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楚争锋:干戈与玉帛的背后

晋楚争锋:干戈与玉帛的背后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为中原盟主,楚为江汉强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号令诸侯,双方常干戈相向,先后发生城濮之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等大小战争数十起。双方也有化干戈为玉帛之举,举行弭兵会盟,诸侯尊晋、楚为共同霸主,由两国平分霸权。青色有褐斑,玉质晶莹。其制作精致,为玉剑璏中之精品。戈自铭“戟”,当另有一矛与之组合为戟。韘有软质和硬质之分,软质的包括纺织物、柔软的皮质等;硬质的则包括较厚的皮革、玉质、金属、骨角质等。

晋楚争锋:干戈与玉帛的背后

春秋之世,诸侯并起,争斗不断。晋为中原盟主,楚为江汉强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号令诸侯,双方常干戈相向,先后发生城濮之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等大小战争数十起。晋与楚的军事实力,从出土兵器车马器可窥一斑。与直接开战相佐,双方还不时会盟诸侯,孤立对方。会盟之意图与战争殊途同归,都离不开“争霸”二字。

双方也有化干戈为玉帛之举,举行弭兵会盟,诸侯尊晋、楚为共同霸主,由两国平分霸权。类似于友好性质的交往,不仅文献有载,考古发现的诸多实物亦是明证。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残长25.3厘米

1952年山西省垣曲县谭家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该剑的剑身有错金铭文“韩钟之□剑”5字。据考证,此剑的主人为景公时期晋国列卿韩穿,韩穿曾参加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88年,晋中军元帅郤克增设三军,韩穿为新上军佐。公元前585年,韩穿带领新上军抗楚救郑。

邲之战,晋国大败,楚庄王称霸中原。其时,士会为上军统帅,韩穿为上军大夫。上军战前准备充分,七队士兵埋伏在敖山之前,层层抗击楚军。因此,尽管晋军在邲之战中大败,晋之上军却损失不大,史称“上军不败”。

韩钟剑

玉剑璏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5.2厘米,宽4.2厘米,厚3.1厘米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又称剑鼻,装在剑鞘上方,用以贯带系剑于腰。青色有褐斑,玉质晶莹。呈禽鸟状,鸟身上各部位均清晰可辨,其身躯匍匐在地,上饰几何形填纹及蟠虺纹。其制作精致,为玉剑璏中之精品。

铜铍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43.7厘米,宽3.8厘米

1979年山西省闻喜县邱家庄8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铍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与剑近似,使用时柄部绑缚长柲。有前锋,形状近矛,可以刺杀,又有双边刃,可以砍杀。此铍制作精细,刃部锋利,在表面有使用特殊的工艺制作出类似于“卐”的纹饰。

铜剑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长49.6厘米

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12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圆首,圆柱茎,双箍,“一”字格,有脊,尖峰,两刃收缩,剑身修长。通体饰几何形金属纹,格上镶嵌绿松石

乐□铍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30.3厘米,宽3.1厘米,茎残长7.2厘米,

厚0.9厘米

1983年山西省朔州市赵家口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铍平脊斜从,前聚成锋,扁平茎,茎末端有一小圆孔。一侧平脊下端有细线阴刻小字两行,共计17字:“四年,□相乐□,右库工师长庆、冶事息,□事。”故名“乐□”铍。

春平侯铍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长33.4厘米,宽3.4厘米,茎长10厘米,

厚0.8厘米

1983年山西省朔州市赵家口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铍平脊斜从,前聚成锋,扁平茎,茎末端有一小圆孔。一侧平脊下端有细线阴刻小字两行,共计19字:“四年,相邦春平侯,邦左库工师长身、冶尹□,执剂。”

阏舆戈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长26.3厘米

1976年山西省临县窑头古城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胡部较长,上有四穿,内部后端开刃,上有一穿。在内穿后有方形印章铭“阏舆”2字。阏舆为战国时地名。

