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游戏功能:锻炼动作、促进发育、提高智力

幼儿园游戏功能:锻炼动作、促进发育、提高智力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户外体育游戏,包括攀登、追逐、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等游戏能锻炼儿童的基本动作并促进儿童大肌肉群的发育,使动作趋于协调,增强其运动能力。而室内的各种游戏,包括折纸、捏泥、插塑、穿珠等则能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使动作趋于精细。为了游戏的开展,儿童能玩中生智,找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最有启发的是,游戏组和观察解题过程组虽然成绩一样,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游戏组最强。

幼儿园游戏功能:锻炼动作、促进发育、提高智力

游戏符合学前儿童的生活需要,不仅给学前儿童带来了快乐,而且对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一)游戏在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能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学前儿童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时期,其活泼好动的特点,也是其发育需要的表现。在游戏中,儿童身体的各种器官都会得到活动:有全身运动,也有局部运动;有运动量大的活动,也有运动量小的活动。这些活动与运动,不仅促进儿童骨骼和肌肉的成熟,也有利于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游戏往往能给儿童带来快乐和满足,以及轻松、愉悦的心情,这些对儿童身体的健康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在户外进行的游戏可以使儿童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使儿童感受自然的滋养,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更好地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

2.游戏能促进学前儿童肢体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所有游戏几乎都包含着动作和运动的成分,天然的具有促进儿童身体动作和运动能力发挥的潜能。如户外体育游戏,包括攀登、追逐、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等游戏能锻炼儿童的基本动作并促进儿童大肌肉群的发育,使动作趋于协调,增强其运动能力。而室内的各种游戏,包括折纸、捏泥、插塑、穿珠等则能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使动作趋于精细。

(二)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促进了学前儿童感知能力的提高

感知觉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开端,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智力发展的通道。对于儿童来说,不能指望通过阅读图书、成人讲述,就可以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处于直觉动作思维阶段的儿童,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因此他们必须通过各种感官去接触事物,进行直接的感知,才能对事物留下一定的印象,形成概念和记忆。游戏就是一种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在游戏中,儿童接触到各种性质的物体,并动用了各种感官参与其中,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大大加强了感受性和观察力,促进了感知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是幼儿的兴趣所在,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活动积极性,在兴趣引导下的对事物的感知、注意比成人要求下的有意注意更为集中和持久,感知事物的印象更深刻、更巩固。比如用图片教孩子认识冰、雪的各种属性,远不如玩过打雪仗、玩过冰块的孩子对冰和雪有更深刻的了解。由老师演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不如用各种材料来玩过水的孩子对此有更深刻的体验。所以,游戏对感知能力提高的意义在于给了孩子更多综合运用感官体验事物的机会,从而提高了感官的感受性,促进了观察、记忆力的发展。

2.游戏能促进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因为不同水平、不同难度的问题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条件,思维过程就是要分析既定条件,把条件与目的加以比较,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里面有分析、推理、判断。游戏中必然产生问题,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思维积极性。为了游戏的开展,儿童能玩中生智,找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游戏是问题的主要发生源,游戏的过程实际也会成为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少心理学家就游戏对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影响做过实验,都证明游戏有助于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拓展阅读】

布鲁纳等人曾以3~5岁的学前儿童作为试验对象,要求儿童坐在椅子上(不能站起来),从放在远处的一只透明塑料做成的盒子里取出一件奖品。盒子的开口对着儿童,但它的门是用一个“丁”形钩子钩住的。儿童唯一可利用的工具是3根长短不一的棍子和两只“C”型夹钳。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用夹钳把两根短棍连接起来成为一根长棍,拨开门栓,将里面的奖品拨到眼前。

解题之前,儿童被分成5组做不同的训练:游戏组(用类似解题所需的多根短棒和多个夹钳自由玩耍),观察原理组(儿童观看实验者演示短棍接成长棍的原理),观察解题过程组(观察实验者完成整个工作的程序),操作工具组(操作练习夹钳连接短棍),看不见用具组(对解题工具既未操作过也未见过),然后让儿童解决上面的问题。

