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曾国藩用人术: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最大本领

曾国藩用人术: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最大本领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君的功绩表现在选拔官吏,官吏的功绩表现在治理人民。曾国藩不是国君,但他极善于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这可以说是他的最大本领。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孙权后人掌权只有二十七年。7个人共集资3750元,号称4000元。由于夏瑞芳出色的组织和领导才干,所以商务印书馆成立以后,众人一致推举他来主持企业的工作。

曾国藩用人术: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最大本领

曾国藩书信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挑选哨官、什长,必须挑选那些最勇敢,最廉洁的人。哨官、什长不特别勇敢的话,就不能够振奋士气;不特别廉洁,就不能够使士兵衷心敬服。

这里谈到了挑选管理者的标准必须要管理者能对下起到示范、表率的作用。

曾国藩说:“治世之道,以致贤养民为本。”他一向以相人、识人、知人、用人著称于世。《新书•大政下》中说:“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国君的功绩表现在选拔官吏,官吏的功绩表现在

治理人民。曾国藩不是国君,但他极善于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这可以说是他的最大本领。那么,曾国藩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

委任官员的标准,曾国藩认为有如下四点:

一是习惯劳苦以尽职尽责,一是崇尚俭约以培养廉洁,一是勤学好问以拓展才能,一是戒傲戒惰以纠正风俗。所以委任一个官员一要看他是否“做”得,二要看他是否“省”得,三要看他是否“学”得,四要看他是否“禁”得。他着重考察的是人的品质、习惯、才学和意志。

他考察一个绅士也有四条:

一是保持愚儒以荫庇乡里,一是崇尚廉让以奉公守法,一是严禁大言以务求实际,一是扩展才识以等待选用。曾国藩在使用绅士时有一个秘诀,那就是给他们一点名利,但不说破,用这种办法可以培养他们的廉耻之心。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但本人是大德大才的旷古奇才,他选拔人才,也有自己独到的标准,往往最看好德才兼备的人,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以其“鞠躬尽瘁”尽忠汉室,显示其大德。其人如此,其择官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向刘禅上疏,即《前出师表》,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刘备)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帝、灵帝是东汉末年的皇帝,先后兴起第一次、第二次“党锢之祸”,杀戮敢于直言的李膺等贤臣;二人都信任宦官,使宦官得专政,朝政腐败。桓帝封单超等五宦官为侯,任其专横胡为。灵帝公开标价卖官,敛财私藏,上梁不正下梁歪,贪污风盛,民不聊生,致社会动荡不安,终于激起黄巾造反。之后群雄攻战,从而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上《前出师表》时,刘备已去世,由他执政辅佐刘禅,故在出征前总结了先汉与后汉兴亡的经验教训,谆谆告诫刘禅,不要学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要学先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国兴隆,以复兴汉室。

诸葛亮还在《便宜十六策》里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因此,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特别重视选拔德才兼备之士。

诸葛亮推荐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重兵,负责宫中之事。刘祥常欲增加后宫嫔妃,董允认为古时天子后妃之数不超过十二人,今已足数,不应增加。刘祥宠爱宦官黄皓,皓为人奸佞,想干预政事,允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黄皓,允在时,黄皓不敢胡为。

蒋琬、费讳、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为他理政、治军的接班人。蒋琬人蜀初期任干都县长,刘备下去巡视,适见蒋琬饮醉,不理事,大怒,要杀他。诸葛亮深知其人,为之说情:“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敬重亮,听其言,才不加罪。后亮提拔琬为丞相府长史,亮每次出征,琬都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常赞琬为人“忠雅”,可与他辅佐蜀汉王业。亮死前,密表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亮死,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明知时势,做到国治民安。蒋琬病,荐费讳代之,费讳为人明断事,善理事,知军事,他在任时边境无虞,魏人不敢正窥西蜀。姜维继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屡次北伐,虽无大胜,但魏兵也不能侵人。及司马昭派大军伐蜀,刘禅昏庸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之议,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刘禅出降,并令姜维降,姜维想假降待机杀钟会以复兴蜀汉,其宿愿虽不实现,足见其人忠烈。

