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营养学中的治疗膳食方案

现代营养学中的治疗膳食方案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疗膳食是以平衡膳食为基本原则,根据病种调整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并考虑各营养素间的关系,其他营养素均应供给齐全,配比合理。表4-15-8高能量高蛋白质膳食每日参考摄入量15.1.2.2低能量膳食低能量膳食也称限制能量膳食,是为减少体脂贮存、降低体重,或者减轻机体能量代谢负担为目的,使膳食中所提供的能量低于正常需要量。

现代营养学中的治疗膳食方案

治疗膳食(therapeutic diet)通过限制或增加某些营养素,以满足不同生理病理状况下的患者对营养素的需要,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标膳食。治疗膳食是以平衡膳食为基本原则,根据病种调整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并考虑各营养素间的关系,其他营养素均应供给齐全,配比合理。膳食的制备应兼顾患者的饮食习惯、进餐特点,循序渐进,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和品种的多样化。

15.1.2.1 高能量高蛋白膳食

高能量高蛋白膳食(high calorie and protein diet)的能量和蛋白质供给量高于正常人标准。各种原因引起的基础代谢率(BMR)增高、体力消耗增加和机体组织修复,均导致机体能量和蛋白质消耗量增加,必须从膳食中补充增加的需要量。

1.适用对象 分解代谢亢进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癌症、大面积烧伤和创伤、高热患者等;合成代谢不足者,如严重消瘦或体重不足者、营养不良和吸收障碍综合征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结核病、伤寒、恶性肿瘤贫血和溃疡性肠炎等;体力消耗增加者,如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等。

2.配膳原则

(1)摄入量增加应循序渐进:在原有膳食基础上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能量供给每日146 kJ(35 kcal)/kg以上,蛋白质在1.5~2 g/kg,其中奶、蛋、鱼、肉等提供的优质蛋白占1/2~2/3以上,推荐能氮比为0.42~0.84 MJ(100~200 kcal)∶1,平均0.63 MJ(150 kcal)∶1,防止能量摄入的不足导致的蛋白质分解供能。少量多餐,避免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除3次正餐外,可分别在上午、下午或晚上加2~3餐点心

(2)按病情调整供给量:病情不同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也不同。如高热患者每日能量需要在10.5~12.5 MJ(2500~3000 kcal);甲亢病人则在12.5~14.6 MJ(3000~3500 kcal);烧伤患者每日需能量在8368~9204.8 kJ(2000~2200 kcal)/m2体表面积以上,蛋白质需要量为94 g/m2体表面积,远高于正常人的RNI。

(3)平衡膳食:在保证能量充足和有足量的蛋白质外,应提供适量的脂肪60~80 g/d,为防止血清脂质的升高,需调整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尽可能降低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精制糖的摄入量。同时也需要相应增加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尤其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的供给量应明显增加。长期高蛋白质膳食维生素A的需要量增加,应增加膳食中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摄入量,随着蛋白质量的增加,会增加尿钙的排出,易出现负钙平衡,故应及时补充钙。

3.注意事项 肥胖症糖尿病、肝昏迷或肝昏迷前期、尿毒症患者不宜使用。

4.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应多选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蛋类、乳类、鱼类、豆类,以及能量高的食物,如谷类、薯类、山药荸荠、藕等。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

(2)忌(少)用食物:应防止过量的使用烹调油和体积膨胀食品。

(3)每日参考的食物摄入量:见表4-15-8。

表4-15-8 高能量高蛋白质膳食每日参考摄入量

15.1.2.2 低能量膳食

低能量膳食(energy restricted diet)也称限制能量膳食,是为减少体脂贮存、降低体重,或者减轻机体能量代谢负担为目的,使膳食中所提供的能量低于正常需要量。

1.适用对象 需要减轻体重者,如单纯性肥胖;为控制病情减少机体代谢负担的患者,如糖尿病、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

2.配膳原则 根据病情限制能量供给,其他营养素供给基本符合DRIs建议,营养素之间保持合适比例,使人体需要和膳食供给建立平衡关系。能量减少应逐次进行,以利于机体动用、消耗储存的体脂,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1)限制总能量:按照不同的病情、年龄、体重等情况限制总能量的供给。一般在正常供给量基础上,未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量减少0.52~1.05 MJ(125~250 kcal);成年患者减少2.09~4.18 MJ(500~1000 kcal),但每日总能量摄入量不宜低于3.34~4.18 MJ(800~1000 kcal),以防体脂动员过快,引起酮症酸中毒。

(2)充足的蛋白质供给:蛋白质供应不少于1 g/kg,一般占总能量的15%~20%,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以上,以减少肌肉组织的分解。如含高生物价蛋白质的牛奶、鱼、瘦肉、鸡、鸡蛋清等,应防止蛋白质供给过高造成的营养过度性肝损害。

(3)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碳水化合物供给应为总能量的40%~55%,一般为每日100~200 g,尽量减少精制糖的供给。膳食脂肪一般应占总能量的20%~25%,减少动物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和高胆固醇食物,但要保证必需脂肪酸的供给。

(4)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食盐能引起口渴并刺激食欲和增加体重,患者体重减轻后可能会出现水、钠潴留,故应适当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量在3~4 g为宜。

(5)矿物质和维生素充足:由于进食量减少,易出现矿物质(如铁、钙),维生素(如维生素B1)的不足,必要时可用制剂补充。

(6)增加饱腹感:注意食物的体积,膳食可多采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低糖的水果,以尽量避免患者产生饥饿感,必要时可选用琼脂类食品。

3.注意事项 采用低能量膳食的同时应配合运动和行为调整。不宜减少活动量,调整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并注意饮食与心理平衡,以达到预期效果。长期能量控制在4184~5020 kJ(1 000~1200 kcal)以下者,应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低能量膳食不适用于妊娠肥胖者。

