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友善榜样故事:脑洞作文中的美好篇章

中国友善榜样故事:脑洞作文中的美好篇章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人一起经商,管仲出资很少,然而到年底分红的时候却拿大头。齐国发生暴乱,国君被杀死。管仲为阻止公子小白回国,亲自带领一支军队,想在半路上拦截小白。然而,等待他的并不是死,而是他的好朋友鲍叔牙。在中国古代,朋友有所谓八拜之交、刎颈之交、生死之交、鸡黍之交、金兰之交等,管仲之交位列其中。管仲为国家着想,不因为我是他的挚友就偏向我。“管仲之交”,超越于友情之上的,还有对国家利益的考虑。

中国友善榜样故事:脑洞作文中的美好篇章

从“好邻居金不换”“邻居办喜事,当面来贺喜”,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从“朋友越走越近,良言越说越亲”,到“衡量朋友真正的标准是行动而不是言语”;从“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到“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处”……新时代的一系列古语新解,对友善观做出了最好的解读、诠释和构建:从个人层面的“自我修养和品格”,到社会层面的“友善社会建设”,再到国家层面的“中国态度和作为”——新时代中国友善观正在形成。

没有一颗友善的心,社会就没有温暖。心长存友善,温暖你我他,社会更和谐人生更幸福。全社会形成积极向善的良好氛围。这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翘首期待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才能建设成功!

生养我的是父母,最了解我的是鲍叔牙

这就是世人都在称颂的管鲍好交情。这个故事来自《列子·力命》。

春秋时,少年管仲出身卑微,家里很穷;鲍叔牙是贵族出身,家里很阔绰。这两个人条件差距挺大,看似不可能相交,却对彼此友善,成了最好的朋友。

这两个人各具特点:一个有经天纬地之才,才华无处施展;一个宅心仁厚,慧眼识英雄

两人一起经商,管仲出资很少,然而到年底分红的时候却拿大头。鲍叔牙手下的人看不过去,都说管仲是个贪财的小人。鲍叔牙却说,你们不知道他家里非常困难吗?他是需要钱,而不是贪财。我还怕他拿的钱不够呢!

他们一起入伍参军。每次厮杀的时候,管仲都躲在后面,而撤退的时候却跑得飞快。士兵们都讥笑他贪生怕死,长官想处决他,鲍叔牙却替他辩解:管仲的为人我最了解,他家里有八十多岁的老母无人照顾,他不能不苟且偷生,以尽孝道

管仲做生意“贪财”,从军不是“好战士”,做官也不是“好官员”: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却认为管仲所处的时机不对,没有遇到赏识他的君主……

没有遇上明主之前,这些都是小问题,虽然糟糕,却还可以忍受。但遇上了所谓的明主,又会怎么办?那就是真正糟糕的考验!

管仲和鲍叔牙后来各事其主也就罢了,可他们的君主居然是对头。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这两兄弟在齐国朝政内乱时,逃到别的国家,等待争夺齐国国君位子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齐国发生暴乱,国君被杀死。国内众大臣分为了两派:一派拥立公子纠为君,一派则秘密联系公子小白。两派力量正在紧锣密鼓地较量着。

听到消息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马上出发。不同的是,鲁庄公亲自率大批人马送公子纠回国继位,大队行进速度比较慢;公子小白则轻车简从,昼夜兼程。

管仲为阻止公子小白回国,亲自带领一支军队,想在半路上拦截小白。终于追上公子小白后,管仲见硬拼不行,便弯弓搭箭,瞄准小白射去。

只听见公子小白惨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

“不好!”众随从顿时慌作一团。

管仲以为功成,趁乱退走。

实际上,管仲只是射到了公子小白腰带上的挂钩。但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假装死去,骗过了管仲,随即快马加鞭,赶回齐国继位——公子小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姗姗来迟的鲁庄公和公子纠不甘失败,与齐桓公进行了一场正面战争。齐桓公胜利了。被吓破胆的鲁庄公无奈,只得杀掉公子纠。管仲被囚车押回齐国。

管仲心里很焦虑,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命运。

然而,等待他的并不是死,而是他的好朋友鲍叔牙。

鲍叔牙跟管仲一番深谈,希望他能辅佐齐桓公成就一番大业。管仲的心情很复杂。虽然“定国家,霸诸侯”是他终身的抱负,但他还是放不下当时人人奉行的“子无二父,臣无二君(一个儿子没有两个父亲,一个臣子不能效命于两个君主)”的道德标准:我没能辅佐公子纠登上君位,现在苟且活着,已经很羞愧了,现在又去侍奉他的仇人,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鲍叔牙当头棒喝:你是个明白人,怎么说起糊涂话来了?!

