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演生命学:现实化与现今化》

《表演生命学:现实化与现今化》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演创作是“现今化”还是“现实化”,是“理性的交代”还是“感性的展开”的问题。读剧本也需要将其“视觉化”“动作化”“现实化”。又在《萨勒姆女巫》的另一场法庭戏中,将“现今化”的法庭休息的交代戏转换为“现实化”的法庭审判式的“展开式”。《炼狱》法庭戏“现实化”的视觉体现由于“现今化”只是将已成过去的事情用现在时加以表现,一种纯叙述式,作用于观众的往往只是激发观众的情绪。

《表演生命学:现实化与现今化》

表演创作是“现今化”还是“现实化”,是“理性的交代”还是“感性的展开”的问题。美学家琼斯在《戏剧的想象》中认为:“无论是哪一种戏剧,都是对现在的感知。”戏剧家怀尔德在《艺术家的印象》中说到戏剧的四个基本要素之一就是“他的行动总是发生在持续不断的现在之中……在舞台上只有现在。”美学家苏珊·朗格在叙述戏剧的演出艺术与小说的阅读之间的区别时指出,“小说是向读者呈现的幻觉,是过去式,是在描述过去发生的,而戏剧向观赏者呈现的幻觉是未来式,他总是解释一种即将到来的命运,描写现在展现未来的虚幻的王国,戏剧艺术所特有的。”“戏剧的‘现在’总是充满着‘将来’正因如此才成戏剧。‘将来’已经作为现实,它孕育在‘现在’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命运。”[40]

法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克·麦茨在评价让·米特里的《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一书时谈到了创作中、影片形态中的两种形式:“一方面是脉络分明的故事,它是完全‘结束’的往事,人们依次翻过一个又一个画面,看到一系列曾经发生过的活动,仅是将已过去的事情用现在时态加以表现。影片只是把它们‘现今化’。另一方面,是似乎处于发生过程中的、模糊不定的、结局难料的现实,简言之,影片使其‘现实化’。旧式的电影突出的特点是‘现今化’,而现代电影的突出特点是‘现实化’。”现代电影的突出特点是“现实化”——一切似乎都处于发生过程中,模糊不定、惟妙惟肖、结局难料的现实。它艺术而富于想象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具体过程。[41]

演出艺术,表演创作一定要有“当下”“现在”的意识。表演始终是处于当下之情境之中。不但要感受到当下,而且要融入当下、投入当下。表演的“视觉化”、表演的“动作化”都是要解决表演的“现实化”。读剧本也需要将其“视觉化”“动作化”“现实化”。规定情境对于表演之所以那么重要,因为它属于“现实化”的要素。表演是一种“存在”,不是一种“阐释”,而且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演员要有“生命”意识、“现实”意识、“当下”意识、“存在”意识、“投入”意识。

“现实化”比“现今化”更动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编导和演员将事件、人物的冲撞及内心流程都细腻、具体、富于想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而不是靠文字交代,靠台词叙述,特别是选择了许多体现规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具体动作。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多展示“现实性”的、形象性的场面与动作,减少、削弱“现今性”的语言式的交代与叙述。如我在排演阿瑟·米勒的《萨勒姆女巫》序幕时,将结尾的绞刑及百姓的恐惧、骚乱用富于视觉冲击力的歌舞形式再现。由于话剧的空间局限,难以表现萨勒姆村的骚乱,大部分用的是“现今化”的语言交代。我力图用“现实化”的视觉展开,设计了几段表现鬼魂现代舞,将舞剧的视觉手段融入话剧,幕间的多次鬼魂骚乱的视觉舞蹈,大大加强了剧情的冲击力,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又在《萨勒姆女巫》的另一场法庭戏中,将“现今化”的法庭休息的交代戏转换为“现实化”的法庭审判式的“展开式”。这种重视视觉魅力的“展开式”比起原剧本的“交代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炼狱》法庭戏“现实化”的视觉体现

由于“现今化”只是将已成过去的事情用现在时加以表现,一种纯叙述式,作用于观众的往往只是激发观众的情绪。而“现实化”则是引发观众的联想创造,它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具体过程,富于审美价值的过程。这里涉及的是形象化的展现,还是语言化的过去式交代与叙述的问题。这对电影剧作与电影表演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如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的:“人类的内在生命中有着某些真实的,极为复杂的生命的感受……对于这种内在的生命,语言是无法忠实地再现和表达的……语言对于描绘这种感受,实在太贫乏了。”[42]我们在进行影视创作时,要多展示“现实性”的、形象性的场面与动作,减少“现今性”的语言式的交代与叙述。将事件、人物的冲撞及内心流程都细腻、具体、富于想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而不是靠交代,靠叙述,特别是选择了许多体现规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具体的动作。

