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上海金融风潮期间,钱庄集中停闭,自2月中旬到6月底共有41家钱庄停业倒闭,占56家停闭钱庄数量的73%。41家钱庄停业倒闭的原因,主要基于大批工商企业的倒账而受到牵连,其中有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或交换缺额而被政府当局勒令停业者,也有主动申请停业者。以下按照钱庄停闭的时间顺序予以介绍。
大德钱庄由王驾六、叶翰甫、李清如合伙创办,成立于1921年,资本为规银6万两,另有附本4万两,聘曹根仙为经理。以后,叶翰甫退股,庄名改为大德益记钱庄,资本增至16万两。抗战初期,资本已增至法币60万元,以王秉澄为经理,后于1943年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经由财政部的审核,于1946年8月获准复业。(11)1946年冬由王心葵、丁山桂等筹备复业,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增资为法币3亿元,1947年1月8日正式营业,王心葵为董事长,王愉庭任经理。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增资为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2月21日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大德钱庄是“二·六”轰炸事件后,第一家受其影响而倒闭的钱庄。
裕康钱庄成立于1926年,属未入园的小型钱庄,由王泽如、汪秋严、苏嘉善合伙创办,资本为规银2万两,王泽如任经理,以后多次增资。抗战期间,1943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仍由原股东王泽儒等经营,资本更改为中储券600万元,后增资至8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属于抗战之前早已成立的钱庄,根据相关法令规定,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1945年12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并加入钱业公会。由于币制改变,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由王泽如为董事长,叶秉三为经理。(12)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增资为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2月24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裕康钱庄因此成为“二·六”轰炸事件后,第二家倒闭的钱庄。
同余钱庄由王子展、李屑清、陈莲舫和谢纶辉合伙创办,成立于1903年,资本为规银3万两,聘邵燕山为经理。后改为同余永记钱庄,合伙人也有所改变。抗战爆发后,于1942年歇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由经营棉布业的商人向财政部申请“复业”,获得批准。(13)1946年12月11日,同余钱庄召开创立会议,选举田相儒为董事长,后又兼总经理。(14)1948年初增资至法币3亿元;金圆券币制改革后,资本调整为金圆券25万元。(15)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增资为人民币6 000万元,符合新政府规定的最低资本限额,但随后在11月份被查出有隐匿暗账的违法情节,受到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的警告和罚款处分。此后不久,又查出襄理陈廷骅有私设账户套用庄款行为,1949年12月12日给予免职处分。(16)1950年金融风潮期间,同余钱庄再次暴露问题,3月8日交换缺额不能及时补足,因而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清理。
元亨大钱庄的前身是元亨钱庄,成立于1937年3月,由徐圭芳等合伙创办,资本为法币3万元,(17)为未入园的小型钱庄,抗战爆发前后停业。(18)
汪伪政权时期,1942年8月1日也注册了一家元亨钱庄,资本为中储券30万元,1943年由合伙组织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制,后资本增至100万元;1944年4月,再度增资至600元。(19)抗战胜利后,因其领有汪伪政权当局颁发的营业执照,被责令停业清理。但是,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不久汪伪政权时期成立的元亨钱庄原班人马,便打着因抗战停业的“元亨钱庄”的名义,向财政部申请“复业”,获得批准,于是在1946年“复业”。后因名称与济南元亨银行相同,1947年国民政府财政部令其更改名号为元亨大钱庄。(20)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元亨钱庄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9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赓裕钱庄与安康钱庄、安裕钱庄,同为镇海富商方家在上海的产业,由方选青、黄公续合伙创办,成立于1908年,资本为规银2.4万两,聘盛筱珊为经理。以后迭经增资改组,资本至抗战初期为法币54万元;庄名多次变化,合伙人也有变动,但盛筱珊的经理职位一直未变。1943年6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由中储券100万元增到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系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根据相关法令规定,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方作舟为董事长,盛蕃甫任经理。(21)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11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庆和钱庄成立于1918年,由郑佐如独资创办,资本为规银2万两,经营本埠存放款及同业往来业务,为未入园钱庄,1937年10月因抗战爆发而暂停营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于1946年6月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准。随后进行增资,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同年12月6日正式复业,董事长为周君贤,总经理为张慕先,经理则为陈春元。(22)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15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元顺钱庄创立于1912年,由夏筱廷、查焕春等合伙创办,1929年曾增资改组,为未入园钱庄,1937年因抗战爆发而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于1946年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准。