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国的争锋:西周晋楚文明展现实力

楚国的争锋:西周晋楚文明展现实力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周成王时,楚君熊绎“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名卑号微,版图狭小。近50年来,湖北、河南等地发掘了一批重要的楚墓,出土了大批楚文化特征鲜明的文物,充分展现了楚国争霸的实力。楚庄王时,其叔父斗越椒叛乱被诛,斗氏遭灭族。此器铸在改名之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楚国升鼎。楚国的鼎与同时期中原各诸侯国所用的鼎相比,有富于个性的形态特征,称之为“楚式鼎”。据研究,这件器物可能是黄国为楚国所灭后黄国遗民所做之器。

楚国的争锋:西周晋楚文明展现实力

西周成王时,楚君熊绎“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名卑号微,版图狭小。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经营,到熊渠时,楚东向发展,征伐鄂地,占有了铜矿资源。

进入春秋后,楚武王得志汉东,楚文王越汉水,楚成王争霸权,霸业初现。其后,楚庄王问鼎中原,邲战克晋,告庙黄河。到楚共王时,霸业成就。战国时期,楚威王末年至楚怀王初年,楚国达到强大和繁荣的顶点。

近50年来,湖北、河南等地发掘了一批重要的楚墓,出土了大批文化特征鲜明的文物,充分展现了楚国争霸的实力。

楚王世系简表

楚王世系简表

夔龙纹鼎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39.8厘米,口径30.3厘米,腹径32.5厘米

2012年湖北省宜昌市万福垴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鳞纹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鼎高63厘米,口径62厘米,耳间距84厘米

1977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侈口,沿上有外撇立耳一对,下有3个蹄足。器腹一周有6个浮雕怪兽。匕呈柳叶形,翘起。属典型楚式鼎。楚国的鼎与同时期中原诸侯国所用的鼎相比,有富于个性的形态特征。

克黄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46厘米,口径26厘米

1990年河南省淅川县和尚岭楚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侈口,沿上一对外撇的立耳,束颈,鼓腹,平底,蹄足。器身由上至下分别饰蟠螭纹、绹索纹以及垂鳞纹。内底部铸铭文“克黄之”。

克黄即斗克黄。楚庄王时,其叔父斗越椒叛乱被诛,斗氏遭灭族。时斗克黄出使齐国,闻知此事毅然回国复命。庄王赦其不死,并改其名为生。此器铸在改名之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楚国升鼎。

楚子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24厘米,口径21厘米

1974年湖北省宜昌市慈化村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

附耳,敛口,鼓腹,蹄足。盖中有圆形捉手。盖顶面饰弦纹、重环纹、蟠虺纹。腹部饰重环纹、蟠虺纹。腹内壁有2行6字铭文:“楚子之飤(食)緐(繁)。”

余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32厘米,口径24厘米,腹深19.8厘米

2009年湖北省襄阳市沈岗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直口,薄唇,附耳,深腹,平底,三蹄足。平盖折沿,盖顶中部有一近方形钮,周边分布着3个兽形扉。扉朝外一侧饰龙形纹,内侧素面。盖上由内到外分别饰重环纹、蟠龙纹各一周,盖口沿外侧饰一周重环纹;器身由上至下饰带龙首的蟠龙纹、凸弦纹各一周,耳外侧饰蟠龙纹,内侧饰斜角云纹。

盖最外侧铸铭文一周,计31字(重文二):“唯正月初吉丁亥□子諆余择其吉金自作食鼎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邓公乘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26.6厘米,口径21.4厘米,腹径23.2厘米

1974年湖北省襄阳市余岗山湾墓地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直口深腹,方形附耳,深腹圜底,三蹄足,盖隆起,正中有五柱支撑的轮状捉手。盖面饰绹纹,间饰蟠虺纹,腹饰一道粗弦纹,上下各有蟠虺纹带,附耳饰变形蟠虺纹。盖、身铸铭文:“邓公乘自作飤緐,其眉寿无期,永保用之。”

邓公是楚灭邓国后所置县公,邓在今襄阳附近。

升鼎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高41.4厘米,口径41厘米,耳距58厘米

2003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一组5件,大小相同。这种敞口、束腰、平底的鼎是典型的楚器。出土时,鼎以木盖封口,鼎内残存祭献牲物的骨骼。周礼规定,贵族按照身份享用列鼎,通常是奇数。5件鼎,显示墓主为大夫身份。

