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突破与影响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突破与影响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59年6月11日,《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由柏林弗兰茨·敦克尔出版社出版了,印数1000册。[34]《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柏林1859年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只有《商品》和《货币或简单流通》两章,但这两章却以高度精确的方式第一次阐述了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马克思的价值和货币学说。在这里,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以来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但又大大超越了他们。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突破与影响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还没有写完,出版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放下手稿,开始为出版经济学著作而写作。

在这件事上,拉萨尔在柏林帮了不小的忙。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在19世纪50年代已经远离德国,但关于拉萨尔的种种消息还是经常传到他们耳中。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他们认为拉萨尔有才华,也不缺少活动能力,但怀有强烈的虚荣心,他向贵族人物献媚,向工人讨好,都是为了个人目的。所以他们两人认为拉萨尔不足以信任,但有条件的合作还是可以的。当拉萨尔在1857年4月给马克思来信时,马克思并没有回信。但拉萨尔在同年12月17日再次来信,并附上他表弟麦克斯·弗里德兰德邀请马克思为奥地利报纸《新闻报》写稿的信时,马克思回了一封“简短而冷淡”的信,回绝了弗里德兰德的约稿,同时简略地提到了自己正在写的经济学著作。1858年2月22日,马克思在收到拉萨尔寄来的他自己的著作《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后,又复信给拉萨尔,询问能否在柏林找到一个出版商。

拉萨尔在这事上非常热心。不久以后他就给马克思来信,告知他已同他自己的出版商弗兰茨·敦克尔谈妥,要出版马克思的著作。出版计划按照马克思的设计,全部著作分成6个分册:(1)资本;(2)地产;(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采取完全学术化的叙述方式(为的是不违反政府的“警章”),每个分册4-6个印张。敦克尔方面承诺的是,一个印张付稿酬三个金币(据拉萨尔说是很高的,一般教授只得两个金币),条件是每隔两个月马克思提供一个分册的稿件,而敦克尔有权停止出版第三分册,且第一分册必须在5月底写完。

但第一分册的实际完成是在第二年即1859年的1月下旬。在这期间,马克思先是肝病发作,以致他一度不得不完全放下工作去曼彻斯特休养,后来是家人的贫病交加使马克思不得不先去挣钱谋生,把时间都耽误了。此外,马克思异常认真的习惯又使得他不能对自己这“十五年的、即我一生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32]抱不负责态度,这样,交稿时间就延误了下来。最后,当完稿付邮时,马克思竟窘迫到没有钱把这“倒霉的手稿”寄走。他在当天(1859年1月21日)给恩格斯的求援信中长叹:“未必有人会在这样缺货币的情况下来写关于‘货币’的文章!写这个问题的大多数作者都同自己研究的对象有最好的关系。”[33]恩格斯及时地寄来了两英镑

1859年6月11日,《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由柏林弗兰茨·敦克尔出版社出版了,印数1000册。

对后人来说,《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最重要的可能是它的序言,因为那里面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字字金石,落地有声,与其转述,不如全部引用: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34]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柏林1859年版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只有《商品》和《货币或简单流通》两章,但这两章却以高度精确的方式第一次阐述了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马克思的价值和货币学说。在这里,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以来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但又大大超越了他们。古典经济学的一大成就,就是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由于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作生产的永恒形式,从而不能把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与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区分开来。马克思则由于把资本主义本身看作一个暂时的、历史的社会形态,因而能够高于他的前人,发现商品劳动的二重性。而这对于马克思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革命,因为唯有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地上,才能建构起他的整个经济学体系。后来,《资本论》第一卷重新论述了劳动价值理论,并作了极大的扩充。为了叙述的完整性,我们在后面介绍《资本论》时再谈这个理论。

亚当·斯密(1723-1790)

大卫·李嘉图(1772-1823)

第二章是马克思对自己货币理论的全面完整的阐发。它说明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矛盾如何产生了货币,而货币的职能又怎样在最后固定到贵金属身上。马克思详细研究了货币在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几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在这一章里,还包括对马克思之前各种关于流通手段和货币的学说的评析。与第一章一样,第二章的基本内容后来在《资本论》中也都重新出现过,但却大大压缩了,而关于经济学说史的部分则尽行删去。由于这些原因,即使在《资本论》问世后,《政治经济学批判》也仍然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

马克思对于自己这部凝聚15年心血的扛鼎之作是非常重视的。书一出版,他就开始留意各种反应。那篇出色的序言最先在伦敦德国流亡者的《人民报》上刊登,随后,美国的许多德国侨民报纸也纷纷转载,并加上了种种按语。这对马克思来说是值得欣慰的。但在欧洲方面,情况很是让人沮丧。不仅资产阶级学术界对这部书毫无反应,而且马克思自己的密友们也都对这部书表示大惑不解。李卜克内西说,从来没有一本书使他这样失望过;另一个朋友比斯康普直接对马克思说,他不明白写这本书“有什么用处”。马克思曾经密切注意德国经济学界刊物的评论,但他并不期望得到赞扬,而是期望“攻击或批评”,但最后他不得不承认,他得到的只是“完全不理”。在一片沉寂中,只有恩格斯出来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写了两篇书评,对马克思所使用的全新方法和在政治经济学上的重要发现给予了说明。这两篇书评在《人民报》刊出后,又是美国“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的德文报纸都转载了”(马克思在1859年10月5日的信中这样告诉恩格斯)。尽管如此,仍然没能打破欧洲这边的沉默。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的沉重心情是可想而知的。1859年10月2日,他写信给拉萨尔,说如果德国读者仍旧对这部著作毫不关心,“那么后面的各部分我打算直接用英文写,不再对德国的蠢材们抱任何希望”[35]。《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分册的写作搁置下来了,因为家庭生活的紧迫需要和政治斗争在往后两年里占据了马克思的时间。在19世纪60年代进一步的经济学研究中,他用新的写作计划代替了先前分册出版的设想。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当时受到冷遇是不奇怪的。马克思曾把原因归于资产阶级用“沉默”来抵制他的阴谋,这种愤激之语不能说没有根据,但很可能夸大了资产阶级的恶意。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这部著作的全新方法和深刻分析大大超出了一般学术界的理解力,教授们和学者们面对着它,不能不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马克思的研究高出他的一切同时代人,无论他的敌手还是朋友。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历来都是如此。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1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2页。

[3] 《摩尔和将军——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之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4] 梅林:《马克思传》,第301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97页。

[6] 同上,第124页。

[7] 英文原名是The British Museum,中文还有译为“大英博物馆”“英国博物馆”的。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390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391页。

[10] 同上第29卷,第551页。(www.xing528.com)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306-307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72页。

[13] 同上,第704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291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95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6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1-272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63页。

[19] 同上,第765页。

[20] 同上,第692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16页。

[22] 同上,第773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72页。

[24] 同上,第201-202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219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1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43页。

[28] 同上,第29页。

[29] 同上。

[30] 同上。

[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317页。

[3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546页。

[33] 同上,第371页。

[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2-33页。

[3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5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