自古以来,做大事者,不拘小节;立大功者,不需他人谅解。你有治国的不世奇才,桓公有称霸的远大志向,如你辅佐他,日后不难功高天下,名扬四海!

听完这席肺腑之言,管仲泪奔了——这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啊!

管仲不知道,为了他的前程,鲍叔牙可是押上了自己的前程……

话说齐桓公登上王位后,为报答鲍叔牙的大功,打算立鲍叔牙为相。然而鲍叔牙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拒绝就拒绝了呗,他还大力推荐管仲。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齐桓公一听管仲,顿时就愤怒了:他射的箭至今我还留着!我恨不得剥他的皮,吃他的肉,你还想让我重用他?做梦!

鲍叔牙苦心劝谏:那时各为其主,管仲射您,是因为他心中只有公子纠。您要是想实现富国强兵、建功称霸的梦想,没有能人是不行的。

齐桓公说:能人不早就有了吗?你最忠心、最能干,因此请你做相,帮助寡人实现富国强兵吧!

鲍叔牙摇头:我与管仲相比差远了。如果您想治理好齐国,用我和高傒就够了;如果您想称霸天下,非得用管仲不可。您要是重用他,他将为您射得天下,哪里会只射中一个衣带钩啊!

……

齐桓公终于被说服了,同意用管仲为相。

从此,管仲从阶下囚变为相,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不但开创了齐国贤人当政的新时代,也揭开了各路英雄争霸、齐国率先称霸天下的春秋时代的序幕……

而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就是这个时代的支点杠杆

汉字精灵让你想一想,你怎么看?

A.鲍叔牙和管仲,两个出身相差如此之大的人,却做到了肝胆相照。在中国古代,朋友有所谓八拜之交、刎颈之交、生死之交、鸡黍之交、金兰之交等,管仲之交位列其中。你认为,是什么能够使他们拥有这样的友情?

B.管仲临死前,齐桓公去看望,问他:如果您一旦不起,我将国政托付于鲍叔牙如何?管仲回答,鲍叔牙是君子,不适合担任相位。他善恶过于分明,容不得人的一点瑕疵;一旦知道某人有什么缺点,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样的性格不适合担任相位。奸臣易牙就跑到鲍叔牙那里搬弄是非:想当年要不是你力荐,管仲哪能坐上相位?现在主公想让你接替相位,他却认为不合适,反而举荐隰朋!他不思图报,连我都为你打抱不平。鲍叔牙却笑着说:这就是我当初为什么举荐他的原因啊!管仲为国家着想,不因为我是他的挚友就偏向我。如果我管理国家,还能让你在这里说话吗?……“管仲之交”,超越于友情之上的,还有对国家利益的考虑。这对我们交朋友有什么启示?你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你有什么样的交友原则?(www.xing528.com)

C.通过管鲍之交的故事,结合我们当下正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的个人要求,你认为应该怎样与朋友友善相处,怎样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友善的关系?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管鲍之交”。

这对朋友心心相印,彼此无猜,创下了千百年来友谊的佳话。管仲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被誉为千古名相,被后世的智慧化身诸葛亮等奉为典范。

然而当人们谈起这段往事时,更多的不是赞扬管仲的成就,而是褒奖鲍叔牙的慧眼识人与信任和支持——种种表象都在说,管仲这个人很糟糕,但鲍叔牙却一直信任管仲,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无怨无悔地支持他。

管仲自己曾说过,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意思是: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获利往往自己多得,鲍叔不将我看成贪财奴,而是知道我家贫负担重。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把事情弄得更加困窘,无法收拾,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又被多次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僚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耻,却会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后来,中国人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亲密无间的关系。

这就是朋友。

从友到朋,从两人之善到众人之善;从传统友善到现代友善,就出现了“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比如,“郭明义爱心团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郭明义是谁?他只是鞍钢一名普通的矿工。

1994年,他和妻子每月的收入还不到600元。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上学的女儿,正是家庭负担最重的时候。但是,当他在电视短片里第一次看到失学儿童渴望读书的眼神后,心情就再也无法平静。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第二天就给一名失学儿童寄去了200元钱……从此,资助失学儿童,就成了他的一项事业和义务。

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里,他为希望工程捐款10万余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生,为这些穷孩子送去希望……从“郭大傻”到“爱心使者”,再到“雷锋传人”,人们逐渐认识了这个平凡的“当代雷锋”。

但是,雷锋又是谁?

