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参加学术会议?科研入门笔记的见解

为什么参加学术会议?科研入门笔记的见解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讲了一些学术会议的基本情况,在讲具体的操作细节之前,我想再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每年有大量学者即便再忙也要去参加学术会议。当然学者们对会议的态度还是各有不同的,但对于成熟学者来说,除了可以借机去各地旅游一下,可以在简历上多上一两笔的内容,还为了哪些原因要去参加学术会议呢?根据我近年粗浅的体会,参加学术会议对学者有这么几个重要作用:促进自己的论文成型。

为什么参加学术会议?科研入门笔记的见解

以上讲了一些学术会议的基本情况,在讲具体的操作细节之前,我想再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每年有大量学者即便再忙也要去参加学术会议。当然学者们对会议的态度还是各有不同的,但对于成熟学者来说,除了可以借机去各地旅游一下,可以在简历上多上一两笔的内容,还为了哪些原因要去参加学术会议呢?

根据我近年粗浅的体会,参加学术会议对学者有这么几个重要作用:

(1)促进自己的论文成型。这个被我放在第一位,因为我感觉这常常是资深学者们参加会议的最常见理由。写过学术论文的人都知道写论文是件多么消耗体力、脑力、耐力的活儿,做研究最兴奋的点往往都在前半段,比如琢磨一个新研究的题目、设计整个研究过程和收集数据方法、联系受访者和做访谈,甚至数据到手非常期待地跑一下分析……这些,对于一个真心享受做研究的人来说,都是非常令人兴奋和可以满足创造力好奇心的过程,几乎可以持续刺激一个科研人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然而到了数据到手、结果也分析出来没有悬念了的时候,落笔成文这件事就开启了一个自己跟自己死磕的过程,有时候它变得如此漫长,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时静下心一个人思考、关上门没完没了地码字、反复地修改和推敲词句和结构,这个过程自然就没有那么兴奋,也因此而容易叫人一拖再拖,或者注意力轻易地就被其他更新的项目吸引去了,而让老项目的发表就此被无限期搁置下去。

而学术会议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设置deadline的机会——既然你的论文被接收了,你也同意要去参加了,就要奔着开会日期这个时间点努力去把自己的论文写出来。因为有了这么个deadline,学者最开始投申请的时候就会大概计划一下,我这篇论文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到会议开始的时候能不能形成完成稿交上去。比较理想的利用会议deadline的情况是,在提交申请的时候你数据已经到手,或者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计划,然后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你就可以以会议时间为deadline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写成论文,这样通常能非常有效地促进研究出版发文,防止一个项目走到了最后一步却被漫长地搁置。我之前的博士导师就经常利用学术会议来高效率地完成论文,因为开会的时候已经写出了第一稿,在会议上听取一下大家意见,回来再做一轮修改基本就可以投给期刊审稿了。这种通过会议给自己设置deadline的方法看起来还蛮有效。

(2)了解领域内最新学术观点及研究方向。做科研的一大魅力就是“终生学习”,你是个努力发掘真相分享给世人的人,你也是个永远向别人学习、向未知探索的人。做科研的人无论是哪个学科都需要知道别的学者在研究什么,了解别人是怎样设计的研究,最新方法有哪些,领域内最新争论或关注的重点有哪些。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订阅领域内最重要的期刊或者订阅这些期刊最新的目录(content email),比如在Google Scholar或者Research Gate里关注某一主题或某些学者而可以收到相关的最新信息等。学术会议是一种特别高效的获取新信息的方式,几天的会议通常会涵盖上百个论坛,每个论坛又经主办方提前为你选出了4~5篇最新的、围绕某一主题的论文,在十几分钟之内你就能听到一篇论文的来龙去脉还能膜拜作者本人,这样就省去了你阅读论文的很多时间,还会激发你很多的想法,快速扩展脑中的文献储备,简直是个极为节省生命能量的成长之道。

