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奥:反幻觉剧场最终成果揭秘!

博奥:反幻觉剧场最终成果揭秘!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戏剧从幻觉剧场到反幻觉剧场转变的最终完成,应该归功于巴西戏剧家奥古斯都·博奥[225];其“被压迫者诗学”的理论核心,既反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也反对布莱希特的新诗学。博奥呼吁侵入,观众应该主动侵入演员和角色的神圣的领地。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场解放了观众的批判意识,博奥认为观众还应该解放自己的身体,侵入舞台并改变那里展示的形象。博奥进一步发明了一种“完成了的”戏剧,称为“作为说教的戏剧”。

博奥:反幻觉剧场最终成果揭秘!

西方戏剧幻觉剧场到反幻觉剧场转变的最终完成,应该归功于巴西戏剧家奥古斯都·博奥[225];其“被压迫者诗学”的理论核心,既反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也反对布莱希特的新诗学。在博奥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一种压制的诗学,因为它的理论前提是世界是已知的、完美的,或者即将完美起来的,观众通过观看悲剧,自我净化了他们的悲剧性过失;但一切价值通过戏剧演出强加于观众,观众被迫让角色代表他们行动和思考。与此相适应的剧场模式,便是人为地把演出区分为演员和观众,只有演员才能上台表演,观众只能被动地坐在台下,与台上的演出产生认同,并被净化。甚至在台上也有人为的区分:某些演员饰演主角(贵族和英雄),其余的则是歌队——多少象征着群众的角色。布莱希特深刻批判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认同作用,认为感情同化对统治阶级有利,但对劳动者却具有麻醉作用,所以要去--认同,代之以史诗剧场的“疏离效果”。疏离的意思是不要卷入,而要用理性分析并得出结论。演员也不再是藏在面具之后,而是走出面具,冷眼旁观,与剧情和角色形成某种对抗张力,甚至产生冲突。亚里士多德戏剧模式中主角与歌队的冲突,在这里变成了演员与角色的冲突。由此,布莱希特的剧场模式也区分了演员和观众,舞台是属于角色和演员的,即使可以批判和疏离,舞台仍然保持自己的空间和领地,观众只能用一种所谓的正确方式思考,这种正确性也往往来自舞台上的歌曲和评论,剧作家所展现的自己的思想,观众本身似乎从来不提出疑问。但博奥质疑于此,演员和角色应该继续控制着舞台,观众就应该坐在观众席里保持静止不动吗?博奥呼吁侵入,观众应该主动侵入演员和角色的神圣的领地。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场解放了观众的批判意识,博奥认为观众还应该解放自己的身体,侵入舞台并改变那里展示的形象。“观众应该体现角色,占领角色,取代他的位置,不是听从他,而是引导他,指出你认为是正确的道路!”[226]所以,“被压迫者诗学”本质上是解放的诗学,观众不让角色代表他思考和行动,而是自己思考和行动,戏剧就是行动。这样,幻觉剧场演员演出戏剧,观众观看戏剧,统治阶级筑起的第四堵高墙完全被打破了,代之以真实的戏剧事件。博奥进行了一系列戏剧实验,发展出一整套演剧方法和形式,目的在于解放观众,甚至把他们转化为演员。