随后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于1947年2月8日正式复业,资本为法币1.5亿元,丁山桂为董事长,叶荣章任总经理,张耀南任经理。(23)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与庆和钱庄一样,于1950年3月15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义昌钱庄由周增祥、谢联笙、周理卿等合伙创立,成立于1903年,资本为规银2万两,聘沈景周为经理。1927年改组为义昌联记钱庄,资本增至12万两。1938年再次改组,更名为义昌仁记钱庄,资本更改为法币20万元,聘徐寿昌为经理。抗战时期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为中储券600万元。抗战结束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以瞿鹤鸣为董事长,沈秋生为经理。(24)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21日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恒巽兴记钱庄原名恒巽钱庄,由秦余庆堂、徐庆雲、李詠裳、恒丰昌、俞佐廷合伙创办,于1931年成立,资本为规银22万两,属于规模较大的钱庄,聘俞佐廷为经理。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一些颜料商人借用“恒巽钱庄”之名,向财政部申请“复业”,竟获批准,(25)后改庄名为恒巽兴记钱庄。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24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怡和钱庄由裴云卿、刘召棠等发起组织,1941年7月正式成立,采行股份有限公司制。成立时资本为法币50万元,以后续有增资。抗战胜利后,因其在战时已向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领有营业执照,而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800万元,以裴雲卿为董事长,经承庆为经理。(26)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24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安康余钱庄的前身为1830年成立的南履和钱庄,属于镇海商业家族方家产业,于1870年改组为安康钱庄。1912年民国成立时,合伙人为方式如、方选青、方叔陶和方季扬,资本为规银4万两,聘赵文焕为经理。1938年时已改组为安康因记钱庄,资本增至法币48万元,以张善述为经理。抗战时期,1943年4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更改为中储券100万元,后增加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以方哲民为董事长,应信森任经理。1947年财政部令其更改庄名为安康余钱庄。(27)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24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协康钱庄成立于1934年,由张养和、王永年合伙组织,为未入园钱庄,抗战爆发后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于1946年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准,1947年1月27日正式复业,资本为法币9亿元,方子俊为董事长,王永年任总经理,金康侯任经理。(28)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500万元。1950年3月27日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信中钱庄由严大有、田子伟、吴仁葆、傅庭绪、徐善昌等发起,成立于1941年1月,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资本为法币75万元。1942年5月资本折合为中储券37.5万元,至1943年增加资本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在战时已向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领有营业执照,而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75万元,以陆秉甫为董事长,傅廷绪为经理,以后增资至法币1 000万元,(29)但仍属于规模比较小的一家钱庄。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25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晋成钱庄成立于1925年,1928年改组为晋成和记钱庄,1935年2月再次改组,为未入园钱庄,抗战爆发后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补充办法》相关规定,于1946年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准。1946年10月16日正式复业,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陈顺通为董事长,徐新甫任总经理,陈昌甫任经理。(30)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31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同德钱庄大致成立于20世纪末,为未入园钱庄,抗战爆发后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于1946年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准。(31)1946年10月15日正式复业,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为法币1亿元,丁山桂为董事长,管仲山任经理。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3月31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瑞康诚钱庄原名瑞康钱庄,成立于1928年4月,为合伙组织,资本为规银2万两,属于未入园钱庄,抗战爆发后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于1946年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准,1946年12月17日复业,并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增资为法币2亿元,赵复初为董事长,罗钧伯任经理。