楚国的鼎与同时期中原各诸侯国所用的鼎相比,有富于个性的形态特征,称之为“楚式鼎”。这类鼎最明显的特征为束腰平底。升鼎一般在高级贵族墓葬中发现,其大小、轻重和数量,象征着墓主人权势的大小、地位的高低。

楚屈子赤角簠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20.3厘米,口长27.7厘米,口宽20.9厘米

1975年湖北省随州市鲢鱼嘴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底、盖同形。直口,斜腹,平底,有四蹼形脚。底、盖内壁均有6行31字铭文:“隹(唯)正月初吉丁亥,楚屈子赤角媵中(仲)嬭璜飤(簠),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屈、景、昭为楚三大姓,分别是武王、平王、昭王的后裔。本件为存世仅见屈氏之礼器。

子季嬴青簠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21.5厘米,口长30厘米,宽20厘米,底长28.3厘米,宽21.8厘米

1972年湖北省襄阳市余岗山湾墓地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器、盖同形,直口、斜腹、平底,四矩足。盖、底均有兽形耳。通体饰蟠螭纹。器、盖内底均有4行24字铭文(重文二):“子季嬴青择其吉金自作飤(簠),眉寿无期,子子孙孙永保用之。”据研究,这件器物可能是黄国为楚国所灭后黄国遗民所做之器。

蟠虺纹盏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18.9厘米,腹径21.4厘米

1984年湖北省当阳市金家山247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鼓盖,盖顶由镂空蟠龙纹承托捉手。盖与口相合处有3个扁平卡扣卡住吻合。盏浅腹,三矮小蹄足。上盖与器身有4组对称的方环钮。肩腹两侧各饰马头状耳。盖和腹饰几道绹索纹,间填饰蟠虺纹、蕉叶纹。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高28.1厘米,口径20.8厘米

1974年湖北省襄阳市余岗山湾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襄阳市博物馆藏

壶盖顶部铭文

壶腹部铭文
危子曾壶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高38.2厘米—35厘米,口径9.6厘米—10.3厘米

腹径20.6厘米—23厘米,圈足径12厘米—13.9厘米

湖北省谷城县尖角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藏

一组2件,形制、大小完全相同。微侈口,折沿,束长颈,圆肩,深鼓腹,平底,宽圈足较深。肩有对称兽面辅首衔环。上承子口尖顶盖,盖周有三鸟形环钮。素面。盖顶、肩部铸有“陒(或释为‘追’)子曾自作(乍)铸白壶”八个字。

嵌错勾连云纹钫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高55厘米,口边长12.6厘米,腹边长26厘米,圈足边长14厘米

湖北省谷城县尖角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侈口,折沿,束长颈,溜肩,鼓腹,平底,圈足较高,肩有两对称兽面辅首衔环。上承子口盝顶盖,盖周缘分立四鸟形钮。器身及圈足满饰几何勾连云纹,嵌金属丝和孔雀石,部分脱落。

填漆龙凤纹樽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17厘米,口径24.5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盖为斜直壁平顶,盖边有对称分布的4个鸟形立环钮。腹壁斜直,腹上部有2个铺首衔环,平底下接3个兽面矮蹄形足。盖和器身满布纤细繁缛的花纹,盖钮、铺首、足上部的花纹为铸制而成。盖面与腹部表面则为嵌错花纹,镶嵌料为粉剂加漆。此器上为数众多的龙凤纹图案,反映了楚国青铜技艺的精湛。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6.6厘米,口径15.4厘米,宽12.8厘米

1975年湖北省当阳市金家山9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器形椭圆,扁平环状附耳,平底。

蟠虺纹匜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11.8厘米,流长21厘米

1988年湖北省当阳市赵巷4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器身呈瓢形,椭圆形口,前有方形流,后附卷尾兽形鋬,平底。流上部饰高凸的蟠虺纹组成的变形兽头图案,兽头两角外侈,角上施卷云纹。鋬的两侧饰变形窃曲纹。上腹施一周蟠虺纹,下腹另饰一周蕉叶纹。

蟠虺纹盫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19.5厘米,口径25.3厘米

1979年湖北省当阳市河溶新生9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隆盖,中央有环形捉手。器身直口、束颈、弧腹下收、平底,肩部有两对称兽形耳,底部有三圆钉足。器盖饰蟠虺纹,弧边饰三角卷云纹;器身颈肩部及上腹部饰蟠虺纹,其下有一周三角卷云纹。