首先,让观众了解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具有表达性。通常人们习惯于用语言表达,身体的表达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掘,博奥设计各种训练方法和游戏活动,让所有人使用他们自己的身体来作自我表达。然后,观众被鼓励介入演出行动,其一是即时编剧法,观众不在舞台上现身便可介入演出。先是由演员根据定文剧本即兴表演,当然也可以即兴编故事,当主要问题面临危机,需要寻求解决办法时,演员就突然停止表演,请观众根据他们的意愿和想象提出解决办法;观众现场提出的各种办法,演员必须立即将之即兴表演出来,演得对不对必须听从观众的指导。这就是观众的即时编剧法。其二是形象戏剧,观众直接参与演出,即对所有参与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出看法,并把这种看法用身体而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把意见变成形象,让人们具体可见;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说话,最多只能用脸部表情作示范;作品完成后,就与其他参与者讨论,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从“现实形象”到“理想形象”,再到“转化形象”,也就是如何实现戏剧的改变、转化和革命。其三是著名的“论坛戏剧”,在这种戏剧中,观众必须果断地介入戏剧行动,并且改变它。它的方法是:先由参与者讲述一则难以解决的政治社会问题的故事,然后用十到十五分钟即兴创作或排练,讨论这个问题以及可能解决的方法,接着把它表演出来。假如有观众不同意这种解决方案,当即被允许上台代替演员,把剧情导向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向;其他演员则必须面对新的情况立即作出反应。“论坛戏剧”很容易激起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行动,唤起参与者的行动实践。在20世纪60年代末,博奥有一次带领他的剧团到革命山区去演出,在剧中,演员们讨论局势、问题和出路,拿着道具步枪上场鼓舞看戏的农民起来参加武装斗争。演出结束后,受到鼓动的农民建议演员们留下来拿起枪跟他们一起参加革命。演员们只好尴尬地表示,他们的枪是假的,是道具。农民们不解地说:“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高呼要我们起来流血抗争到底呢?”这种演出改变了人们对戏剧通常的看法,开始越界。所以,有人更直接称论坛戏剧为一个“革命的排练”,幻觉剧场的幻觉完全被打破。

“论坛戏剧”是一种排演式戏剧,“人们知道这种戏剧实验将如何开始,但不知如何结束”[227]。博奥进一步发明了一种“完成了的”戏剧,称为“作为说教的戏剧”。具体包括以下七种戏剧样式。

活报剧。这种戏剧形式包括把新闻消息和其他非戏剧素材转变成戏剧演出的简单技巧:朗读新闻;朗读的同时,演员们作平行式的哑剧表演,展示被报道的事件真实发生的语境;将新闻在舞台上即兴表演出来;把呈现出其他历史时期、其他国家或其他社会体制下的相同事件的事实材料或戏剧场面,经过历史化处理,增加到新闻中去;借助幻灯、简单的诗歌韵律、歌曲以及宣传材料的辅助或配合来朗读或演唱新闻实事,等等。

无形戏剧。戏剧表演发生在一个环境中而不是剧场中,在一群随机的人们而不是有意安排的观众面前,这个环境可以是餐馆、人行道集市列车车厢等,而看的人是碰巧在那里的人,但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文本或一个简单的脚本,必须精心排练过,使演员的表演能够和围观者的介入天衣无缝地配合起来。排练时也必须考虑到观众介入的每一个可能性,以便使表演作出相应的调整。而演员们应当始终不暴露自己的演员身份,演出是一种无形戏剧的演出。

此外,还有照片故事、打破压制、神话戏剧、分析戏剧、仪式和面具等戏剧样式。博奥的“被压迫者戏剧”就是为了打破界限,打破戏剧与政治、戏剧与现实、戏剧与心理治疗、表演者与观众的界限,最终是为了完全打破幻觉剧场的惯例。为此,他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的范式,鼓励观众即被压迫者,把戏剧从资产阶级那里夺过来,侵入舞台,侵入戏剧的虚构之中,从事一种行动,一种真实的事件,从而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幻觉剧场越界。越界就是解放,就是改变,博奥呼吁用戏剧行动作为工具,最终不仅改变了戏剧,而且改变了社会本身。博奥独特的戏剧观与方法论,比布莱希特走得更远,在后现代戏剧的语境中,最终完成了反幻觉剧场的任务。

博奥是20世纪下半叶影响最大的戏剧理论家和实践家之一,“被压迫者剧场”是最彻底与最极端的反幻觉剧场理论,标志着20世纪反幻觉剧场的任务的完成。无论是在理想或在实践层面,博奥的著述成为新一代戏剧人借鉴的重要读物。归根到底,博奥要创造的是“一种最好的剧场,是一种所有人都是参与者,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卷入一种社会进步的努力中”[228]

【注释】

[1]参见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771—790页。

[2]李·西蒙生《舞台布景》,纽约多佛,1946年,第264页;转引自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777页。

[3]Marvin Carlson,Theories of Theatr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p.203.

