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价现代营养学中的体格测量

评价现代营养学中的体格测量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高、体重的测量是体格测量的主要内容,其表示方法有按年龄的身高、按年龄的体重及按身高的体重。表2-5-15百分位数法评价人体营养状况5.3.3.5体质指数法体质指数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评价现代营养学中的体格测量

身高、体重的测量是体格测量的主要内容,其表示方法有按年龄的身高、按年龄的体重及按身高的体重。按年龄的身高偏低,表示较长期的慢性营养不良,而按身高的体重偏低,表示较急性的营养不良。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评价方法不同,特别是儿童评价方法较多,其评价标准各国也不一致。由WHO推荐,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提出的身高和体重数值,已被大多数国家采用,我国目前以此作为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参考标准。1985年我国进行的9市儿童体格测量结果,也是较为理想的参考值。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5.3.3.1 平均值法

对群体的调查结果按性别、年龄分组后,所得平均值与参考标准直接比较是一个最直接的评价方法,缺点是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才能使各年龄组有足够的数量,以便进行比较说明差异,因此不常应用。

5.3.3.2 中位数百分比

即调查儿童的身高或体重的数值达到同年龄、性别参考标准中位数的百分比,以此来评价儿童生长情况。一般在儿科常用此方法,例如,常用的GOMEZ评价法为:

Ⅰ°营养不良: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74%~90%

Ⅱ°营养不良: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60%~75%

Ⅲ°营养不良: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的60%以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意义比较明确,易为儿童家长理解,但缺点是不同指标的中位数百分比的数值意义不一样,如按年龄体重中位数80%与年龄身高中位数80%,意义不同,临床上还有按身高的体重中位数百分比来评价营养状况,见表2-5-13。

表2-5-13 按身高的体重中位数百分比来评价营养状况

5.3.3.3 标准差法

将所用的评价参考数据按平均值(X)加减1个和2个标准差(s),分成5个等级范围,然后看所调查对象属于哪个等级范围。见表2-5-14。

表2-5-14 标准差法评价人体营养状况

国际上对群体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一般有以下3个指标:

1.体重不足 指儿童按年龄别体重(WT/A)低于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中度体重不足;低于参考标准体重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体重不足。体重不足率常被用来作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

2.发育迟缓 凡儿童年龄的身高(HT/A)低于参考标准身高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中度发育迟缓;低于参考标准身高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发育迟缓。主要反映慢性、较长期的营养不良。

3.消瘦 凡儿童身高的体重(WT/HT)低于参考标准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中度消瘦;低于参考标准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消瘦。这一指标代表较急性的近期营养不良。

目前,又根据标准差提出“标准差评分”(又称“Z”评分)来表示测量结果。即按调查数据与其相应性别及年龄组的儿童的参考标准的中位数的差值,相当于该组儿童参考标准的标准差的倍数,其公式为:

5.3.3.4 百分位数法

由于人的体格测量数据分布常不是正态,所以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不太合理,故建议用百分位数法评价。这种方法是将不同性别各年龄参考标准的原始数据从小到大分成100份,第1份的数据即第1百分位,第25份的数据即第25百分位。然后根据需要将其分成若干组段(或不同等级),例如0~25百分位、25~50百分位等。评价时将所测量的数值与相应性别年龄段的参考标准百分位数相比较,看属于哪一组段(等级)。优点是同时适用于正态、偏态分布的指标,其数字表达方式呈直观性,有利于人们理解儿童生长发育所达到的实际水平。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当调查的数据大于第100百分位或小于第1百分位时,就不能评价其离散程度。见表2-5-15。

表2-5-15 百分位数法评价人体营养状况(www.xing528.com)

5.3.3.5 体质指数法

体质指数(BMI)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不仅可较敏感的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而且与皮褶厚度、上臂围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体质指数的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

1997年WHO公布:BMI<18.5为营养不良,18.5~25为正常,≥25为超重,25~29.9为肥胖前期,30.0~34.9为Ⅰ度肥胖,35~39.9为Ⅱ度肥胖,≥40为Ⅲ度肥胖。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了亚洲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22.9,<18.5为体重过低,≥23为超重,23~24.9为肥胖前期,25.0~29.9为Ⅰ度肥胖,≥30为Ⅱ度肥胖。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于2002年6月通过中国人的BMI标准,18.5~23.9为体重正常,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

