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学研究:红旗渠的源远流长

史学研究:红旗渠的源远流长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中共林县县委决定,改变林县面貌,3个问题一起抓,把水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河流水,挖掘地下水,蓄住天上水,修渠、打井、建水库、水土保持多管齐下。1950~1959年的10年间,林县人民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才真正开始建设用于林县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在林县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自来水,成为一大新闻。

史学研究:红旗渠的源远流长

林县的水资源短缺,降雨时间又十分集中,旱涝灾害频繁,使灌溉成为首当其冲的大问题。水,维系着林县人的生命,人们惜水如命。为此,林县人民很早就开始兴修水利了。

早在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治水,开出20条渠引浊漳河水灌溉邺地。这个故事妇孺皆知,邺地距林县不过200里。

公元1268年(南宋咸淳四年),在潞安巡抚李汉卿的主持筹划下,林县大地上第一条渠——天平渠开工了。该渠历时3载,投工10万个,修成后一渠清流由西及东,自天平山龙洞起,经由桃源、胡家庄一直流到县城南关的阜民池。这条天平渠不仅润泽了沿途十几个村庄的老百姓,而且一举解决了林县县城的吃水问题。天平渠长10多公里,宽0.33米,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不过是一条毛渠而已,但在当时,却造福了一方百姓。

公元1596年(明朝万历二十四年),滋阳县(今河北省行唐县)举人谢思聪奉命来林县担任知县,他动员老百姓修筑一条9公里长、0.4米宽的水渠。从洪峪村到平安村,引洪峪泉水,解决了合涧一带40个村庄的人畜吃水问题。只要谁能帮助老百姓兴水造福,谁就会受到尊敬和爱戴。人民感恩戴德,世代不忘,为渠起名“谢公渠”,修建“谢公祠”,并将他的事迹载入历代纂修的《林县志》。

自元代修了天平渠,明代修了谢公渠后,林县人自发地向旱魔发出了顽强的挑战。于是,一处处小型引水工程便如秋野的山花,在林虑山的山坳里遍地绽放。明代有黄华渠、永惠渠、谢公渠,清代有桃园南渠、灌田渠、郭家园渠、武家泊渠、南陵阳渠、峪门口渠、古城渠、北陵阳渠、嘴上渠、河南园渠10多条引水灌溉渠。

抗日战争时期,林县是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领导全县人民一面抗日,一面开展大生产运动,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设施。1942~1943年,林县连续两年大旱,蝗虫泛滥成灾。同时,日军“扫荡”抗日根据地,林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异常困难。这一时期,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部正驻扎在合涧乡河西村。为了改变根据地人民的生活,在战争间隙,皮定钧司令员率领军民修建了一条引水渠名为“爱民渠”,长2公里,宽深各0.7米。“爱民渠”水源来自淅河,能浇地100多亩。1944年1月,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任村一带领导群众修建了一段引露水河水的小型渠道,被称为“抗日渠”。由于条件所限,当时渠未修成。1957年11月,任村区政府组织尖庄、任村、南丰、桑耳庄、清沙等10个村的群众照原线开挖,至次年4月竣工。共完成挖砌土石方13万立方米,投工15万个,投资5万多元。自尖庄村引露水河水,流经木秋泉、任村、西坡、南丰、桑耳庄、清沙、石岗、豹台等村,到盘山村止,长26.5公里,渠宽1.55米,深1米,过水量1立方米/秒,灌田7000亩,解决了1万多人的生活用水。1964年改由红旗渠补给水源。

根据史书记载,从元代李汉卿修建天平渠开始,林县人民修建的引水渠大多用于饮用水,只能灌溉800公顷农田。然而,这些靠引山泉水修成的渠有很大局限,天上有雨,水流淙淙,大旱袭来,存水无几。新中国成立前的林县,依然是一片偌大的火龙岗。旱魔还在掐紧林县人的脖子,缺乏水源仍然是制约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的严重障碍