[4]Marvin Carlson,Theories of Theatr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p.221.

[5]Marvin Carlson,Theories of Theatr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p.282.

[6]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戏剧”,18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

[7]Stephanie Arnold,The Creative Spirit,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2001,p.124.

[8]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吴钧燮、聂文杞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第223页。

[9]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吴钧燮、聂文杞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第116页。

[10]Stephanie Arnold,The Creative Spirit,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2001,p.124.

[11]Stephanie Arnold,The Creative Spirit,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2001,p.124.

[12]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戏剧”,18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

[13]莫迪凯·戈尔里克《推陈出新的戏剧》,纽约,1975年,第47页;转引自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779页。

[14]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八卷),“戏剧”,18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

[15]莫迪凯·戈尔里克《推陈出新的戏剧》,纽约,1975年,第163页;转引自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第785页。

[16]参见约翰·道尔曼《戏剧演出艺术》,美国,1946年,第40页。

[17]莫迪凯·戈尔里克《推陈出新的戏剧》,纽约,1975年,第358页;转引自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786页。

[18]参见利里安·R.弗斯特、彼特·N.斯克爱英《自然主义》,任庆平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第2页。

[19]利里安·R.弗斯特、彼特·N.斯克爱英《自然主义》,任庆平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第5页。

[20]利里安·R.弗斯特、彼特·N.斯克爱英《自然主义》,任庆平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第5页。

[21]周宁主编《西方戏剧理论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4页。

[22]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82页。

[23]周宁主编《西方戏剧理论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5页。

[24]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94页。

[25]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1864年8月“给安托尼·瓦拉布雷格的信”,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69—270页。

[26]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1864年8月“给安托尼·瓦拉布雷格的信”,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70页。

[27]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1864年8月“给安托尼·瓦拉布雷格的信”,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71页。

[28]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1864年8月“给安托尼·瓦拉布雷格的信”,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71页。

[29]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龚古尔兄弟,1864年“《翟米尼.拉赛特》初版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94页。

[30]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76页。

[31]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02页。

[32]霍普特曼《戏剧两种》,施种“译本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2页。

[33]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72页。

[34]P.Pavis,Dictionnaire du Theatre,Paris,Messidor,1987,p.261.

[35]参见周宁主编《西方戏剧理论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2页。

[36]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实验小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37页。

[37]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实验小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37页。

[38]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5页。

[39]参见高建为《自然主义诗学及其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将自然主义戏剧理论归纳为两大核心范畴科学真实和科学分析。

[40]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66页。

[41]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77页。

[42]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77页。

[43]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79—180页。

[44]参见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实验小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35页。

[45]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实验小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31页。

[46]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实验小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33页。

[47][法]马尔蒂诺《法国自然主义》,转引自高建为《自然主义诗学及其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48]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67页。

[49]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黛蕾丝·拉甘》再版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20页。

[50]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黛蕾丝·拉甘》再版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20页。

[51]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巴尔扎克和我的区别”,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92页。

[52]利里安·R·弗斯特、彼特·N·斯克爱英《自然主义》,任庆平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第24页。

[53]柳鸣九主编《自然主义》,威廉·伯尔舍“现实主义与自然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528页。

[54]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黛蕾丝·拉甘》再版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20页。

[55]利里安·R.弗斯特、彼特·N.斯克爱英《自然主义》,任庆平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第63页。

[56]利里安·R.弗斯特、彼特·N.斯克爱英《自然主义》,任庆平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第10页。

[57]雷内·韦勒克《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杨正润译,《文艺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期,第79页。

[58]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58页。

[59]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论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07页。

[60]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论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07页。

[61]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80页。

[62]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80页。

[63]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实验小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47页。

[64]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实验小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33页。

[65]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实验小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60页。

[66]利里安·R.弗斯特、彼特·N.斯克爱英《自然主义》,任庆平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67]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实验小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43页。

[68]利里安·R.弗斯特、彼特·N.斯克爱英《自然主义》,任庆平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第60页。

[69]雷内·韦勒克《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杨正润译,《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第1期,第82页。

[70]利里安·R.弗斯特、彼特·N.斯克爱英《自然主义》,任庆平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71]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00页。

[72]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00页。

[73]吴光耀《西方演剧史稿》(上),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316页。

[74]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左拉“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00页。

[75]转引自吴光耀《西方演剧史稿》(上),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316页。

[76]R.Barthes,La Chamber Claire,Edition de I'Etoile Gallimard,Le Seuil,1980,p.55.