4.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选用粗粮、豆制品、叶菜类蔬菜和低糖的水果等,限量选用谷类、水产类、瘦肉、禽类、蛋、乳类(脱脂乳)、豆类。烹调以清淡为宜,多采用蒸、煮、拌、炖等无油的做法。

(2)忌(少)用食物:忌食油煎、油炸食品。避免肥腻的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动物油脂(猪油、牛油奶油等)、花生油、花生、糖果、甜点心、白糖、红糖蜂蜜等。

(3)每日参考的食物摄入量:见表4-15-9。

表4-15-9 低能量膳食每日食物参考摄入量

15.1.2.3 低蛋白质膳食

低蛋白质膳食(protein restricted diet)是指为尽量减少体内氮代谢废物,减轻肝、肾负担,限制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使之较正常膳食低的膳食。蛋白质和氨基酸肝脏分解产生的含氮代谢产物需经肾脏排出体外。而肝、肾等代谢器官功能下降时,出现排泄障碍,代谢废物在体内堆积会损害机体。

1.适用对象 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肝昏迷或肝昏迷前期患者。

2.配膳原则 此种膳食的原则是以低水平蛋白质摄入量维持机体接近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防止过多的含氮化合物在体内积聚,其他营养素供给尽量满足机体的需要。

(1)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一般不超过0.6~0.8g/kg,肾病患者在蛋白质限量范围内尽量选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如蛋、乳、瘦肉类等,以增加必需氨基酸含量,避免负氮平衡。肝病患者应选用高支链氨基酸、低芳香族氨基酸的食物,多以豆类蛋白为主,避免肉类蛋白。限制蛋白质供给量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摄入量。

(2)能量:每日膳食中能量供给应充足,防止蛋白质作为能源的消耗,减少机体组织的分解。可选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如麦淀粉、藕粉马蹄粉及薯类,如马铃薯、甜薯、芋头等代替部分主食以减少植物性蛋白质的来源。

(3)矿物质和维生素:提供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有时应根据病种和病情进行调整,如急性肾炎患者,除低蛋白质外,还应限制钠的供给。

(4)合理的烹调方法:注意烹调的色、香、味、形和食物的多样化,以促进因低蛋白质膳食造成的不良食欲,提高膳食的顺应性。

3.注意事项 正在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的患者不需要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急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竭,肝昏迷等的膳食治疗详细原则请参见本书的相关章节。

4.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蔬菜类、水果类、食糖植物油以及麦淀粉、藕粉、马铃薯、芋头等低蛋白质的淀粉类食物。谷类食物含蛋白质6%~11%,且为非优质蛋白质,根据蛋白质的限量标准应适当限量使用。

(2)忌(少)用食物: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豆类、干果类、蛋、乳、肉类等。但为了适当供给优质蛋白质,可在蛋白质限量范围内,肾病患者适当选用蛋、乳、瘦肉、鱼类;肝病患者应选用豆类及其制品。

(3)每日参考的食物摄入量:见表4-15-10。

表4-15-10 低蛋白质膳食每日参考摄入量

15.1.2.4 限酪胺、多巴胺膳食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单胺氧化酶(MAO)。在正常情况下,单胺类物质(如酪胺、多巴胺、5-羟色胺)进入胃肠道和肝脏内后,被单胺氧化酶分解失活,阻碍其进入血液循环,不会引起血压的急剧升高。但是,如果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的药物(如痢特灵、苯乙肼、苯丙胺、哌苯甲醇等)的同时摄入富含酪胺、多巴胺的食物,使活性单胺类物质大量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可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律过速,甚至抽搐等高血压危象。严重者可出现致命的内出血(如脑溢血),其他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皮疹、腹痛和腹泻等。

1.适用对象 因治疗需要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

2.配膳原则 患者在服药期及停药的2~3周内均应避免富含单胺类食物的摄入,以免产生不良作用。尽量避免选择发酵食物或长期存放的食物,因它们易受微生物的作用,使其中的蛋白质分解,氨基酸脱羧产生单胺类物质,如酪氨酸变成酪胺,色氨酸变成5-羟色胺。3.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各种新鲜食物、非发酵食品。

(2)忌(少)用食物:富含酪胺的食物,如酸奶、干奶酪及其制品,啤酒、葡萄酒,发酵法酿制的酱油、黄酱面酱豆瓣酱豆豉,各种腐乳豆腐,加入碱或酵母制成的馒头面包和其他面制品,不新鲜及盐腌、熏制的各种肉类和海产品(如肉罐头、香肠、腊肉、腌咸鱼、鱼干、金枪鱼等);以及柑橘类果汁、含咖啡因饮料、巧克力香蕉、菠萝、鳄梨、罐头无花果、葡萄干、梅子、蚕豆等也宜少用。

15.1.2.5 限碳水化合物膳食

通过限制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类型和进食方法的调整,预防或减缓倾倒综合征症状的膳食。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胃容量减少,食物过快地大量排入上段空肠,又未经胃肠液混合稀释而呈高渗性,大量细胞外液进入肠腔,引起循环血容量骤然减低,出现倾倒综合征。典型症状多在术后进半流质饮食时出现,特别是进食甜的流质,如进食加糖牛乳后10~20分钟易发生,表现为上腹胀满、恶心、呕吐、腹绞痛、肠鸣音亢进、腹泻、头晕、心悸、乏力等。

1.适用对象 胃全部或部分切除患者;血清三酰甘油升高患者应同时限制饮酒,以及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血糖趋势的人,可使血糖稳定;因膳食中糖过多致胰岛素分泌过量引起的肥胖症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及成年期发作性糖尿病患者。