宜安戈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28.2厘米,阑长13.7厘米

1976年山西省临县窑头古城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又名王何立事戈,援部、内部较长,后端开刃,上有一穿,胡部三穿。胡部正面有刻铭“王何立事□冶□所教马重为”12字,反面有“宜安”2字。“宜安”为战国时赵国城邑,据专家考证王何为赵惠文王。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长30.3厘米,阑长16厘米

1959年山西省晋中市离山采集

山西博物院藏

舌形长援,中脊隆起,援上下有刃,下刃与胡部弧接,胡较宽,阑侧三穿。直内三面作刃,有一长方穿。胡中部阴刻“廿三年代相邙皮右库工师吏堂泽执齐”一行15字。

邙皮戈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戈长16厘米,宽7.1厘米;

鐏高9厘米,宽4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援、胡较短,椭圆形銎口,上端有圆形穿孔,用以固定戈柲,銎上部与内上立雕一猛虎擒扼雄鹰,虎昂首张口,曲身卷尾,前爪抓鹰尾,后爪扼鹰首,鹰则伸颈翘尾,奋力搏杀,构成一幅紧张激烈的虎鹰搏击图。鐏为椭圆形銎口,装饰鸟纹,上有固定柲的圆形穿孔。这件器物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

虎鹰互搏戈 鸟纹戈鐏

鎏金嵌银饕餮纹戈鐏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18厘米

太原冶炼厂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13.9厘米

太原电解铜厂收集

山西博物院藏

错银双鸟纹戈鐏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长18.8厘米

山西省原平市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矛是用于冲刺的兵器,分为锋刃与骹两部分,銎口为圆形。矛可单独使用,也是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不施任何装饰,少数装饰有精美的纹饰。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长12厘米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11.1厘米

1965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126号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长30.5厘米

太原电解铜厂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三穿戟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长27.5厘米,阑长12.6厘米

1955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14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弧形援向下勾曲,中脊隆起,三角前锋下刃峻削,胡作距刺,阑侧三穿。长方直内有一长方穿,胡中部阴刻“宜乘乍束戟”5字。戈自铭“戟”,当另有一矛与之组合为戟。

宜乘戟

玉韘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5.8厘米,宽3.2厘米,厚0.3厘米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青色,玉质上乘,制作考究。椭圆形,中间略鼓,两侧各有一孔。器面以十字凸棱将其分割,其间隐起谷纹。韘用于射箭时佩戴在射手前手小臂内侧,防止由于放弦时弦、矢带伤手臂。韘有软质和硬质之分,软质的包括纺织物、柔软的皮质等;硬质的则包括较厚的皮革、玉质、金属、骨角质等。

错银承弓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21.3厘米,口径4.8厘米×2.7厘米

1954年山西省永济市薛家崖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为战车上承托弓架的器具。前端向上弯曲作长颈兽头状,后端为长方筒状銎。

弩机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12厘米—14厘米,高8厘米

1954年山西省永济市薛家崖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弩是由弓发展而成的兵器,由铜质弩机、木臂、弓三部分构成,弩机安于木臂后部,包括牙(二牙联体,其中一牙连望山)、望山、悬刀(即扳机)、机塞、枢轴五种构件。两牙在望山前,下部与望山连为一体;机塞置于牙前,其后分为两齿,上齿顶住两牙下部连接处,下齿钳在悬刀刻口内。使用时,先拉弦触动望山,牙即上升,钩住弓弦,同时带起机塞,钳住其下齿,遂使弩机关锁,然后将箭矢放于牙前凹槽内以望山瞄准后,扳动悬刀,机塞滑下,牙亦随之缩下,被牙所钩住的弦即弹出,将矢发射出去。这种装置增加了箭矢的射程,提高了命中率和杀伤力,成为战国最有威力的兵器之一。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戈长23厘米,鐏长14厘米

