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旗渠研究:揭秘成功修建的原因

红旗渠研究:揭秘成功修建的原因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有其深刻的客观原因,其中包括自然原因、历史原因、技术原因、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在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水对这一地区的农业和人们的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林县人民忍饥挨饿、劈山斩岭引漳河水、修建红旗渠的自然因素。林县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使灌溉成为首当其冲的大问题。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技术人才,成为以后修建红旗渠的骨干力量。

红旗渠研究:揭秘成功修建的原因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有其深刻的客观原因,其中包括自然原因、历史原因、技术原因、当时的社会背景等。

1.恶劣和贫困的生存环境是自然原因。

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中,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雨量集中在7、8两个月,其他时间降雨很少,形成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在地形上,林县境内多裂隙、溶洞,缺乏良好和稳定的隔水层,导致地表水大量漏失,地下水储存偏少,并且开采难度很大。一首民谣唱:“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45]遇到旱灾,人们只好到几里或几十里以外的地方担水吃。“1963年,有375个大队,2348个生产队,305200人,30150头牲畜仍需远道吃水。其中,2.5公里远担水的181个大队,1140个生产队;2.5~5公里担水的102个大队,650个生产队;5~10公里担水的79个大队,455个生产队;10公里以外担水的13个大队,103个生产队。每年因远道担水误工达480万个,占农业总投工的30%。”[46]唯独林县北部的浊漳河常年水量丰沛,为修建红旗渠提供了可能性。

水贵如油,许多山村的农民,平时很少洗脸洗衣服,多在特殊情况时才洗手脸。洗脸也往往是全家伙用一个盆,舀一点水,多次使用。刷锅洗碗水也是连用数次。长期以来林县人缺少讲卫生的基本条件,各种疾病时有发生,特别是食道癌、肠胃病、甲状腺肿大、疟疾等极为普遍,给广大群众带来极大痛苦。

由于十年九旱,粮食产量很低。平常年景小麦亩产不过35公斤,秋粮也不上100公斤。1959年,林县大旱。受灾最严重的砚花水村,从河北省挑水种的小麦到夏季收割时不用镰,“全大队平均亩产二两八钱。”[47]人们生活非常困苦,终年过着“早上清汤,中午糟糠,晚上稀饭照月亮”的生活。“合涧乡柳河水村秦保山一件棉袄穿了16年。小寨村赵贵成全家6口人,只有1条破棉被,小孩能从被子破口处钻出来。”[48]此类情况不胜枚举。

长期贫困的环境,进一步制约着经济发展。1944年林县解放时,只有一所中学,11处小学,能入学的大部分都是富裕户子弟。山区生活很枯燥单调。“住在山区真苦恼,啥好咱也看不到,一辈子难看一次戏,唯有不少听狼叫。”20世纪60年代以前,林县工业几乎为零,其他各业也得不到发展。

长期以来,林县形成了单一的农耕生产方式。林县人民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靠天吃饭。在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水对这一地区的农业和人们的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林县人民忍饥挨饿、劈山斩岭引漳河水、修建红旗渠的自然因素。

2.长期的水利建设的历史提供了技术保障。

林县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使灌溉成为首当其冲的大问题。为了发展水利,林县人民很早就开始兴修水利了。

公元1268年,在元朝潞安巡抚李汉卿的主持下,林县人民历时3年修成天平渠,该渠长10多公里,宽0.33米,一举解决了林县县城的吃水问题。

自元代修建天平渠之后,林县人自发地向旱魔发起了顽强的挑战。于是,一处处小型引水工程如秋野的山花,在太行山的山坳里遍地绽放。明代有黄华渠、永惠渠、谢公渠,清代有桃园南渠、灌田渠、郭家园渠、武家泊渠、南陵阳渠、峪门口渠、古城渠、北陵阳渠、嘴上渠、河南园渠等10多条饮水灌溉渠。

