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克塞:草原上升起不落太阳

阿克塞:草原上升起不落太阳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尔金山下我的家/阿克塞山川映红霞/瑞气祥和大家庭/团结奋进伴随我/各民族踏上幸福路/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冬不拉弹唱的歌曲,在阿克塞草原久久回荡。对此,阿克塞县县长浩升深情地说:最根本的是党的民族政策好,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是草原上不落的太阳。1954年,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宣告成立。阿塞堤和双胞胎儿子的生命都保住了。哈萨克族姑娘阿依木和库丽木健像两只金凤凰,飞出草原,考上了外地的大学。

阿克塞:草原上升起不落太阳

“阿尔金山下我的家/阿克塞山川红霞/瑞气祥和大家庭/团结奋进伴随我/各民族踏上幸福路/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冬不拉弹唱的歌曲,在阿克塞草原久久回荡。

在阿克塞县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人口数量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的哈萨克、汉、回、维吾尔、撒拉、藏等11个民族,全县50年里却没有发生过一起民族纠纷和矛盾,奏响了一曲曲民族大团结的大合唱。对此,阿克塞县县长浩升深情地说:最根本的是党的民族政策好,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是草原上不落的太阳。

“天大地大共产党的恩情最大”在阿克塞哈萨克族群众扩木克的家中,有一张特殊的地图:上面用铅笔画着一条曲折漫长的路线。从新疆阿勒泰到甘肃马鬃山、张掖,再到青海的乌兰、都兰、格尔木、花土沟,终点在阿克塞。扩木克告诉记者,这是小时候爷爷给他画的当年家族背井离乡、漂泊流浪的线路。

“党领导哈萨克族翻身做主人,这恩情如甘泉永远流淌。”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专门给哈萨克牧民划定了居住区域,他们从此不再受人欺压、四处流浪了。

1954年,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宣告成立。自治县刚刚建立时,没有人才,国家从全省各地派来了急需的科技文化、教育、医疗人才,同时在西北民族学院设置了专门的班级,培养本县本民族的人才;没有生产资料,国家调拨了大批牲畜,帮助恢复和发展畜牧业;其他社会各项事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解放初期的发羊、发糖、发茶叶,到后来的供给制,直至改革开放后草原基础建设、工业企业建设、两次县城搬迁,国家对阿克塞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达近6亿元。

哈依萨的父亲在20世纪30年代末从新疆迁往甘肃时,被国民党军队杀害,两岁时母亲又患病身亡,哈依萨度过了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苦难童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成长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哈萨克民族从迁徙流浪到民族自治、到定居城市的荣辱与兴衰,见证了哈萨克族从解放前到解放后直至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发展变化。

哈依萨老人一遍又一遍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和我家的今天,也没有阿克塞哈萨克民族的今天。

在新县城民族新村的民主巷,我们走进牧民乔海的新家,小四合院里住房就占了200多平方米,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连成一体,彩电家具地毯、天然气、自来水一应俱全。乔海说,过去住的是毡房,烧的是牛粪,上的是马背学校;现在牧民都是城市居民,住的是砖房,用上了天然气,县城的学校像个花园,教室全是楼房,还有实验室、电脑网络、艺术教室。乔海最感慨的是改革开放后阿克塞的变化,她说,草畜“双承包”,牧民有了自己的草场和羊群,县上推行科学养畜,投资兴建了防灾保畜基地和舍饲养殖场,旱涝保收,带领牧民发展生产致富。乔海家现有5万亩草场,羊群已发展到500多只,年收入3万多元,还雇了人放牧。乔海说,阿克塞哈萨克族人的生活年年都有进步,就像参天的大树带来绿阴,幸福在每个人头上降临。

草原儿女共唱团结歌在阿克塞,以“团结”二字命名的地名很多:坐拥美丽的苏干湖的乡是团结乡,县城最宽阔的主街道是团结路,各族居民幸福生活的社区叫团结社区。

民族团结的花儿最艳,民族团结的故事说不完。牧民哈依卡至今还忘不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那件事。(www.xing528.com)

当时,他怀抱着两岁大的儿子,和四个同伴结伴从县城拉运面粉返回距县城最远的和平乡,途中,拉运面粉的汽车在戈壁荒漠上抛锚了,天寒地冻,无吃无喝,死神一步步地逼近。第8天,他们已不省人事,路过此地的人民解放军贺林瑞想尽办法救了他们。后来,哈依卡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民族干部,谈起40多年前的往事,目睹自治县50年翻天覆地的巨变,老人动情地说:“没有汉族同胞就没有我的今天,哈族和各民族都是草原的儿女。”1998年,建设乡牧民阿塞堤分娩时因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却没有血源,两名汉族兄弟和三名哈萨克族兄弟闻讯后,二话不说,为她输送了1200毫升血液。阿塞堤和双胞胎儿子的生命都保住了。提起这些,阿塞堤动情地说:“我的身体里流着五位汉族和哈族兄弟的血液。”各民族都是草原的儿女。

1994年,哈萨克族青年阿巴依高中毕业后,由于脑部出现肿瘤住进医院。治病用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全县各族干部职工踊跃捐款,1.5万元很快就送到他的家中,今天,阿巴依已走上工作岗位,用自己的勤奋工作回报11个民族兄弟姐妹的爱。

如今,在阿克塞美丽的新县城,全县各民族的594户农牧民在景色如画的民族新村有了新居。民族新村内,街道宽展,槐树、圆冠榆等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有漂亮的文化广场和各类娱乐设施,政府还投资100多万元为信教群众修建了清真大寺,各民族亲如一家,共同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走在民族自治的大道上1954年,阿克塞自治县刚成立时,少数民族干部只有36人。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民族干部队伍逐步壮大。到去年底,少数民族干部334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50.5%。

全县33名县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17名;197名科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93人。

民族干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赤子之心,加快着阿克塞经济社会发展。

哈萨克族姑娘阿依木和库丽木健像两只金凤凰,飞出草原,考上了外地的大学

而今,金凤凰又飞回来了,上小学时连汉语都不懂的阿依木,在县中学教初二和高中的语文;库丽木健则教地理。和她们一样,30多个民族教师在县中学挑起了大梁。

石棉产业是阿克塞的经济支柱,汉族和哈萨克族企业家携手开发着这宝藏,兴县富民。土生土长的阿克塞哈萨克族汉子哈里木汉担任着和平乡企业总公司的经理,哈里木汉深化改革、开拓市场,使公司已成为一个集石棉开采、分级、销售为一体的中型企业,资产2900多万元,年产各类等级石棉1.5万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