结果表明,成绩最好的是游戏组和观察解题过程组,其次是观察原理组和操作工具组,最差的是看不见工具组。最有启发的是,游戏组和观察解题过程组虽然成绩一样,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游戏组最强。游戏组的儿童不仅可多次解决问题,还更善于利用启发和暗示,遇到困难不易放弃,经得起挫折。尝试解题的方法,知道如何从简单开始,不轻易试行复杂的设想,弃权的儿童少。

分析具体原因可能是:首先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儿童带来问题,促使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有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实践。其次由于是游戏,降低了儿童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忧的压力,使儿童具有更强的挫折承受力和坚持性,因此在游戏背景中就能促使儿童机智地理解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的情景,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心理基础。第三,游戏使孩子获得大量尝试在各种条件下使用各种物体的机会,使儿童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他们常常创造性地使用物体,变换各种方式对待物体。在这一过程中试误、比较、操作、判断、思考,充满了变通性,有助于灵活地解决问题。第四,游戏中替代品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需要比较分析代用品与被代用品之间的异同关系,尤其是同一种物可替代不同的物体,不同物可以替代同一种物的多种转换,具有发散思维的特点,是一种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实践。

3.游戏促进了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儿童如果缺乏想象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更缺乏创造力。游戏是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最好方法。象征(假装)、模拟、联想是儿童游戏的普遍特征,游戏为儿童提供了想象的充分自由,因此想象是构成儿童游戏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成分。游戏时,玩具或材料可以通过以物代物在想象中使用,儿童本身也以游戏角色通过以人代人在想象中活动,游戏的情节和场景更是充满了想象的内容。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角色游戏和建构游戏,能够巩固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随着扮演角色和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游戏内容越丰富,想象也就越活跃。

4.游戏促进了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语言获得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变化过程,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获得除了需要有先天性的物质基础,包括发音器官、大脑语言中枢的发育和成熟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社会环境和儿童的实践来获得。所以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使儿童有机会以各种方式练习说话,而游戏为儿童语言的实践提供了机会。

游戏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境、游戏伙伴间的交流,练习了儿童的发音,训练了表达,丰富了词汇、理解了语义,而且儿童天生就有一种通过游戏来练习刚获得的技能的冲动,儿童可以像操纵物体一样来操纵语言,把语言和词句当作具有多种玩法的玩具,自发地变化押韵的顺口溜玩对话的游戏。布鲁纳认为儿童最复杂的语法和言语往往最先在游戏情景中使用,他以一个3岁孩子第一次使用条件句的例子为证:“如果你和我好,把你的石弹子给我,我就把我的枪给你。”如此复杂的语言,通过教给一个3岁孩子用“如果……就”造句恐怕是很难顺利完成的,但在游戏中,孩子成功地运用了。此外,一些复杂的重复句、省略语都首先出现在游戏情境中。在游戏中,儿童为了达到解决问题和冲突的目的,会运用已经掌握的语句,表达出更为复杂的意思和句子。如向伙伴索要玩具时,会尝试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说服对方。总之,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运用语言,并以语言为中介,发展智力,促进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5.游戏促进了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与主动自愿的内部动机、自由民主的气氛、灵活易变的形式有着密切的一致性,而这些恰恰也是游戏的特点和性质。游戏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儿童,让儿童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在不同程度上或不同侧面为儿童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方法。例如想象性游戏中,儿童最初在物体和观念之间建立的独特关系和联想,往往成为创造性发展的萌芽。而儿童在游戏中尝试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顿悟与创造性见解则是儿童创造过程的预演。象征游戏和结构游戏中的“以物代物”和“造型”都在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改善儿童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

【拓展阅读】(www.xing528.com)

