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教养:重要的实践指南

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教养:重要的实践指南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孕妇的健康、营养、工作、环境、疾病等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根据这些特点,在新生儿期应特别强调保健护理,如保温、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坚持母乳喂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实践操作一、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教养1.引导婴儿笑出声音,从咿呀学语到掌握一定的词汇,并正确发音。

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教养:重要的实践指南

◆基础知识

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的变化,是量的改变,可由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改变。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因此常常把“生长”和“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一起讨论。生长和发育是婴幼儿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

发育成熟是指婴幼儿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水平。

一、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及特点

人类生命的个体从卵子与精子的结合直到发育成熟,共约25年。人们为了便于研究并在卫生、保健体育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若干年龄阶段。各年龄阶段之间相互连续,并无固定的、明显的界线。根据婴幼儿、青少年的平均发育水平划分出数个年龄阶段有利于针对不同年龄时期的身心特点在教养生活学习等方面提出合理要求并进行保健指导。

二、常见的年龄分期特点及影响因素

胎儿期——从妊娠开始直至出生为止,以组织和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特点。在胎儿期的最初两周,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长大,在胎龄3~8周内各系统组织器官迅速分化发育,基本形成胎儿,称为胚胎期,这一时期是小儿发育的重要时期。如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发育受阻,可导致各种先天畸形。孕9 周至出生为胎儿期,各器官进一步增大,发育逐渐完善,胎儿迅速长大。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孕妇健康、营养、工作、环境、疾病等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如果孕妇受到物理创伤、营养缺乏、感染、药物等不良因素的侵扰,可使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引起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畸形等不良结果。因此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的保健十分重要。

新生儿期——胎儿从娩出结扎脐带开始至生后28天,逐渐适应宫外环境,经历解剖生理方面的巨大变化,全身各系统功能从不成熟转变到初建和巩固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新生儿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新生儿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稳定、体重下降等各种疾病,如产伤、窒息、溶血、感染、先天畸形等。这一时期,新生儿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发达国家约占婴儿死亡率的三分之二,尤以第一周为高。根据这些特点,在新生儿期应特别强调保健护理,如保温、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坚持母乳喂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婴儿期——或称乳儿期,从出生到1岁,这一时期婴儿生长很快,是幼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必须供给适量的营养,特别是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比成人相对要高,如不能满足,易引起营养缺乏,因此提倡母乳喂养。同时,产妇的合理营养指导十分重要。婴儿期各系统器官迅速发育和完善,而抵抗力较弱,自身免疫力尚未发育成熟,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家长应努力培养婴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婴儿期一般每3个月体检一次。

幼儿期——生后第2~3年,生长速度减慢,语言、行为明显发展。随着活动范围渐广,接触周围事物的机会增多,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想和应对的能力增强,可根据其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早期教育,加强断奶后的营养搭配,继续做好计划免疫接种。预防常见病、多发病、意外伤害和中毒。

学龄前期——从3岁起至6~7岁,相当于“幼儿园”阶段。这一时期幼儿体格生长较以前缓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进一步发展。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养儿童优良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此时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儿童启蒙教育,对他们一生中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劳动技能的水平都极为重要。系统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顺利从家庭或托儿生活转入集体、伙伴生活,逐渐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学龄前期幼儿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日益增多,因此发生的意外事故较多,应根据这些特点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每年体检一次。

学龄期——从6~7岁起至11~12岁。此阶段幼儿体格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大脑皮层功能更加发达,对一些事物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进入学龄期的儿童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以游戏活动为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幼儿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要做好衔接工作,即要做好儿童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否则儿童可能出现对学校环境、学习生活环境适应不良。这个时期发病率比前面各期低,但要注意预防近视眼龋齿,矫治慢性疾病,端正坐、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避免思想过度紧张,每两年体检一次。

青春期——从生长突增开始到生长完全停止,又称发育期。一般女性从10~12岁起,到17~19岁,男性平均晚2年左右;按发育特点又可分为青春前期(女孩月经初潮或男孩首次遗精出现前的生长发育激烈增长阶段)、青春中期(第二性征发育开始后的3~4年)、青春后期(第二性征已发育如成人到体格发育停止这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为:在性激素作用下生长发育明显加快,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生殖器官迅速发育,趋向成熟,女孩子出现月经,男孩子出现遗精。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接触社会增多,遇到不少新问题,外界影响越来越大。在保健工作上,除了要保证供给足够营养以满足快速生长发育所需,加强体格锻炼,充分休息,还应根据其心理、精神上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应每两年体检一次。

◆实践操作

一、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教养(www.xing528.com)

1.引导婴儿笑出声音,从咿呀学语到掌握一定的词汇,并正确发音。

2.培养婴儿理解语言的能力,使其逐步懂得一些周围事物中常接触的生活知识。

3.培养婴儿利用语言和大人交往,并表达自己的要求。

4.通过成年人正确的语言教育,培养婴儿注意观察、思维与记忆能力等,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养内容和要求

表4-1 婴幼儿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

续表4-1

◆学生实训

实训地点:实训室(教室)

实训内容:

1.学生两人一组讨论7~8个月大婴儿语言发展的一般特点,并分别扮演成人和婴儿,模拟成人培养婴儿理解语言能力的场景,让婴儿用语言和动作回答。模拟如何培养婴儿在成人提醒下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1岁3个月至1岁半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分别扮演成人和幼儿,模拟成人如何通过日常生活的事物引导婴儿将语言与实物或动作联系起来。利用玩具、图片及游戏等方式发展幼儿的语言。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岁半至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分别扮演成人和幼儿,模拟成人如何教幼儿正确运用词汇说出较复杂的句子,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模拟成人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说普通话、富有感情、有表现能力)进行常识教育。模拟成人如何教幼儿背诵简单儿歌。模拟成人如何指导幼儿听完故事并讲出简单情节及主要人物以及如何表演游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