后因名称与宁波钱庄相同,1947年国民政府财政部令其更改庄名为瑞康诚钱庄。(32)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4月1日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徵祥钱庄由郭煜盛、长丰、郭源茂土行合伙创办,成立于1915年4月,资本为规银2万两,聘徐凤鸣为经理。以后多次增资,1927年已达10万两。1938年改组为徵祥慎记钱庄,资本为法币20万元,以沈荻庄为经理。1943年由合伙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更改为中储券100万元,年底增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系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根据相关法令规定,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以陈有虞为董事长,胡养吾任经理。(33)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400万元。1950年4月5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宝昌钱庄由裴雲卿、严大有、何晋元等发起成立,于1941年2月召开创立会,5月7日开业,资本额为法币50万元。1942年6月将资本折合为中储券25万元,并增加资本至110万元;1943年10月再增资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在抗战期间已领有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发的营业执照,而获得继续营业资格,资本更改为法币1 500万元,以裴雲卿为董事长,陈笠珊为经理。(34)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4月6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上海永庆钱庄的创办人为秦锡九,成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属未入园钱庄。1943年3月由创办人后裔秦竟成、秦之溱、秦之渭等,将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资本更改为中储券50万元,年底增资至600万元,聘林锦舒为经理。抗战胜利后,因其属于抗战之前早已成立的钱庄,根据相关法令规定,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并加入钱业公会。由于币制改变,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由秦竟成为董事长,林锦舒为经理,1947年资本增至1亿元。(35)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4月6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鼎元钱庄成立于1926年5月,为合伙组织,资本为规银3 000两。1929年改由张燮堂独资经营,更名为鼎元燮记钱庄,增资为规银60 000两。抗战爆发后,由于经营困难,不得不停业。(36)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鼎元钱庄于1946年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准,于1947年2月5日正式复业,恢复庄名为鼎元钱庄,增加资本为法币2.5亿元,并改组为有限公司组织,董事长为张席卿,总经理为许振东,周少彭担任经理。1948年币制改革后,资本更改为金圆券21万元。(37)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11 000万元,属于规模较大的钱庄。1950年金融风潮期间,于4月7日自动停业。
福利钱庄于1929年在宁波成立,1936年由合伙组织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37年在上海设立福利钱庄办事处。1938年由丁益生、徐虎臣、朱旭昌等十余人发起组织福利钱庄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7月4日正式开业,资本为法币25万元,是上海出现的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制钱庄。以后多次增资,1943年年底增至中储券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在战时已向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领有营业执照,而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以丁益生为董事长,朱旭昌为经理。(38)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12 400万元,在77家完成增资的钱庄中,其资本规模仅次于同庆钱庄和同润钱庄。1950年4月12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其昌钱庄成立于1941年1月,由丁山桂、钱家桢、吕宪章、程兆荣等发起组织,最初资本为法币60万元,1942年冬增资为中储券60万元,1943年冬再增资为中储券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在战时已向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领有营业执照,而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1 500万元,以吕宪章为董事长,丁山桂为经理。1947年3月增资为法币1.2亿元。(39)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4月13日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www.xing528.com)