总之,林县人民为发展水利,同大自然作了顽强的斗争。到1949年底,先后挖掘小型渠道15条,打水井3529眼,打旱井10600眼,挖旱池420个,利用水泉96个,灌溉面积1.55万亩。[1]以上这些渠道的修建,都是在地方官员的主持和协调下进行的,正是地方政府在较大范围的组织与协调,这些水利工程才得以建成。尽管如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灌溉用水和人畜吃水的问题。这是因为林县70%的耕地分布在山区,主要是沿山坡分层的梯田,农田与水源间的绝对高度过大,以至于提水灌溉不仅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很大,在经济上也不划算,而且组织引水工程本身也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土地分属不同户主,而且各户在一块梯田上的面积并不相同,这使人们对建造引水工程的收益预期不尽相同。由于获得水的约束因素太多,多少年来林县人一直处在水源奇缺的生存环境中。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在做了新社会的主人后,迫切要求在经济上再来个翻身。当时,仍然有“三座大山”压在林县人民身上,成为山区建设的主要障碍,这就是水、路、病。其中,水又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障碍。人没有水不能生存,有水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发展。因此,中共林县县委决定,改变林县面貌,3个问题一起抓,把水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河流水,挖掘地下水,蓄住天上水,修渠、打井、建水库、水土保持多管齐下。

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林县人民获得了土地。生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革,生产力有了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由于水源严重紧缺,直接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因此,县委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改变林县的贫困面貌,关键是抓水,只要有了水,其他问题就都好办了。1950~1959年的10年间,林县人民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才真正开始建设用于林县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县委动员全县人民群众,大力开展了以打旱井、修渠道、挖池塘、引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工作,在全县开展了以打井、建池、挖山泉为中心的兴修水利活动,开始了山区建设。

1951年,城关区政府领导群众扩建了始建于元代1268年的桃园渠(天平渠),改名为爱国渠。完成土石砌方6.4万立方米,投工7.5万个,除解决桃园、白杨凹、胡家庄、李庄等村群众及县城居民吃水外,可灌溉耕地5000余亩。中共合涧区委动员群众兴修了长6公里的建设渠,深、宽各0.7米,灌田两千亩。

1952年,林县县委书记王大海等人带领位于两个深山沟的桑耳庄和马家山村民苦干一冬一春,修了一条长3.5公里的瓦管渠,引山泉入村,分片安装6个自来水龙头,解决了380户村民的吃水困难。在林县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自来水,成为一大新闻。消息一传开,成为附近山村的一大奇迹,群众争相参观,也轰动了平原省(当时林县隶属于平原省)。在当时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力量颇小的情况下能办到这一点,已很不容易了。

1952年和1953年,林县县委又分别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钧领导修建的爱民渠和修建于1940年的新民渠(又名益民渠)进行重修扩建,扩大了浇地面积。1952年,姚村区委领导群众修了建民渠,以史家河村的史家河为渠源,到柳林村止,长8公里,宽、深各1米,可灌溉耕地1万亩。1952年,姚村区政府组织村民修建了建民渠,这条水渠从史家河至柳林村,长8公里,宽、深各1米,可灌溉耕地666.7公顷。

1951~1953年,合涧区政府动员村民修建了长6公里,宽、深各0.7米的引水渠,可灌溉耕地133.3公顷。同时,对抗战时期修建的爱民渠和益民渠进行扩建。

河顺区马家山村位于深山沟,人畜吃水全靠到村西山沟里取水,1953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把西沟的泉水引进村,不但解决了200多户人家吃水远的问题,还能灌溉50多亩耕地。有了水后,这个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

1954年5月,杨贵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通过调查研究,他认为林县在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主人,生活有了改善,但缺水仍是一个严重威胁,建国前后虽然也注意抓水利建设,解决人畜吃水问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所限,水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干旱时多数村庄仍然要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去担水吃,不仅占用大量劳力,而且大面积耕地得不到适时耕种。因为缺水,粮食生产种不保收,产量低,荒山秃岭无法绿化,农、林、牧、副、渔各业不能得到全面发展。他紧紧抓住桑耳庄、马家山引水进村解决人畜吃水的典型,组织全县区村干部参观学习,提出“桑耳庄、马家山能办到的,其他地方能不能办得到?”在干部群众中开展大讨论。他大讲搞好水利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变林县贫穷落后面貌的关键,大讲建设山区,发展经济的美好前景,鼓励广大群众树立治山治水的信心和决心;探索从根本上改变林县贫穷面貌的路子,决心抓住“水”这个根本,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

1955年,在任村区政府的组织下,附近村民修建了长达17.7公里的“天桥断渠”,共挖掘土石方8.1万立方米,开凿隧洞18个,使该区域的灌溉面积扩大到866.7公顷。

