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犯罪心理画像法:特殊分析方法与干预

犯罪心理画像法:特殊分析方法与干预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心理画像法心理画像法,亦称“犯罪心理画像”,是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活动迹象的描述方法。犯罪心理画像有三种主要的方法:一是FBI的犯罪现场分析的方法,注重现场的各种特征,将现场的特征和受害人的详细报告输入特征数据库中进行画像。

犯罪心理画像法:特殊分析方法与干预

(一)心理画像法

心理画像法,亦称“犯罪心理画像”,是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活动迹象的描述方法。它通过对作案人遗留的反映其特定犯罪心理的各种表象或信息的分析,来刻画作案人犯罪心理进而服务于侦查工作。

犯罪心理画像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侦查过程。它应该贯穿于全部侦查过程中,不能与其他侦查措施相分离,并且随着案件的终结才能最后结束。

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理论包括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指标体系与个案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一般步骤、方法和要求两个方面,加强个案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实践是发展和完善犯罪心理画像基本理论的关键。 犯罪心理画像是四种技术的联合体,即刑事侦查、法医鉴定法、心理评估和文化人类学的应用。其一般程序是将犯罪现场和法医鉴定的信息,以及关于犯罪行为和被害人的有限的细节信息送到心理画像专家那里,再由他们反馈出关于犯罪人的报告。

犯罪心理画像最初起源于美国联邦调查局(以下简称FBI)。20世纪70年代,他们成立了行为科学部,创立了一种被称为犯罪现场分析(crime scene analysis)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犯罪心理画像有三种主要的方法:一是FBI的犯罪现场分析的方法,注重现场的各种特征,将现场的特征和受害人的详细报告输入特征数据库中进行画像。这个数据库是1979年FBI行为科学部在对36名系列杀人犯和强奸犯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二是英国Canter建立的调查心理学的方法,注重犯罪现场的行为特征所反映的心理学意义。该方法认为犯罪行为必然反映犯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因而提出了犯罪的一贯性假设,并且把这个假设运用到犯罪心理画像的两个领域人际关系的一致性和空间的一致性。三是诊断评估的方法,它是基于临床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犯罪心理画像主要适用于系列案件,如系列杀人、系列抢劫、系列盗窃、系列的伤害案件等。它也适用于具有典型特征的普通案件。据国外相关的研究,犯罪心理画像也有多种称谓:犯罪人画像(Offender Profiling)、心理画像(Psychological Profiling)、犯罪人格画像(Criminal Personality Profiling)、行为画像(Behavior Profiling)、犯罪现场画像(Crime Scene Profiling)和犯罪侦查分析(Criminal Investigative Analysis)等。

(二)心理讯问法

心理讯问法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心理控制手段,观察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心理活动,以判断其供诉真实性的方法。常用的心理学讯问法主要包括联想反应讯问法、复述讯问法、自由交谈讯问法、填词和空词讯问法及自由联想讯问法。通过阐述不同的心理讯问法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具体收集过程,说明如何运用心理学讯问法收集犯罪心理痕迹。

第一种心理学讯问法是联想反应讯问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刺激反应原理,通过观察讯问对象在侦查讯问中的心理活动,透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进而辨别犯罪嫌疑人供述真实性的心理学讯问法。具体做法是由专业人员依据案件情况编写两类刺激语句,一种是与案件无关的“中性语句”,另一种是与案件有关的“非中性语句”。侦查讯问人员通过比较被讯问者对“非中性语句”的联想反应差别,收集分析侦查犯罪嫌疑人对案件的知情程度和心理活动状态,判断其供述是否真实,从而对无罪者和有罪者作出甄别。第二种心理学讯问法是复述讯问法,这种方法是运用联想和暗示相结合的原理,辨别犯罪嫌疑人供述真实性的心理学讯问法。具体做法是由专业人员结合具体案件编造一个类似的故事,变更其中的一些名称和细节,向犯罪嫌疑人讲述,然后让犯罪嫌疑人立即将故事复述或按照这个故事的内容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来讲,无辜者因心理坦然,基本能够将故事复述出来。而犯罪嫌疑人在畏罪心理、悔罪心理、拒供心理和抗供心理的支配下,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情绪过度紧张,复述不出来;另一种情况是虽然能复述出故事的内容,但在复述过程中,会下意识地将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手段、犯罪情节和犯罪后果穿插到故事中去,或有意回避与犯罪事实相类似的内容,从而折射出其犯罪心理活动轨迹。第三种心理学讯问法是自由交谈讯问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迫切需要与他人交往的心理,围绕与案件有关或无关的话题,与犯罪嫌疑人进行自由交谈。通过交谈,不仅可以从中获取关于犯罪嫌疑人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和个性特征等情况,而且由于犯罪嫌疑人在交谈中心理相对比较放松,警惕性下降,可能会在无意中暴露出某些破绽,使侦查讯问人获取大量的犯罪心理痕迹信息。第四种心理学讯问法是填词和空词讯问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某些材料,根据犯罪嫌疑人填词或空词的情况,考察其对犯罪事实的熟悉程度。其中,填词讯问法是在侦查讯问中,让犯罪嫌疑人尽快在与案件相似的文章空白处填写关键词,并告知其要评定分数。如果犯罪嫌疑人无法准确填写关键词,说明其不熟悉犯罪事实,可以被排除嫌疑;如果犯罪嫌疑人填得快速而准确,说明其熟悉犯罪事实,是犯罪的真正实施者。

