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通俗历史读物的巅峰创作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通俗历史读物的巅峰创作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汉达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教育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其是他的通俗历史写作,创造了历史普及读物写作的一个高峰。后在上海从事拉丁化新文字研究,编写通俗历史读物,并创办华东大学,任教育学院院长。他撰写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通俗历史读物著作共达60余种。林汉达创造了历史普及读物写作的一个高峰。虽然只是次尝试,却成就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通俗历史读物。

浙东学术文化名人:通俗历史读物的巅峰创作

——教育家和历史学家林汉达

说起林汉达,不少人可能有些陌生,但一提起他写的《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三国故事》等历史普及读物,会勾起几代人难忘的阅读记忆。林汉达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教育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元其是他的通俗历史写作,创造了历史普及读物写作的一个高峰。

林汉达(1900-1972),镇海龙场乡林家村(今属慈溪)人。1924年,他毕业于之江大学,执教于宁波四明中学。1928年秋应聘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后为英文编辑部主任、出版部主任。1937年考入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民众教育系,两年后获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任之江大学教授、教务长。后在上海从事拉丁化新文字研究,编写通俗历史读物,并创办华东大学,任教育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与雷洁琼等一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与马叙伦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任第一届常务理事,投身反内战、争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全国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语文》杂志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等职。

林汉达先生学贯中西,是著名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丰富,涉及面广,颇有影响。其教育方面的著作有《向传统教育挑战》、《西洋教育史讲话》,及英语教材《英语文法ABC》、《英语》等;文字改革方面有《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连写、定型、注调、分部、国语拼音词汇》、《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等。不过,为他赢得声名的是他的通俗历史读物著作。他撰写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通俗历史读物著作共达60余种。他以一流历史学家的眼光和大文章家的功底写作的有关东周列国、三国、两汉的故事书,让许多成年人记忆犹新,为几代人所津津乐道,深受青少年读者的欢迎,成为爱国主义的极好教材,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林汉达创造了历史普及读物写作的一个高峰。他编写的历史故事有两个特点。一是注意史实的准确。他写的历史故事跟演义小说不一样。演义小说虽然写得很生动,可其中有许多虚构的情节。他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像《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草船借箭”之类的故事,他都没有采用。二是文字的口语化。林汉达也是一位语言学家,对普通话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宁波人,虽然只能说家乡的方言,可写起文章来,用的却是地道的普通话。这部书念起来很顺口,读着跟听故事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他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写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原为止,以《左传》、《史记》等正史所载为基础,一百八十个故事按时间顺序编排。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属,清晰地勾勒了春秋战国前后五百多年的历史概貌,取材准确,裁剪精当,是一册理想的先秦历史入门读物。(www.xing528.com)

林汉达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是“新语文”即语文现代化的积极提倡者和忠实实践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为中国拼音文字走上更加科学有效的道路,在当时特别艰苦的条件下潜心钻研六七年,仔细研究了国语罗马字(简称“国罗”)和拉丁化新文字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用它翻译了一些作品作为实验和样品。为了实践自己新语文的主张,他写作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书,使用生动活泼的现代口语,为普及历史语文教育和语言规范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历史普及读物文字通俗晓畅,表现力极强。阅读本书,也是学习语言表现能力、欣赏第一流白话语文的极好机会。在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的序言中,他说:“我喜欢学习现代口语,同时又喜欢中国历史,就不自量力,打算把古史中很有价值的又有趣味的故事写成通俗读物。......我当初写中国历史故事的动机只是想借着这些历史故事来尝试通俗语文的写作,换句话说,是从研究语文出发的。”虽然只是次尝试,却成就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通俗历史读物。

林汉达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又是位勇敢的民主战士。他在美留学期间,与美国学生中的共产党员有往来,曾参加过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美共支部的学习会,并多次演讲,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反对美国援助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对国民党当局顽固坚持内战和独裁卖国的反动政策,林汉达极为愤慨,无所畏惧地投入反内战、争民主的群众运动。他与马叙伦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按照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示,进行革命宣传。有一时期,几乎每天到各大学、中学或上街去演讲。他奋不顾身,亲自出面组织群众,成立进步团体,支持学生运动,热情营救破捕的革命学生。1946年,他带头参加上海十万人欢送“六二三”反内战、争民主赴京代表的群众大会,被国民党反动政府严令通缉。后由上海党组织安排他到东北解放区。在旅大地区,他曾任关东文协理事长、大连市新文字协会主任、光华书店总编辑、辽北省教育厅长、辽北学院副院长等职。在这期间,他深入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査研究工作,制订了一套扫盲工作计刘,并自编教材,亲自授课,培养中小学师资。

(潘起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