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隔离[1](Residential Segregation)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19世纪时期曼彻斯特地区居住空间模式的分析,他将富人和穷人两大阶层投影到城市空间上,揭示了城市内部存在的贫富差距现象。此后,众多研究围绕着居住隔离问题从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国外研究者对居住隔离概念的定义层出不穷,其中接受度较为广泛的是L.Roy的定义,他认为居住隔离是指“都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或者财富差异等关系,相类似的群体集聚于特定地区,不类似的群体间则彼此分开,有的甚至彼此产生歧视或者敌对的态度”。
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在居住空间上产生了差异,形成了居住隔离。居住隔离固化了社会阶层、拉大了贫富差距,而且在代际之间存在显著的传递性,不利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Culter and Glaeser,1997;Borjas,1998)。住房是个人同其他人建立起经济、社会等维度联系的重要方式,社区是社会互动发生最为频繁和知识溢出密集发生的空间范围,会显著影响个人的教育、安全、财富、健康、朋辈群体(Peer Group)、社会网络和社会声望(Massey and Denton,1993;Glaeser and Mare,2001;Sampson,2012)。居住隔离在空间地理上将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隔离开,降低了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不利于不同社会阶层间共享城市公共资源。对弱势群体而言,居住隔离限制了其获得优质公共资源、社会福利和与其他阶层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对其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力市场表现和社会福利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Cutler and Glaeser,1997;黄怡,2006)。居住隔离导致的人力资本和公共资源在不同人群间的不均衡分布将使得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问题进一步恶化,加剧了社会隔离,降低了社会流动性,造成了阶层的固化。(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