(三)前摄策略法

前摄策略法是依据心理学中关于先前材料的记忆会对后续材料的记忆产生干扰作用的前摄抑制原理,对正在作案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轨迹进行动态分析,根据收集到的犯罪心理痕迹,对罪犯施加心理干预,从而阻止其犯罪得逞的方法。利用前摄策略法收集犯罪心理痕迹的主要做法是,侦查人员在同罪犯的较量中,必须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进行动态分析,及时收集各种犯罪心理信息, 准确预测案情发展的进程, 以便向犯罪人发动心理攻势,先发制人,立于不败之地。前摄策略法一般用于作案时间较长的预谋案件中,如绑架案件比其他案件的作案时间长、环节多,包括预谋策划、选择对象、掌握对象、实施绑架、藏匿人质、与受害人家属或事主联系等环节,在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案件中还包括勒索赎金、收取赎金和释放人质等几个阶段。因此,在绑架人质案件中,利用前摄策略法收集犯罪心理痕迹比较有效。

(四)心理催眠法

心理催眠法指经过心理训练的催眠专业人员,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动作等对催眠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目击证人、被害人和知情人的意识状态渐渐进入潜意识状态的技术,旨在帮助他们恢复记忆,尽可能全面客观地重建犯罪现场和收集犯罪人的个性特征,陈述与犯罪有关的全部事实真相的方法。

催眠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正移情催眠在收集犯罪心理痕迹中的作用。根据催眠理论,受催眠者接受催眠后,潜意识中会产生一种投射于催眠师的正移情现象,对催眠师有强烈的依恋感,离开催眠师就会产生空虚和不安,把催眠师当作偶像权威来崇拜,表现出对催眠师言听计从的现象。其二,催眠内省法在收集犯罪心理痕迹中的作用。催眠内省法是指让犯罪嫌疑人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回忆其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在侦查讯问中,经验丰富的讯问人员不断动员犯罪嫌疑人倾诉自己的问题、思想活动和感受,帮助犯罪嫌疑人缓解心理压力,并澄清主要问题,通过相互间诚恳的公开对话,使犯罪嫌疑人克服恐惧和孤独感,解除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防御机制减弱,把自己所经历的所有事情复述出来。其三,催眠加深法在收集犯罪心理痕迹中的作用。催眠加深法是指在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经初步催眠进入浅催眠状态后,讯问人员为了瓦解其心理防线、深挖余罪,增强催眠暗示性效应,诱使催眠达到深度状态,使催眠状态进一步加深,使犯罪嫌疑人能不加批判地接受、执行讯问人员的指令,遵照提出的观点和行为模式进入角色并加以体验,以达到克服其原有不切实际、顽抗到底的观点和不良行为,巩固其建立坦白从宽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模式,直到弄清所有犯罪情节。

(五)多参量心理测试法

多参量心理测试法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生物电子学等基本原理以及研究成果,利用测试器对被试者的脉搏血管容积、呼吸及皮肤电阻等多项生理指标加以描记,从而提取人体情绪生理变化参数来测试其心理痕迹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司法实践中已被用来作为判断被试者与案情相关与否的一种现代化侦查讯问辅助手段,当这种方法应用于犯罪调查中时,我们将这种方法叫作心理测谎法,即测试技术。

测谎技术被运用于刑事司法领域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作为侦查讯问的辅助心理方法,其对各类案件的侦破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可以筛选出重点嫌疑对象,缩小侦查范围。其二,可以给犯罪嫌疑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其三,可以鉴别供词或证词真伪,解决口供与证据、口供与口供之间的矛盾。其四,可以深挖犯罪,侦破系列案件。其五,可以印证、支持、加固现有证据体系的可信度和证明力,从而使侦查人员审讯突破犯罪嫌疑人的信心更加坚定。