《炼狱》法庭戏“现实化”的视觉体现

由于“现今化”只是将已成过去的事情用现在时加以表现,一种纯叙述式,作用于观众的往往只是激发观众的情绪。而“现实化”则是引发观众的联想与创造,它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具体过程,富于审美价值的过程。这里涉及的是形象化的展现,还是语言化的过去式交代与叙述的问题。这对电影剧作与电影表演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如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的:“人类的内在生命中有着某些真实的,极为复杂的生命的感受……对于这种内在的生命,语言是无法忠实地再现和表达的……语言对于描绘这种感受,实在太贫乏了。”[42]我们在进行影视创作时,要多展示“现实性”的、形象性的场面与动作,减少“现今性”的语言式的交代与叙述。将事件、人物的冲撞及内心流程都细腻、具体、富于想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而不是靠交代,靠叙述,特别是选择了许多体现规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具体的动作。

【注释】

[1][德]鲁道夫·阿因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3][英]约翰·拉斯金:《现代画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德]汉斯·乔纳斯:《高贵的视觉》,刊于《哲学现象学研究》第14卷,1954年第4期,第507页。

[5]详参看林洪桐:《表演创作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249~282页

[6]详参看林洪桐:《表演训练法》,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37~71页

[7][匈]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5页。

[8][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9][美]苏珊·朗格:《哲学新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页。

[10][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11]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刊于《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

[1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

[13][美]奥勃莱恩:《电影表演》,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1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第408页。

[15]《外国作家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3页。

[1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第279页。

[17][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

[18][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第82、87页。

[19]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6~490页。

[20]林洪桐:《表演分析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5页。

[21]林洪桐:《表演分析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5页。

[22][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

[23]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9页。

[24][苏]罗姆:《艺术中的现代性》,刊于《世界电影》1985年第1期,第58页。

[25]刊于《苏联文学报》,1961年1月8日。

[26][法]阿尔诺·德帕拉欣:《通过电影思想》,刊于《当代电影》2003年第3期,第25页。

[27]张毅:《论戏剧的三度创造》,刊于《戏剧艺术》1985年第2期,第39页。

[28][德]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9][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本文的召唤结构》,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

[30]罗本·马摩里安:《论导演艺术》,刊于《电影艺术译丛》1980年第5期。

[31][苏]阿·波波夫:《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78页。

[32][苏]瓦·佛明:《结构塑造性格》,刊于《电影艺术译丛》1979年第3期,第295页。

[33][美]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34][苏]阿·塔尔科夫斯基:《论电影形象》,刊于《电影艺术译丛》1980年第5期,第24页。

[35]国际电影动态苏联影片《秋天的马拉松》,中国影协1980年笫5期。

[36]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2~304页。

[37]朱栋霖、王文英:《戏剧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339页。

[38]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5~314页。

[39][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www.xing528.com)

[40]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1][法]克·麦茨:《当代电影理论问题》(上),刊于《世界电影》1983年第4期,第10页。

[4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注释】

[1][德]鲁道夫·阿因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3][英]约翰·拉斯金:《现代画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德]汉斯·乔纳斯:《高贵的视觉》,刊于《哲学与现象学研究》第14卷,1954年第4期,第507页。

[5]详参看林洪桐:《表演创作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249~282页

[6]详参看林洪桐:《表演训练法》,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37~71页

[7][匈]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5页。

[8][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

[9][美]苏珊·朗格:《哲学新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页。

[10][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11]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刊于《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

[1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

[13][美]奥勃莱恩:《电影表演》,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1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第408页。

[15]《外国作家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3页。

[1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第279页。

[17][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

[18][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第82、87页。

[19]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6~490页。

[20]林洪桐:《表演分析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5页。

[21]林洪桐:《表演分析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5页。

[22][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

[23]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9页。

[24][苏]罗姆:《艺术中的现代性》,刊于《世界电影》1985年第1期,第58页。

[25]刊于《苏联文学报》,1961年1月8日。

[26][法]阿尔诺·德帕拉欣:《通过电影思想》,刊于《当代电影》2003年第3期,第25页。

[27]张毅:《论戏剧的三度创造》,刊于《戏剧艺术》1985年第2期,第39页。

[28][德]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9][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本文的召唤结构》,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

[30]罗本·马摩里安:《论导演艺术》,刊于《电影艺术译丛》1980年第5期。

[31][苏]阿·波波夫:《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第278页。

[32][苏]瓦·佛明:《结构塑造性格》,刊于《电影艺术译丛》1979年第3期,第295页。

[33][美]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34][苏]阿·塔尔科夫斯基:《论电影形象》,刊于《电影艺术译丛》1980年第5期,第24页。

[35]国际电影动态苏联影片《秋天的马拉松》,中国影协1980年笫5期。

[36]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2~304页。

[37]朱栋霖、王文英:《戏剧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339页。

[38]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5~314页。

[39][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

[40]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1][法]克·麦茨:《当代电影理论问题》(上),刊于《世界电影》1983年第4期,第10页。

[4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