2.配膳原则 在症状的早期,如能及时调整膳食内容,病情较易控制。

(1)调整膳食构成:膳食应为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和适量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多糖为主,忌用富含精制糖的甜食,如甜点心、甜饮料、糖果、巧克力等。

(2)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手术后患者应先流质后“干样”逐渐适应,术后初期只进食无精制糖和低碳水化合物的流质,进餐时及进餐后20~30分钟内应平卧,以减慢食物进入肠道的速度。适应数日后,若无症状发生,膳食转为以干样食物为主,干稀分食,细嚼慢咽,3次主餐避免液体类食物,餐后30~60分钟后再摄入液体类食物。每次进餐时及进餐后仍需平躺20~30分钟,以减轻症状。

(3)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膳食: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渐增加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手术后患者机体分解代谢增加,应补充优质蛋白质和足够能量以促进机体组织的修复。但合并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肾病或尿毒症的患者,其膳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和食物的选择应慎重。术后应注意避免含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以防止出现并加重高脂血症。

3.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蛋类、鱼、畜肉和禽类,不加糖的乳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不加糖的谷类食物,各种油脂类、坚果花生酱

(2)忌(少)用食物:各种加糖的甜食、果汁、饮料、酒类、蜂蜜、果酱果冻等。对乳类不耐受者,应限制乳制品的供给。

15.1.2.6 限脂肪膳食

脂肪的吸收、转运、水解、合成等各个代谢环节不正常所引起的诸多疾病,或因病情需要而必须减少膳食中各种类型脂肪的摄入量称限脂肪膳食(fat restricted diet),又称低脂膳食或少油膳食。

1.适用对象 摄入含脂肪饮食后,一定时间内对血脂(如乳糜微粒和三酰甘油)清除能力降低,如Ⅰ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摄入高脂肪后会出现腹痛,以及皮下脂肪明显增多,多见于胆囊、胆道、胰腺疾病肥胖症患者。如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脂肪消化吸收不良,表现为脂肪泻(脂肪痢)的患者,如肠黏膜疾患、胃切除和短肠综合征等所致的脂肪泻。

2.配膳原则

(1)减少膳食中脂肪的含量:根据不同的病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脂肪限量程度分3种。

1)严格限制脂肪膳食:限制所有含脂肪的食物和烹调油。膳食中脂肪的总量每日不超过20 g,占总能量的10%以下。病情需要时可采用纯碳水化合物完全无脂肪膳食。

2)中度限制脂肪膳食:限制膳食中各种类型的脂肪,每日脂肪摄入总量不超过40 g,占总能量的20%以下。

3)轻度限制脂肪膳食:限制膳食脂肪供能不超过总能量的25%,相当于每日摄入脂肪总量在50g以下。

(2)其他营养素应力求平衡:可适当增加豆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除脂肪外,其他营养素的供给量也因病情而定。如脂肪泻易导致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在内的多种营养素丢失,以及易随粪便排出的矿物质,如钙、铁、铜、锌、镁等,此时,应注意在膳食中及时补充。随病情好转,脂肪摄入量应逐渐递增。

(3)合适的烹调方法:禁用油煎、炸或暴炒食物,可选择蒸、煮、炖、煲、熬、烩、烘、烤等,减少烹调用油。

3.注意事项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运输有赖于脂肪的参与,严格限制膳食脂肪可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因此,必要时补充能溶于水的脂溶性维生素制剂。由于中链三酰甘油不会在血中堆积,有时可允许使用,详见中链三酰甘油膳食。胆囊炎和胆结石患者,尚需限制胆固醇。

4.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根据病情、脂肪限制程度选择各种食物,包括谷类、不用油煎炸的瘦肉类、去脂禽类、鱼类、脱脂乳制品、蛋类、豆类、薯类、各种蔬菜和水果。不同脂肪含量的食物见表4-15-11。

表4-15-11 常见食物脂肪含量(g/100g食部)

引自:杨月欣编著.《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2)忌(少)用食物: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肥瘦肉、全脂乳及其制品、花生、芝麻松子核桃、蛋黄、油酥点心及各种油煎、炸的食品等。脂肪含量>20 g/100 g食部的食物忌用,15~20 g/100 g的食物少用。

15.1.2.7 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膳食

此种膳食所用的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均限制在较低水平。目的是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以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1.适用对象 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肥胖症、胆结石等。

2.配膳原则

(1)控制总能量:膳食中总能量的摄入量以能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原则。最低不应少于每日能量供给量4.184 MJ(1000kcal),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60%~70%,并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

(2)限制脂肪摄入量:脂肪总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25%,成年人每日脂肪摄入量约40 g,一般不超过50 g。

(3)调整脂肪酸的构成:膳食中饱和脂肪酸(S)的含量,不超过膳食总能量的10%。防止饱和脂肪酸引起血胆固醇升高,并增强血小板凝集和促进血栓形成,从多种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应忌用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食品,如猪油、牛油、肥肉、奶油等动物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P)在植物油中含量丰富,n-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TC和LDL,但也降低HDL水平;n-3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降低TC、TG和LDL,升高HDL,抗血小板凝集,加强血管壁损伤面白细胞的作用,降低血液黏度等多种途径,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在代谢过程中,其不饱和双键易发生过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脂质,有促进衰老和诱发肿瘤的危险,故不主张摄入过多。单不饱和脂肪酸(M),如橄榄油和菜油,能降低TC和LDL,但不影响HDL,且含不饱和双键少,对氧化作用的敏感性远低于多不饱和脂肪酸。较理想的脂肪构成S∶P∶M为1∶1∶1。

(4)限制膳食中胆固醇含量: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 mg/d以下。食物中的胆固醇全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因此,可选择一些生理价值高的植物性蛋白质(如大豆及其制品)代替部分动物性蛋白质。