2003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

戈是一种兵器。由戈头、柲、鐏构成,是用以勾杀的兵器。长弧三穿,援较为宽短,援锋下斜栏侧一穿,援、内均上扬。戈鐏上部中空以承柲,有对穿的两个孔。

铜戈 鐏

楚国兵器

楚国的武库较为庞大。楚国兵器,种类繁多,包括铜、铁、木、竹、皮等制品。青铜兵器有剑、戈、戟、矛、殳、匕首、镞、弩机等;铁兵器有剑、戈、矛、匕首、镞等;木兵器有盾、甲、殳、弓及各种兵器杆;竹兵器有弓、箭杆等;皮兵器有甲、胄。春秋至战国中期,青铜兵器一直居于主要地位,到了战国晚期,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铁制兵器开始大量出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矛长12厘米—13.2厘米,

镦长5厘米—6.7厘米

2003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全形的矛是由矛头、矜(柄)和鐏(柄尾的金属套)三部分组成。矛头又分为身、骹两部分。身具一锋二刃,其中间的凸棱名曰“脊”。脊两旁或有两凹槽,叫做“饮血”,用以出血进气。锋、刃的下端有用来安矜的空筒叫做“骹”。骹两旁半环状的钮叫做“乔”。乔用来系绳,将矛头缚固在矜上,同时也用来悬挂缨饰。

铜矛 镦

楚王孙渔戟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长17.8厘米,援长16.2厘米,胡长10.5厘米

1958年湖北省江陵县长湖边楚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短内,援狭长上扬,中脊凸起,胡上三穿。错金鸟篆铭文“楚王孙渔之用”六字,三字在胡部,三字在援部。文字工整秀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件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件为一组双戈戟。

铜殳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长11.6厘米,锋长6.3厘米,銎径3厘米,

壁厚0.23厘米

1984年湖北省当阳市曹家岗5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三棱刃,锋锐利,三面各有两道血槽。銎锋之间有隔,宽1.5厘米,三面均饰相同的饕餮纹。銎为九棱形,每面各列4个乳钉(计36个)。銎中空,深至隔前,上有一钉孔。殳为周代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之一。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有铭文之“殳”始得确认。殳分有刃和无刃两种,后者为仪仗兵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矛残长11.4厘米,戈长27.7厘米,鐏长6.5厘米

2003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兵器。由戈头、柲、鐏等构成。戟是在戈、矛的基础上演进而成的既能勾啄、又能进刺的复合兵器。《公羊传·成公二年》:“师还齐侯。晋欲克投戟,逡巡再拜稽首马前。”戟比戈、矛的杀伤效能高,不仅适于车战,也适于步战,是战国乃至秦汉时期最主要的兵器之一。

目前发现最早的楚戟年代在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楚戟的特点是铭文较多,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战国初期。戟原由一戈一矛合成,楚国发明了双戈戟和三戈戟。

弯内戟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矛长12.9厘米,戈长27.5厘米,鐏长4.1厘米

2003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长46.7厘米—56厘米

2003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圆首,剑身较宽,中脊起棱,茎上有木护柄。青铜剑最早见于商代,春秋以后步战增多,剑也由短增长,剑由青铜制逐渐改进为铁制。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直径4.7厘米,厚0.4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www.xing528.com)

圆饼形,两面均平,正面纹饰,中部为一圈涡旋纹,周围饰谷纹,外缘一周凹弦纹,背面素饰,青玉,有光泽,保存完整。

玉剑首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7.1厘米—11.3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扁圆形,内空,可套手指,带柄。柄前端作尖喙鸟首形,大小稍有差别。

骨韘形器(6件)

彩绘龙凤纹漆盾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46.8厘米,宽34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革制,革胎已朽,残存漆皮。盾面通体髹黑漆,饰以红、棕红、黄、金四色。正面绘龙凤卷云纹,每边四龙四凤。此盾应为礼仪用具,非实用兵器。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9.6厘米,底径8.3厘米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安装于马车车轮轴端的金属部件,軎套在车轴的两端,以辖固定,用以加固轴头,辖是车轴上的销子。其装饰有蟠虺纹和蟠螭纹,级别高的贵族墓出土的车軎常以金箔装饰,富丽华贵。