蟠龙纹浴缶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32厘米,口径24厘米,腹深19.8厘米

2009年湖北省襄阳市沈岗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盖作覆钵形,上有圈状捉手。盖顶近平,溜肩。侈口,宽平沿,长颈,溜肩,上腹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圆柱状环耳,下腹内收,底平。盖沿饰两周绹索纹间一周蟠龙纹,上腹耳部饰两周绹索纹间两周蟠龙纹。蟠龙纹内线刻有龙首,环耳上饰4道突棱纹。

彩绘动物纹漆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24.5厘米,宽19厘米,高14.5厘米

1988年湖北省当阳市赵巷4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俎面呈长方形,四边起棱,两端起翘。俎面底部开4个卯孔。另有4只曲尺形足,足顶部设榫,可插入俎面卯孔,组装成俎。俎面髹红漆,其他部分髹黑漆地,用红漆描绘12组30只瑞兽珍禽(瑞兽22只,珍禽8只)。其中俎面板两长侧面各有神兽3只,两短侧面各有神兽4只;四足每宽侧面各有神兽2只,窄侧面各有珍禽2只。神兽形象基本相似,鹿头,四肢修长,偶蹄,长尾,身饰珠点纹。亦有细微差别:有的生枝杈状角,有的无角;有的耳大,有的耳小;有的身躯肥壮,有的身躯细长;有的匍匐,有的弓背。珍禽昂首,长颈,短身,翘尾,变形长腿。身饰珠点纹。

楚国漆器

漆器是雕塑和漆绘高度结合的产物。受埋藏环境的影响,大量楚国漆器得以完整保存。楚国漆器的胎体大多为木胎,此外还有皮胎、竹胎、金属胎、陶胎以及丝麻织品髹漆物等。楚国漆器色彩鲜艳,图案多样,以黑、红、黄、褐等多种颜色绘几何纹、云纹、动植物纹等多种纹饰。

就楚国漆器而言,胎体造型和漆绘图案、色彩都反映了楚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品位。这些漆器既是研究楚国漆器工艺的重要实物,也是探讨先秦时期楚人精神世界和审美观念的珍贵材料。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46.5厘米

1988年湖北省当阳市赵巷4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壶身由整木雕凿而成,双耳作兽头形,壶身饰勾连云纹。祭祀时,壶一般成对使用,方壶等级尤高。

木胎。方口,长颈,肩部附对称兽耳,耳上浮雕一变形牛头,腹微鼓,凹底,下接喇叭口状方座。器身以黑漆为地,以红、黄色绘图案,局部勾金银彩。颈饰红色云雷纹,口面与方座的裙边饰红色点纹和卷云纹组成的三角纹,二凸棱之间施红色卷云纹夹杂的几何卷云纹,兽形耳上施红黄相间的水波纹。器口、裙边等部位及器身饰黄色三角纹、勾纹。

漆方壶

漆酒具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19.6厘米,通长71.5厘米,宽25.6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1组12件。器盖和器身分别用整木凿成。整器呈圆角长方形,两端各有一龙嘴形柄,盖与器身子母口扣合。器内以3块横隔板、2块纵隔板分隔为4段6格;盖内以2块横隔板分隔为3段,隔板与器身之间浅槽套合。盒两端龙首,嘴、眼、鼻、耳各部均浮雕。盖面和器身两侧浮雕4排方格形,内填由云纹组成的龙身鳞片,身外侧下部两端浮雕由云纹组成的龙足。身盖均内髹红漆,外髹黑漆。盒内一端(两格)竖置圆耳杯两套,每套4件,两套耳杯杯口相对,各占一格。盒另一端(两格)竖置二壶,各占一格。中间靠耳杯的一段空间较大,倒扣一方形盘。中间靠壶一段空间较小,无器物。酒具盒出土时套在一皮囊内。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高28.8厘米,直径6.7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圆筒形。木质盖,竹质筒身。平顶弧盖下端凿子口,中部有直径0.25厘米,深0.6厘米的小圆孔。筒身直壁,底微内凹。器外髹黑漆地,以红、黄、金三色彩绘。盖面绘变形龙凤纹,周边绘折线式二方连续勾状曲线纹。筒身绘四方连续凤鸟纹,每单元为对凤相嬉。底部周边绘折线式二方连续勾连纹和点纹。

彩绘凤鸟纹漆竹筒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18厘米,盘径14厘米,底座10.1厘米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沙冢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椭圆形,新月形耳,弧形壁,平底。木胎,挖制。器里髹红漆,器表髹黑漆。在耳上和口沿内外的黑漆地上,以红漆绘变形鸟头纹、卷云纹和勾连云纹等纹样。