杰弗里·丹斯基和欧文·西尔弗曼做了一项研究:将4~6岁儿童分成三组,让游戏组儿童在10分钟内自由地玩一些常用物品,比如一些纸巾和湿塑料杯、一把螺丝刀、一些纸夹和空白卡片以及一些火柴盒;模仿组儿童则模仿成人用这些物品做一些常规的事,如用纸夹夹紧卡片;控制组儿童只用一盒蜡笔素描着色。随后对儿童进行物品用途测验,要求儿童想出同一物品的多种不同用途,测查儿童的创造力。结果发现,游戏组儿童比另外两组儿童能想出更多的非标准答案。而另外两组儿童成绩相当接近。游戏组儿童对未玩过的物品用途的反应也明显好于另外两组。由此可见,游戏特别是自由游戏能促进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引发出多样性联想的态度及其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三)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转化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这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游戏,大多都需要他人的配合,个人游戏不多,即便是单独的个人游戏,有时也有假想的游戏伙伴。游戏为儿童融入社会、融入游戏群体,提供了训练交往的机会,使儿童逐渐学会认识自己和同伴,正确处理与同伴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1.游戏能促进学前儿童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存在时,才具备接受社会文化教育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2~3岁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但这种自我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以自己的想法、体验、情感来理解周围的人和事。儿童必须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中才能摆脱自我中心,使自我意识达到高级阶段。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在儿童学习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游戏中,儿童担当了角色,出于角色的需要,他必须以角色的身份及情感体验来行动。这时的他既是“别人”,又是自己。在这种自我与角色的同一与守恒中,他“融化”了别人的经验,把自己摆在别人的位置上,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会发现自我,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只有知道了别人与自己不同,才能够理解别人,逐渐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慢慢“去自我中心化”,发展起自我力量。

2.游戏促进学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存和发展技能。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社会交往团体是家庭,家庭成员很早就已经开始与婴儿展开了游戏活动。随后,同伴关系成了儿童时期一个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儿童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不断学会适应集体生活,遵守群体规则,与同伴交往。而这一切是首先在游戏中得以实践的,游戏是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和媒介。在游戏中,儿童就游戏的主题、规则、玩法进行交流,协商由谁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布置背景、怎样使用玩具等来共同完成游戏活动。这种儿童间的交往互动,构成了儿童实际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儿童逐渐熟悉、认同周围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行为、愿望,理解他人的行为、情感,逐渐掌握人与人交往的规则,学会与同伴分享,互相谦让、合作等人际交往技能。

3.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意志行为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行动的果断性、对无意义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遵守规则,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是幼儿社会性构成的重要方面。幼儿自制力差,意志行动尚未充分发展,但在游戏中儿童却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意志行为,所以说游戏是磨练意志、培养和锻炼儿童自制能力的场所。在游戏中,儿童乐于抑制自己的其他愿望,使自己的行为服从游戏的要求,遵守规则。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本身包含着行为的准则和榜样,幼儿扮演角色的过程就是锻炼意志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儿童在游戏条件下能够抗拒诱惑,延迟满足。例如,娃娃家里新投放了一些理发用的材料,大家对新材料都跃跃欲试,但是扮演理发师的人数是有限的。那么扮演顾客的人就要克制自己想要动手的愿望,乖乖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苏联心理学家马努依连柯曾做过“哨兵站岗”的实验,要求幼儿在空手的情况下,保持哨兵持枪的姿势。有两种情境:一种是非游戏情境,其他小朋友在一边玩,让被试者在一边以哨兵持枪的姿势站着;另一种是游戏情境,实验者以游戏的方式告诉被试者,其他小朋友是工人,正在包装糖果,你来当哨兵,站在旁边为保护工厂而站岗。结果表明:在游戏情境中幼儿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非游戏情境下站立不动的时间(见表1-1)。

表1-1 幼儿在不同条件下保持站立姿势的时间

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很早就产生了。在成人的鼓励强化下,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断增多。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儿童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为幼儿习得分享、谦让、助人等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机会和榜样。比如娃娃家里“爸爸”“妈妈”对小宝宝的照顾、关爱;超市游戏里售货员对顾客的热情和礼貌;《三只蝴蝶》故事表演里,大家的团结友爱……这些游戏为儿童提供了模仿和练习亲社会行为的良好时机。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儿童的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提高了日后儿童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可能。

(四)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使学前儿童拥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

