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邵晋涵:浙东学派唯一进翰林院者

邵晋涵:浙东学派唯一进翰林院者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3岁中举人,29岁中进士。邵晋涵是清代浙东学派中唯一跻身于翰林院者。为扭转宋明以来论史空泛不实的学风,他大力提倡史家修史据事直书,善恶是非由后人判断,起到垂鉴作用。邵晋涵对此不以为然,批评说:“夫史以纪实,综其人之颜末,是非得失,灼然自见,多立名目奚为乎?”他认为只有完全尊重历史事实,不掺杂进史家主观好恶,据事直书,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才能写出传世之作。秉公笔,存直道,史以纪实,邵晋涵做得很突出。

邵晋涵:浙东学派唯一进翰林院者

——著名经史学家邵晋涵

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号云,又号南江。浙江余姚人,清代著名经史学家。其祖父邵向荣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历任定海、镇江两县学教谕。邵晋涵从小就祖父读书,天资过人,博闻强识,读书过三遍即终身不忘,有“神童”的美誉。为学私淑王守仁、刘宗周黄宗羲,长于史学。23岁中举人,29岁中进士。31岁人四库馆编纂《四库全书》,传誉士林,为时所称“五征君”之一;负责史部提要的撰作,被总裁“倚为左右手”。32岁授翰林院编修,仍编校《四库全书》,兼辑“续三通”。49岁迁左春坊左中允。54岁,正逢嘉庆继位,升为翰林院侍学士、日讲起居注官、文渊阁直阁事等职。

邵晋涵是清代浙东学派中唯一跻身于翰林院者。他的人品学问深为时人推祟。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对他评价称:“以醇和沉邃精之学,经学、史学并冠一时,久为海内共推。”邵晋涵为官二十余载,主要做的是学术研究工作。曾从《永乐大典》辑出薛居正《旧五代史》,开清代辑佚学风;著有《旧五代史考异》、《宋史考异》、《南都事略》、《史记辑评》、《皇朝大臣谥迹录》;参与纂修《万寿盛典》、《八旗府志》,又替毕沅审订《续资治通鉴》。经学著述有《尔雅正义》、《孟子述义》、《榖梁正义》。尚著有《方舆金石编目》、《南江诗文钞》、《蝤轩日记》等。一生著作颇丰,可惜大半散佚,十六七部著作,今仅存《尔雅正义》、《南江文钞》、《南江札记》、《南江诗钞》四种。

邪晋涵天资聪颖,治学十分勤奋刻苦。同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成长于人文荟萃的浙东余姚,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他的从祖邵延宋,学问以阳明之学为指归,又是黄宗羲的门外弟子,于理学、史学、文学都有所成就。他的祖父邵向荣是邵延宋的学生,邵晋涵通过祖父、从祖,直接与黄宗羲承接上了学脉,继承了黄学。他从小就遍读王阳明、黄宗羲等人的著作,浙东学派爱国务实、博采而重史实、刚正而重气节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邵晋涵,他继承了浙东学派的风骨和学术。

邵晋涵是乾嘉时期史学巨擘,学界领袖,起着领导当时学术潮流的中坚作用。为扭转宋明以来论史空泛不实的学风,他大力提倡史家修史据事直书,善恶是非由后人判断,起到垂鉴作用。范晔撰《后汉书》,按人物品行分别立传,开史书立名目褒贬人物之先河。后代史家习以成风,专以一二字立题品藻人物。邵晋涵对此不以为然,批评说:“夫史以纪实,综其人之颜末,是非得失,灼然自见,多立名目奚为乎?”他认为史家若不从历史事实出发,只凭立名目予以褒贬,是写不出信史的,其褒贬终究也会失去价值。他认为只有完全尊重历史事实,不掺杂进史家主观好恶,据事直书,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才能写出传世之作。要做到“史以纪实”,从客观上来讲,必须对史实要辨明其是非曲直,对史料要考订甄别;而从主观上讲,史书的作者和评论者本身也必须公正廉介,实事求是。邵晋涵在京二十年历任《万寿盛典》、《八旗通志》、国史馆、三通馆等史职,数十年来名卿列传皆出其手,他据实直书,未尝阿奉;他不计个人恩怨,实事求是地按历史真实面目记载评价。秉公笔,存直道,史以纪实,邵晋涵做得很突出。(www.xing528.com)

邵晋涵博闻强识,经学史书并冠一时,经学方面,其代表著作是《尔雅正义》。《尔雅》是十三经之一,当时传本删节不全,文字多误,尤其是邢疏“芜陋不治”。邵晋涵历时十余年,呕心沥血撰写《尔雅正义》一书,考证翔实,援引审订,博采众家,证于群籍,“一字未定,必反复讲求,不归于至当不止”;并运用了当时音韵训诂的新方法,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成为当时经学研究中的上乘之作,获得当时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人称“是亦足不朽矣”。他在史学方面,一是重辑了《旧五代史》。薛居正《旧五代史》,初与欧阳修《新五代史》并列流传于世,至元明以后,传本渐就湮没。邵氏从《永乐大典》中逐一辑出,按代分编,在体例上也尽量恢复原书旧貌,使湮没数百年的《旧五代史》晦而复彰,并被列为正史之一。二是纂写了《四库全书史部提要分篡稿》。邵晋涵历史知识十分丰富渊博,史学造诣相当精邃,在当时史学界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四库全书》的史部书籍大都是经过他整理、校阅或撰写提要。其中二十二部正史是中国史学中的重要典籍,几乎包括了整个中国古代史

邵晋涵以经史见长,还有其他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在方志学上,他作有《余姚县志》:在金石学上,曾作《方舆金石编目》、《续通志》、《金石略》;而在诗文方面,“与里中诸子唱和,操笔立成,名章秀名,领袖一时"”。邵晋涵不但学问做得好,而且对父母孝顺,对兄弟恭敬友爱,不用说在家里,即使出门在外,也是时时记挂在心。据记载,邵晋涵25岁时与友游齐鲁燕赵,途中他每次想起双亲,就吃不好饭,夜不能成寐。他对朋友十分忠信,始终如一,几十年不变。章学诚是邵晋涵的好朋友,有一年,章氏卧病京师,病贫交加,邵晋涵用车载他到自己家,请大夫为他治病。章氏一生,漂泊不定,长期为生计而奔波,邵晋涵使他学有所成。邵晋涵对朋友如兄弟,谦和淡泊,可对势要权贵又决不卑躬屈膝,刚正不阿,质直贞亮。他在京城任职二十余年,主要是搞学术研究,生活比较清苦,但他以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从不踏进权要人住所。当时势倾朝野的和珅,欲聘邵晋涵做其子的老师,遭到邵晋涵的断然拒绝;后来和珅又欲聘请邵的弟子,其弟子也坚辞不就。为此,邵晋涵准备弃官回乡。由于他的“质直贞亮”,使他任官二十余年最后官阶仅至四品。但他的风节却受到人们的称赞。曾与他共事过的黄景仁有诗赞他:“斯人真世表,而我亦心仪。”可见邵晋涵的人品和操守在当时就深受人们敬重。

(潘起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