总之,犯罪心理特殊的心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个性肖像描述法、心理催眠法、心理讯问法、前摄策略法和多道心理测谎法。美国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部利用这些方法,破获了数百起变态杀人强奸案件,但目前这些方法在我国刑事侦查领域的应用时间较短,有待于进一步在侦查实践部门中推广应用。

技能训练

训练一

训练目的:个性肖像描述法

训练材料:布鲁塞尔博士的13点推理

1940年11月16日,人们在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的一个窗户边发现了一包没有爆炸的炸弹。炸弹包旁边有一张手写的字条,上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为你们准备的。F.P(签名)”。

炸弹包上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炸弹也没有炸。此后五年里,纽约的报社、旅店和百货商店也纷纷收到类似的纸条。1950年圣诞节前夕,《先驱论坛报》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匿名信。信是从韦斯特切斯特发出的,内容是由手写的大写字母写成的,用的是一张普通信纸:我是一个病人,而且正因为这个病而怨恨爱迪生公司,该公司会后悔他们的卑劣罪行的。不久后,我还要把炸弹放在剧院的座位上。谨此通告。F.P(签名)”。

此后,F.P变本加厉,到1955年,他在一年中放置了52枚炸弹,其中30枚发生爆炸,造成多人受伤、死亡。公众感到严重不安,称F.P为“炸弹狂”。

纽约警察局束手无策,侦探长霍华德带了案件的全部卷宗:一些炸弹的碎片、F.P的信、几张炸弹的照片去向心理学家詹姆斯·布鲁塞尔博士求教。布鲁塞尔花了4个小时的时间对案件作了如下推断:

1.罪犯是男性。因为以前制造并放置炸弹的人都是男性,无一例外。

2.罪犯年龄在50~60岁之间。F.P认为爱迪生公司害其生病,渐渐地认为整个世界都同他过不去,人一旦为这种思想所纠缠,就变成了“偏执狂”。而据心理学家分析,偏执狂有潜伏期,在一个时期内病势发展缓慢,但是一过35岁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罪犯放置炸弹已经有16年了,所以其年龄应在50岁以上。

3.爱迪生公司曾对罪犯有过不适当的处置。偏执狂都很爱护自己,在行动时都认为这是在自卫。他们从不承认自己有缺点,而把遇到的麻烦归于别人,尤其是某个大组织。

4.罪犯受过良好的中等教育。从清秀的字体能够看出这一点。

5.罪犯不胖不瘦,中等身材,体格匀称。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类的体格、个性对任何精神疾病的发展都有关系。其中85%的偏执狂具有运动员的身材。

6.罪犯工作一丝不苟,属于模范职员。从其清秀的字体和干净的信纸能够推断,他的工作态度一定不错。

7.罪犯不具有纯粹的美国血统。“卑劣罪行”用得不够“美国味”。他还把爱迪生公司写成“Society Edison”,而不是美国人常用的“Consolidated Edison”的缩写“Cons.ED”。

8.罪犯是斯拉夫人。世界各国都有对仇敌采取报复措施的现象,但是地中海沿岸的人多用匕首,斯堪的那维亚人多用绞索,斯拉夫人多用炸弹。

9.罪犯信仰天主教,并定时上教堂。斯拉夫人大都信仰天主教,所以罪犯也应该信仰天主教,并定期上教堂,因为规律性活动是他的习惯之一。

10.罪犯居住在布里奇波特区(位于纽约和韦斯特斯特之间的斯拉夫人聚居区)。匿名恐吓信不是在纽约就是在韦斯特斯特投寄,因此罪犯的住所可能在两地之间。布里奇波特是两地间最集中的斯拉夫人居住地。

11.罪犯必然受过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有恋母情结并憎恨父亲。男孩子在幼年时会由于恋母情结而憎恨父亲,偏执狂一定会这样。罪犯经常反抗父亲,并一直那样生活。他反抗父亲的权威转变为反抗社会的权威,这就是他到处放置炸弹的原因。

12.罪犯是独身,没有女友或男友,与年长的女性亲属共同生活。由于幼年失去母爱,所以他非常痛苦,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没有人给他爱情友谊,他的心理创伤一直没有愈合。因此他独身,没有女友或男友,可能连女性也从未吻过;他和年长的女性亲属共同生活,这可以使他想起母亲,得到慰藉。