包金车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8.2厘米,口径6.2厘米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带扣车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8.7厘米,口径6.7厘米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绹索纹带扣车軎

车饰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9.5厘米,宽3厘米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错金虎形饰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5厘米,高2.5厘米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贴金铜泡

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直径4.7厘米

1961年山西省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足形铜泡

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长5厘米,宽4厘米

1961年山西省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蟠虺纹车盖斗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高13.3厘米,顶径9.6厘米

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盖斗上作直壁扁鼓形,周壁有长方镂孔18个,为插辐搭顶所用。下渐收,呈细长喇叭筒形,长三角镂孔8个,为固定盖顶所用。斗顶饰蟠螭纹和涡纹。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8厘米

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马车支撑车伞的铜质构件,主管为圆筒形,上接三个支管,分向三方,呈三叉状,管壁有穿孔,用于固定木质支架。

车篷架

连珠纹鸭首带扣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4.8厘米,宽5.5厘米

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呈长方形,是马身上皮带的扣环。扣舌,舌首似鸭首形。使用时皮带从扣环中穿过,以使皮带固定。

镂空蟠螭纹当卢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直径5.5厘米

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当卢是马首额头上的饰件,有圆形、Y字形和长条形等形状。此当卢以镂空蟠螭纹和蟠虺纹作装饰,高级别的车饰也用金、银等贵金属装饰。

单箍素面车軎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7.6厘米,末端直径3.1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素面,表面黑亮。軎身为圆筒形,饰一箍。末端有大圆孔,近末端处饰单箍,辖首铸兽面纹。

素面车軎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高7.6厘米—8.4厘米,

末端直径3.1厘米—3.5厘米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长筒形,末端封闭,首端外张。附辖,辖身为方键形,辖首状如兽形,辖尾有圆穿孔。

暗纹铜牌饰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11.2厘米,残宽6.4厘米

1984年湖北省宜昌市姚家港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整体近椭圆形,横长一端上头有一小柄,其上有两个穿孔,正面施卷云暗花纹,铜底为翠绿色。

铜合叶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左:通长6.1厘米,最宽4厘米

中:通长10厘米,最宽6.8厘米

右:通长8.9厘米,最宽4.9厘米

2003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青铜活叶用于车舆厢板或车门之间的连接,表面饰以饕餮纹、云纹。

八角形节约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2.4厘米,宽2.2厘米,高0.9厘米

1987年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八角形,底面一个方孔,顶面一个圆孔,周边四个方孔。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长22.5厘米,宽3厘米

2006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人面纹短剑

楚公逆钟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51厘米—22厘米,铣间距28.8厘米—12厘米

1993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楚才晋用和晋才楚用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內部的贵族争斗激烈,失势的贵族有时会逃往别国。因此,楚才晋用和晋才楚用之事屡见不鲜。

楚才晋用的著名例子是申公巫臣逃往晋国,策划晋吴联合,致楚背腹受敌,吴师入郢,楚几亡国。这段历史清华简《繫年》中也有详细记载。

晋才楚用的一个例子是伯州犁奔楚。晋国的伯宗被三郤诡杀,其子伯州犁奔楚食采于钟离。伯州犁熟知晋国内情,在晋楚战争中对楚国帮助很大,官至太宰。伯州犁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上下其手”暗示战俘皇颉。

一组8件,前6件钟均铸有铭文。铭文考释如下:

唯八月甲午,楚公逆祀厥)先高祖)考,夫(敷)工(共—供(四)方首。楚公逆出求人用祀四方首,休多禽(擒)□内(纳)飨(享)赤金九万钧,楚公逆用自作龢妻(谐)钖钟百肆)。楚公逆其万年寿,用保大邦,永宝。