5.3.3.6 腰臀比

分别测量肋骨下缘至髂前上嵴之间的中点的径线(腰围)与股骨粗隆水平的径线(臀围),再计算出其比值(WHR)。正常成人WHR男性<0.9,女性<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又称腹内型、内脏型)肥胖。中国人虽然高BMI者的数量不多,但实际上可能有脂肪堆积和(或)分布异常,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5.3.3.7 体成分

1.体成分的组成 从原子水平讲,构成体成分的主要元素是碳、氢、氧、氮、钙及磷等。对这些组成成分的测量有很大价值,如氮平衡是衡量蛋白质转换的指标,钙总量是衡量全身骨矿含量的指标等,一般采用中子活化法等手段进行研究。

从分子水平讲,体成分主要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水及骨矿可以直接测量,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矿物质只能采用间接法进行估计。

从细胞水平讲,体成分由细胞、细胞外液及细胞外实质组成。细胞是身体的主要功能区室,一般认为由两部分组成:脂肪细胞及去脂肪细胞,多数代谢过程发生在后者。

从组织系统水平讲,体成分由组织、器官、系统构成,这样,体重就是脂肪组织、骨骼肌、骨骼、血液及其他部分如内脏器官等构成。脂肪组织包括脂肪细胞、血管及一些结构性组分,是脂肪储存的主要地方。主要位于皮下及内脏或血管处,其分布受激素和遗传的双重控制。

2.体成分的测定 在一特定时期内,不同水平的身体组分间保持一种相对恒定的数量关系,这为通过测量学取得全身不同水平的身体组分提供了可能。当前测定体成分的主要方法有以下6种。

(1)身体总水量测定:身体总水量为细胞内液与外液之和,通常用稀释法进行估测。受试者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物质(A),进入身体一定时间后,该物质均匀地扩散到全部体液中,抽血测定血浆中该物质的浓度(C),取尿样分析测定该物质平衡期间排泄量(B),则总水量=(A-B)/C。由于纯脂肪中不含水,而瘦体重中水含量又相对恒定,如新生儿约占81%,1岁时约占79%,10岁时约占76%,成人约占73.2%,由此可以根据测得的身体总水量计算瘦体重。估测总水量的物质有尿素、安替比林、3H、2H和18O。

(2)全身体密度测定:体密度测定是一经典的方法,采用阿基米德原理通过静水下称重或排水法测出人体体积。人脂肪成分密度为0.9007 g/cm3,非脂肪成分密度为1.1000 g/cm3。已知2种物质成分各自的密度,通过测定2种物质混合的密度求得它们在该混合物中各自所占的相对比例,由人体密度测量值换算体脂含量的公式为: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用体密度估计体脂肪含量比身体总体水量的方法准确。也有人把水下称重法测定的结果称为“金标准”。但由于估算公式来源于成人尸体解剖资料,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可能会引入低估体脂百分比的系统误差

(3)双能X线吸收测定: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EXA或DXA)测定技术的基础是身体中各种组织对2种能量的X射线吸收的差异。DEXA可以测定身体局部和全身的体成分,包括瘦体重、体脂及骨矿含量,具有准确、可靠、无创、安全、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并可以确定体脂的分布,对儿童、青少年及成人有同样的适用性,在发达国家的体成分研究中应用日益广泛。DEXA与化学分析法所得结果非常一致,测定体脂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9,测定瘦体重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8。

(4)生物电阻抗法:生物电阻抗法(BIA)的基本原理是瘦组织的电导比脂肪组织大许多,利用人体瘦体重和体脂的电流导电性差异估计体成分。电导率是电阻抗的倒数,电阻抗是电阻及电抗平方和平方根。经过20余年的发展,生物电阻抗仪体积趋于小巧,便于携带,工作形式目前有国际标准的四电极片式,也有脚踏式及手握式的,使用简单方便,测定迅速安全,成本低,是一种比较有前途的现场测定方法。

(5)皮褶厚度测量法:皮褶厚度的测量可以采用X线、超声波、皮褶卡钳等方法测量。

身体的皮下脂肪约占全身脂肪的50%以上,皮褶厚度不仅可以反映全身脂肪量的多少,而且能间接判定体密度及体脂肪。用皮褶厚度估计体密度及体脂肪的公式较多,请参阅相关参考文献

(6)体脂含量的评价:表2-5-16列出了年龄组体脂、去脂组织(FFM)的平均值,可以参考对体脂含量进行评价。

表2-5-16 不同年龄组体脂、FFM的平均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