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璀璨浙东学术文化名人的保护藏书之道

揭秘!璀璨浙东学术文化名人的保护藏书之道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沦陷后,为保护藏书,他从不离甬城和书宅半步。其藏书处曰“伏跗室”。他病逝后,其家属遵照先生意愿,将藏书、碑帖、字画及疲书楼全部无偿献给国家。其图书等物现均妥善地保存在天一阁内。不久,宁波沦陷,日本侵略者也乘机盗书。冯孟颛出谋划策,出资出力,协助范氏子孙将天一阁一部分藏书偷偷运到鄞县横溪,部分藏书运送至龙泉,从而保护了天一阁珍贵的藏书。

揭秘!璀璨浙东学术文化名人的保护藏书之道

——近代藏书家冯孟颛

冯孟颛(1886-1962),名贞群,字孟颛,一字曼孺,号伏跗居士、成化子、妙有子。原籍浙江慈溪,从先祖迁居宁波市区水凫桥畔。17岁时中秀才,补宁波府学生员。后接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宁波军政分府参议员。民国二十ー年(1932)被推举为鄞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从事表彰乡贤、保护文献文物工作。抗战时期,他伏处危城,潜心著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宁波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宁波市政协委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继续从事宁波的文化、文物工作。综观其一生,筚路蓝缕,藏书之功终不可没;为弘扬历史文化遗产,致力于整理乡邦文献,保护地方史迹精华“天一阁”,功劳称巨;临终将所有藏书与“伏跗室”私宅无偿捐献国家,更显老人一片挚爱之情。

冯孟颛是一位对古籍文献深有研究的学者,擅长校勘,喜作考订,具有丰富的版本学和目录学知识。他尤其注重地方文献的保存和研究,与马涯民合编《鄞县通志·文献志》人物、艺文两编,协助张寿镛编辑《四明丛书》。经他整理而入《四明丛书》的有唐贺知章《贺秘监集》、宋杨简《杨氏易传》明黄润玉《宁波府简要志》清李邺嗣《果堂文续钞》等十余种。他一生勤奋治学,积文稿17册,并编著有《姜西溟先生年谱》一卷、《鄞城古甓录》一卷晏子春秋集注》八卷,编订有唐元结集《箧中集》一卷、《别录》一卷、《考证》卷等。冯孟颛生前与地方名望、乡贤、文人郑振铎、沙孟海、马涯民、张美翊、杨菊庭、朱赞卿等先生多有往来,相交甚笃;还与革命党人蔡元培章太炎等人土保持书信往来,联系密切,因此保留下来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史料。

冯孟颛是近代浙东著名的藏书家。甬上私人藏书在民国时代仍不乏人,以冯孟颛、朱赞卿、孙定观等先生最为有名,其中冯孟颛先生的藏书既多且广。他自幼好学,弱冠以后,即访求典籍,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在清末至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科举废,社会视古籍为无用之物,故家散出之书渐多。冯孟颛深以辗转流散的古籍文献为忧,出钱专收有用之书,手披目览,拂尘去蠶,修残扶颓,聚散为整,终成大家。历三十年之工,冯孟卿汇集了雨上明清以来赵氏种芸仙馆、董氏六一山房、柯氏近圣居、徐氏烟屿楼、赵氏贻谷堂、陈氏文则楼等散出之书,总数达12万余卷,另有碑帖拓本400余种。其藏书中顺多善本,达300余种。其中有宋杜大珪编《名臣碑传琬琰之集》宋刻本16册,墨香纸润,秀雅古劲,为海内珍品,镇库之宝。此外尚有宋许洞撰《虎铃经》明复宋刻本4册、元赵汸撰《春秋属辞》元刻本8册、明杨循吉撰《辽小史》明刻本1册、清黄宗羲《留书》旧抄本1册、清史荣《李长吉诗补注》稿本20册、清全祖望撰《鲒埼亭诗集》谢山眉批抄本1册、清姚燮撰《姚复庄诗文稿》稿本3册,天一阁早年散出之明刻、明抄本10余种,等等。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冯孟颛一生不但嗜好藏书,学识渊博,而且为人正直,品德高尚。1937年抗战爆发,他于藏书宅“伏跗室”天井内挖防空洞,甘愿与疲书共存亡。宁波沦陷后,为保护藏书,他从不离甬城和书宅半步。此时,冯孟颛、杨菊庭等地方知名人士都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坚决不就任伪职。(www.xing528.com)

其藏书处曰“伏跗室”。此为其从叔冯君木据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狡兔蹬伏于柎侧”句义而命名。其意为伏处乡里不求显,而致力于学。冯孟题一生精力投注于古籍的搜集和收藏,深知古籍聚散之理。他从天一阁的历史中得出“书难聚而易散,子孙永保之不易”的结论,因此晚年时常考虑如何妥善处理自己一生心血结晶的伏跗室藏书,使之免于失散、分割或流人入他乡。1962年,他病重弥留之际,决心以好友郑振铎先生为榜样,化私为公,嘱其家族将十万余卷藏书全部献给国家。他病逝后,其家属遵照先生意愿,将藏书、碑帖、字画及疲书楼全部无偿献给国家。这是浙东瘢书家“爱书以德”、“化私为公”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又一例证。其图书等物现均妥善地保存在天一阁内。

此外,冯孟颛有保护天ー阁之功。如今岿然独存、声名远播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的藏书楼,也是浙东文化深厚底蕴的客观物证。然而在漫长的旧社会里,天一阁历经天灾人祸,几欲不保。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1933年9月18日的一次大台风,把天一阁的东墙全部吹倒,藏书楼与所藏书籍遭到很大程度的损坏。乡贤冯孟颛、杨菊庭等征得范氏族人同意后,在鄞县县长陈宝麟的支持下,组织成立了“天一阁修葺委员会”。经费一部分由鄞县县府协助解决,一部分由修葺委员会向社会募捐而得。经1934年到1936年大修,将原在府学中的尊经阁,连同当地保存下来的一批历史碑石80余方移至天一阁后院,命名为“明州碑林”。这次大修对天一阁的维护和扩展起了重要作用。此时掌管天一阁的范鹿其曾言,冯孟颛先生发起并自始至终主持修复天一阁,功劳最大。抗战爆发,范氏家族日渐衰落,对天一阁的保护力所不逮,形势危殆。冯孟颛联络地方有识之士,多次筹款收集,赎回不少散失在外的藏书。不久,宁波沦陷,日本侵略者也乘机盗书。冯孟颛出谋划策,出资出力,协助范氏子孙将天一阁一部分藏书偷偷运到鄞县横溪,部分藏书运送至龙泉,从而保护了天一阁珍贵的藏书。

(虞浩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