铭文记述了楚公逆为祭祀先祖,出巡四方,四方首领入贡赤铜九万钧,楚公逆用以制钟。楚公逆一般认为即《史记·楚世家》记载的熊咢,其在位时间与晋穆侯相当。史籍记载的晋、楚相交,约在春秋早、中期之际。晋穆侯墓出土的楚公逆钟,将晋楚交往的历史提早到了西周晚期,是晋楚文化交流的见证。

镬鼎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高65.5厘米,耳间距102.5厘米

2003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镬鼎用于祭祀、宴飨等礼仪活动中烹煮牲肉,形体较大。该鼎直口、附耳、圜底、蹄足。腹间有一周凸弦纹带;腹部及耳部饰蟠螭纹,足根部浅浮雕兽面纹。出土时鼎内残存牛骨

圆鉴 壶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鉴通高32厘米,口径67.2厘米,耳间距80.5厘米;

壶通高51厘米,口径17.8厘米,腹径35厘米,耳间距39.7厘米

2003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圆壶为盛酒器。子母口,鼓腹,圈足。盖上有三环钮,腹间两侧各有1个攀附龙形耳。器身饰夔龙纹、雷纹、蟠螭纹。鉴为冰酒或温酒器。方唇外折,矮颈内收,鼓腹,矮圈足。颈部有4个龙首环耳。腹间及圈足饰绹纹。壶置入鉴内,之间空隙可放入冰块或温水。出土时,壶置于鉴内,壶口以麻布封口,形态完好的圆形鉴壶尚属首次发现。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长24.3厘米,宽11厘米

1958年山西省万荣县庙前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长援,短胡,三穿,内部较长,上有一穿。采用错金工艺镶嵌文字与纹饰。正面镶嵌一字未释读,反面镶嵌“王子于之用戈”6字鸟虫体文字,内部正反面均镶嵌云纹。为吴王僚即位前制作之器。

王子于戈

晋出吴器

山西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故地,从晚清同治年以来,屡屡出土有铭吴国青铜器,比较重要的有:代县蒙王村出土的吴王鉴、万荣庙前村“王子于戈”、原平峙峪“吴王光剑”、榆杜城关“吴王□发剑”等等。这些吴国器物在山西的出土,真实反映了春秋中晚期大国争霸的情形。

公元前584年,楚人巫臣主动向晋景公提请出使吴国,施行联吴抗楚政策。吴王认为结晋对其扩张更为有利,遂背楚与晋结盟,两国之间交流不断。从此吴国开始强大,并且开始和中原诸国往来通好。吴国崛起后不断攻楚,公元前506年攻破郢都,楚几灭国。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37厘米,宽3.5厘米

1976年湖北省襄阳市蔡坡1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剑身有阴文12字铭文:“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传世文献中吴国号亦作“句吴”,金文中常作“攻”。夫差为吴王阖闾之子,最后一代吴王。吴国于公元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

弭兵会盟

晋厉公即位之初,晋国公卿内斗,无暇外顾;楚国被吴牵制,也无心争霸,双方都有停战意愿。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首倡和平,发起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谋求晋楚和好,订盟互不侵犯。三年后,因楚背约而结束。

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再倡弭兵,邀集晋、楚、秦、齐、宋、鲁、郑等十余国,在宋国召开规模盛大的休兵会议。会议约定各国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违约者,各国共讨之。此后40年间,晋楚未再发生战争,中原各国得以暂享和平。

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鉴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38.5厘米,口径62.7厘米

1999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有对称的兽耳衔环,鉴颈部饰横鳞纹,腹部饰蟠螭纹和垂叶纹,器内壁有铭文3行13字:“攻吴王夫差择其吉金自作御鉴。”

吴王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53.5厘米,口径42.8厘米

1999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附耳内外侧均有纹饰,高足外撇,足跟饰兽面纹。鼎内壁有两行铭文,铭文似经锉磨,故漫漶不清而难以释读,惟左边隐约似有“吴王”字样,器型和纹饰为典型的春秋晚期吴国式样。特别是纹饰,为吴国铜器特有的细密S形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