鼎康钱庄由王驾六、叶翰甫合伙创办,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资本为规银4万两,聘李丽川为经理。1927年更名为鼎康源记钱庄,增资至20万两。1938年更改资本为法币50万元,聘吴子麟为经理。1943年6月间,由原合伙人王德辉、叶昭铮等19人将其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将庄名改回鼎康钱庄,增资为中储券100万元,同年12月再次增资为中储券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以王德辉为董事长,王本一为经理。1946年 11月1日增资为法币1亿元。(40)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之后曾因违法经营,11月27日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处以罚金,并勒令停止票据交换若干天。1950年4月21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立昶钱庄为未入园钱庄,(41)成立时间不详,抗战爆发后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于1946年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准,与此同时加入钱业公会。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4月29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义丰钱庄原名正大永钱庄,1907年由邹焕章等在重庆合伙创立,1935年改庄名为义丰钱庄。1926年在上海开设办事处,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撤销。1942年义丰钱庄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为法币200万元,以后历次增资,至1946年5月已增资至6 000万元。随后将抗战期间设于衡阳的分庄,移设上海,并于1946年6月26日正式开业,此为义丰钱庄上海分庄。义丰钱庄董事长为孙益祥,上海分庄经理则由刘兆丰担任。(42)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其分支行处资本额,暂按照所在地银钱业资本标准百分之六十计算”,(43)义丰钱庄上海分庄增资至人民币3 6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1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均昌钱庄由徐鹤笙、沈昌瑜、董羡青等合伙创立,成立于1920年,资本为规银6万两,聘周楚琴为经理。1935年因股东更动,改名为均昌吉记钱庄,资本也更改为法币16万元。1942年9月,资本更改为中储券50万元;1943年5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为中储券100万元,后增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以王时新为董事长,周楚琴为经理。(44)1946年11月再增资为法币1亿元。(45)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2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信孚永钱庄原名信孚钱庄,由陈青峰、郑淇亭、郑建明、郑友松等合伙创办,成立于1918年,资本为规银6万两,聘胡涤生为经理。1938年股东有改动,资本已更改为法币40万元,胡莼芗为经理。抗战期间,1941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资本为中储券150万元,1943年10月增资为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根据相关法令规定,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更改资本为法币1 000万元,以郑友松为董事长,曹足三为经理。1948年奉财政部令改庄名为信孚永钱庄。(46)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49年11月增资验资期间,被查出有挪用库存、虚设字号、套用业务资金、蒙蔽查核及暗账呈报不实等违法情事。本应处以永久停业处置,因相关负责人坦白诚恳,表示悔过,最终被宽大处理,人民银行华东区行令其停业一个月进行整顿。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2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大赉钱庄由李仲斌、王伯瀛、江裕生等合伙创办,成立于1930年,资本为规银20万两,聘楼怀珍为经理。1938年时资本更改为法币28万元;抗战爆发后,于1943年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于1946年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准。(47)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期间,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5月4日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安裕钱庄的前身为1866年成立的北履和钱庄,属于镇海商业家族方家产业,于1879年改组为安裕钱庄。安裕钱庄创立时,合伙人为方黼臣、黄子旂等,资本为规银12 000两,1927年增资为24万两。1934年改由方季扬独资,资本更改为法币70万元,聘徐长椿为经理,庄名亦改为安裕源记钱庄。1943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为中储券100万元,后增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根据相关法令规定,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并更改资本为法币1 000万元,方季扬担任董事长,刘召棠为经理。(48)1946年8月再资资为法币1亿元。(49)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5月6日因不能补足交换缺额,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均泰钱庄成立于1921年4月,由薛申田、汪柳门、汪榕门等合伙创办,由汪海楼、汪宽也、薛文泰、杨文卿合伙创办,成立于1922年,资本为规银20万两,聘叶丹庭为经理。1938年股东发生变化,资本更改为法币48万元,由钱远声担任经理。汪伪政权时期,1942年8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资本为中储券312万元,1943年10月增资至624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根据相关法令规定,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并更改资本为法币1 000万元,由薛申田担任董事长,钱远声仍为经理。(50)1946年10月再增资为法币1亿元。(51)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15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滋丰钱庄由薛宝润、陈一斋、徐樑卿等合伙创办,成立于1922年,资本为规银10万两,聘经济美为经理。1938年股东有变动,资本更改为法币28万元,由李济生和李仲选为督理和经理。1942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更改为中储券250万元,次年增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即向国民政府财政部申请补行注册登记,得以继续营业,并更改资本为法币1 000万元,由余介如担任董事长,李仲选为经理。