[77]P.Pavis,Dictionary of the Theatre,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8,p.309.

[78]参见蓝剑虹《现代戏剧的追寻:新演员或是新观众?》,唐山出版社,1999年,第291—294页。

[79]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胡耀恒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第329页。

[80]Marvin Carlson,Theories of Theatr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p.275.

[81]参见周宁主编《西方戏剧理论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0—659页。

[82]参见蓝剑虹《现代戏剧的追寻:新演员或是新观众?》,唐山出版社,1999年,第272—278页。

[83]参见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781页。

[84]参见周宁《比较戏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72—74页。

[8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6页。以下出自《诗学》的原文引用均出自此书,恕不一一另注。

[86]歌德《演员的规则》,转引自王昆《表演理论史迹缕析》,《戏剧艺术》1986年第2期,第104页。

[87]歌德《演员的规则》,转引自王昆《表演理论史迹缕析》,《戏剧艺术》1986年第2期,第104页。

[88]歌德《演员的规则》,转引自王昆《表演理论史迹缕析》,《戏剧艺术》1986年第2期,第105页。

[89]C.Stanislavski,La formation de l'acteur,Payot,Paris,1969,p.31.转引自蓝剑虹《回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唐山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90]C.Stanislavski,La formation de l'acteur,Payot,Paris,1969,p.50.转引自蓝剑虹《回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唐山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此句引文因为确实需要多次在论文中引用,恕不一一加注。

[91]参见蓝剑虹《回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唐山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

[9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一卷),史敏徒译,郑雪来校,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第332页。

[93]转引自陈世雄《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6—267页。

[94][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260页。

[95]B.Dort,Theatre Reel,Seuil,Paris,1971,p.75.转引自蓝剑虹《回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唐山出版社,2002年,第157页。

[96]Jane Miling and Graham Ley,Modern Thearies of Performance,Printed and Bound In Great Britain by Creative Print and Design(Wales),Ebbw Vale,2001,p.28.

[97]Jane Miling and Graham Ley,Modern Thearies of Performance,p.29.

[98]Jane Miling and Graham Ley,Modern Thearies of Performance,p.30.

[99]Jane Miling and Graham Ley,Modern Thearies of Performance,p.52.

[100]Appia,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trans.R.Corrigan and M.Dirks,Coral Gales,Florida: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1962,p.26.

[101]Appia,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trans.R.Corrigan and M.Dirks,Coral Gales,Florida: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1962,p.41.

[102]Appia,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trans.R.Corrigan and M.Dirks,1962,p.23.

[103]Appia,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trans.R.Corrigan and M.Dirks,1962,pp.98-99.

[104]Appia,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trans.R.Corrigan and M.Dirks,1962,p.26.

[105]Appia,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trans.R.Corrigan and M.Dirks,1962,p.26.

[106]Appia,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trans.R.Corrigan and M.Dirks,1962,p.208.

[107]Appia,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trans.R.Corrigan and M.Dirks,1962,p.74.

[108]Appia,Music and the Art of Theatre,trans.R.Corrigan and M.Dirks,1962,p.53.

[109]R.Wagner,Uber Schauspieler und Sanger,trans.W.Ellis Lincoln,Nebraska: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5,p.191.

[110]E.G.Graig,“The Actor and Ubermarionette,”in The Mask,Florence,1908,p.64.

[111][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www.xing528.com)

[112]E.G.Graig,“The Actor and Ubermarionette,”in The Mask,Florence,1908,p.81.