1955年冬至1956年9月,在林县县政府的组织下,在淇河上扩建了原有的淇河渠,这个灌溉渠系的总干渠长1.4公里,下分淇南和淇北两条分干渠,渠长44公里,共有9条支渠,全部长度为61.8公里。这是当时林县南部最大的一个引水工程。

在修渠的同时,政府还领导林县人民打旱井。林县大部分地区打井数百米深不见水,因而多挖地为窖,蓄雨水,名曰“旱井”。“1949年,有旱井1.06万眼,1950年开展村村户户打旱井运动,至1957年,早井发展到27120眼。1962年,县人民委员会向各农户颁发《井权证》,鼓励个人掘井。”[2]旱井不仅可以提供人畜用水,还能解决春播水源不足的困难。

从1951年到1955年,林县的水利建设有一个共同点:党组织、地方政府组织牵头,并提供组织、信息、技术服务,个体农民参与;党组织、地方政府组织与个体农户通力合作;在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人们自筹资金、自带工具、自行设计、投工。这种组织方式富有成效,取得了一定成功。

1953年起,随着总路线的实施,合作化运动在全县范围内展开。到1955年底,林县全县共形成2500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春,又升级合并为344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08232户,占农户总数的99.87%。[3]林县的农业集体化完成了。

高级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产权制度的重新安排,冲破了小农经济的束缚,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革。由于合作化运动的成功,不仅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农业基础条件上的准备,而且也为农村开展较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人力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农民的组织程度大幅度提高,为有效组织几万人建造跨区域引水工程提供了制度上与组织上的保证。这样,在水利建设方面,依靠集体力量,以点代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小型到大型,全面制定规划,更加掀起了以兴修水利和防治水土流失为中心的治山治水活动。广大群众战天斗地,改变面貌的劲头更足,改天换地的胆量和决心越来越大,而且在治山治水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脾气,为后来兴办“引漳入林”工程奠定了组织基础、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

1957年11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全国山区工作座谈会,由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主持,各省负责农业的书记或副省长参加,同时有10多位县委书记参加。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在会上汇报了林县干旱缺水、地方病及治山治水建设开展的情况。11月10日,朱德副主席作了《必须重视和加强山区建设》的重要讲话,指出:“山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很大的潜在力量……千万不要低估了山区的价值。”但是山区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同志不重视山区工作。他们不懂得,如果不把山区的富源开发出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困难的。”他特别指出山区建设方向“应该是从山区原来的自给自足经济发展成为全国统一经济的一部分,同全国经济相交流。山区的建设发展起来了,山区的富源一定会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贡献给全国的建设事业,这正是我们建设山区的远大目标”。[4]

要彻底改变林县山区贫困面貌,必须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有了水,粮食产量才能提高;有了水,才能腾出远道取水的劳力去搞其他建设;有了水,才能改变卫生条件,逐步消灭地方病,改变山区群众的精神状态。于是,县委决定要狠抓水利,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根据全国山区工作座谈会议精神,1957年12月13日至31日,中共林县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县委第一书记杨贵作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报告,提出伟大战略目标。这份报告是林县改天换地、艰苦创业的纲领性文件。县委响亮地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斗口号,明确水利建设的任务与要求,号召林县人民要同大自然做坚决的斗争,要让太行低头,让河水听用,从根本上改变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全体代表还一致通过了《林县1956年至1967年农业发展规划(修改草案)》,这次大会是一次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师大会,县委提出的这一口号激励了一代人,是林县历史上一座里程碑。

1958年,高级农业合作社升级,人民公社形成,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的年代。在当时,公社既是大的生产体制,又是地方政府,具有行政管理与经济事务的双重功能。人民公社的组织性较个体农民强,容易动员,意识形态感召力与忠诚度也比较强。这样,使红旗渠设施的兴建更加容易。广大群众更加坚定了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决心,水利建设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小型建设到中型建设,日益发展。到1959年止,全县建成英雄渠、淇河渠、抗日渠、天桥渠和弓上水库、要子街水库、南谷洞水库、石门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水浇地面积由建国初的1.2万亩增加到1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改善。

这一时期,几个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如下:

