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有效教学研究成果

美术有效教学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铺垫练习要指向即将出示的尝试题,要牵引出解决尝试题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铺垫原则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予以灵活运用。反对形式上的铺垫,如果尝试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千篇一律地去为“铺垫”而铺垫一下、暗示一下、启发一下,这样就会失去尝试教学原本的意义。

美术有效教学研究成果

(一)尝试引导原则

将此原则运用于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主要应该注意两点,即学生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这两个方面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

在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中,教师要依据尝试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不同学龄段美术教材的教学要求来预设可行的引导方案,要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他们去尝试,而不能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盲目或提高尝试要求,更不能因为他们达不到尝试高度搞“包办代替”。在引导学生进行尝试之前,美术教师要综合教材、学生教龄等巧妙设置尝试的题目。在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前,在孩子们正式尝试造型表现的过程中,为了掌握他们尝试的整体状况,美术教师要不时在小组间巡查,必要时进行引导,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他们顺利完成尝试任务提供支撑。之后再进行总结,或讨论,或对比,或者是重新合作练习,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对自己的画或者是手工制品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相互指出对方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而聆听并修正自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尊重,亦可尝试之。最后,美术教师根据整体情况为尝试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拓展,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发挥想象,去突破自我。

运用尝试引导原则,要求教师着眼于帮助孩子们主动探索、建立自信、积极尝试、乐享成功,调动学生尝试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引导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针对学生已经消化理解的程度,由易到难、由帮到放,把握好帮扶的分寸,拒绝“一刀切”,拒绝“包办代替”;教师引导要有针对性,不能先入为主在学生自主尝试之前定论,必须遵循尝试教学的特征,服务于学生尝试的整个过程;教师要灵活安排教学模式。

将尝试教学引入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时,教师切不可生搬硬套,机械操作;反之,还可以多创设几套模式,灵活运用,灵活安排美术尝试教学的内容,灵活调整尝试程序中尝试的环节。

(二)即时矫正原则

即时矫正原则是指在学生的自我尝试中,教师在教室巡视过程中能够即时地看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即时指出或是在之后教师讲解过程中指出,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即时矫正原则,要求教师发现问题,马上解决;教师评价时态度要真诚,不敷衍学生,指出其好的好在哪里、不足的表现在哪里,对做得较好的要加以表扬,对做得较差的降低要求来表扬,并提出教师的期盼,也是改进的意见,培养他们尝试的胆略,否则尝试会让这部分学生失去信心,时间久了他们倍感倦怠,甚至疲乏。

即时矫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体验到成功,跟进享受成功,为再次尝试兴趣铺垫;同学之间的互评也很重要,这样能够培养他们相互学习的精神,接受别人的批评指导,虔诚及时地进行自我修改。

(三)逐步铺垫原则

为了缓解尝试进程坡度,避免学生对美术教师出示的尝试题感到茫然,那么,在教师讲课之前,怎样让学生去试呢?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要逐步铺垫,让学生感觉问题不生硬,理解起来也不唐突。(www.xing528.com)

重视铺垫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开始,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才能争取到促进成功的有利条件。

铺垫练习要指向即将出示的尝试题,要牵引出解决尝试题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铺垫原则应当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予以灵活运用。反对形式上的铺垫,如果尝试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千篇一律地去为“铺垫”而铺垫一下、暗示一下、启发一下,这样就会失去尝试教学原本的意义。

(四)合作互补原则

合作互补是利用学生之间不同的资源,不同层面的理解,集思广益,对学生个体尝试结果起到丰富补充的效果,增强合作尝试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参与尝试的主观积极性。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合作互补原则用得好,尝试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运用不当,损失的不只是学生个体,而是合作互补的一个群体。

第一,合作互补要看是否有合作的必要。如果单凭个体就能轻易解决的尝试题就没有必要进行合作,硬性合作也是短暂的形式。

第二,合作互补要看操作起来是否有互补的实效。合作互补不能一开始就合作,因为它不能代替个体独立的思考,要在个体独立尝试的基础上来合作尝试,互补才能落得到底,才能有所实效。

合作互补尝试除小组合作外,还可以上台互动、组长拉动、竞赛比拼以及挑战比拼等。我们同样不求照搬照抄,合作互补的形式要密切联系“造型·表现”课题,包括孩子们的学龄特征。

应用合作互补原则,要求建立友谊第一、互助共进的长效机制;合作互补要贯穿尝试的整个过程,从出示尝试问题开始到尝试练习后都可进行,如果统筹不好时间,合作将流于形式;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分配好合作讨论的时间,时间得不到保证,合作互补也很易流于形式;在学生合作讨论时,教师要组织好讨论的正常秩序甚至俯身参与其中,增强平等互助的合作气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