漆耳杯

方耳蝶纹漆耳杯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4.7厘米,长15.2厘米,通宽1.1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蝶形耳,即耳外侧平直,中部有凹缺,两端呈波浪形;弧形壁,平底内凹,有假圈足。厚木胎,器里髹红漆,器表髹黑漆。在两耳上及口沿外的黑漆地上,以红、黄、蓝三色彩绘。

彩绘车马出行图漆奁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直径27.9厘米,通高10.8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盖与器身子母口扣合,盖面中部微隆。通体内髹红漆,外髹黑漆,以深红、橘红、土黄、棕褐、青等色彩绘纹饰。盖顶以红漆绘三周圆圈纹。中间圈内用深红、橘红、土黄、青四色绘相背对称的四分龙凤图案,每单元有一长嘴龙盘绕其内,并填以两对小龙小凤,单元之间以蝶状纹间隔。外圈亦用红、黄、金三色绘二方连续龙凤图案,每单元各绘一相背对称的长嘴龙和长冠凤及四小龙小凤,单元之间亦用蝶状纹相间隔。盖外壁上、下各绘一周红色带纹,带纹之间用橘红、土黄、棕褐、青等色绘一组由26个人物、4乘车、10匹马、5株树、1头猪、2条狗和9只大雁组成的出行、迎宾图。画面以青、土黄色之棕褐色树为间隔分为5段。

鎏金龙纹铜带钩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14厘米,最宽2.9厘米,高25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3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钩作龙首反顾状,背后有一圆钮。遍体鎏金,浮雕两条龙,相互缠绕。

楚人起居

先秦时期流行席地坐卧的起居方式,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低矮型家居木器。当时的床和席,既是卧具,又是坐具。老人居则凭几,行则携杖。楚墓遣策记墓主随行之器有:冠饰、衣物、鞋、梳妆用品、折叠床、凭几、枕、扇、席、灯等。

错金银龙凤纹铁带钩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46.2厘米,宽6.5厘米,厚0.5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www.xing528.com)

钩整体弧形,背面有两圆形凸钮。钩首作龙形,金片、金丝镶嵌成龙的五官。腹部以金丝嵌一周,以金片嵌出凤纹,每组凤纹间有银片嵌出的鸟纹。画面复杂而又有规律,其纹饰之华丽、制作之精细,为带钩中仅见。

错银铜人擎灯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16.3厘米,盘口径8.6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遣策记为“二烛銿”。由灯盘、柱和铜人两部分组成。灯盘较浅,平沿内斜,斜弧壁;盘外壁有两周凸棱,盘中有高1厘米的锥状灯钎;盘下为上粗下细的圆形灯柱。铜人头挽右髻,发髹黑漆,宽额,浓眉大眼,直鼻,小嘴,圆颌,耳微外侈。右衽,广袖,博带,深衣,左手扪胸,右手执灯。人下接方形座,二柱之间榫卯结合。柱座上铸四分蟠螭纹,深衣下摆饰错红铜勾连纹。

菱形纹铜镜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直径21.2厘米,边厚0.7厘米

1973年湖北省宜昌市前坪23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羽状地菱纹镜,四菱格内各有一四出叶纹,方座弦钮,座角出重叶纹。镜面部分绿如翡翠,光洁照人。

饕餮纹镜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直径12.2厘米

湖北省江陵县九店13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云雷纹地饕餮纹镜,出土时置于竹笥内,保存完好,光泽照人。三弦钮较高宽,中弦凸起,无钮座。直边,宽缘微凹。以钮为界,两边饰相背对称的饕餮纹,其形如兽面纹铺首。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直径14.9厘米,厚0.3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遣策记为“二金鑑”。圆形镜片衬一块绢后嵌入圆形镜托内。镜托中间铸柿蒂纹,其上为桥钮,周围铸镂空四分蟠螭纹,龙身铸变形三角形地纹和乳钉纹;外圈饰勾连云纹,其内嵌绿松石多已脱落。镜托髹黑漆。

镂空龙纹夹层镜

锁形器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体长4.5厘米,宽4厘米;桯长21.5厘米

1984年湖北省当阳市曹家岗5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凹字形有长桯,侧面呈“8”字形。体镂空,饰绹纹和三角雷纹。桯轴可抽动,但不能脱出,一端有圆环。