(5)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供给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适当选用些粗粮、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时,应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及硒等抗氧化营养素的供给。

3.注意事项 此类膳食不适用于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孕妇和创伤恢复期的患者。高脂血症的患者选用此种膳食之前,应对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检查,以排除由于饮食碳水化合物引起的可能性。

4.食物选择

(1)宜选用食物:各种谷类、薯类、脱脂乳制品、蛋类(蛋清不限,蛋黄每周限3个)、瘦畜肉类、去脂禽类、兔肉、鱼、豆类、各种蔬菜和水果、适量植物油、硬果、鱼油。常见食物的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构成参见第1篇第1章。

(2)忌(少)用食物:全脂乳及其制品、蛋黄、香肠、腊肠、鱼子、咸猪肉、肥畜肉、脑、陆地动物的内脏和油脂(如肝、肾、猪油、牛油、奶油)、椰子油等。

15.1.2.8 中链三酰甘油(MCT)膳食

MCT膳食指减少膳食中的长链脂肪酸含量,用MCT代替部分长链三酰甘油(LCT)。MCT是由含6~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构成的脂肪,不含必需脂肪酸,其分子量较小,亲水性较强,能彻底被胰脂酶水解,多数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吸收,在胰脂酶和胆盐缺乏时,对其吸收影响不大,不会刺激胰液分泌。往往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不明显地结合到乳糜微粒中,但不易与蛋白质结合,可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吸收速度快。MCT具有轻度降低胆固醇吸收、减慢肝内合成的作用,同时由于在肝内氧化成酮体不合成脂类,故不易形成脂肪肝。MCT能快速提供高能量营养,不需肉碱的存在而快速通过线粒体膜,有效地被氧化供能,且随时提供不易储存。

1.适用对象 鉴于MCT的特性,可用于消化、吸收与运输普通脂肪(长链三酰甘油)障碍的患者,如Whipple、Crohns病、乳糜胸、乳糜尿、乳糜性腹水、高乳糜微粒血症、Ⅰ型高脂血症,以及胃大部分或全部切除、大部分肠切除术后、胆道闭锁、阻塞性黄疸、胰腺炎、胆盐和胰脂酶缺乏、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局限性肠炎伴脂肪痢疾等。

2.配膳原则

(1)部分代替LCT供能:目前使用的MCT多为油的形式,在烹调食物时放入。一般由MCT提供的能量占脂肪能量不宜超过60%,占膳食总能量的20%,其余的35%由LCT供给。

(2)少量多餐:每日用量不宜超过40 g,一次大量摄入MCT,会因其快速水解使肠腔内液体呈高渗负荷状态;其分解的游离脂肪酸过多时,也会刺激肠道,引起腹胀、腹绞痛、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因此,应以少量多餐的办法慢慢进食,或作为食物的调料、配料成分,以避免症状出现,并确保患者的摄入量。

(3)适量供给双糖:MCT能迅速氧化成酮体,其生酮性远大于LCT,蔗糖等双糖能降低其生酮作用,防止酮血症。

(4)长期使用MCT,应注意必需脂肪酸的补充。

(5)根据不同病情调整膳食制作形状时一般以低纤维MCT半流质或软食为宜。

3.注意事项 对于糖尿病、酮中毒、酸中毒等患者,由于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往往已经饱和,应用MCT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会加剧酸中毒的危险,故不宜使用。大部分MCT在肝内代谢,所以肝硬化患者也不宜应用。

4.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含脂肪较少的食物,如未加油脂做的谷类、点心、豆类、豆制品、蔬菜、水果、脱脂乳类和蛋清。精瘦肉类、鸡、虾、鱼等可限量使用,每日用量不超过150 g。蛋黄每周少于3个。烹调油在规定用量范围内,部分用MCT代替。

(2)忌(少)用食物: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如肥肉、鹅、鸭、全脂乳类、奶油、市售油脂糕点和油煎、炸的食品等。

15.1.2.9 限钠(盐)的膳食

限钠膳食(sodium restricted diet)系指根据不同情况限制膳食中钠的含量,以减轻由于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的水、钠潴留。钠是细胞外的主要阳离子,参与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渗透压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肝、肾、心等病变或使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引起机体水、钠平衡失调,出现水、钠潴留或丢失过多。限钠摄入是纠正水、钠潴留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食盐是钠的主要来源,每克含钠393 mg,故限钠实际上是以限食盐为主。

1.限钠饮食分类 按照膳食中钠限制含量不同,临床上一般将限钠膳食分为3种。

(1)低盐膳食:包括每日烹调用盐在内,全日供钠2000mg左右。忌用一切咸食,如咸蛋、咸肉、咸鱼、酱菜、面酱、腊肠和盐腌食品及含盐量不明的食物和调味品。限制烹调盐在2~4 g或酱油10~20 ml。如用味精应<1 g/d。

(2)无盐膳食:烹调时不加食盐或酱油及含钠盐的调味品,全日供钠1000mg左右。忌用一切咸食(同低盐膳食)。必要时可用钾盐酱油代替或用糖醋调味。

(3)低钠膳食:全日供钠量700 mg,病情严重时不超过500 mg。除无盐膳食的要求外,忌用可食部含钠在100 mg/100 g以上的食物,如油菜、蕹菜、芹菜等,以及用碱的馒头、面条和用小苏打做成的糕点和松花蛋、豆腐干、猪肾等。

2.适用对象 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等患者,心功能不全,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先兆子痫。