刘备死后,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琬、费讳、姜维等辅佐,刘禅这昏庸之主才得安坐帝位达四十一年之久。而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魏立国虽有四十五年,但早在十七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魏政权已归司马氏,魏已名存实亡,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二十八年。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孙权后人掌权只有二十七年。三国相比,蜀汉政权较稳固,无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之事,这是因有德才兼备的贤臣辅佐之故。

像诸葛亮选择人才要德才兼备,去搜集有用的人,经过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经营企业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只有选择适合的人才,才能换来锦绣前程。

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的成功,就是得益于此。在这方面它是比较典型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旧中国的绝大多数私人企业,包括今天中国的许多企业,台湾的、香港的、澳门的都算上,均是家族型的企业。上辈人创业,下辈人继承,很少有与多个外人共同创业的。而商务印书馆则是由几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创立的,而且他们各有所长,将商务印书馆一度发展到无比的辉煌。(www.xing528.com)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人是夏瑞芳。夏先生是上海青浦县人,出身贫寒,父亲是个摆摊做生意的小摊贩,母亲则给人家当保姆。他从印刷工人起步,白手起家创业。由于他有着特殊的“敛才”本领,曾将各种人才邀请至门下,所以商务印书馆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走向辉煌。

最初出资创办商务印书馆的一共有7个人,除夏瑞芳以外,还有他的3个中学同学鲍咸恩、鲍咸昌兄弟和张桂华,以及夏瑞芳的同乡高风池、鲍咸昌的妹夫郁厚坤和张桂华在电报局的同事沈伯曾。7个人共集资3750元,号称4000元。

由于夏瑞芳出色的组织和领导才干,所以商务印书馆成立以后,众人一致推举他来主持企业的工作。其余的人,除了沈伯曾以外,各把一摊。沈伯曾虽然投资最多,但不大过问企业的业务。

夏瑞芳充分发挥他的“敛才”之能,曾先后聘请当时德才出众的知识分子文化界的名人蔡元培、张元济来商务印书馆工作,这两个人的到来对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蔡元培不必多说,他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后来出任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以后又任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的校长,在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夏瑞芳聘请他来主持编辑工作,无疑是选中了大才。不过,后来因“苏报案”,蔡元培被迫离开了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也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后因参加维新运动而被革职,时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蔡元培被迫离开以后,夏瑞芳便聘请张元济任编译所的所长。张元济以后毕生主持商务印书馆工作,曾被誉为“商务印书馆的灵魂”,并因此成为中国现代著名的出版家。

除了聘请像蔡元培、张元济这样知名学者以外,夏瑞芳还聘请了一批当时颇有才华的编译人员,如蒋维乔、庄百俞等。

另外,还在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业初具规模的时候,夏瑞芳就物色了3位“老书坊里的杰出人才”、“富有推销能力”的得力干将——俞志贤、吕子泉、沈知方。他们有效的推销活动,极大地推动和支持了商务出版工作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最红火的时候,编译业务由张元济负责,印刷由富有经验的鲍氏兄弟负责,财务由高风池、张桂华分掌,推销由上述3位“大将”全权办理。夏瑞芳自己则为总调度,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由于有这样一个合理、可靠的管理队伍,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创建后,发展十分迅速,它的营业额和利润额像涨潮的海水一般向上猛涨。据统计,其资本额到1901年时就已经从4000元增至5万元,1903年增至20万元,1905年增至100万元,1913年增至150万元,1914年增至200万元。17年间,增长了500倍,平均年增长29倍多,创造了同时期民族实业经营的新记录。

到1914年,商务印书馆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85处分馆,在海外也设有分支机构,新加坡吉隆坡都有它的分馆,此外在北京和香港还设有印刷分厂,如此辉煌的成就被认为是当时“国人经营事业之最尖端者”。

商务印书馆不仅是清末位居全国之冠的大型新式文化企业,

而且它的规模、技术、人员曾一度在世界同行业中居一流地位。

不幸的是,正当商务印书馆的发展顺利的时候,1914年夏瑞芳遇刺身亡,年仅43岁。他的英年早逝,不仅是商务印书馆的损失,也是中国出版事业的巨大损失。

至今,商务印书馆仍然是中国出版界一棵不老的“常青树”,受到新老读者的厚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