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成为受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如何成为受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杨老师的回应更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儿子,好棒啊!张嘴看看。嗯,的确很好。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好是革命的本钱,高考就有优势。”从这可以看出石校长对教育的责任感。我们清楚,专家们的幸福源于对教育的执着,也即心态与执行力的结合。

如何成为受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青岛西海岸新区育才小学 闫丽丽

2018年8月10—11日,为期两天的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研修班报告,给满会堂的各地班主任带来清新的空气,给热浪滚滚的青西新区带来阵阵心灵的清爽。

我们首先聆听了著名心理学专家杨敏毅老师的《教育智慧与真情——做幸福的教师》。尽管时间紧迫,但我们还是从杨老师那里收获了很多。

杨老师一开始给我们带来一张画有大苹果、小人物的图片。杨老师让每个人只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一个大苹果,边上站着一个很小的人,似乎苹果一滚动,就会压着那个很小的人。本想这个答案就是很唯一的。当杨老师继续问:“如果你是那个小人,会看到什么?当你认为是苹果,周围出现不一致的意见,你会怎么想?”杨老师的问题引导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投射,也清楚了换位思考,善解人意是智慧的思考;一个智慧的老师不要轻易被激怒,用强大的内心去包容、反思、改变就是智慧。后面几幅图解,皆因不同心境引发不同结果。加上清晰的案例,让我再一次审视自己的教育思维:是否清楚受教育者的真正心声?在学科教学上,我很清楚,应从孩子的薄弱处入手突破。可在生活中的教育,却总是揣测的多,蹲下来倾听心声的时间往往因琐事耽搁。如果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想的,多一层理解,或许处理方式就会改变,结局就会改变。这就像杨老师说的,经历不同,见解就不同,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杨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儿子的故事:她儿子兴冲冲让她猜什么是第一时,杨老师怎么也猜不到竟然是体检时一个老医生“牙齿全年级第一”的话让儿子兴奋不已。而杨老师的回应更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儿子,好棒啊!张嘴看看。嗯,的确很好。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好是革命的本钱,高考就有优势。”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杨老师正因为很了解自己儿子在各方面没有独占第一的优势,了解孩子的心理,她才顺应孩子,借此表扬,放大快乐,固化自信。我想,这一点值得每个人去思考: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怎么做?一句得当的话,可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让孩子树立自信,又拉近了亲子关系;一句不得当的话,可能让孩子埋下自卑的种子,疏远了亲子关系。

而这个度的把握需要我们每个人根据孩子的情况“量身打造”。因此,学会表扬也是一门学问。(www.xing528.com)

接着,山西临汾的郭会芳老师分享了《我的德育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扪心自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郭老师的一系列做法,都围绕着她的目标奋斗——以学生为中心,以成长环境为半径,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我们还聆听了丁柏恩、薛莲华、李海老师的工作室汇报以及俄籍华人黄静的报告,都有不同的收获。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石梦媛校长的《爱与智慧 以身立教》。听完报告,那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油然而生。

石校长用自己的理解诠释了教育的内涵:教育即点燃,教育即点亮,教育即点化。点燃希望,点亮慧根,点化幸福。从这可以看出石校长对教育的责任感。正是出于这种责任感,她总结了教师“三态”——心态:行为好,结果就好;形态:印象好,人缘就好;状态:激情好,感染力就好。正是不同于他人的态度,决定了她不同于他人的成果,正如她所说:“放弃”二字十五画,“坚持”二字十六画,“放弃”与“坚持”就在一笔之差,但结果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正如石校长所说,只要坚持,就会一步步进步,最终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很多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就差那一点点的坚持,而未达到目标。我们应多一点点坚持,用“责任心与智慧”管理,用“爱心滋养”管理,用“满满情怀”管理,用“班干部培养”管理,用“毅力、坚持”管理,每一个坚持者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份敬业,这份执着,成就了她的事业与人生。我却自叹不如,需要很多的坚持才能与之并行。

总之,这心灵鸡汤让我们每个人受益匪浅。我们清楚,专家们的幸福源于对教育的执着,也即心态与执行力的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