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的理论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的理论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弗洛伊德[1](一)人格结构论与游戏的动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论,试图从生物和文化的影响因素的角度解释人的行为。弗洛伊德将幼儿在游戏中对自己现实生活这种经验的重演称为强迫重复。表2-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四)精神分析理论与游戏治疗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游戏是透视幼儿心灵的窗户。

《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的理论

图2-1 弗洛伊德[1]

(一)人格结构论与游戏的动机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论,试图从生物和文化的影响因素的角度解释人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原始欲望或内在的驱动力,如饥饿、性、与他人的接触交流等。本我受到“唯乐原则”的支配,驱动人去做让自己觉得愉悦的事情。然而,现实社会不可能让人为所欲为,因此,社会规则和期望内化在人格中就是人的超我,超我体现社会对人的道德和行为要求。代表原始本能的本我和社会期望的超我之间的平衡就是人的自我。

举例而言,小明的脑海中常常有一个理想的小明,告诉自己明天早上要6点起床,避免上课迟到。第二天早上6点的时候,小明依然很困,脑海中的原始本能告诉自己应该愉快地睡下去,挣扎了十分钟以后,小明终于还是起床了。这就是在超我和本我两种力量的冲突中,自我所做出的行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因此,也可以用来解释幼儿的游戏行为。

(二)游戏体现着幼儿的本我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游戏体现着幼儿的本我。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本我代表人的欲望和本能,是驱动人们外在行为的最重要的力量。人的本我按照“唯乐原则”行事,幼儿游戏也是为了追求快乐,而驱使幼儿去游戏的正是本我的“唯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重要方式,对于幼儿而言,游戏也是他们宣泄和释放他们被社会期待约束下的压力与欲望的重要渠道,游戏对于幼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阀门,幼儿可以通过这个阀门处理那些被限制的愿望和超过他们控制范围的事情。因此,游戏对于幼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满足他们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欲望。譬如,教师不让孩子吃冰淇淋,孩子可以在游戏中假装吃冰淇淋;在幼儿园的幼儿想念妈妈了,可以通过玩具电话假装打电话给妈妈,寄托自己思念的情感。孩子在游戏中可以通过“假装”的方式“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去做他们想做的而现实中往往不能够或者不被允许去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游戏还能够让幼儿宣泄和转移现实生活中不愉快的体验。譬如,医生给幼儿打针,幼儿会感到惧怕,会产生不愉快的体验,他们就可能将这样的体验变成游戏,自己来扮演医生,给其他幼儿打针,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报现实中的“一针之仇”,从而把自己的不愉快体验宣泄和转移了。弗洛伊德将幼儿在游戏中对自己现实生活这种经验的重演称为强迫重复。强迫重复的目的是消除现实中的不愉快体验,因此,这种游戏中的强迫重复也是幼儿本我“唯乐原则”的一种体现。

(三)游戏在幼儿的人格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协调儿童内在驱动力和社会期待的约束而带来的压力,因此,游戏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早期人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去掌控现实中无法忍受的事情,如前面提到的幼儿通过游戏去化解现实中打针的不愉快体验,从而接受一些原本不能忍受的事情,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自我防御外界环境伤害的有效机制。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安全愉快的场所,让幼儿满足现实中的愿望,逃避现实中的牵制和约束,从成人环境中的被动接受者变为游戏中的主动掌控者,对幼儿的人格正常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图2-2 埃里克森[2]

埃里克森作为弗洛伊德的追随者,进一步地延伸和丰富了他的游戏与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本性需求和社会要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之间的心理冲突需要调和,而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将人格发展中的本性需求和社会要求进行协调和整合。埃里克森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存在着特定的心理冲突,形成相应的人格品质,如0~1岁时需要克服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形成对周遭环境信任的人格品质,1~3岁需要克服自主性与羞怯疑虑的心理冲突,形成自主性的人格品质,等等。