[113]E.Braun,Meyerhold on Theatre,London,Methuen,1969,p.126.

[114]J.Rudlin and N.Paul,Copeau:Texts on Theatre,London,Routledge,1990,p.111.

[115]Jane Miling and Graham Ley,Modern Thearies of Performance,Printed and Bound In Great Britain by Creative Print and Design(Wales),Ebbw Vale,2001,p.56.

[116][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

[117]鲁德尼茨基《梅耶荷德》,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81年,第45页;转引自陈世雄《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3页。

[118]梅特林克《卑微者的财富》,《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7页。

[119]梅特林克《卑微者的财富》,《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8—39页。

[120]详见陈世雄《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48页。

[121]鲁德尼茨基《梅耶荷德》,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81年,第67页;转引自陈世雄《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5页。

[122]关于象征主义戏剧的特征,详细请参阅陈世雄《导演者:从梅宁根到巴尔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5—266页。

[123]E.Braun,Meyerhold on Theatre,London,Methuen,1969,p.47.

[124]E.Braun,Meyerhold on Theatre,London,Methuen,1969,p.28.

[125][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121—122页。

[126]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153页。

[127]斯特林堡用于指称他自己的表现主义剧作。

[128]见于捷克表现主义剧作家和理论家保罗·康菲尔德(1889—1942)的剧本《诱拐》附言《致演员跋》,此文被看作表现主义在演技方面的宣言

[129]参见李时学博士论文《改变世界的戏剧》,导师厦门大学周宁教授,第156—157页。

[130][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811页。

[131]刘彦君在《20世纪戏剧变革的东方灵感》一文注解中谈到任何艺术的前提都是假定性。小说虚构的情节是假定性的,诗歌描绘的意境是假定性的,戏剧的实质是假定性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戏剧都是如此,象征性的舞台是假定性的,写实性的舞台也是假定性的。因此,如果单纯强调假定性特征,那是东西方戏剧以至一切艺术所共有的。通常所说的中国戏剧的假定性,是指一种充分发展了的假定性。我们采纳这种意见,认为梅耶荷德所特别论述的戏剧假定性是一种“充分假定性”的艺术原则。

[132]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布罗克(1880—1921),俄国诗人,被称为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象征主义诗人之一。

[133]E.Braun,Meyerhold on Theatre,London,Methuen,1969,p.117.

[134]H.维列霍娃《和梅耶荷德对话》(1969),《梅耶荷德论集》,童道明编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1页。

[135]参见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427—430页。

[136]参见H.维列霍娃《和梅耶荷德对话》(1969),《梅耶荷德论集》,童道明编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1页。

[137]亨特利·卡特《苏俄新戏剧与电影》,1925年;转引自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422页。

[138][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139]参见[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611页。

[140]E.Braun,Meyerhold on Theatre,London,Methuen,1969,p.25.

[141]E.Braun,Meyerhold on Theatre,London,Methuen,1969,p.45-46.

[142]E.Braun,Meyerhold on Theatre,London,Methuen,1969,p.60.

[143]宫宝荣《法国戏剧百年(1880—198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57页。

[144]《雅克·科伯》序言,法国国家图书馆,1963年,第8页;转引自宫宝荣《法国戏剧百年(1880—198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57页。

[145]宫宝荣《法国戏剧百年(1880—1980)》,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46页。

[146]D.Knowles,French Theatre of the Inter-war Years,London,Harrap,1967,p.16.

[147]苏雷《戏剧五十年》,法国SEDES出版社,1969年,第10页。

[148]科伯《老鸽巢剧院回忆录》,法国新拉丁出版社,1931年,第24页。

[149]J.Rudlin,Jacques Copeau,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77.

[150]T.Cole and Chinoy,H.Actors on Acting,New York,Crown,1970,p.217.

[151]J.Rudlin and N.Paul,Copeau:Texts on Theatre,London,Routledge,1990,p.79-80.

[152]J.Rudlin and N.Paul,Copeau:Texts on Theatre,London,Routledge,1990,p.25.

