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见面礼,成为最好的班主任

学生见面礼,成为最好的班主任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这封信也就成了我送给孩子的见面礼。当然,我之所以要送这本书给你,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你按书中的李老师监督你眼前的李老师,看李老师是不是真的爱学生。这句话,其实是我给历届学生的见面礼。1997年9月1日,在初2000级学生报名的那一天,我也是把这句话作为“见面礼”送给孩子们的。

学生见面礼,成为最好的班主任

后来,由于招生模式的改变,要想在学生进校之前就确定班上的学生人数和姓名越来越困难(往往是开学前的一两天,我才能拿到最后的学生名单),更别说其通讯地址了。于是,我便事先把信写好,然后在开学第一天和孩子们见面的时候,把这封信发给大家。于是,这封信也就成了我送给孩子的见面礼。

下面是2004年8月30日,我在和高2007届新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给他们的信——××同学:

你好!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好朋友了!

仔细想来,我们能够相识纯属偶然——用个比较通俗的话,叫做缘分!你想想,这世上那么多的学生,我为什么就遇到了你呢?这世上那么多老师,你为什么就遇到了我呢?呵呵,这是不是缘分?

第一次见到新朋友,我把我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你——一句话和一本书。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把这句话作为礼物送给你!(请你在心里默念一遍:“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既是一种伟大崇高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平凡朴实的实践行为。用精神播撒精神,以真情赢得真情。亲爱的朋友,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就会因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幸福;有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也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一种幸福……今后在我们班,当某个同学遇到困难时,你如果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伸出温暖的手臂:“别着急,有我呢!”那样,他会因为有你而感到班集体的无比温馨!我希望在我们的集体中,大家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荣辱、共同的精神支柱、共同的心理依托;成员之间互相友爱,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每一个人为集体的挫折感到难过与忧虑,集体为每一个人的成绩感到欣喜与自豪。

你手中这本《爱心教育》,也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这是我好几年前出版的一本著作。这本书记录了我和我学生的故事,是我和我学生真情的结晶。你打开这本书,会走进我的精神世界,进而了解李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李老师是怎样在从事教育。当然,我之所以要送这本书给你,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你按书中的李老师监督你眼前的李老师,看李老师是不是真的爱学生。爱,不等于教育;但没有爱,肯定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我爱你们,所以我会想方设法地做好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其实,李老师也有许多缺点,比如我脾气不好,做事急躁等等,但我想只要有了同学们的监督和帮助,我会随时克服缺点,不断改进自己工作的。我从来认为,老师和学生是一起不断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伙伴;我在教育你们的同时也在接受你们的教育,让我们在今后三年里共同成长!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用行动共同创作出一部新的《爱心与教育》!

最后我还想说一个愿望:我希望在三年后你离开我的时候,会这样说:“我幸运,因为我在高中遇到了李老师!”请相信,我会为我这个愿望而不懈努力!

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反正来日方长,更多的话留着以后慢慢说吧!就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风雨同舟,携手而行吧!

你真诚的朋友:李镇西

2004年8月30日

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我在信中送给学生的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其实是我给历届学生的见面礼。(www.xing528.com)

1997年9月1日,在初2000级学生报名的那一天,我也是把这句话作为“见面礼”送给孩子们的。

上午九点,学生们走进新教室,他们看到了黑板上的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说:“这是李老师送给你们的第一句话。同学们能不能想一想并讨论讨论这句话的含义呢?”

有的说:“这句话是教育我们要多做好事。”有的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还有的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多为别人着想。”

我肯定学生们的理解都是对的,但也指出他们的理解还不具体:“同学们还应结合我们的班集体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学生们开始静静地思考,但是,没有人发言。

因为对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除了概念式的谈谈为人民服务,是很难把这些人生格言理解透彻的。

但作为班主任,我应该也必须让学生明白,“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绝非一句格言,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生境界,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平凡行动。

我对大家说:“二十世纪的中国,因为毛泽东的存在而赢得了自己真正的独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因为曾有邓小平的存在,而必将迎来自己高度繁荣、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前景。兰考人民,因为焦裕禄的存在而幸福;西藏人民,因为孔繁森的存在而幸福;雨夜回家的一位大嫂,因为遇上了雷锋而感到幸福;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因为有李素丽这样的售票员而感到幸福……”

我又说:“幸福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物质生活,更是一种愉悦的精神体验。而且,这种愉悦的精神体验有时仅仅来自一声普通的问候或一个细小的行为。比如,刚才我进教室时,有几位我还叫不出名字的同学向我问好,我从这几位新同学的问候声中感到了一种温暖,也可以说感到了一种幸福。对于同学们来说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更多的时候往往只需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幸福;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他就会因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幸福;有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也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一种幸福;在宿舍的楼道里,你为正在吃力上楼的大妈提一提菜篮子,她会为有你这样一位好邻居而幸福;骑车过马路,你宁肯停在烈日下等候绿灯,也不愿擅自闯红灯,那警察叔叔和义务交通员会因为有你这样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市民而感到幸福……”

我把话题引向新的班集体:“这个班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单位,而且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同学都应尽量做到使自己的同学、使整个集体因为有了自己而感到温暖。要使集体有了荣誉后都能激动地说:‘这都是因为我班有×××!’”

我的一番话,不一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刻理解了,但我从他们专注聆听的神态中,感到他们至少都在开始思考对新集体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