3.配膳原则

(1)及时调整钠盐限量:严密监测病情,随时调整钠盐量。最好是根据24小时尿钠排出量、血钠和血压等指标确定是否需限钠及限钠程度。如对使用利尿剂的高血压或水肿的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妊娠子痫的患者,应采用低盐膳食,不使用利尿剂且水肿严重者,用无盐或低钠膳食。不伴高血压或水肿及尿钠增多者不宜限制钠摄入量。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严重时可用无盐或低钠膳食,然后逐渐改为低盐膳食,待腹水消失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2)根据食量合理选择食物:有时为了增加患者食欲或改善营养状况,对食量少者可适当放宽食物选择范围。

(3)调整烹调方法:可减少膳食含钠量又能增进食欲。含钠高的食物,如芹菜、菜心、豆腐干等,可用水煮或浸泡去汤方法减少其含钠量;用酵母代替食碱或发酵粉制作馒头也可减少其含钠量。烹调时注意色、香、味、形,尽量引起食欲。必要时可适当选用氯化钾代替氯化钠的低钠盐或无盐酱油(高血钾者不宜),也可采用蕃茄汁、芝麻酱、糖醋等作调味。

4.注意事项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钾和钠在Na+-K+ATP酶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的浓度和比例。长期限钠膳食易出现低血钾,此时,使用限钠饮食应密切监测血钾的浓度。另外,对某些年纪大、贮钠能力迟缓的患者,心肌梗死的患者,回肠切除手术后患者,黏液性水肿和重型甲状腺功能低下合并腹泻的患者,限钠也应慎重,最好是根据血钠、血压和尿钠排出量等临床指标确定是否限钠。

5.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不加盐或酱油制作的谷类、畜肉、禽类、鱼类和豆类食品、乳类(低钠膳食不宜过多)。含钠量<100 mg/100 g的蔬果。常用食物含钠量见表4-15-12。

表4-15-12 常用食物的钠含量(mg/100g可食部)

(2)忌(少)用食物:各种盐或酱油制作或腌制的食品、盐制调味品。

15.1.2.10 少渣膳食

少渣膳食(fiber restricted diet)又称低膳食纤维膳食,是一种膳食纤维(植物性食物)和结缔组织(动物性食物)含量极少、易于消化的膳食。以达到尽量减少膳食纤维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梗阻,减慢肠蠕动,减少粪便量的作用。

1.适用对象 肠憩室病,各种急、慢性肠炎,痢疾,伤寒,肠道肿痛,肠道手术前后,消化道出血后,痔瘘患者;消化道狭窄并有阻塞危险的患者,如食管或肠狭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全流质饮食至半流质或软食的过渡膳食。

2.配膳原则

(1)限制膳食中纤维的含量:尽量选用含膳食纤维少、细软、便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如去筋的嫩瘦肉、虾、鱼、鸡胸肉等,蔬菜选用嫩叶、花果部分,瓜类应去皮如南瓜、冬瓜、菜花、马铃薯和胡萝卜等,果类用果汁。避免粗粮、整粒豆、硬果,以及含结缔组织多的动物跟腱、老的肌肉。

(2)降低脂肪含量:应给予低脂饮食,因腹泻患者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易致脂肪泻。

(3)烹调方法:所有食物均切碎煮烂,做成泥状,用烩、蒸、煮、炖的烹调方法,忌用油炸、油煎和烈性刺激性调味品。

(4)少量多餐:每餐进食量不宜太多,以减少消化道刺激。根据病情可采用少渣半流质或柔软食。由于食物选择的限制,膳食营养难以平衡,如限制蔬菜和水果,易引起维生素C和一些矿物质的缺乏,有些果汁含较多的有机酸,易刺激肠道蠕动。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www.xing528.com)

3.注意事项 少渣膳食只能根据病情需要短期内使用,长期缺乏膳食纤维,易导致便秘、痔疮、肠憩室及结肠肿瘤病等的发生,也易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

4.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精细米面制作的粥、烂饭、面包、软面条、饼干;切碎制成软烂的嫩肉、动物内脏、鸡、鱼等;豆浆、豆腐脑;乳类、蛋类;菜水、菜汁,去皮制软的瓜类、蕃茄、胡萝卜、马铃薯等。

(2)忌(少)用食物:各种粗粮、大块的肉、老的玉米,整粒豆、硬果,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油炸、油腻的食品,辣椒、胡椒、咖喱等浓烈刺激性调味品。

15.1.2.11 高纤维膳食

高纤维膳食,又称多渣膳食,是在膳食中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以此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刺激肠道蠕动,降低肠腔内压力,增加粪便中胆汁酸和有害毒物的排泄。同时还可以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有滑泻作用。

1.适用对象 弛缓性便秘,肛门手术后恢复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病及异物误吞食者。

2.配膳原则

(1)增加膳食中纤维的含量: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可达25~40 g,可以在原有的普通膳食的基础上,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茎类、叶菜类蔬菜和大块的水果,如菠萝等。

(2)多饮水:每日的饮水量在2500~3000 ml以上。在空腹时可饮用淡盐水或温开水,以利于肠道的蠕动。

(3)增加润肠食物在烹调时可适量增加植物油的用量有利于排泄,同时在膳食中可添加些通便的食物,如蜂蜜、黄油、核桃和香蕉等。

3.注意事项 长期大量进食膳食纤维,易影响食物中矿物质和一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如,钙、镁、铁、锌等,必要时应适时补充。

4.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粗粮、玉米、玉米渣、糙米、全麦面包、各种豆类、芹菜、韭菜、海带、琼脂、魔芋和果胶等。

(2)忌(少)用食物:辛辣食品和过于精细的食品。

15.1.2.12 免麦胶膳食

对含有麦胶(即面筋)食物异常敏感者,麦类的麸质成分中麦醇溶蛋白能破坏肠黏膜,或机体本身缺乏消化麸质的肽酶,使对肠黏膜有毒的多肽在肠黏膜累积,破坏黏膜;此时食用含麦胶食物会出现腹泻,腹胀,大便次数多、量多、稀烂恶臭、油腻多泡的乳糜泻,各种营养吸收障碍至严重营养不良。膳食中禁用麦胶及其制品时,症状就会消失。

