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画出精彩:美术有效教学研究—教学内涵与特点

画出精彩:美术有效教学研究—教学内涵与特点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教学。(二)有效课堂的内涵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是指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这三者是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有效果”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有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收获了教学成果,即教学产出比教学投入大。要想做到教学有效率,首先要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其次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减少时间的浪费。

画出精彩:美术有效教学研究—教学内涵与特点

(一)有效课堂的定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能不能实现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有无实质性的进步或发展,同时有效教学也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假设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体会不到学习中的快乐,那么我们也认为这个教学是无效的。有效教学是否只关注学生的体验而忽略教师的感受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教学。教师和学生为实现目标共同努力,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共同进步,可以使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有效课堂的内涵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是指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这三者是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

“有效果”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的教师认为,关于这节课,他的备课很充足,教得也很好,就是学生没好好学。但是,教师也不能说:“这节课我上完了,我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是典型的只关心教学任务、教学计划,而不关心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获得进步,只注重任务、不关心效果的行为。概括来讲,有效果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收获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感、形成方法、启迪思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教学有效果,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上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教学内容要清晰。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有效益”即有效用,是指学生能够并且可以运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假设学生学到了东西,但是那个东西不能为学生所运用,那么这个教学也属于无效教学。教学是否有效益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首先,学生有没有学会应用,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其次,学生是不是会学习,“有效益”关注学生是不是学会了如何去学习。有效果是“学会”,有效益是“会学”,会学更加强调方法的掌握,对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索。最后,有没有实现育人的目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所有的教学手段、教学目标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

“有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收获了教学成果,即教学产出比教学投入大。“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的扉页上曾指出,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并找到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他所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就是减少教学投入,增加教学产出。要想做到教学有效率,首先要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其次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减少时间的浪费。

(三)有效课堂的特征(www.xing528.com)

1.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不靠外力促进而是由个体自身的意愿和需求驱使的自发行为。新课标中提出,教学要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体现出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杜郎口教学经验的精髓之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杜郎口教学模式将课堂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阶段。在预习环节,学生自学、自查对新知,分清已知和未知能够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展示阶段,教师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和每个小组,通过组内合作,人人参与探究,以组内互学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将自己小组内的学习任务班级内进行讲解分析,再结合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巩固练习,从而形成小组互研,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与提升锻炼。在反馈阶段,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反馈。这种以小组合作与学生自学为主要形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集体智慧的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解决了学生不愿参与、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

2.生动性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扮演传道者的角色,还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3.生成性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课堂的生成性体现在它的开放上,教学设计虽然能够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并非课堂上的一切都能事先预设到,学生的个性化造成课堂教学过程的多样性。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材、教学手段等基础性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性教学资源,还包括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错误的回答等课堂学习信息,而这些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教师不再是一味地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状态和表现,重视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