他认为游戏能够帮助幼儿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幼儿通过游戏来进入和掌控新的人格发展阶段。在3~6岁的幼儿阶段,游戏在幼儿的发展中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表现内心的冲突和焦虑,并使之得以缓和,同时,游戏也可以使幼儿前一阶段发展的遗留问题得到解决。(www.xing528.com)

表2-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

(四)精神分析理论与游戏治疗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游戏是透视幼儿心灵窗户。孩子的很多情绪和内心的想法,正是通过游戏表达出来的,成人可以通过幼儿的游戏去理解和分析幼儿的内心世界。针对儿童的心理问题,游戏是非常重要的理解途径,也是儿童不良心理体验的重要宣泄途径,因此,成人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控制处理他们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图2-3 安娜·弗洛伊德[3]

游戏治疗虽然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但游戏治疗的系统方法是梅拉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和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的。游戏治疗在长期的发展中也产生了诸多不同的方法。除了精神分析疗法,还有释放疗法、关系疗法、非指导性疗法、亲子疗法、儿童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正规意义上的游戏治疗是儿童和治疗师之间建立一种支持性的关系。治疗师在一个具有支持性游戏材料和积极关系的环境中让孩子通过游戏释放出或者表达出他的感受和情绪。游戏是儿童表达的自然媒介。在游戏治疗中,儿童通过游戏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就像在特定环境中,成人通过语言表达他们自己一样。游戏治疗可以是指导性的(即由治疗师指导和解释),也可以是非指导性的(即由儿童自己负责和指引方向)。游戏治疗既可以是个别进行的,如在游戏环境中一个治疗师对应一个儿童的治疗,也可以是在团体中进行的,即一个儿童与其他儿童一起游戏。在这种团体游戏的过程中,治疗师必须考虑到团体中他人的反应和感受。儿童不可能完全理解导致他们接受游戏治疗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而且他们也不可能用语言去表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受到的挫折、伤害或虐待。游戏就是儿童的语言,它具有让儿童通过游戏表现出自己问题并可能使他们康复的功效。[4]

下面的两个案例表明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和克服创伤经验,释放挫折情绪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及游戏治疗作用的观点。

案例

警察游戏与创伤经验

Makisha有过创伤经验,并用游戏来表达了她的感受。有一天晚上,她躺在床上的时候,警察闯进家里,并让每一个人都趴在地板上。他们在整个屋子里仔细搜寻毒品武器。她从门口看到这一切。警察将两个人拷上带走了。Makisha的妈妈告诉了教师她的这一经历,但是教师并没有看到Makisha在学校比平时更焦虑。两个月后,Makisha非常详尽地重演了那晚的经历。她叫道“每个人都趴下”,然后自己也趴下了。然后再现了警察在屋子各个地方搜寻毒品以及警察是怎么给人戴上手铐的情景。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她能够很好地整合这个经验的时候,游戏才平息下来。[5]

案例

狮子游戏与挫折体验

当孩子经历家庭成员去世的挫折体验后,失去也会在孩子的游戏中得以体现。例如,Darnell的父亲去年就去世了,虽然Darnell并没有在教室里表现得非常悲伤,但他也没有常常展露笑容或对活动表现出热情。当教师提起最近一个电影中关于狮子的游戏角色,他立刻被吸引了并投入其中。在这个游戏中,狮子爸爸死了一遍又一遍,狮子儿子救了它并将它带到医院,一家人又团聚了。这个游戏持续了好几个月。教师认真思考自己的角色从而在这个游戏中帮助Darnell。教师跟着Darnell的引领,不打扰他的游戏,仅仅在Darnell要求她作为某一家庭成员时参与到游戏中。她就在旁边以防Darnell需要援助。渐渐地,Darnell表现出了略微不同的游戏故事。Darnell埋葬了狮子爸爸,狮子儿子变成了家庭的保护者。教师感觉到Darnell通过游戏接受了他父亲去世的事情。[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