镂空勾连蟠螭纹香薰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15厘米,口径11.3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遣策记有“二爿酉白之虍角,皆周攵”。口微侈,斜直壁,活动平底,三兽蹄足内侧有凸榫。外壁上、下分别饰错红铜并嵌绿松石、折线式二方连续勾连云纹。绿松石已脱落;中部饰6组镂空勾连蟠螭纹,其上铸细密的三角纹、涡纹。壁稍直,无底。

编钟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43.5厘米—52.5厘米,铣间距24.7厘米-28厘米

2012年湖北省枝江市万福垴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出土时为12件,当为4套组合,其中2套2件成组,2套4件成组,符合早期编钟的成组规律。本次展出11件。其中一件有17字铭文:“楚季宝钟,厥孙乃献于公,公其万年受厥福。”这批编钟属早期双音甬钟,没有明显的调音痕迹,是最早的楚国编钟之一,对研究甬钟的起源和流变、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确认西周时期楚国的中心区域、都城以及早期楚文化的认知提供了关键资料。

秦王卑命钟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38.5厘米,铣间距10.5厘米

1973年湖北省当阳市季家湖楚城遗址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钟柄圆柱状,上细下粗,上部两侧有对称旋钮各一;钟身有圆形乳钉36枚,钲部用6道凸弦纹分区,中间填以蟠虺纹、云雷纹和绹纹等,钮下部饰两组蟠虺纹。钲间铭文:“秦王卑命”,鼓左铭文:“競坪王之定救秦戎”。此钟争议较大,断代、国别、断句、释读等方面多有歧义。

句鑃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12厘米,铣间6.8厘米,鼓间5.2厘米,柄长4.1厘米

2009年湖北省襄阳市沈岗墓地出土

襄阳市博物馆藏

整体器形方正端庄。合瓦体,曲口向上,于部向下收成弧形。下有长方形执柄,柄下端有方形銎与舞顶部相贯通,可安装木柄,柄中部有对穿的小圆形孔,用销钉固定木柄。器身正、背两面自上而下于框线内饰三角形几何纹、云雷纹及蟠龙纹。双面两栾铸对读铭文42字,重文2字:“隹正月初吉庚午,□子登择其吉金,自乍(作)龢铎,中雗(翰)□(且)阳(颺),元鸣孔锽(皇),以□(征)以行,叀闻四方,子子孙孙永保是尚。”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106厘米,宽42.8厘米,高12.8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器身略呈长方形,尾端弧外凸。瑟面微弧,面上有1条首岳、3条尾岳和4个系弦的木枘。枘头圆形,其上浮雕涡纹和柿蒂纹,枘截面方形,嵌入面板和尾端方木块相对应的方孔内。个别木枘因长度不够,又浅槽套接一段木枘,以使面板与尾端斜边木板结合。23根弦被3根尾岳分为3组,内、外尾岳各八弦,中尾岳七弦。首、尾岳外侧分别有相对应的24个透穿弦孔,孔径0.18厘米。首端下部有长方形小孔,尾端下部有凸字形孔。首越椭圆形,尾越凸边椭圆形。瑟面由两块面板拼合,首、尾岳下端凿燕尾榫头,与面板和两侧板上端相对应燕尾缺卯嵌接。

木斗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40厘米,刃宽43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木铲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76厘米,宽10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铜绿山古铜矿

铜绿山古铜矿是一处重要的冶铜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始开采年代不晚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尤为兴盛,延续至汉代。从考古发现看,其开采井巷有机地连成一体,有良好的支护措施,有排水设施。出土的采矿遗物种类众多,包括各类开采工具、装载工具、提升工具、排水工具等。

遗址内多座炼铜炉的发现,表明铜矿石采掘后为就地提炼,遗址残留矿渣总量超过40万吨。楚人于春秋中期控制了鄂东及鄂东南,铜绿山成为楚国重要的铜矿区,为楚国争霸中原提供了雄厚的战略资源。

铜斧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19.8厘米,刃宽15.4厘米,銎径5.2厘米—7.4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露天采矿场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商周时期矿冶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有铜、木、竹、藤、石质等几类。而用青铜制作的铜斧、铜锛等采掘工具的使用,体现了当时矿冶生产的能力,是青铜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见证。

铜斧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25.5厘米,刃宽23.6厘米,銎宽6.9厘米,銎长12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狮子山铜矿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40厘米,刃宽43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本件为目前所见最大的铜斧。

