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本内涵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绿色GDP核算理论的提出现行GDP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总之,绿色GDP的提出,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及理论的重大突破。而我国统计学者,则将其称为绿色GDP。绿色GDP不是GDP的补充与完善,它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根本性革命,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更加文明和高级的新阶段。这样,绿色GDP真实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依据。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本内涵

(一)绿色GDP核算理论的提出

现行GDP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许多自然资源的国际价格极低,环境的恶化还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加之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认识不足,所以,在当时的国民经济核算中,GDP只反映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而对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变化和生态资源的破坏则没有明确的记录。按照过去的核算方法,GDP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这样,用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实际所得就很不确切。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环保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开始探索把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在已有的GDP指标基础上加上一些环保和社会指标。1972年,两位美国学者詹姆斯·托宾和威廉·诺德豪斯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他们主张应该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同时,加进去被忽略的家政活动、社会义务等经济活动。罗伯特·卢佩托则在1989年编制了净国内生产总额统计表格。1990年,墨西哥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将资源环境的核算编成实物指标数据,并通过评估将其转化为货币数据。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仿效。1993年由联合国统计机构出版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不仅提出了生态国内产出的概念,而且通过对国民核算体系中的标准账户加以分解,将实物量核算与货币量的核算连接在一起,计算出环境成本并从GDP中扣除,得到“绿色GDP”。总之,绿色GDP的提出,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及理论的重大突破。

自从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之后,我国也开始了绿色GDP核算理论研究。1987—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组织了重要相关课题的研究。2000年,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中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方法研究;2003年,建立国家中长期环境经济模拟系统研究以及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表,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等;2004年9月,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召开的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论证会上,专家论证了《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这标志着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

(二)绿色GDP核算的含义

绿色GDP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变,当前的绿色GDP只能按照当代的“绿色”标准做出界定。[21]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的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价值被统计学者称为持续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SGDP)。而我国统计学者,则将其称为绿色GDP。据上所述,绿色GDP的计算,可用公式表述如下:绿色GDP=GDP-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环境污染的损耗价值,绿色GDP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等在内的国民财富,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因此,绿色GDP的发展速度快于GDP的发展速度,就是节约与优化自然资源利用与减少或未发生环境污染的标志,这样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反之,若绿色GDP的发展速度慢于GDP的发展速度,则是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加大,从而不利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标志。绿色GDP与GDP相减,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对环境资源保护得力,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消耗降低,事故减少,那么绿色GDP要比传统GDP大,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反之,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2]

可以说,绿色GDP概念的提出,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能使人们懂得:资源有价,环境有价,并从中清醒地看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看到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并有助于我们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效利用资源的最佳结合点,从根本上改变党政领导的政绩观,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从而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绿色GDP不是GDP的补充与完善,它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根本性革命,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更加文明和高级的新阶段。

(三)绿色GDP核算的原则

绿色GDP是测算一国经济活动为其国民带来多少有益成果的指标,是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成果的指标。所以,在其测算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核算,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果要计入绿色GDP,而破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动成果应从现行GDP中扣除。[23]由于人类的经济行为和非经济行为导致环境恶化,若这些行为引起的经济后果已计入现行GDP中,在核算绿色GDP时,应从现行GDP中扣除,若没有计入现行GDP中,也不计入绿色GDP中。如若这些行为的后果能促进环境好转或至少不使环境恶化,已计入现行GDP中的同时也计入绿色GDP中,没有计入现行GDP中的应计入绿色GDP中。这样,绿色GDP真实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果,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依据。[24]

(四)绿色GDP核算的特点

1.绿色GDP是核心指标发展的新阶段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反映生产成果的核心指标是不同的。从我国历史看,核心指标的演变过程是:农产品阶段、工农业总产值阶段、社会总产值阶段、国民收入阶段、GDP阶段,前三个阶段是物质生产核心论阶段,到了GDP阶段就将非物质生产纳入核心指标,为的是强调物质生产活动与非物质生产活动的和谐发展。绿色GDP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纯自然因素也纳入核心指标,为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绿色GDP与GDP的区别是本质性的,它表明社会经济统计核心指标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

2.绿色GDP扩大了生产成本的计算范围

以往的生产活动只限定在“人类活动”的范畴,生产成本只统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东西,对非人类活动产生的纯自然物(如空气、地下水、山体等)是不计入生产成本的。如煤矿的生产成本只包括实物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动力)、服务成本(如运输费用、电信费用)、资金成本(如利息)和人工费用等,这些成本要素都不是纯自然物品,在这里,纯自然的物品(如煤矿所在地的地下水、空气、地表植被等)是不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的。绿色GDP突破了传统生产成本的界限,将对自然界的资源耗减也计入生产成本,试图用增大生产成本的方式来引起生产者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从而降低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绿色GDP突破了原有的生产核算理念

绿色GDP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传统生产方式下指标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绿色GDP与GDP的区别实际上远大于GDP、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三者间的区别,因为后三者都是传统生产方式下的范畴,是纯人类活动统计的概念,而绿色GDP是新生产方式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概念,是对固有的生产方式理念的一种突破。[25](www.xing528.com)

4.绿色GDP反映了社会生产的“纯成果”

以往对生产活动的统计,只注重正面作用的统计,其统计结果实际上是“毛”收入的概念,绿色GDP顾及了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纯”收入的概念,反映了社会生产的“纯成果”。

(五)绿色GDP核算的内容

绿色GDP的核算涉及面很广,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土地资源、矿产能源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价值核算

这些资源的现行市场价格是建立在资源无偿占用,永续不竭基础上的,没有包含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时间调节系数和环境调节系数,资源价格明显偏低,从而降低了经营者的资源消耗成本,虚增了经营者利润,这部分虚增利润应从GDP中扣除。

2.生态环境的耗减核算

因生产和生活的消耗及大自然自身的侵蚀,导致了环境物质总量的耗减,这些耗减意味着原有的社会财富积累的净减少和未来生产潜力的降低,由此增加的产值是虚假的,应从GDP中扣除。

3.生态环境损失成本的核算

因对生态环境的不合理耗用或缺乏有效保护措施,及因对生态环境的人为污染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质量的日趋恶化,而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潜在损失,它直接引起社会财富的减少,应从GDP中扣除。

4.生态环境的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的核算

生态环境的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的发生并没有导致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或数量的增加,只是使生态环境保持或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因此,没有创造新的社会财富。这些成本都是为了保护环境资源免遭耗减和恶化而产生的,是一种价值牺牲,在现行GDP核算中已得到真实而恰当的反映,因而不需要再做调整。

5.生态环境的改善收入和绿色收入的核算

这些收入是指国家和企业开展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为宗旨的绿色管理及绿色生产运动而给人类、自然、社会、企业带来的绿色收入。它是因资源环境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带来的,是国民财富的净增加值,因此应作为影响GDP的增加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