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小专栏打造新亮点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小专栏打造新亮点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专栏编辑心得新形势下,理论宣传如何打造亮点,増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党报理论宣传面临的迫切问题。中宣部《宣传工作》对《宇波日报》理论专版《学苑》创新理论宣传思路、“小专栏求新求活”、拓宽读者面的一些做法,给予肯定和推介。2005年10月《学苑》版推出了《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专栏,受到各界好评。小专栏何以产生大影响,成为理论宣传的新亮点?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小专栏打造新亮点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专栏编辑心得

新形势下,理论宣传如何打造亮点,増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党报理论宣传面临的迫切问题。

近年来,《宁波日报》理论专版《学苑》对此作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有新意、有特色、有效果的经验和做法。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全省地市以上党报理论宣传评比中,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荣获“优秀理论宣传奖”第一名。中宣部《宣传工作》对《宇波日报》理论专版《学苑》创新理论宣传思路、“小专栏求新求活”、拓宽读者面的一些做法,给予肯定和推介。2005年10月《学苑》版推出了《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专栏,受到各界好评。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动态》2006年第8期以《从介绍历史文化名人看“浙江精神”的宣传一一读〈宁波日报〉“学苑”专版》为题,对此作了专题点评认为“宁波日报重视宣传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不仅对推动宁波文化大市建设,而且对弘扬和培育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专栏介绍汉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50位著名浙东学者,每月推出二至三期,每期1500字左右,相对于大块的重要理论文章这是名副其实的小专栏。小专栏何以产生大影响,成为理论宣传的新亮点?作为这一专栏的策划者和责任编辑,谈几点体会。

办得比较成功的专栏,能带动版面,吸引读者,成为报纸(专版)的亮点。要做到这一点,其前提是专栏须有特色。没有特色,就彰显不出个性,形不成独特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可以说,体现特色,是专栏建设需着力的一个方向。

2005年7月29日,浙江省委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这是省委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突出宣传这一重大主题,《宁波日报》“学苑”版,一方面组织刊发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永昊等撰写的相关理论文章,对这一重大决策从理论上作系统深入的阐述;另一方面经过精心筹划,在《学苑》版开辟《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专栏。之所以推出这一专栏,就是着眼于在体现特色中服务大局。中共浙江省委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决定》,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实施“文化研究工程”。宁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才辈出,特别是王阳明、黄宗義、朱舜水等学术文化大师,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于今仍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我们不懈挖掘和整理,使之不断发扬光大,以期对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介绍浙东学术文化名人,既是配合宣传省委重要精神,突出重大主题,又立足于宁波实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相当的文化含量,一经推出,就备受关注。省新闻出版局报刊阅评小组撰文予以充分肯定,并建议全省其他党报借鉴学习这一做法:“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浙东地区以外,我省历史上在浙南、浙中、浙北等地都有著名的学术文化名人。……各地的报纸组织定力量,拿出一定版面,有计划、有选择地宣传介绍历史文化名人,让读者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和他们与当今浙江精神的传承关系,也是很有必要的。

专栏在受众中要获得广泛的知名度和认同度,栏目的定位十分关键。栏目定位主要是解决栏目的主题、导向和目标读者群等问题。准确的定位为专栏的成功运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www.xing528.com)

栏目在定位时,要贴近读者,体现正确的导向,做到政治导向、文化品位和可读性的统一,使之适合目标读者群的阅读需要。《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专栏的总体定位清晰明了:专栏是办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看的,文章要有一定的文化含量,但不是学术文章;要求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以引起普通读者对浙东学术文化的兴趣,同时通过专栏使读者对浙东学术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成就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文章的具体写法、编排也作了明确定位:一是篇幅适中,字数在1500字左右,篇幅不长又基本上能把问题讲清楚;二是生平从简,重在介绍其学术文化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三是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懂,尽量少直接引文,评价力求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四是精心制作标题,力求使之能概括其思想特点,吸引读者眼球,如《高风千古仁者风范的严子陵》、《正气充天地学行炳古今ー一方孝孺的生平和学术》等等;五是由于篇幅有限,又是面向一般读者,对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不涉及。如介绍王阳明的文章,不涉及其政治活动,只介绍其在学术思想上的成就和影响,因为这对历史无损,对教育无损。

专栏能否成功,编辑至关重要。编辑不只是“文字匠”,更是“设计师工程师”,要强化策划,精心经营,统筹谋划,组织好、选编好专栏的作品将各种相关要求通过编辑主体作用的发挥,优化体现到专栏中,使其呈现亮点,彰显特色。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专栏在编前、编中、编后各个环节,强化策刘意识,把力用足,把工做够,在专栏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发挥编辑力,打磨精品,提升稿件质量,牢牢把握栏目质量。在选题策划上,充分吸纳学术界的意见,召开了座谈会,征求了多位浙东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知名专家的意见,反复斟的,最后确定50位有代表性的人物。由于事前工夫做足,使人物的选定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刊出后至今,一直未有疑义。选题、定位明确后,还要有合适的作者人选,以体现和落实栏目意图和栏目特色。能胜任这一目标任务的作者应既对浙东文化有相当的研究水平,又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尤其要有一定的社科普及经验;同时为保持栏目风格和特色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作者宜相对固定。根据这一要求,专栏编辑反复甄选,最后确定了4位作者:天一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虞浩旭,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如安教授,宁波市委党校浙东学术研究所所长潘起造研究员,宁波大学图书馆馆长徐定宝教授。4位学者既对浙东学术文化研究造诣较深,在宁波市有一定影响,又经常在当地报纸撰文,有为专栏写作的能力和兴趣。此外还专门召开作者会议,交流编辑意图,明确分工,每位作者选择自己较有研究的人物撰文,充分保证了栏目的质量。从刊出的文章及其反响看,作者是称职的。

编辑反复打磨文章,舍得费心费力费工夫对原稿进行完善、推敲、提炼,使文章精益求精;编发后及时把读者的相关意见反馈给作者,并专门召开作者会议,集中解决一些问题。如开始推出时,有一些读者反映,专栏有的文章对名人生平和著作的介绍,与他们见到的其他材料有所不同,比较困惑。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作者会议,研究讨论,取得共识:栏目是普及栏目,介绍名人思想及生平,碰到有争论的问题,以学术界的定(通)论为宜不采纳学者个人的意见(尽管有些很有价值和新意),一般以《宁波市志》为准,以免引起混乱。以后这类问题就再未发生过。

(作者系宁波日报主任编辑李磊明)

《新闻战线》(200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