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电影合拍片在东亚与东南亚传播中的影响

香港电影合拍片在东亚与东南亚传播中的影响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电影以合拍片的方式进入内地。合拍片身份也避开了进口影片的数量限制,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至1979年8月,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成立,是内地首家专门负责合拍电影合拍事务的机构。1992年,徐克与潇湘电影制片厂合拍的《新龙门客栈》,创下内地票房最高纪录。香港片商则借合拍片的身份独立拍摄,两地发行。

香港电影合拍片在东亚与东南亚传播中的影响

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电影以合拍片的方式进入内地。学者胡克认为香港电影在内地的流行可以归结为以下原因:第一,80年代的内地电影体制转型,国营电影制片厂通过合拍解决资金问题,从业人员的薪酬也较一般为高。合拍片身份也避开了进口影片的数量限制,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第二,香港电影此时已在传统域外市场和本地市场遭遇危机,内地巨大的市场前景诱人。[43]1989年,合拍片日益打开内地市场,邵氏导演张彻就提到港片到内地合拍的一些细节,一是要考虑台湾方面的态度,二是港片可以发行内地,且要以人民币交易。[44]张彻之所以提出来这两点,一是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影响日益增大,已为台湾方面所注意;二是香港电影人应采取弹性手法处理来往资金。

文革”结束后到80年代这段时间内,香港影人朱牧曾想邀国内武术高手参演武侠片,未获批准。1979年,左派的凤凰影业公司在广东拍摄了《碧水寒山夺命金》。至1979年8月,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成立,是内地首家专门负责合拍电影合拍事务的机构。1981年颁布的《进口影片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除香港长城、凤凰、新联三公司回内地拍片,由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同有关地区和单位直接联系外,凡属中外或我与港澳地区及台湾省的合作制片业务,统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管理。”此后,左派公司纷纷进入内地拍片,如《少林寺》(1981)、《投奔怒海》(1982)等;1982年,港澳爱国实业家何贤也资助李翰祥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其中《少林寺》一片,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带动起“少林”热潮,如《自古英雄出少年》(1983)、《少林小子》(1984)、《南北少林》(1984)、《木棉袈裟》(1985)、《八百罗汉》(1985)、《海市蜃楼》(1987)等,均在内地受到观众欢迎。

从80年代末开始,香港的银都机构与台湾片商合作,影片拍竣后先以台湾公司的名义在台湾上映,之后,把放映权归还银都机构,再在香港及内地上映,如《人在纽约》《飞跃黄昏》。[45]1988年,银都机构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合拍的《闪电战士》、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合拍的《黄河大侠》,成为当年内地四大卖座片之二,并且观众十分喜欢香港电影和动作片,内地各制片厂纷纷和银都商谈合拍机会。[46]

进入90年代,香港一线电影人也进入内地拍摄合拍片,如徐克成龙、林青霞、梁家辉、张曼玉等。1992年,徐克与潇湘电影制片厂合拍的《新龙门客栈》,创下内地票房最高纪录。1992年到1994年间,两地的合拍片取得成功的还有《武状元苏乞儿》(1992)、《狮王争霸》(1993)、《霸王别姬》(1993)、《青蛇》(1993)、《唐伯虎点秋香》(1993)、《西楚霸王》(1994),合拍片得奖的有《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1992)、《炮打双灯》(1994)等。(www.xing528.com)

1993年,内地电影发行体制全面改革,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实施细则(意见稿)》,打破了中国电影发行公司的垄断权,各制片厂可以自行处理国内外发行事宜,采用“票房分账”方式,北京电影制片厂和香港思远公司合拍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与上海永乐公司达成协议,成为首部票房分账的影片,发行利润达数百万。1995年之后,非合拍的香港电影也以分账发行形式进入内地,同时为了防止盗版,《红番区》(1994)作为大片与香港、台湾同时上映,获得高票房。但适逢好莱坞也进入商业佳作的高产期[47],香港电影在内地的传播影响力日益减弱。

合拍片的增多也带来一些问题,许多内地制片单位只是将厂标卖给香港片商,收取劳务费、管理费,“合而不拍”,最后分一部分影片的利润。香港片商则借合拍片的身份独立拍摄,两地发行。不少影片粗制滥造,很快就被市场抛弃。为此,1996年,国家电影局规定:合拍片主创人员,我境内居民一般不应少于50%,因题材、角色有特殊需要而超出比例的,制片单位需报经电影局批准,未经批准的,电影审查委员会将不受理该影片。

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香港电影陷入了低潮,从2002年《英雄》一片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开始,香港电影人看到了内地市场的潜力,大举北上,将工作重心移到内地。2003年,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CEPA协议,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将香港电影纳入国家体制认同的范围。(2003年6月29日签订,2004年1月1日实施。)不过,此后的合拍已经变成内地公司及资金为主导,香港电影人主要提供技术,在题材、风格上都和以往香港为主导的港片不同,故不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仍有一些香港电影人兼顾两地,但工作重心放在香港本地,如杜琪峰、许鞍华等,拍摄了一些坚持本土题材的影片,在内地也有不少支持者,但整体上影响大不如前,而是冠以情怀、怀旧之名吸引观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