游戏时儿童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进行活动,在快乐的气氛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游戏任务,从而产生愉快和满足,获得成功的愉悦。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能够体验到各种积极的情绪情感。在游戏中,儿童把成人世界复杂的事物压缩为他们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缩小了周围世界与自己已有经验的不协调和不一致,从而感到宁静安详。儿童在运用玩具探索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由环境的适宜的新异性所带来的趣味性和兴奋感,并在多次重复中逐渐熟悉和掌握周围事物,由此产生满足感。所以,游戏让儿童完全放松自己,平和而专注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辛格对3~4岁儿童进行了为期1年的研究发现,经常玩假装游戏或者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游戏中有较多的微笑和欢笑,坚持性和合作性较好,较少出现攻击行为,也较少出现愤怒和悲伤。对年龄稍大儿童的研究发现,富于想象的儿童较少莫名其妙地发火、攻击他人,较少冒失、冲动,更容易分清想象与现实的区别。

2.游戏帮助学前儿童转移和宣泄消极的情绪体验

生活中,幼儿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如果消极情绪长期积压得不到适当的宣泄,会影响儿童的情绪健康。游戏则是儿童松弛紧张、宣泄消极情感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让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破涕为笑的最好方法是和他玩游戏或给他一件玩具,孩子会很快忘了刚才的不愉快,兴致勃勃地玩起来。游戏促成儿童消极情绪的转移和宣泄,获得了心理的平衡,如儿童会模仿爸爸妈妈的样子训斥小宝宝,以此转移来自父母严厉管教所带来的不良情绪。儿童害怕打针,但在游戏中却喜欢玩“打针”,通过再现痛苦的体验,减轻了害怕的程度,体验到战胜恐惧的愉快;在游戏中还能转换角色,扮成“医生”给别的“小孩”打针,发泄了对医生和打针的恐惧。

正是由于游戏有助于消除和缓和儿童的不愉快体验,被认为具有心理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价值。苏联学前教育专家阿尔金就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目前,游戏作为调节和治疗情绪障碍儿童的手段在我国已开始进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游戏发展了学前儿童的高级情感

游戏可以发展学前儿童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主要指儿童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角色的行为无不表现了道德的要求,如在公共汽车的游戏中,孩子扮演了给老人让座的乘客,在医院的游戏中扮演了同情和救护病人的医生等。当孩子游戏中的角色行为经常和道德行为相联系时,对角色行为的体验也就常常充满着道德情感的体验,长此以往有助于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同时游戏的开展需要同伴之间的合作、谅解和帮助,游戏中能力弱的孩子常常需要能力强的孩子的帮助。这种帮助是被游戏的需要所促发的,被帮助的孩子会体验到友好,会表达感激之情;而帮助者的行为则得到肯定,体验到一种满足。可见,友爱、同情、荣誉等道德情感的体验产生于游戏之中。

美感是人对事物的审美体验,是人们在领略美好事物时产生的。幼儿对美的体验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儿童从小喜欢鲜艳悦目的东西,幼儿初期主要对颜色鲜明的东西如新的玩具、图画、衣服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逐渐形成审美标准,能从音乐、美术作品等多种活动形式中体验到美;不仅能感受美,而且能够创造美。游戏就是儿童感受美和创造美的特殊审美活动。在游戏中,儿童主动反映着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演着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着艺术语言,进行着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活动,装饰和美化自己的游戏环境。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儿童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能力,发展着儿童的美感。

理智感是与儿童的认识活动、求知欲、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等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理智感是由求知动机引起的,否则就不会有探索、惊奇和了解事物的愿望。幼儿理智感的源泉也是游戏。幼儿的求知欲在游戏中有着最充分的表现,他们看、摸、动、拆、提出问题,自发地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后会感到一种极大的满足和愉快。我们看到每当他们用一种玩具玩出多种花样来,每当他们发现了事物的奥秘、掌握了一种游戏技巧、懂得了一个道理,都会由衷地发出欣喜的欢呼,这种求知欲的满足正是幼儿理智感的表现。对于幼儿来说,进入正规的学习之前,是游戏帮助他们发展了理智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