1.适用对象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成人乳糜泻(又称麦胶敏感性肠病和非热带口炎性腹泻)、幼儿乳糜泻者。

2.配膳原则

(1)严格禁食一切含有麦类及其制品,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面筋、烤麸及面制糕点。

(2)在高能量前提下供给适量的优质蛋白质:成人每日0.15~0.19 MJ(35~45 kcal/kg),幼儿每日供给0.42~0.52 MJ(100~125 kcal);蛋白质供给量幼儿每日为3~4 g/kg;成人每日从0.5 g/kg开始逐步增加至2 g/kg。

(3)脂肪供给量不宜多:特别在腹泻期,成人每日供给量应<30 g,烹调宜采用蒸、煮、水、烩、卤、炖、焖等,不用或少用烹调油。

(4)充足维生素和适量的矿物质:腹泻导致大量的维生素丢失,必要时可补充复合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结合腹泻次数、血生化检查结果,必要时适当补充钾、钠、钙、镁等。有缺铁性贫血存在时应补充铁剂。

3.注意事项 由于肠黏膜受损,初期应选用低纤维的细软无刺激的食物,如果汁和菜汁等,并少量多餐,随病情好转后逐渐加量。

4.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无麸质食物,如大米、豆类、玉米、小米、高粱、米粉、米粉制作的糕点;蛋类、瘦肉类、禽类(去皮)、鱼类、虾、低脂乳类及其制品;果蔬类宜用白薯、土豆、南瓜、胡萝卜、山药等根茎类食物。

(2)忌(少)用食物:含麦胶的食品,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麦芽等及其制品,如:啤酒、面筋、糕点、饼干、面酱、酒类等,用面粉和面包渣等制成的菜肴均不可食。免麦胶膳食举例见表4-15-13。

表4-15-13 免麦胶食谱举例

15.1.2.13 低铜膳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lson病,好发于青少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该病由于铜代谢缺陷,出现铜转运、胆道排铜、铜蓝蛋白合成障碍导致过量的铜沉积在肝细胞、脑、肾、角膜等全身各处,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受累。低铜饮食可以减少铜的摄入,降低胃肠道吸收铜,促进铜的排出,保护肝功能,减轻症状,防止病情的发展。

1.适用对象 肝豆状核变性者。

2.配膳原则

(1)限制铜的摄入量:铜的摄入量每日一般应不超过1~1.5 mg。禁用或少吃含铜高的食物。

(2)充足的能量及蛋白质:肝豆状核变性常伴有肝硬化,高蛋白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氨基酸与铜结合促进铜的排泄。蛋白质的供给以每日1.5~2 g/kg为宜,可选用蛋清、牛奶及奶制品等优质蛋白。

(3)禁止使用铜制炊具、器皿烧煮食物和饮用水。

(4)适量选用含锌、锰高的食物,可以抑制铜在肠道的吸收。铜盐的沉积可以继发钙、磷代谢障碍,必要时应补充钙剂,对儿童同时应给予维生素D。

3.注意事项 长期摄食含铜较低的精米、白面易引起B族维生素的缺乏,应适当搭配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或补充剂。患者常有神经精神障碍,平时应注意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浓茶、咖啡、肉汤、鸡汤等,以免加重脑损害。

4.食物选择

(1)宜用食物:精白米、面、瘦猪肉、瘦鸡、鸭肉、马铃薯、小白菜、萝卜、藕、橘子、苹果、牛奶。

(2)忌(少)用食物:含铜高的食物有肥猪肉、动物内脏和血、小牛肉、各种豆类、坚果类和菌类、贝类、虾蟹类以及巧克力、可可等。含铜较高的食物有牛肉、鸡蛋黄、菠菜、香菜、芥菜、茄子、芋头、葱、糙米、标准面和蜂蜜等。低铜饮食食谱举例见表4-15-14。

表4-15-14 低铜食谱举例

注:全日烹调油20 ml、精盐6 g。

15.1.2.14 调整钾的膳食

钾是人体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和渗透压以及加强肌肉兴奋性和心跳规律性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发生低钾血症(血清钾<3.5 mmol/L),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神志不清、心跳过速等症状。发生高钾血症(血清钾>5.5 mmol/L),会出现四肢苍白、寒冷、疼痛、脸舌手足感觉异常等症状。根据不同的血钾浓度给予适当调整钾的膳食,即高钾膳食和低钾膳食。

1.适用对象 服用利尿剂而引起的低钾血症;肾脏排钾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高钾血症。

2.配膳原则

(1)高钾膳食:每日膳食中钾的摄入量应超过100 mmol/L(3950 mg/L)。多选择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虾和豆类食品(低蛋白质饮食除外);粗粮、鲜水果和蔬菜类,用马铃薯、芋头代替部分主食(马铃薯、芋头含钾丰富);浓肉汤、菜汤和鲜果汁饮料。

(2)低钾膳食:膳食中每日钾的摄入量应低于40~60 mmol/L(1560~2340 mg/L)。应少用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虾、豆类食品和浓的汤汁、果汁;尽量选用含钾250 mg以下的食物;将食物置水中浸泡或水煮去汤以减少钾含量。

3.注意事项 调整钾的膳食应根据血钾的浓度和临床用药的改变及时调整,以免矫枉过正引起的不良临床症状。

4.食物选择

(1)可根据食物成分表中钾的含量加以选择。常用食物含钾量见表4-15-15。

表4-15-15 常用食物的含钾量(mg/100 g可食部)