13.罪犯衣着整齐、风度翩翩。一个偏执狂病人在衣着或举止上,都不愿意落在水准之下,因此他是个衣着整齐、风度翩翩的人。

14.罪犯居住在一个单独的院落中。制造炸弹必须有一个设备很好的工作室,一个既不会妨碍邻居也不会被人发现的隐蔽所在。

15.罪犯身患心血管疾病。他一再声称自己是病人,可能患癌症肺结核或心血管疾病。而如果他患癌症的话,活16年的可能性很小;患肺结核的话,他应该已经治愈了,所以他患的是心血管疾病。

最后,博士称此人被抓捕时,必身穿双排扣上装(当时的一种普通样式上装),纽扣扣得整整齐齐。因为该罪犯对新样式的衣服比较犹豫,所以会穿着最普通的款式的衣服。

不久,爱迪生公司在彻查档案时,发现了一个叫乔治·梅特斯基的人。他原是爱迪生公司的职员,1931年9月因公受伤,得到了公司的工伤补贴。几个月后,公司在裁减人员时将他除名。1934年1月,他自称患了肺结核,申请终身残疾津贴,但未能如愿。

爱迪生公司的报告认为:梅特斯基工作出色,一丝不苟,手脚麻利,遵守纪律,与人和善,品行优良,属于模范职员。

档案里提到的其他重要情况还有:梅特斯基生于1904年,在1931年正好27岁。照此推算,1940年他36岁,1957年他53岁。他是波兰裔,罗马天主教徒,家住在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区即在此州)。经进一步的秘密调查得知:梅特斯基未婚,和两个姐姐住在一栋独院住宅里,父母双亡;他身高1.75米,体重75公斤,没有前科。他的邻居们评价说:他家是个和睦之家,他对人总是彬彬有礼,但很少与人来往。

当警察来到了梅特斯基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身穿褪色睡衣,戴金丝边眼镜,体格匀称的男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询问,梅特斯基终于哑口无言。他把警察带到一个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房间——他制造炸弹的房间。当警察要带他走时,他进卧室换身衣服。随后,他将头发梳得光亮,脚上皮鞋擦得雪亮,身穿有双排纽扣的蓝色细条纹西服,上装的3粒纽扣也扣得整整齐齐。

训练二

训练目的:量化分析研究(www.xing528.com)

训练材料:FBI犯罪心理测试题;纸笔

步骤方法:要求被试根据项目的内容,把答案写在纸上,以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

报告要求: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被试心理变态及其变态程度。

下面的这些犯罪心理测试题,是由美国FBI的心理专家编写的,可以很正确地测定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这些题目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只要你认为正确就是答案,没有对错。如果被试真的答中了那个“标准答案”,那被试有90%的可能是心理变态,这时候被试应该考虑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第一题:企鹅肉

一个男科学家回忆:他和他的女朋友去南极考察,但是他于中途患上雪盲症,什么都看不到。他们在南极游荡,最后只能靠生吃企鹅来维持生命。但是他的女朋友还是没有挺住,死了。他一个人继续走了一天,终于被救了回去。多年后,他特意去企鹅店吃企鹅,但是回来后竟然自杀了。为什么?

第二题:跳火车

一个人坐火车去临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在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突然跳车自杀了。为什么?

第三题:水草

有个男孩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孩就急忙跳到水里去找,但是没找到他的女友,他伤心地离开了这里。过了几年,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有个老人在钓鱼,可那老人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人为什么鱼的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人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孩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为什么?

第四题:葬礼的故事

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帅气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回到家后,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第五题:半根火柴

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着几个行李箱子,而这个人手里紧抓着半个火柴。这个人是怎么死的?

第六题:满地木屑

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瞎子侏儒比另一个侏儒矮。马戏团只需要一个侏儒,马戏团的侏儒当然是越矮越好了。两个侏儒决定比谁的个子矮,个子高的就去自杀。可是,在约定比个子的前一天,瞎子侏儒,也就是那个矮的侏儒已经在家里自杀死了,地上残留着许多碎木屑。他为什么自杀?

第七题:夜半敲门

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半夜听见有敲门的,他打开门却没有人,于是去睡了。等了一会又有敲门声,去开门,还是没人,如是几次。第二天,有人在山脚下发现死尸一具,警察来把山顶的那人带走了。为什么?