(52)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期间,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5月15日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永裕钱庄上海分庄系由银号改组而来。(53)永裕钱庄于1939年在重庆成立,资本为法币50万元,1942年10月呈准国民政府财政部改名为永裕银号,1943年增资为法币300万元,1944年又增资至法币1 000万元,1946年复增资至1亿元,1946年12月12日增设上海分号。(54)但是,1948年7月永裕钱庄上海分庄才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获得营业资格,并于8月1日加入钱业公会。(55)董事长为彭□淮,易纶担任总经理,上海分号由张彝仲为经理。(56)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对于分支机构的相关规定,增资至人民币3 6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17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生大和记钱庄成立于1920年,为未入园合伙制钱庄,1937年因抗战爆发而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呈请复业并获准,于1946年10月恢复营业,并遵令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董事长为陈顺通,徐新甫担任总经理,陈昌甫任经理,资本为法币2.2亿元。抗战胜利后,向国民政府财政部申请到营业资格,并加入钱业公会。(57)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6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期间,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5月19日被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
滋康钱庄由瑞康盛颜料号、咸康润颜料号合伙创办,成立于1916年,资本为规银12万两,聘傅洪水为经理。1938年改组为滋康瑞记钱庄,股东有变动,资本更改为法币80万元,以赵镇山为经理。抗战爆发后,于1941年停业。但1941年12月,又由张兰坪、施寿麟等发起重新成立,采行股份有限公司制,资本为法币105.2万元,并向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领得营业执照。汪伪政权时期,资本更改为中储券52.6万元,1943年增资至中储券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财政部对收复区钱庄进行清理,滋康钱庄是唯一一家于战前成立的、战时向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注册的汇划钱庄,因而顺利获得继续营业之资格。以张兰坪为董事长,施寿麟为经理,并更改资本为法币105.2万元,在当时属于规模比较小的钱庄。(58)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22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慎德钱庄成立于1942年,(59)由吴凤如、裴正庸、杨伟钦、郑人贵、张良瑜等人发起,采行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资本为法币50万元,后折合中储券25万元,以后续有增资,至1943年11月增至中储券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在战时已向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领有营业执照,而获准继续营业,以裴雲卿为董事长,张良瑜为经理,资本更改为法币600万元,在当时属于资本规模比较小的钱庄。(60)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22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汇大钱庄由胡养吾、龚星五、姚义璋、徐祖绳、王秉澄等发起组织,于1942年正式成立,初始资本为法币50万元;1942年6月更改资本为中储券25万元,以后续有增资,至1943年10月增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在战时已向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领有营业执照,而获准继续营业,资本更改为法币1 000万元,以胡养吾为董事长,王秉澄为经理。(61)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200万元。1949年11月增资验资期间,被查出有设立暗账、私营拆放及虚报库存等违法行为,本应处以永久停业处置,因相关负责人坦白诚恳,表示悔过,最后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罚其停业整顿一个月。1950年金融风潮期间,于5月22日呈准停业。
庆大钱庄由王驾六、万振声合伙创办,成立于1923年,资本为规银8万两,聘叶继高为经理。1938年时资本已更改为法币50万元,以叶秀纯为经理。1943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更改为中储券达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根据相关法令规定,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并更改资本为法币1 000万元,由万诒青担任董事长,叶秀纯为经理。(62)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8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23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人丰钱庄原名和丰钱庄,由陈秋山、田祈园、李济生合伙创办,成立于1925年,资本为规银10万两,以王经畬、经济美为督理和经理。1938年已更改资本为法币30万元,以华霁光为经理。抗战爆发后,于1942年停业。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经由特殊渠道,1946年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核准,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63)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26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元盛钱庄由周济堂、刘俊卿、陈彦清等合伙创办,成立于1914年,资本为规银4万两,以蒋福昌为经理。1936年改组为元盛清记钱庄,股东有变动,资本更改为法币30万元,以陈玉堂为经理。1942年6月资本更改为中储券,折合为15万元。