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贝歇夫妇(Bernd&HillaBecher):当代摄影研究

贝歇夫妇(Bernd&HillaBecher):当代摄影研究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贝恩德·贝歇1931年出生于德国的齐根,其妻子希拉·贝歇1934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在这之后的三十年里,贝歇夫妇用黑白摄影拍摄了大量的工业建筑,包括水塔、冷却塔、煤矿、高炉。而贝歇夫妇用敏锐的思考、精准的表现手法、严谨的创作方式,用摄影记录下了我们人类一个时代的特征。贝歇夫妇的工业摄影有着冷静、客观和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表现手法。

贝歇夫妇(Bernd&HillaBecher):当代摄影研究

贝恩德·贝歇1931年出生于德国的齐根,其妻子希拉·贝歇1934年出生于德国的波茨坦。贝恩德·贝歇在斯图加特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957年开始接触摄影。希拉·贝歇专业是摄影,为了从事她的专业,离开了东德柏林来到西德,之后她成了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摄影工作室的负责人。1959年他们二人相遇,同年,他们合作完成了对齐根矿区和矿区里工人房屋的拍摄。在这之后的三十年里,贝歇夫妇用黑白摄影拍摄了大量的工业建筑,包括水塔、冷却塔、煤矿、高炉。他们的这种摄影模式在当代摄影史上形成了一种著名流派,被称为类型学摄影。

在这些系列作品的拍摄过程中,他们夫妇二人在拍摄每张作品时,都运用固定不变的和严谨的摄影技术。他们用林哈夫8×10大画幅相机,长焦镜头拍摄,非常系统化地使主体居于画面之中,尽可能使主体与环境孤立开来,并避免人、云彩或烟尘等不必要的因素干扰到画面。每幅作品拍摄时,他们会等到阴天时来完成,因为散射光不会在建筑上投射下过多的阴影,并且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建筑的细节。通过这样的记录方式,他们的作品在主观的控制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最终的作品,被衬托在深色调的背景纸上,经常是在画框下整齐地排列9、12或15张照片,这样可以水平、垂直或对角线式地欣赏他们的作品。在近三十年对德国工业建筑的拍摄中,除了开创了类型学摄影,他们还用客观的视角记录下了工业时代的工业建筑留存。

水塔、高炉、卷扬塔这些都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外在特征,但随着城市化、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不再需要巨大的工业设施和建筑,这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工业建筑将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甚至记忆里。而贝歇夫妇用敏锐的思考、精准的表现手法、严谨的创作方式,用摄影记录下了我们人类一个时代的特征(图4-1、图4-2)。

贝歇夫妇的工业摄影有着冷静、客观和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表现手法。他们的这种表现手法受奥古斯特·桑德的很大影响,桑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拍摄的众多德国人肖像,将人分成不同行业、阶层的类别的形式,已经可以看出类型学的身影了。贝恩德·贝歇在1976年于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创办的摄影系的学生,如安德烈·古斯基、托马斯·鲁夫、托马斯·斯特鲁特、托马斯·德芒、坎迪达·霍佛等人都活跃于当代摄影界中。而他们也经常被称作“杜塞尔多夫学派”,因为这个学派在摄影上的客观性表现和其他的共同点,构成了这个学派独特的特点。杜塞尔多夫学派是对桑德摄影理念的传承和发扬,他强调一种“观察家”“旁观者”的角度,以冷静而理性的纪实态度来完成。而贝歇的这些学生并没有禁锢在他的理念里,而是很好地扩展了贝歇夫妇的摄影观念,用巨大的尺幅、彩色摄影、数码运用等手段,形成了丰富的杜塞尔多夫学派面貌。(www.xing528.com)

图4-1 卷扬塔 1966-1997

图4-2 水塔 1970-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