英雄渠(原名淅河渠),引的是淅河水。淅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在合涧乡嘴上村西入林县境内,是林县四大河流之一。千百年来,淅河被老百姓认为是条害河。沿岸山势凶险,夏季山洪暴发,水流湍急,常常淹没土地,冲走村庄。由于两岸山势陡峭,提水困难,当地农民不得不守着河水种旱地,翻山越岭挑水吃。“淅河水,弯又弯,淅河岸边真苦寒。守着高山没柴烧,挨着河边种旱田。天旱旱得苗枯死,下了大雨冲庄园。旱涝灾害年年有,啥时熬过这熬煎。”[5]这首民谣一针见血地反映了淅河水害的情况。

经过对淅河的考察,1957年12月9日,中共林县县委作出决定,成立英雄渠施工指挥部,兴建人民群众企盼已久的英雄渠。

修筑英雄渠,是林县人与大自然角逐中的首次大仗,很多困难是过去搞一些小型水利工程从未遇到过的。修建淅河渠时,当时国家拨款16万元,动工后修了不到三分之一,经费用完,是年6月因农忙暂停。1957年12月12日复工,动员淅河下游的城关、大屯、合涧、原康、小店、小屯、采桑、秦家坡、南峪9个乡的群众参加。

1958年1月13日至14日,县委在合涧召开林县淅河渠建渠民工代表会议,杨贵在会议上作《动员参加建渠的群众,战胜一切困难,为完成建设淅河渠任务而斗争》的报告,会议通过施工方案决议,成立以杨贵为主任,申锡让(副县长)、栗永祥(水利局副局长)、王茂武(合涧区区长)为副主任的淅河渠建渠委员会。县委决心在淅河流域修建一条规模较大的渠道,解决灌溉和群众吃水问题。会议决定淅河渠改名为“英雄渠”。会后,568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及修渠民工组成98个突击队。

英雄渠的主干渠长13.8公里,在主干渠上有3道险要之处:红砂崭、紫砂崭、青石崭。特别是青石崭,需要通过绳梯爬3层崖头,在崭顶上悬空施工。民工们冒着严寒,在太行山腰的红砂崭、紫砂崭、青石崭等险要地段上摆开了一个个劈山引水的战场。

第一层崖头爬过去后,第二层崖头也很危险。崭头遮住了半边天,崖下是万丈深渊,无论往上或向下瞧,都让人头晕目眩,心惊肉跳。前进没有道路;后退是绝壁,跌下去会粉身碎骨。更艰险的是悬空作业——在崭顶上打两个钎眼,插上细钎,把绳一头系在上面,一头系在腰间,像壁虎一样,凌空打钎、放炮、劈崖。在危险面前,大家争先恐后抢任务。

渠道要通过一道152米长的隧洞,岩石坚硬,工程艰巨,凿洞英雄们为了早日通水,春节都没有停工,继续轮班干。大家给这个隧洞起了个名字,叫“英雄洞”。

林县人放炮崩山,也是在英雄渠上首创的。在修渠过程中,群众创造了放大炮、拐弯炮、斜面炮等爆破崩石技术,加快了工程进度。当时,在青石崭崖头上出现一方有3间房子大,形似母猪的石头。不劈下这块巨石,很难保证在峭壁半腰清理渠底的民工安全。

5名炮手上去了,打眼,装药,一阵炮声过后,石头只炸掉几小块。再打眼,再装药,再放炮,仍然矗立不动。这时,“母猪石”腰部的一个空洞引起了炮手们的注意。一番紧张的打眼装药、放炮、点火,轰的一声,半座山飞上了天,青石崭乖乖低头了。(www.xing528.com)

闯过一道道难关,英雄渠钻出了大山的屏障,分成5条支渠伸向田野。4条支渠开凿顺利,唯独五支渠要跨过淅河。怎样让渠水飞过淅河?经过仔细研究,决定修天桥渠,在天桥上铺帆布输水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邮电局工人架天桥用的铁丝绳,缝纫厂鞋匠缝帆布用的输水管,家具厂油漆匠的刷帆布,机械厂提供了优质的用于支撑天桥的钢材。1959年1月,天桥终于架成通水了。帆布输水管像一条巨龙,头在北山,尾在南山,从离地50米高的空中,飞过了240米宽的淅河。