1943年改组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资本增至中储券100万,1944年1月再增资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根据相关法令规定,在向国民政府财政部补办登记注册后,即获准继续营业,并更改资本为法币1 000万元,由陈炳麟担任董事长,吴幼玉为经理。(64)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7 0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于5月3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衡通钱庄由施再春、徐康义、衡隆等合伙创办,成立于1916年,资本为规银3万两,聘陈焕传为经理。1927年改组为衡通钧记钱庄,股东有变动,资本增至规银12万两,1935年始由陈鸿卿接继任经理。1938年改组为衡通源记钱庄,股东有变动,资本更改为法币24万元。1942年7月更改资本为中储券23万元,1943年2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增至中储券100万元,后再增至6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因其为战前早已成立的合伙制汇划钱庄,即向国民政府财政部申请补行注册登记,得以继续营业,并更改资本为法币1 000万元,由张文波担任董事长,陈鸿卿为经理。(65)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规定,增资至人民币6 000万元。后因账册记载不实等违法行为,人民银行华东区行责令其自11月28日起停止票据交换3天,以示警戒。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衡通钱庄于6月1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并获准。
永庆钱庄由蒋祥麟、赖善诚等合伙创办,1924年成立于在重庆,蒋祥麟为董事长,赖善诚任总经理。1941年增资为法币100万元,1943年为1 000万元。1946年5月再增至5 000万元。抗战胜利后,虽然国民政府财政部对设立分支机构有严格限定,但是通过特殊途径,永庆钱庄上海分庄仍然在1946年7月9日开业,赖善诚兼任上海分庄经理。(66)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遵照《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时办法》对于分支机构的相关规定,永庆钱庄上海分庄增资至人民币3 600万元。1950年金融风潮时期,重庆总行于6月11日通知其停业。
综上,在金融风潮时期停业的41家钱庄,其情况比较复杂。从起源上讲,既有银号改组为钱庄的,也有钱兑庄改组为钱庄的,另有十几家未入园的小规模钱庄改组而来,还有3家外地设在上海的分庄,这些钱庄从其增资后的资本额情况看,几乎都是维持在政府当局规定的最低资本限额,资力相对薄弱。按照停业的月份来看,二月为2家,三月为13家,四月为9家,五月为15家,六月则为2家,可见三月至五月为集中停闭期。再观察41家钱庄停闭的原因,倒闭者有26家,具体原因或是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或者交换缺额不能及时补足,被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勒令停业;主动向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者14家,另有一家由总庄通知其停业。还可以看到,二月、三月停业的钱庄全部为经营不善而倒闭,四月出现2家主动申请停业的钱庄外,其他7家均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但是到了五月,主动申请停业的钱庄达到11家,仅有4家钱庄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六月停业的2家钱庄也基本可以算做主动申请停业者。应该说,1950年2月突如其来的“二·六”轰炸事件,导致工商业停滞,由此引发金融业经营困难,最初一段时期钱庄还在勉力维持,其中也不乏违规违法经营行为,但坚持到5月,随着大批私营行庄的持续倒闭,相当一部分钱庄意识到无法摆脱困境,因而丧失继续经营的信心,主动向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申请停业。
另外,与1950年金融风潮中停闭的41家钱庄不同,同庆钱庄也在金融风潮中消失,不过是在1950年3月合并入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的。同庆钱庄由王伯元、秦善富、郁震东等合伙创办,成立于1933年,资本为银元30万元,聘夏圭初为经理。抗战爆发后,于1938停业。(67)抗战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的《收复区商业银行复员办法》相关规定,同庆钱庄向财政部申请“复业”并获核准。1946年11月16日正式复业,并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1948年金圆券币制改革前,资本已增至法币2亿元,其后更改为金圆券25万元。(68)上海解放后,根据194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颁布的《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行办法》规定,同庆钱庄在9月10日即办理了增资手续,不仅是第一个完成增资的钱庄,在当时上海需要增资的200家私营行庄公司中也是首家;而且增资额达人民币2亿元,是增资资本额最大的钱庄。根据《华东区管理私营银钱业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同庆钱庄的资本额已达到银行规模,于是呈请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希望改名称为同庆银行。(69)另外,上海解放前,中共地下党员曾用部分公款经费参与同庆钱庄的经营,而增资后的同庆钱庄,公股已占到77.2%,私股占22.8%,董事长为蔡叔厚,总经理包述传,副总经理张又新。(70)公股股东认为:合并金融机构为政府之政策,同庆钱庄虽能自给,也无独立存在的意义了,因此决定提早进行合并。
从业务上讲,同庆钱庄由于切实执行“和生产结合,为人民服务”的营业方针,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业务得到迅速的进展。解放之后的几个月中,存款和交换数字增加到30倍以上。存款最高额有70亿,交换额最高达35亿,在上海票据交换所的统计表上,同庆钱庄已上升到第15名,(71)在银钱业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公私合营银行的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表示为配合政府金融政策,愿意接受同庆钱庄合并的请求。1950年3月2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同庆钱庄正式归并入新华信托储蓄商业银行,改名为新华银行上海第一分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