第八题:牛吃草

有一个年轻的男人,他的房子和邻居夫妇的房子中间隔着一片草坪。有一天深夜,男人被隔壁的吵架声吵醒,之后他又听到了摔东西声、砍刀子声和牛吃草的声音。过了一会,他又听到了有人撞他家门的声音,但他都没有理会,又睡了过去。第二天,他发现隔壁的女主人惨死在他家门口。推理其过程。

第九题:过山车

有一对恋人去游乐园玩,女孩想玩过山车,可男孩有点怕没敢玩。女孩玩了一次后还想玩,这次她强拉着男孩和她一起玩,结果只有她一个人下来了。请推理这个男孩是怎么死的。

第十题:报纸

晴天时一个男人在一个很高的建筑物下面看报纸,他看到一条消息后突然跑到建筑物顶层,打开灯,然后跳下去自杀了。为什么?

第十一题:雨夜广播

雨夜,一个男人在车里面听广播。然后,突然一个闪电,随后打雷。由于闪电的干扰,广播停了几秒钟,然后那个男子自杀了。为什么?

第十二题:睡美人

从前,有一个被巫师施了魔咒的美丽公主,被关在城堡里长眠不醒。据说只有王子的深情一吻能吻醒公主。后来,一位很帅的王子攻占了城堡并救出了公主。可是,他吻醒了公主后就被公主给杀了,为什么?

第十三题:两个军官

在某次战争中,杀人无数的两个军官,被困在了荒野里。他们孤苦无助,快被恐惧和绝望逼疯了,偏偏其中一位没挺过去,先死了。另一位陷入更大的绝望中,他将自己的战友埋了后,精神已经接近崩溃。更可怕的是:第二天的早上,当他醒来时,发现死去的战友竟然正坐在他的身旁,用同样绝望的眼睛盯着他,怎么回事?后来发生了什么?

1.心理严重变态答:男孩以前曾和女友一起去北极考察,因为没东西吃,女孩把自己的肉一片片割给男孩吃,骗他说是企鹅肉,结果男孩活下来了,女孩却饿死了。多年后男孩吃到了真正的企鹅肉,终于明白当时女孩的苦心,伤心之下,自杀徇情。

2.心理变态答:此人原是瞎子,病好后终于重见光明,当火车经过隧道时一片黑暗,他以为自己又瞎了,绝望之下,自杀而亡。

3.心理变态答:男孩当时曾抓到女孩的头发,以为是水草,错失了救女孩的机会,后悔莫及。

4.心理极度变态答:因为她想再参加一次葬礼,再见到那个男的。

5.心理变态答:他和伙伴一起乘热气球,途中出了故障,必须减轻分量,于是大家抽签决定由谁做出牺牲,跳下热气球。此人不幸抽中不祥的半根火柴,连同行李一起被人扔下热气球。

6.心理变态答:另一个侏儒半夜溜到矮侏儒家,把所有家具的脚都削短了,瞎子矮侏儒早上起床,摸到所有的东西都变矮了,以为是自己长高了,绝望之下自杀身亡。

7.心理变态答:有人身负重伤,好不容易爬到小屋门口,主人开门,又把他撞下去了,再爬,再开,又被撞下,如此反复,该终于气绝身亡。

8.心理严重变态答:夫妻吵架,丈夫用斧头砍断妻子四肢,然后妻子用嘴咬着地上的草爬行——爬到“我”家门口并用头撞门求救!最后自然是失血过多死亡。

9.心理变态答:是因为女的个子比较矮,男的个子比较高。在第二次过山车的时候,钢丝把男孩的头割下来了,而钢丝是第一次玩的时候女孩装在隧道里的。

10.心理变态答:他看的报纸是说有轮船失事了,而原因就是灯塔的灯没开导致轮船出事,而他就是灯塔管理人。于是他很内疚,为了避免更多的事故发生,他就去开了灯,然后以死来弥补之前犯下的过错。

11.心理变态答:他以为自己聋了。

12.心理变态答:睡美人发现自己已经老了而王子却这么年轻,怕他变心。

13.心理严重变态答:一个军官会梦游,晚上梦游时总是把那具尸体挖出来,结果自己吓了一跳,以为碰上鬼了。他就朝那具尸体开枪,结果没效果,最后自己自杀了。

这些犯罪心理测试题目根本就不是判断一个人的IQ,而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心理变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的心理正常——你几乎想不到所谓的“标准答案”。

其中葬礼故事用以测试极度变态,企鹅故事用以测试严重变态,其他题目是用以测试中度和轻度变态。如果被试答中了轻度和中度测试题的答案,还算是比较正常的,因为经常看一些推理和变态杀手的电影应该可以推理出来。比如企鹅肉这个题目,被试第一时间想不出任何合适答案,这就表示被试是一个正常人,变态的人才会往吃女朋友肉的方面去想。对正常人的人来说,这个题目根本就无解。想不到变态答案不是证明你智商低下,而是说明你是个正常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