1959年5月1日,英雄渠竣工通水。渠首位于晋、豫边界的苏家坪村西,拦河坝全长80米,干渠沿淅河北岸到合涧大桥止,渠底宽3.2米,渠墙高2.2米,设计流水量8立方米/秒。干渠下设支渠5条:一支渠沿林虑山东麓向北到黄华止,全长18.5公里;二支渠至油村沿乌云山北侧,向东到南采桑,全长32公里;三支渠沿乌云山南侧,向东到东姚老里沟,全长110公里;四支渠由合涧村向南,跨合涧淅河大桥,沿柏尖山东,到小店桃科村止,全长57.5公里;五支渠自英雄洞出口向南,过淅河天桥伸向原康境。

英雄渠全长330公里,蜿蜒在莽莽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盘旋在悬崖峭壁上。5条支渠奔向四面八方,与无数小水库、坑塘、旱井沟通成网,灌溉着合涧、城关、东姚、横水、原康等乡24万亩土地,解决了8万山区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6]

英雄渠的修建,是林县人民赢得的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第一个胜利,为后来建设红旗渠工程做好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全面演练和准备,坚定了林县人民大力兴修水利的信心和决心,是千军万马决战太行的一次隆重的奠基礼。

1958年3月,国务院在新乡召开水利工作会议,讨论治理卫河问题。治理方案是上游“摘帽”、下游“脱靴”,即上游建水库把水蓄住、下游疏浚河道使水流畅通。会议结束后,县委研究决定修筑要子街、弓上、南谷洞3座中型水库。当时认为只要有了这3座水库,全县南、中、北部就可以彻底解决农业灌溉问题。

要子街水库坐落在淇河上游,位于林县南部辉县境内,是林县县办水利工程之一。为了将淇河变害河为利河,驯服洪水为人民造福,1958年3月27日,林县8000多名公社社员开始在要子街村南拦河筑坝修水库,7月27日竣工。4个月的斗山,斗河,一鼓作气,拦腰斩断了淇河水,筑起大坝和水库。

这座中型水库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建成,但由于是初次施工,缺乏经验,大坝清基不够好,在汛期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时,不幸被洪水冲垮。

林县县委和广大群众改造自然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大家在失败中寻找经验和教训,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又于当年11月18日再次向要子街水库发起总攻,经过8个月的连续作战,到1959年7月终于实现了广大社员日想夜盼的“拦腰斩断淇河水,太行高峡出平湖”的美好愿望,淇河水听人指挥了。在修建中先后共完成土石砌方82万方,投工252万个,投资230万元。经过第二次复修,工程质量良好,达到了原来设计的要求,碾压式的土坝高21米,坝顶长265米,底宽150米,顶宽5米。设计库容水量720万立方米,总投工252万个(包括溃坝后复修),共完成土石方82万立方米。[7]

要子街水库控制流域面积达450平方公里。库下有淇南、淇北两条干渠,共可灌溉临淇、泽下、茶店3个公社的73000余亩土地。不仅引水上山灌溉千年干旱的土地,使粮食产量获得了大幅度增产,而且,又为根治淇河水害,保证下游安全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弓上水库,位于淅河中游合涧公社弓上村,为林县三大水库之一,它截断淅河流水,是以防洪、灌溉、发电为主的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

1958年4月1日,弓上水库正式动工兴建,当初,上万名社员群众来到淅河河槽,因陋就简,以土带洋,没有工棚自己盖,没有工具自己带,不会技术自己学,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没有资金自己筹,一切依靠自己,一切自己动手。

为了提高工效,加速工程进展,群众群策群力,创造了“爬山火车”“水打胶车”“空运机”“挖土机”“起重机”“翻山罐车”“转罐铁轨”等先进工具。“爬山火车”以煤汽机或电动机为动力,牵引绳索,一次带动13辆罐车,自动运土运石,大大提高工效;“水打胶车”利用河水落差,打动水轮,牵引胶轮车,一次带动50辆,在300米高的斜坡上,巡回上坝,节约大量劳力,提高了工效。

水库大坝为黏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51.5米,顶宽4米,长320米,底宽194米,长170米。坝顶高程507.3米,坝基高程456.8米。[8]该库建成共计完成土石方120万方,投工日454万个。

1960年5月20日,弓上水库正式竣工。这个水库的建成,控制流域面积60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3220万立方米。不仅拦蓄了洪水,使淅河两岸群众免遭洪水威胁,而且库水还和英雄渠水配了套,长年灌溉着十几万亩土地,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群众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南谷洞水库位于县城西北部的露水河谷中。1958年4月动工,1960年7月完成大坝主体工程,坝基长58米,底宽360米,高78.5米,坝顶长205米,顶宽10.3米,为黏土斜墙堆石沥青护面结构,设计总库容量6380万立方米。