[153]J.Rudlin and N.Paul,Copeau:Texts on Theatre,London,Routledge,1990,p.27.

[154]J.Rudlin and N.Paul,Copeau:Texts on Theatre,London,Routledge,1990,p.53.

[155][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364页。

[156]J.Rudlin and N.Paul,Copeau:Texts on Theatre,London,Routledge,1990,p.192.

[157]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782页。

[158]Erwin Piscator,The Political Theatre,New York:AVON Publishers of Bard,Camelot and Discus Books,1978.pp.96-97.

[159]布莱希特《论实验戏剧》,《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54页。

[160]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第16页。

[161]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91页。

[162]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第15页。

[163]参见[意]卡斯特维特洛《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吴兴华译,《古典文艺理论译丛》(6),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64]瓦尔特·本雅明《什么是戏剧?》,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第13页。

[165]蓝剑虹《回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为一种技艺》,唐山出版社,2002年,第324页。

[166]本段译文参照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编《戏剧理论译文集》(第九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0页。

[167][德]克劳斯·威尔斯《论布莱希特剧本的立体结构》,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36—137页。

[168]莱因霍尔德·格里姆《陌生化》,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09页。

[169]Verfremdungseffekt,本书采用“疏离效果”的翻译,在中文里又译为“间离效果”或“陌生化”,以下引文中尊重原译,可能出现“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恕不再一一加注。

[170]转引自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桂冠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71]詹明信《布莱希特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98页。

[172]See E.Bloch,“Entfremdung und verentfremdung,”in Travail Theatral no.11,Paris,1973,pp.83-89.

[173]参见蓝剑虹《现代戏剧的追寻:新演员或是新观众?》,“名词解释表”,唐山出版社,1999年,第269—271页。

[174][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04页。

[175][德]贝托特·布莱希特《表演艺术的新技巧》: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0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98—103页。

[176][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04—143页。以下原文引用同出本书此文的,恕不一一另注。

[177][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04—105页。

[178][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17页。

[179][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17页。

[180][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41页。

[181][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41页。

[182]参见[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41页。

[183][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41—142页。

[184][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185][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186][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9页。

[187][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188][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189][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190][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191][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192][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193][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9页。

[194][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9页。

[195][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9页。

[196][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9页。

[197][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7页。

[198][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199][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6页。

[200][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36页。

[201][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37页。

[202][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37页。

[203][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38页。

[204][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39页。

[205][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3页。

[206]见Anthony Tatlow,“Writing Paintings,Painting Thought:Brecht and the Aesthetics of Chinese Art Acculturation and the Repressed,”《我的名字不是布莱希特》,杨慧仪、卢伟力编,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1999年,第59—107页。

[207][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4页。

[208][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4页。

[209][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8页。

[210][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11页。

[211][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13页。

[212][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0页。

[213][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0页。

[214]19世纪末欧洲自然主义者主张描写“环境”,把人理解成为“环境”和“遗传”所决定的本质。其作品虽然经常带有社会批判的特征,然而,除了描写底层人民的贫困和表达对他们的某些同情之外,并不能使人看到更为本质的社会现实。

[215][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0—121页。

[216][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0页。

[217][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15页。

[218][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5—126页。

[219][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36页。

[220][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25页。

[221][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43页。

[222][德]贝托特·布莱希特《小工具篇》,张黎译,《布莱希特戏剧论文集》,柏林与法兰克福苏尔卡普出版社,1948年;译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年,第131页。

[223]B.Brecht,Ecritssurletheatre,p.168.转引自蓝剑虹《回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为一种技艺》,唐山出版社,2002年,第272页。

[224]参见李时学的博士论文《改变世界的戏剧》,厦门大学,导师周宁教授,第172页。

[225]参见曹路生《国外后现代戏剧》,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19—132页。

[226]曹路生《国外后现代戏剧》,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22页。

[227]曹路生《国外后现代戏剧》,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27页。

[228]Jane Miling and Graham Ley,Modern Thearies of Performance,Printed and Bound in Great Britain by Creative Print and Design(Wales),Ebbw Vale,2001,p.1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