(2)食物中的钾多集中在谷皮、果皮和肌肉中,且钾易溶于水。细粮钾的含量低于粗粮,去皮的水果含量低于带皮的,肥肉的钾含量低于瘦肉的,罐头水果或煮水果的钾含量低于新鲜水果。浓菜汤、果汁和肉汤中均含有较多的钾。

15.1.2.15 儿科膳食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跨度较大,因此,其膳食应按年龄不同来划分,可分成婴儿膳食、基本膳食和治疗膳食。

1.儿科膳食基本原则

(1)儿科患者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人群,其膳食设计除了考虑病情外还应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的需要综合平衡后进行科学安排。

(2)由于患儿的消化功能尚处在完善阶段,因此儿科膳食应采用细软、易咀嚼、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

(3)对婴幼儿不应给予易引起消化不良或易误入鼻孔、气管的整粒硬果及豆粒类食物。鸡、鸭、鱼、肉等食物均应去骨刺,做成泥状或细末状。

(4)免用大块油炸食物,免用刺激性调味品,烹调制作中宜清淡少油脂,也不宜用过咸、过甜的重料调味。

(5)由于幼儿胃容量有限,故应少量多餐,每日至少4餐,幼小病儿和病情需要时也可给予5~6餐。

(6)要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和配制易引起儿童兴趣增加食欲的菜肴和点心。

2.婴儿膳食

(1)母乳喂养:母乳为婴儿最佳食物,患病婴儿只要无特殊禁忌情况,仍应以母乳作为首选食物。

(2)婴儿基本奶: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如条件允许可选用商业婴儿配方奶粉。

(3)脱脂奶:可用鲜奶煮沸后冷却去除上层凝结的脂肪或用脱脂奶粉冲调而成。适用于腹泻、痢疾或消化不良的儿童。

续表

引自:杨月欣编著《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

(4)酸奶:含双歧杆菌乳酸菌的活菌酸奶,适用于腹泻或消化不良的儿童。

(5)厚奶:在奶中加入3%~7%的淀粉或米粉配制而成。适用于呕吐患儿或较大婴儿。

(6)蛋白奶:在全奶中加入适量的酪蛋白,其蛋白质含量提高至5%。适用于营养不良儿童。

(7)免乳糖奶:用酪蛋白钙或大豆蛋白、脂肪乳剂和糖浆配制或用商业免乳糖婴儿奶粉配制而成。适用于乳糖不耐受症的患儿。

(8)焦米汤:用洗净大米炒焦,煮水取其汤。适用于消化不良患儿(用炒米5%加95%比例水)。

(9)米汤:将大米洗净煮稀粥,过筛而成,或用商业婴儿米粉按5%比例配制。适用于消化不良患儿。

(10)胡萝卜水:将洗净胡萝卜煮熟,粉碎成泥状,加适量水(胡萝卜20%、水80%)煮成液体。适用于消化不良患儿。

3.儿科普通膳食

(1)特点: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尚处在发育完善阶段,故每餐容量不宜过大,除3餐主餐外,可增1~2次副餐。

(2)适用对象:适应于6岁以上,无发烧、无咀嚼障碍、消化功能正常的患儿。

(3)膳食原则

1)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符合儿童生长发育需要的平衡膳食。

2)每日蛋白质55~75 g,能量6694~9623 kJ(1600~2300 kcal)。

3)每次主餐的食物原料至少在3个品种以上,动、植物搭配合理。

4)每日的奶制品以全奶为例不少于150ml。

(4)食物选择:忌食辛辣和强刺激性调味品,以及油炸和过硬食物。

4.儿科软饭

(1)特点:少量多餐,每日供应4~5餐。

(2)适用对象:适应于2~5岁幼儿,有咀嚼困难的较大儿童,有消化功能障碍的患儿。

(3)膳食原则

1)所有食物均切成碎末,以适应幼儿消化功能。

2)每日蛋白质45~75 g,能量5439~9623 kJ(1300~2300kcal)。

3)注意食物的调配,使之色、香、味、形恰当融合,引起小儿的兴趣。

4)食物选择:同普通饭。

5.儿科半流质

(1)特点:少量多餐,每日供给5~6餐,本膳食能量较低,较大儿童只能短期使用。

(2)适用对象:适用于2岁以下儿童以及发热、消化道疾患,手术后的患儿。

(3)膳食原则

1)参照成人半流质和儿科膳食原则。

2)每餐容量在150~250 ml。

(4)食物选择:同成人半流质。

6.儿科流质 本膳食所供食物呈液体状或入口即熔化成液体者。每日进餐6~8次,每次200 ml。在基本流质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可设计特殊食谱,如腹部手术后初期给予清流质、喉部手术后初期给予冷流质等。

适应证、膳食原则、免用食物参照成人流质。

7.儿科治疗膳食 其营养素的供给应参照各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量的基础和疾病的需要进行调整。食物的配制参照儿科膳食的原则。由于儿童尚处在发育阶段,应考虑其肝、肾等器官的代谢负荷能力。如低盐膳食每日的食盐摄入量以1g为限。

(1)小儿贫血的膳食

1)特点:6个月以上的幼儿是缺铁性贫血的多发人群,因为生长发育对营养素的需求增加,再加上某些疾病因素的影响,如果膳食中的营养素补充不足,极易发生小儿贫血。贫血患儿的饮食应在供给患儿充足能量的基础上,增加蛋白质、铁、铜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和疾病消耗的需要。

2)膳食原则:①在充足能量的基础上,给予高蛋白膳食,蛋白质应占能量的15%~20%,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以上;②应多选用含血红素铁和维生素丰富的瘦肉、动物血等食物;③食物烹调方法和餐次应按患儿年龄及胃纳等情况来设计安排。为了增加食物的摄入量,一般可用少量多餐的方法,每日5~6餐。