南谷洞水库拦的是海河上游漳河支流露水河,是林县最大的一个水库。

露水河是林县较大河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杨维、杏城、赵城一带,全长100余公里。整个流域全是高山深谷,河床甚陡,一到汛期洪水暴发,冲房毁地,给沿河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为了控制这条河流,兴利除害,林县任村、姚村、东岗、河顺、石板岩5个公社的社员群众,自力更生,与露水河展开了激烈战斗。

在该库的修建过程中,由于大坝既高又宽,任务相当艰巨。当大坝逐渐升高以后,从下边往坝上运石头非常困难,工地党委集中广大群众的智慧,采用从大坝两山用老炮往下劈石头的办法,让劈下来的石头自动流到坝址上,每日炮声隆隆,流石哗哗,群众称这种办法叫“流石河”。有的石头不能采用这种办法,大家又想办法,由山坡至坝址铺设铁、木轨道,一人推一辆小罐车,一次能运一方多,群众称这种办法叫“飞车运石”。“流石河”“飞车运石”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坝运石同题,大大减轻了群众的劳动强度,加速了工程进展。

运石问题得到了解决,又出现了崩山缺少炸药的困难。社员们采用土办法,用火熏“有离”的石头,拿锤钻、老撬开石。后来又逐渐想出办法,用硝酸铵配锯末自制炸药,彻底解决了放炮开山的难题。

在水库修建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例如筑库英雄元金堂,在一天晚上隧洞施工中,突然一箱炸药着火,他为了保护60个社员的生命,不顾一切,抱起炸药箱冲向了洞外,他以自己的生命保护了60个民工的安全,以自己的英勇壮举,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从1958年4月1日动工,大战两年零三个月,于1960年7月南谷洞水库胜利竣工。南谷洞水库的大坝坝基位于河床高程107.5米,水库输水洞在大坝右岸,分一、二两级。水库大坝为黏土斜墙堆石坝,坝高78米,最大坝长164米,河槽最小坝长58米,坝宽241米,顶宽9.5米。

南谷洞水库的建成后,控制流域面积270平方公里,库水除供应抗日渠水,解决两万余人吃水问题和灌溉近两万亩土地外,还可作红旗渠水源的补充,使库渠配套,得到了灌溉双保险。

在水土保持方面,庵子沟村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得很出色。庵子沟位于东冶乡西南的山沟里,是一个穷山庄,全村背靠大垴,100多口人散居在11道山梁上,祖祖辈辈耕种着沟底182亩农田,1690亩荒地,连年洪水冲刷,山体裸露,冲沟倒岸,群众生活十分贫苦,一般年景粮食只能维持6个月。既不靠河,又没山泉,也打不出活水井,水源奇缺。由于山高坡陡,梯田失修,山洪暴发,冲沟倒岸,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过去有一首民谣:“到处干山头,洪水遍地流,下雨冲庄地,遇旱田不收。”[9]穷山恶水严重阻碍着生产的发展,群众冬春为出村远道找水吃而忙,夏秋为山洪冲刷而愁,粮食产量很低,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一亩地也不过收上百十斤粮食,群众生活十分贫困。“庵子沟,灰溜溜,十年就有九不收,亲戚朋友断来往,光见狍羚爬岸头。”[10]