铜斧

铜斧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25.1厘米,刃宽21.2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高7.5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早期炼铜,一般选用孔雀石等含铜品位较高的氧化矿,这种氧化矿不需要焙烧,可直接入炉冶炼。后期则开始用硫化矿炼铜。燃料木炭。块状木炭燃烧温度在1200℃以上,机械强度高,透气性好,利于氧在炉内循环。木炭在冶炼中不仅作为燃料,而且参与炉内的化学反应,利于矿石中铜的还原。

孔雀石

炼渣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4.5厘米,边长19.2厘米×10.5厘米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矿冶遗址上的各种文化遗存都是研究冶炼技术的材料,其中炼渣含有大量的技术信息。如分析铜绿山Ⅺ矿体炼渣,可知该矿晚期开采的是含黄铁矿较高的矿石,生成平均品位为65%的冰铜的炼渣,使用的冶炼工艺属“硫化矿—冰铜—铜”。动力科等三处遗址的炼渣属于冶炼氧化程度较高的早期露天开采或晚期地下开采氧化矿石成铜的炉渣,使用的冶炼工艺是“氧化矿—铜”。

蚁鼻钱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2厘米,宽1.3厘米

1963年湖北省孝感市野猪湖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蚁鼻钱是楚国的主要货币,以青铜仿海贝形状铸造。这种货币整体为椭圆形,正面凸起,背面平整。钱面阴刻文字,或钱面文字似蚂蚁爬于鼻尖,故俗称“蚁鼻钱”,或认为是以蚁鼻比喻钱小。楚地蚁鼻钱刻多种文字。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外径7.4厘米,内径2.8厘米

1979年湖北省当阳市李家洼子1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碧玉。内外缘封边,表面饰谷纹。上饰一透雕凤,凤鸟长冠、尖喙、利爪。凤体顾首曲体,凤身阴饰鳞纹、羽纹。

楚玉

玉璧

玉器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玉主要有璧、璜、琮、璋、佩、环、管、带钩、圭等,以及三角形、条形玉饰。楚玉造型以龙形佩最具代表性,通常龙体奔驰腾踔,脸狭长,面额平直,有的犹似马头。楚玉纹饰上,飘逸、流畅的云纹、气象纹奔放多样,曲线的运用则造就一种运动态势,化静为动,以柔美的线条改变了压抑的氛围。玉反映楚人的精神世界,不同的造型与纹饰有不同的含义。楚人最重玉璧,玉璧是财富、地位、身份等级的象征。

虎形玉饰件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3.8厘米,宽2.3厘米

1994年湖北省当阳市前春3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黑色,两面双线阴刻虎形,前后窄面上有一个对穿圆孔。

玉璜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17厘米,宽2.7厘米

1996年湖北省当阳市乌龟包1号墓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2件,形制、大小相同。玉质青绿色,半透明,夹黑褐色块状斑。扁平体,半环形。边缘雕刻出对称的扉棱,内外缘有阴刻的轮廓线。璜面左右阴刻对称的单体“S”形云纹,以及形态各异的网格鳞纹。顶端有一圆穿孔。

玉璜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外踞长30.4厘米,厚0.45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璜呈弧形,扁平,断面为长方形,上部正中有一小圆孔,孔径约0.2厘米,璜周边有规则地雕琢成鉏牙形,两面有纹饰,阴刻雷纹,周边浅刻一凹弦纹。青玉有光泽。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外径6.6厘米,内径3.4厘米,厚0.7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据《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出土实物,玉器中的好肉比例,并非如《尔雅》所说的整齐划一。

谷纹玉环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外径5.9厘米,内径2.9厘米,厚0.25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青色,有光泽,两面均饰谷纹,保存完好。

谷纹玉环

龙形玉佩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10.4厘米,宽8.3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3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有残缺。透雕龙形,龙身卷曲较甚,两面均阳刻谷纹。此件为黄玉,有光泽,饰谷纹。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上:外径21.6厘米,内径7.6厘米,

肉宽7厘米,厚0.7厘米

下:外径21.7厘米,内径7.7厘米,

肉宽7厘米,厚0.7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两面均阴刻谷纹(中间突起一点似乳钉)。在璧之外部边沿及好的边缘各阴刻弦纹一圈。玉色碧绿晶莹,温润光泽,堪称美玉。

谷纹玉璧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分别为22厘米、29.6厘米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1993年,在对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四方乡郭店1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703枚有字竹简,内容为先秦典籍,其中以道家著作《老子》甲、乙、丙三篇和《太一生水》最引人瞩目。

《老子》乙竹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