3)食物选择:可用食物如猪血、鸡鸭血、瘦肉、鱼、肝、肾、绿色蔬菜、柑橘、苹果等;少用食物如粗粮、炒豆、韭菜、豆芽菜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及辛辣调味品。

(2)婴儿腹泻的膳食

1)特点:根据患儿腹泻的症状和引起腹泻的原因,调整饮食配方和喂养方法,以缓解病情促使康复。

2)膳食原则:①如呕吐频繁,应暂停进食,从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物质,待呕吐好转即应及时恢复进食,但应从少量流质开始逐渐增加,流质的能量密度要从低到高逐步调整。②如单纯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开始时可以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和米汤,但这种无脂肪和蛋白质的流质,能量和营养素不足,只能用1~2天,待好转后,就应调整配方,可用低脂或脱脂的奶、酸奶、蛋白米糊等食物。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正常半流质和软食。③如系中毒性消化不良,可用焦米汤、米汤、胡萝卜水等,待病情好转后,可加用脱脂奶、酸奶、蒸蛋羹等,逐步恢复正常饮食。④腹泻患儿极易产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若口服营养不足时,应用肠外方式补充水分和营养素。

(3)果蔬膳食

1)特点:间隔给予新鲜蔬菜、水果组成的低蛋白、低能量膳食,以减轻体内代谢负荷促进患儿康复。

2)适用对象:急性肾炎、肾衰竭、高血压、肥胖症。

3)膳食原则:①本膳食以新鲜水果和蔬菜为主,也可给予少量的米汤、鲜奶;②本膳食蛋白质极少,低能量,因此只能短期间隔使用。除急性肾炎初始时的患儿可连续食用1~2天外,一般每周1天,最多不超过2天,要间隔进行(如周一、四或二、五),患儿要卧床休息,在医护人员的观察下进行。③可分(a)水果日:每日供给750~1500g苹果,分5~6次进食。(b)蔬菜、水果日:苹果500~1000g,黄瓜、生菜、番茄500~1000 g洗净消毒后分5~7次食用。(c)在上述(a)、(b)的基础上另用相当于30~50g米的米汤与水果、蔬菜间隔食用。④水果根据季节可用苹果、橙、西瓜、草莓、梨、葡萄等。必要时每日进食牛奶1~2杯。蔬菜选用黄瓜、胡萝卜、番茄、生菜等可生食的菜。

4)食物选择:可用食物有新鲜水果、蔬菜、牛奶等;忌用食物有鱼肉类、盐、油及其他调味料,含盐糖果饮料、苏打水。

(4)儿童糖尿病膳食

1)特点:通过营养治疗使患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供给合理的平衡膳食,保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2)膳食原则:①正确设计营养处方,可按下列公式计划:总能量(kcal)=1000+100(年龄-1),肥胖儿用100+100(年龄-2)。蛋白质可按不同年龄期的需要量或以总能量的20%计算,宜用优质蛋白质为主。脂肪可按总能量的30%计算,烹调用低熔点油。碳水化合物可按总能量的50%计算。②要防止患儿出现饥饿,为了增加饱腹感,可在主食中配制一些粗粮。③由于儿童糖尿病多数为胰岛素依赖型,故应正确掌握进餐与用药的时间,以防止酮中毒和低血糖的发生。④为提高营养治疗的效果,在总能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用多餐次方法(每日5~6餐),有利于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使之血糖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⑤由于营养治疗是糖尿病长期的首选治疗方案,因此要教会病儿和家长调配和控制饮食的方法,以及怎样正确调换食物。

3)食物选择:同成人糖尿病。

(5)糖元累积症膳食

1)特点:因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或活性低下所致糖元累积肝脏而引起的先天性糖元代谢紊乱。通过膳食调整来稳定血糖,减轻病情。

2)适用对象:先天性染色体缺陷而致的糖元累积症。

3)膳食原则:①通过控制膳食,维持体内葡萄糖水平的稳定,防止低血糖,用淀粉类复合碳水化合物替代婴儿食物中的简单碳水化合物。②少量多餐,脂肪含量宜稍低,以防脂肪氧化不全产生酸中毒。③根据出现低血糖的规律来调整喂食时间和次数。

4)食物选择:可用食物有米、面、奶、淀粉。忌用食物有糖果、食糖、葡萄糖、蜂蜜及各种含简单糖类多的食品。

(6)低苯丙氨酸膳食

1)特点:主要用低苯丙氨酸膳食治疗苯丙酮尿症,控制血浆苯丙氨酸的浓度。其他营养素应能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膳食原则:①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量,1岁以下患儿每日30~58 mg/kg;1~2岁患儿每日25 mg/kg;3~6岁患儿每日18~24 mg/kg。②蛋白质供应能满足需要,1岁以下每日蛋白质2.0~4.0 g/kg;1~2岁每日30~40g;3~6岁每日40~50 g。但是,不能由食物来供给,应用配方膳食中含低苯丙氨酸的水解蛋白粉,宜占蛋白质总量的80%。③能量及其他营养素应供给充足,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除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外,还需添加B族维生素、维生素E、叶酸、维生素B12,以及钙片、鱼肝油等。

3)食物选择:可用食物有麦淀粉、玉米淀粉、土豆粉、粉丝、藕粉等纯淀粉食物,含蛋白质少的水果,蔬菜不限,如胡萝卜、南瓜、茄子、白菜、藕、圆白菜、油菜。烹调用油、蔗糖可适量添加。忌用食物:1岁以下患儿每日不超过100 ml牛奶或250 ml人乳,忌用蛋黄、肉类、豆类。另外,1岁以下患儿米或面不超过30g,1岁以上不超过60 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