雷锋,生于1940年的湖南。对于自己的出身和经历,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爷爷、父亲、哥哥,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1949年8月,湖南解放,家乡的群众翻身做主人。雷锋也被送去免费读书,后来他加入少先队,毕业,工作,当兵……在快乐的成长中,他决心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尽自己所能多去帮助别人,把帮助别人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于是,他处处行善、与人友善、热心助人……雷锋坚持着这个信念,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他帮助丢了钱包和车票的大嫂买票;帮老大娘背包;到工地上义务劳动;为灾区捐款;团结战友;积极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尽一份力量……他成为一名乐于助人的战士。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雷锋抓住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把有限的时间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俗话说得好,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成了“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词……

1962年8月,雷锋不幸逝世,年仅22岁。他生前的事迹经过媒体广泛宣传后,毛泽东更是欣然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迅速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

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锋”践行着雷锋的事业。他们就像种子一样,不断地传承着雷锋精神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郭明义就是这样一颗“优良的种子”。因为他的撒播,“郭明义爱心团队”——这支以郭明义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团队,才能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撒播雷锋精神:

自2009年成立以来,“郭明义爱心团队”由最初的三千多名志愿者发展到近2万人,并在全国有六百多支分队,志愿者总数超过130万人……他们就像郭明义一样,做着平凡的小事情,却处处透着伟大;他们都是一群很普通的人,但他们的精神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渗透着流动的雷锋精神。

正是因为到处都有这样“优良的种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下,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中国的脊梁”: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新时代中国好少年,你愿意做一颗“雷锋精神的种子”吗?

汉字精灵让你想一想,你怎么看?

A.改革开放后期,有人曾经质疑雷锋精神,认为雷锋精神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已经过时了。甚至,有一些中国人对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已经有些麻木了——雷锋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当下,你认为应该怎么学雷锋?

B.著名作家周国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善良、丰富和高贵这三个方面。这三种品质在当今社会却十分匮乏,甚至渐行渐远。比如说,现在老人摔倒没人扶也不敢扶的现象很严重,因为有人把老人扶起来后反而被讹诈。学雷锋的内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雷锋是个好人。他告诉我们,与人为善、对他人发自内心地关怀、崇德向善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该如何在最基本的做人要求上学习雷锋?

C.心怀善念,充满爱心,人人都如此,再辅以法治的引导,社会才会变得有秩序,才能形成积极向善的良好氛围。因此,“复兴雷锋精神”势必成为中国人越来越强烈的渴望——2013年3月5日学雷锋日,1000名大学生穿着老式军装,站在上海地铁站外宣传雷锋精神;一些人在地铁车厢内讲解文明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主动与陌生人拥抱——这都是“雷锋之爱”。你觉得,这种“雷锋之爱”,如何才能恢复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和善的力量,像一颗优良种子一样,培育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树之花?

中国好少年,今天,你怎么做一个友善的人?

《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从善就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就如山崩一般迅速。这是从自身修养层面讲“友善”——新时代中国好少年应克服行动和道德上的惰性,护持一颗善心。

《论语》里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见到善的东西,就如同赶不上似的,急切地去追求;见到不好的,就如同用手试开水一样,急忙避开。中国好少年要自筑“防火墙”,自套“紧箍咒”,自设“高压线”,时时拂去心灵上的杂草,日日修炼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只是其中的两个小例子。

从“好邻居金不换”“邻居办喜事,当面来贺喜”,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从“朋友越走越近,良言越说越亲”,到“衡量朋友真正的标准是行动而不是言语”;从“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到“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处”……新时代的一系列古语新解,对友善观做出了最好的解读、诠释和构建:从个人层面的“自我修养和品格”,到社会层面的“友善社会建设”,再到国家层面的“中国态度和作为”——新时代中国友善观正在形成。

没有一颗友善的心,社会就没有温暖。心长存友善,温暖你我他,社会更和谐,人生更幸福,全社会形成积极向善的良好氛围。这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翘首期待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才能建设成功!

“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

新时代的中国友善观,正在影响和改变世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做贡献。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