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用水管理制度体系构建与实践

全面用水管理制度体系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水权制度为核心,建立水资源取、供、用、排、回用全过程的用水管理制度体系。实行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尽快制定出台全国性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建立入河排污口登记制度和审批制度,并实施监督管理。

全面用水管理制度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水权制度为核心,建立水资源取、供、用、排、回用全过程的用水管理制度体系。

4.2.1 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根据各流域和各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按照各行业的性质和要求,合理确定各种用水标准,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用水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规定社会每一项工作或产品的具体用水量要求,通过控制用水指标实现节水。制定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指标,还要采取行政与经济手段,保证指标的落实。

4.2.2 建立水权分配、转让和管理制度

建立水权制度,明晰初始用水权,确定各区域的用水权指标。我国在水资源国有的前提下,水权制度主要是建立使用权的分配制度与交易制度,个人和团体在履行法定程序后,依法享有在特定地点和时间内的使用权。在各流域或区域分配初始用水权时,要统筹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经济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水权分配要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4.2.3 建立健全科学的水价制度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城市用水价格。建立合理的调价机制,使水价反映用水的价值和供求关系

实行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要合理确定用水定额、基价和水价级差,在定额以内,水价要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根据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实行定额基价、超定额累进加价,以促进节约用水。在水源丰枯变化较大、用水矛盾突出的地方,实行丰枯水价,引导用水户避开用水高峰期,激励合理用水,缓解供需矛盾。合理确定和调整回用水价格,促进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

4.2.4 健全“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制定节水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即“三同时”)。在取水许可审批和年检时要求取用水户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即“四到位”),保证各个用水户按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尽快制定出台全国性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www.xing528.com)

4.2.5 健全水资源论证制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使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将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与水权制度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需要,统筹考虑单个项目取水个别成本和效益与社会成本和效益,使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

4.2.6 健全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

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江河、湖泊等各类水域进行水功能区划,制定各类水功能区的保障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建立健全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保部门提出排污总量意见,作为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建立入河排污口登记制度和审批制度,并实施监督管理。完善排污许可制度,逐步建立排污权管理制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尝试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水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4.2.7 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

健全和完善节水设备(产品)和生活节水器具的标准,对节水产品实行产品认证制度,扩大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节水产品的质量和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节水技术的进步。

实施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加强监管,对不符合节水要求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采取措施,推广节水生活器具。

4.2.8 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

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关系,分配行政区域用水权;统一管理区域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城市与农村水资源,分配城乡和各行业用水权;统筹考虑水的多种功能,统筹蓄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各环节,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建立全过程节水管理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