已遍于四隅,使用益形便利。十三年十二月,盐行以奉直之变(65),将各处所设之支行陆续裁撤,本钞汇兑之事因亦连带停止,然本库仍于长沙、宜昌、沙市三处,委托钱庄继续收汇,以免中断。迨民十五、十六,时局日趋恶劣,金融基础动摇,驯至本钞不获行使,代理汇兑机关已无存在之必要,遂一概停止。自此以后,未再委托外埠他行庄代为汇兑,然各地以我库发行之钞信誉较优,仍照常通用也。

附十六年以前委托外埠四行、钱庄收汇、汇兑、代兑本钞一览表共三份。

十六年以前委托外埠四行收汇本钞一览表

十六年以前委托外埠钱庄收汇本钞一览表

十六年以前委托外埠钱庄代兑本钞一览表

汉库拾年汉、沪字流通券升降表<略>(66)

汉库拾年损益表

汉库拾年各项开支比较表<略>(67)

【汉会:】

(11)汉会略史

汉会系民国十二年六月一日开幕,任刘重元为营业长(十五年三月改称经理),即于汉库柜房右方另辟一室,作为汉会营业场,收受定、分、长三种储款。开办之初,市面甚好,一般人民亦极为信仰。汉埠素称放款码头,不易吸收存款,汉会储款收数与津、沪两会比拟,固属相形见绌,然较之本埠他行办理储蓄者,则实驾乎其上。其中以定期为最多,长期次之,分期又次之。其营运方法悉遵定章,以稳慎为主旨。斯时汉市荣繁,地产交易有蒸蒸日上之势,建筑亦极为发达,遂肆力于房地产押款,遇有日消货物,间亦酌择经营,到期均能本息收回。惟房产抵押至少以一年为期,到期又有商请转押者,适遇十五年政变、十六年现金集中、二十年武汉大水,事变迭乘,情势大异,市面衰落,如坠深渊,展转牵连,同归于尽。百业停顿,房地自然落价,因此房产押款嗣后竟无一能取赎者,缓索急追,都无效果,不得已乃择尤陆续诉诸法庭,藉法律制裁,冀求了结,但法律进行既属迂缓,而执行能力复不坚强,一案经过,恒历数年,其终结仍不外收产完事。舌敝唇焦,已结束数案,其余尚在进行中。自十五年以后,绝不再做产业押款,每有游赀,间与津、沪两会夥做相当放款或公债买卖。十七年四月,汉会添办活期储金,收款亦颇有成数。廿年四月间,汉会有在本埠中山路添设分会之举,业已租定房屋,装修门面,制办器具,委派管理,诸事均已完备,正拟择期开幕,适是年八月武汉忽患大水,分会房屋被淹,水深八尺,器物多遭毁损,旋以市面日不景气,分会似无设立之必要,遂于二十一年十月陈准撤消,以节靡费。二十一年四月,总会任项仲雍为汉会副经理。至二十二年七月,调项回沪,后又改任秦曙声继之。余详汉库略史中,不再赘及。

(12)历年收入储金概况

汉会各种储金数目均逐年递增(十六年六月起因政变步减,至次年八月始恢复原额,十七年春又添办活期储金),迄至最近为止(二十二年十月),总数为一百八十一万元。分析言之,定期为七十四万元,占百分之四十一;活期为五十六万元,占百分之三十一;长期为三十八万元,占百分之二十一;分期仅六万元,占百分之三;其他占百分之四。此汉会收入储金之大概情形也。

附表(68):汉会十年储金总额计数表

汉会十年定期、长期、活期储金升降表

汉会十年分期、满期储金升降表

(13)储金运用大概情形

本会运用储金注重抵押,故汉会从前放款,以房地产业押款为营运之大宗。迨十六年政变以后,汉口市面一蹶不振,不独地产买卖陷于停顿之中,即货物进出较前锐减,所有已做之押款,几全部呆滞。其中债务人有因政治关系,官厅不顾债权,指为逆产,任意查封,押户更远走高飞,即通信亦无法投递。及至时局稍定,责令偿还,而各户已宦囊如洗,更复存心狡赖。本会虽欲以产抵偿,亦必诉讼屡年,故汉会近数年来几无日不在诉讼进行之中。迄至今日,舌敝唇焦,所幸大部份已有办法,或减少利息,偿还现金,或以产抵偿,依法执行。其未了者,已属少数。汉会经此巨痛,以后对于地产已不欲轻易投资,所收储金,除与津会并放押款十五万元,与中南等并放八九万元外,并购入国内外债券百万元之谱。兹将最近汉会投资比例列表如下:

押款百分之十九

房地产百分之十二:此项房地产均系没收押户之产业。

债券百分之五十

存放款百分之十九

(14)到期储金转期与发还大概比例

汉口虽为通商大埠,但非吸收存款之区域,又以政局不定,屡受波动,故汉会储金未能充分发展,然信用则始终巩固,到期储金大都转存居多,取现者终属少数。此与津、沪两地殆无所轩轾也。