1953年,庵子沟村民决心征服穷山恶水,彻底拔掉穷根子。在党支部书记石子鸿的带领下,干部和群众同心协力,冒寒风,破冰雪,一股劲干了两个月,在山坡上垒起了9道梯田大石岸,挖了5000多个鱼鳞坑,开了7条防洪渠,栽了3000多棵树苗。不料,第二年春天下了一场暴雨,山洪猛泻,9道岸冲垮了8道,鱼鳞坑变成了流水沟,庄稼淹没了,成活的小树顺水漂走了。第一次治山工程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党支部成员并没有被吓倒,石子红和其他支部委员冒着倾盆大雨跑到山上,从山前转到山后,从山脚又爬上山顶,查看水土流失情况,测量洪水流势。就这样,一下雨,大家就争着往山上跑,细心调查研究,终于摸清了水的来龙去脉,找到了规律,得出了“水是一条龙,先从山头行,治下不治上,等于一场空”的结论。原因找到了,新的治理办法也出来了。党支部带领群众马上又投入了战斗,采取“从上治起,节节拦蓄,排蓄结合,上下兼治”的新方案。之后,动员群众农闲大干,农忙小干,大干苦战水利战线。从1954年到1957年的4年时间,他们挖了10000多个鱼鳞坑,修了50多条排洪渠和近百个澄沙坑,还打了两眼旱井,挖了一个蓄水池。另外,还在峡谷里闸坝造梯田60多亩,植树7000多株。这一系列措施确实发挥了作用。1956年下了一场大雨,下得沟满壕平,新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做到了水没下山,土没出田,这一年“粮食亩产达到353斤,比1952年的120斤提高了两倍”。[11]1957年小麦遭了雹灾,但秋季又比1956年增产了三成多,社员经济收入提高。水土保持后,水位上升,村里打成了活水井,群众也有了活水吃。有了水,有了粮,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庵子沟变了样,到处充满了歌声和欢笑。

庵子沟为全县树起了建设山区的榜样。1958年1月,中共林县县委在庵子沟召开县委全体(扩大)会议,推广庵子沟治山治水经验,县委书记杨贵作了《鼓足干劲,苦战三年,为基本控制林县水土流失而奋斗》的报告。大会做出决议,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千个庵子沟”运动,为动员全县人民向山区进军,更大规模的开展水利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接着,县委还召开青年建设山区积极分子誓师会,对光秃的龙头山开始进行绿化,对热爱山区办水利的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全体与会干部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庵子沟,提高认识,开阔眼界,学到治山治水的新方法,增强了信心。“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一个大规模的以整修梯田为中心的水土保持运动在全县展开了,各社队组织干部群众到庵子沟参观学习。当时响彻全县的口号是:“春节不误大跃进,吃罢饺子就上工。”

“一千个庵子沟”运动在全县取得了很大成绩。“共整修梯田38.9万亩,挖鱼鳞坑2449万个,修防洪渠3.7万条,封山育林16万亩,植树造林36万亩,闸谷坊19805座,挖旱池2453个,打旱井28512眼。”[12]这样,就控制了全县大部分水土流失面积。庵子沟运动,初步改变了林县的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社员群众尝到了治水的甜头。他们治水的心情更迫切,治水的胆气更壮,进一步解放了他们的思想,为林县的水利建设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庵子沟的经验传遍全县,在县委的带领下,全县15万人的治山治水大军,西起太行山顶,东到淇河两岸,摆开了一个个新战场,挖渠道,打水井,修梯田,闸谷坊,向穷山恶水展开了全面进军。“一千个庵子沟”运动在迅猛发展。英雄渠工程跃马扬鞭,飞速前进。淇河、淅河、露水河3条季节河上游的要子街、弓上、南谷洞中型水库同时动工修建。4万名公社社员组成的水利大军,在“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力量。

“一千个庵子沟运动”还影响了整个河南省,1958年2月3日,省委农村工作部和省林业厅领导率参观团来庵子沟参观。3月5日,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赵凤岐带全省151名劳动模范参观庵子沟,庵子沟成为全省治山治水的一面旗帜,石子鸿被评为河南省特等农业劳动模范。

1960年4月,《河南日报》发表了题为《石子鸿是生产队长的好榜样》的长篇通讯,并配发了《从石子鸿的模范事迹中吸取力量》的社论。[13]

5月9日,中共新乡地委作出了《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学习石子鸿运动的决定》,号召广大基层干部“学习石子鸿,赶上石子鸿,超过石子鸿,使全区涌现出千千万万个‘石子鸿’式的模范干部”。[14]

到1959年底,林县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364条,水库36座,其中县办中型水库两座,小型一二类水库34座;池塘2397个,旱井27120眼,水井5652眼,引山泉650个,有效灌溉面积达20.1万亩。[15]

从1955年至1959年,林县修建了多条渠道和数座小水库,形成了南、北、中3个水利灌溉体系,缺水问题得以缓解。1959年,全县小麦喜获丰收。同时,通过几年水利建设的锻炼,林县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胆量越来越大,既能承担小型水利建设工程,又敢承揽大的水利建设任务,而且为了改变山区面貌,实现“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宏伟目标,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风格越来越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事迹。此时,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了,各社队还建设了一批小型库塘,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林县人民情绪高涨,修建水利的干劲更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