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长必备的三个本领:学习理论、用人能力、思考问题

校长必备的三个本领:学习理论、用人能力、思考问题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长学习能力主要是三个方面:一要善于学习理论。这是最主要的本领。第二个是用人的本领。容人,对校长来讲是一个考验。从三中情况看,整个条件都非常好,但前面的矛盾、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没有凝聚力。选择校长要考虑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看看有没有学习的本领;再看看有没有用人的本领;最后看看他有没有思考的本领,有没有思路,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能不能推进工作。校长负责制就是要给校长权力,而且要构成一系列的制度。

校长必备的三个本领:学习理论、用人能力、思考问题

第一个是学习的本领。

学习的本领是校长最基本的本领,校长要不断地去要求学生、要求家长、要求员工,但你没有学习,新的理论、新的思维、新的语言从哪来呢?所以任何一个校长都要善于学习。

校长学习能力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要善于学习理论。像心理学教育学等。

二要善于学习经验。这是最主要的本领。

我到沙市三中当校长时,在北京八中买了20盒磁带《校长办学经验谈》,从教育管理一直到后勤管理,一盒盒地听,有重要的感受就记下来。这20盒磁带对我真正走上管理之路帮助很大。我很重视学习经验。我们不可能像大学生在学校那样系统学习,因为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时,学习经验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通过学习经验,一是受到启发,二是你还可以知道别人的管理状况与你现在水平的差距。

三要善于提升自己的水平,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当了几年的主任,几年的校长,最终没有几条自己的办学经验,就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不行。

当了几十年校长,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是没有任何正规大学文凭的,选我当三中的校长,市里面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我很佩服市里的领导,让一个函授的专科生做了重点学校的校长;我也很佩服深圳教育局的领导,找这样一个人做深圳中学的校长。我人生的遗憾就是没有当过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只是个函授专科生。这是个遗憾,也让我受益终身,就是让我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学习十分重要,这是我当好一个校长的法宝。

第二个是用人的本领。

我概括成四个方面:

一是招人。要吸引很多人才到你身边来。以前是靠学校名气,现在我们要利用民办的体制机制优势,不停地招人,招来更多的精兵强将,这个工作不能停止。

二是用人。用其所长,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

古今中外历史,成功的经典案例很多。楚汉相争时,刘邦张良出谋献策,用韩信带兵打仗,用萧何治理财政,终建大汉天下。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力排众议,任用“傲气十足”“好酒贪杯”却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格林特为总司令,成为美国南北战争胜负的转折点。林肯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生活经验使我深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唐太宗说得更精辟:“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毛主席就最会用人,例子太多了。

三是容人。容人,对校长来讲是一个考验。

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个性,都有不足。招人没什么问题;用人看自己的眼光,能不能看到长处并用其所长;容人就是考验自己的胸怀,能不能容人所短。大家要知道,越是能人,他的缺点和优点越是突出,都同样具有影响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容人你才留得住人才。

建设三中教师队伍的过程当中,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容人。我有个比喻,一个人就是一道风景。有高山,有深谷,高山深谷互成风景,全部是高山就不是风景,全部是深谷也不是风景。深谷,它是相对高山才是深谷;高山,它是相对深谷才是高山。你欣赏一个人,就好像欣赏风景一样,你既要看到他的高山之美,也要看到他深谷之美。很好地使用这个人,才能更好地把人团结在你周围。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家可以好好地体会。(www.xing528.com)

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这句话:“应该是这样,实际是那样。”在选择干部时,应该是这样,实际只能那样。当然我们要尽量选择德才兼备的干部,但实际上只能用相对优秀的人,这就是容人。

最后是育人。就是大家跟着你干要有进步。

一个有着优秀文化的学校或团队是存在育人功能的;一个有魅力的校长自然而然会吸引一批精兵强将在他的身边,在他的熏陶影响下,这些干部也就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了。

第三个是善于思考的本领。

因为你是校长,你是指路人,你引领这个学校发展。那么你用什么去引领?不是用你的力气去引领,不是用你的权威去引领,而是用你的思想去引领。之所以说思路决定出路,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说这个领导没有思路,不会思考,只会实干,那么他领导的学校就会非常混乱,大家跟着他干也非常辛苦。他本身就很茫然糊涂,没有大局观,下面的人跟着他干肯定会受累吃亏。

越是高层次的管理者如大学的校长,思维层次越高,思路越清晰;越是低层次的管理者越是缺乏思路,越是管得细。总体来说,档次越高的学校,校长越具有思路;档次越低的学校,校长一般越没有思路。

校长的思路从哪来呢?我们怎样思考?在沙市三中也好,在其他学校也好,我的体会是:

一是要看大势。

当时三中的大势如何?学校正处于整个改革的推进期,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是最大的利好,最好的机会。因为有了校长负责制,就有利于校长处理跟教育局的关系,处理跟教师的关系,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现在到坪山、到松岗去办学,我们的思路在哪里?我们首先看看大势怎样。现在大家都支持民办教育,深圳高中的资源还是稀缺的,我们可以办高中,并且可以办品牌高中,这是我们的思路。

二是要找到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三中情况看,整个条件都非常好,但前面的矛盾、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没有凝聚力。通过实行校长负责制,就用“出系统教育改革经验”这样高的要求把大家凝聚起来了。

三是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步骤。

我们的干部干任何事情,需要先有思路,绝不能蛮干,这样才能把事办好。

选择校长要考虑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看看有没有学习的本领;再看看有没有用人的本领;最后看看他有没有思考的本领,有没有思路,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能不能推进工作。因为校长最终要能推进学校工作。

校长负责制就是要给校长权力,而且要构成一系列的制度。但从我们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讲,校长负责制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前实行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回到老路上去了。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