以上这些渠道的修建,都是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与协调下才得以建成。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林县还不能修建像红旗渠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这是因为土地属于私有,分别属于不同的户主,而且各户在一块梯田上的面积也不相同,人们对建造引水工程的收益预期不同,积极性也高低不一,因此很难组织大量群众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然而,800年修渠不止的历史,使林县人民经历了水利建设的锻炼,积累了大量的修渠经验。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技术人才,成为以后修建红旗渠的骨干力量。(www.xing528.com)

3.农村产权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制度和组织支持。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林县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行,生产力有了发展。但是,水、路、病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障碍,其中水又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障碍。因此,中共林县县委决心改变林县的贫困面貌,关键是抓水。从20世纪50年代起,县委动员全县人民群众,大力开展以打井、建池、挖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活动。

从20世纪50年代起,县委动员全县人民群众,大力开展以打井、建池、挖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活动。水利建设由小型到中型,日趋发展。“到1959年底,林县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364条,水库36座,其中县办中型水库两座,小型一、二类水库34座;旱井27120眼,水井5652眼,有效灌溉面积达20.1万亩。”[49]形成了南、北、中3个水利灌溉体系,缺水问题得以缓解。

从1953年起,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5年底,林县全县共形成2500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春,又升格合并为344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08232户,占农户总数的99.87%。”[50]林县农业集体化完成,土地公有制建立。1958年,农页。业合作社进一步升级,人民公社形成,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农业产权制度的重新安排,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人民公社高度的公有制结构,冲破了小农经济的束缚,使个体农民容易动员,他们的组织程度大大提高,意识形态感召力与忠诚度也比较强。这样,依靠集体力量,为有效组织数万人建造跨区域的大型引水工程提供了制度上与组织上的保证。

4.形势的发展培育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在中国大地上,1958—1960年是一个“赶超英美”的时代,“大跃进”运动从农业战线开始。“在农业方面,最突出的跃进是兴修水利运动,证明了人民群众征服自然的威力。”[51]水利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1958年11月,毛泽东在召开郑州会议前和豫北的地方领导人座谈时强调:“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搞水利。”[52]1959年10月,党中央号召继续大规模兴修水利:“水利仍是目前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在今后几个冬春,再搞几次水利建设高潮,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水利化,这是全党全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53]11月,河南省委召开会议,提出:“1959年冬和1960年春的农村工作必须以水利建设为中心,实行水利挂帅,组织1000万劳动大军,开展一个比1958年水利建设高潮更气势磅礴的水利建设运动。”[54]此后,河南全省掀起水利建设高潮。

林县人民迫切希望改变十年九旱、贫穷的生活。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1954年5月,杨贵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从此担任和兼任这个职务达21年,直接领导了红旗渠的规划和修建的全过程)回忆说:“由于一直缺水,修渠引水是当时群众最渴望的事。”[55]一旦政府号召改变缺水的面貌,他们的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起来。这就为红旗渠的修建培育了广阔的社会基础。

1959年,林县大旱,“引漳入林”建设提上了日程。1959年10月,杨贵主持召开县委全体(扩大)会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水利建设蓬勃发展,“引漳入林”是大势所趋,是从根本上解决林县干旱贫困面貌的唯一途径。之后,经过积极努力,得到上级的批准和山西省各级政府的同意,“引漳入林”工程确定了下来。

1960年是共和国的最困难时期,但对林县来说,从山西省引水修建红旗渠却减少了许多纷争。由于到处笼罩着饥饿的气氛,没有人干涉这件事。如果晚几年再动工,红旗渠肯定修不成,因为水是稀缺资源,到1965年就出现了争水矛盾。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县县委召开全县广播誓师大会,向全县人民宣读《引漳入林动员令》:工程建成后,林县将会变成“渠道网山头,清水遍地流”的新山区,号召林县人民为此而努力奋斗。《动员令》具有强大的精神推动作用,使广大群众对幸福生活充满渴望,纷纷表示坚决支持县委的决定。

修建红旗渠代表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以后长达10年的修建中,林县人民任劳任怨,不怕流血牺牲。在红旗渠的建设中,“有81名干部和民工献出生命。”[56]林县人民以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谱写了人生的壮丽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