(15)汉会附属事业办理情形

汉会自十六年政变以后,因市面凋零,暂以收束旧欠为亟务,对于投资向抱稳健主义,附属事业从未经营,即经租房屋,亦完全为旧欠中之抵押品。其中除喻家沟麦菜地一处无租可收外,其余房屋计有六处(均不属于租界或特区之内),共四十余宅,每月可收租金二千元之谱。初设主管员一人,收租员一人,近添设会计员一人,统系兼职,并未设专部另派司事。此项房屋大都因经过时局变迁,押户无力取赎,而汉口房屋复以市面不景气,久无买卖,历经诉讼,所得结果不外以产抵偿,故六处之中现在已有四处完全归本会承接管业。

至汉口房产,经租之困难颇多,其最显著者约有数端:(一)二十年水灾以后,租户藉词欠租,有积欠至一二年之久者,万不得已,又必设法驱逐,甚或非借诸武力,不能解此纠纷。(二)汉口百业不振,空屋甚多,无论铺屋或住宅,一遇退租,即难继续租出。(三)房屋一经空租,新租户既不易得,必随即派人看管,且须时刻防备,恐为军队及军官之眷属或其他公共机关、学校强自占用。设抵抗不住,则必百计交涉,既虑租金无着,复恐摧残房屋,虽小至一间之铺面,亦不能免此麻烦。(四)官厅向业主捐款或摊募债券,常有之事,业主唯有忍痛缴付,非得已也。

综观以上情形,汉口目下之房地产,一时未易经营,非特买卖暂无交易,即抵押亦无人承受,但在未收回之租界(日、法两租界)及特三区(前英租界)范围以内,军人占住民屋尚无其事,此则略胜一筹也。

(16)代理所

本会储金,四行各地分支行本应照章代理,惟在十六年现金集中期内,市面通用之中央、中、交三行之纸币及国库券,皆不兑现,汉会对于新储户唯有设词婉却,一面撤消四行代理,以防损失。迨现金集中命令取消后,四行即不再代收储款,惟郑州金城代理如故,迄仍继续办理。至钱庄方面,在民十六以前,曾就汉库委托外埠收汇之钱庄,如沙市慎康等,亦兼代办理,然并未特订契约,为数无多,为期亦短,无可记述。

汉会拾年储金总额计数表<略>

汉会拾年定期、长期、活期储金升降表<略>

汉会拾年分期、满期储金升降表<略>

汉会拾年损益表

汉会拾年各项开支比较表<略>(69)

附录:

(19)重要人员之更迭

民国十二年五月开幕时,派杨杰元充会计领组,任念镕充出纳领组。十三年一月,任念镕辞职,左兴镛继之。十七年二月,左兴镛辞职,以童振鸾暂代。是年七月,童请假后,遂以焦常丰接替。十九年三月,会计杨杰元奉调赴沪办事,派沪库会秦领组鏄兼领汉库会计事宜。是年六月,秦回沪,会计领组本职之后派周翼翮暂代。二十年二月,总处派李垚来汉担任会计。二十年八月,出纳焦常丰去职,复以童振鸾暂代。二十一年十一月,改派沈明彝充出纳领组。二十二年八月,会计李垚奉调赴总库办事,汉库会计一席遂由秦副理兼代。

(20)房屋情形

汉库原赁汉口俄租界玛琳街四十五号房屋为库址,每月租金洋例银三百两,基地面积共约一百零三方之谱,左右及前方三面隙地均栽置树木花果,居中有两层楼洋房一栋,四周走廊。房屋系三开间平列式,中为汉库柜房,左为经理室及招待室,右为汉会营业场,场后为办公室,再后即为库屋,有铁门两道,通柜房出入。正屋后身有横屋一排平列,计七间。楼下左方为汉库会同人俱乐部,中为储藏室,右方为库丁室,再右为厨房及杂屋。楼上左边为同人寄宿舍,右边为工役室。十三年七月间,由汉会备价银三万八千二百十三两承买为业,汉库仍照旧缴纳租金。至十七年八月,陈准总会,移归汉库接业。除历年摊提外,尚余银一万六千五百两,汉库即依此数为接业之价,每年租金仍作为三千六百两,库会各认半数,直至于今,尚系如此。该地原属俄租界,旋经我国收回,改为第二特区,玛琳街改称四民街,门牌仍为四十五号。

(21)职员一览表

(续表)

(22)已退职人员一览表

(23)调职人员一览表

(24)同人膳宿办法

汉库会同人膳费,每人每月给发定价洋十五元,由同人自向本库雇定之厨役承包,中午一律在库聚餐,早点夕飱听其自便,惟非因要公,不得临时补开。

寄宿舍分两部份:(一)本库后楼;(二)大吉里一号。凡无眷属者,任其择住。查大吉里房屋旧名知仁里,原系汉会抵押产业,逾期不赎,诉请法院追偿,依法判决执行,由大记公司出名承买,现在全部作为同人宿舍。计三开间两层住宅两栋,除留出一号楼下西边正屋作为无眷属同人宿舍外,其余房屋悉分赁同人居住家眷,较普通房租市价减半收取租金,以示优异而资互助。现在本处同人已十之七八萃居大吉里,呼应既灵,感情亦洽,较之散处四隅方便多矣。

(25)汉四行经副理姓名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