(3)拉近跟学术大牛和学术文献的距离。这一点对于年轻学者来说大概尤其适用。我自己从小到大受的教育经常让我觉得教材、论文是和圣人一样离我们很远的,只适合隔空膜拜,比如读本科的时候被告知管理之父泰勒、科层制掌门人韦伯决策管理大师西蒙,都是“权威”“大师”“经典”,这些教科书里面收集的作者虽然不是三头六臂,但也难以想象是个活生生的人。我记得第一次在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我的一个学长在一个晚宴上悄悄为我指着屋子里的一个人说,这个就是某某文章的作者,那篇文章你记得吗?那个戴眼镜的就是作者……还有那个被引用了好几千次的我们某个课上读的文章,那个端着酒杯的就是作者……我在那一刻忽然惊异地意识到我读的这些文章原来都是看上去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写的!这件事看似没什么了不起,却是个微妙的瞬间,我从此之后看学术文章都觉得是活的,仿佛可以想象作者的面孔和他们写文章时候的样子,感觉枯燥的文章变得亲切了很多。此外参加学术会议还让我们有机会现场聆听学术牛人做报告,看着他讲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文章,看他怎样开玩笑,谈研究当中的一些细节和小故事,你可能还有机会在问答环节看大神之间切磋武艺,甚至可以直接向作者发问。这个过程让你知道原来做学术没那么冷冰冰,大师们也没那么遥不可及,很多大学者还很友善,大部分学者都非常愿意帮助年轻学者。跟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开了几天会,仿佛你也成了这个大家族的一员。我觉得这个过程给年轻学者带来的影响,甚至可能比听取到某个知识点本身的作用深远得多。(www.xing528.com)

(4)建立社交网络,寻找工作机会。如果你有意在博士毕业后做教授,参加会议是难得的学术社交和找工作的机会。管理学专业,尤其是商科,经常在学术会议上进行招聘,很多会议会专设招聘场,不同高校如果当年有招聘,招聘委员会的老师会专门到会议上来见一见投这个工作的申请者们,或者直接做一轮面试筛选。哪怕是没有这种专门招聘内容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几天里你也有很多机会在各种场合(比如早餐中餐、晚宴、会议现场,甚至会议酒店的电梯里)遇见各个学校的老师们,很多时候关于一些学校的招聘信息就是在跟他们闲谈中获知的,还有的时候某个学校并没有在当时招聘,可是你认识了系里的某个老师,在一两年后他们招聘的时候你可能刚好毕业可以去那里应聘。我记得在一个讲学术职业的工作坊曾听到这么一句话:你在学术会议上的各种场合都一定要注意言行举止以及穿着,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秒碰见的那个人会不会就是你未来的雇主或老板。职业生涯漫长,未来无限可能,即便你现在已经找到工作,但也说不定几年之后想换工作,你永远不知道之前在会议上碰见的哪个人可能会在哪个学校的招聘委员会上等着你。

此外,学术会议上有很多机会能让你接触到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学者,很多人利用这样的机会开始了实质性的合作研究。我自己经验不多,但做过的好几个研究都是完全始于会议上跟其他老师的相识和聊天。如果不是因为当时参加了会议,这几个项目确实都不会存在。

(5)听取学术同行对于你论文提出的反馈。我刚开始跟着导师去参会的时候特别不能理解她为什么那么重视会议上学者的反馈意见,让我们记下来之后回来逐条细读,并以此思考如何进一步修改文章。我虽然明白与会者是很好的建议来源,但是不同的学者总是有不同的意见,难道不是把论文投出去之后期刊审稿人的意见才是真的重要吗?这几年逐渐体会反思之后终于好像明白了一点。大家知道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一般都是需要同辈审阅的,你投出去的文章,被期刊的主编发派给三四个你不知道的同领域学者进行审阅,主编最后根据这几个学者的意见决定是否接受你的文章在该期刊发表(详见本书3.8“轻松读懂国际期刊投稿流程:从选刊到同辈审阅”)。因为是同辈审阅,所以了解你所研究领域的其他学者对某一主题的看法就十分重要。比如,如果你的领域里的学者们10个里有8个都觉得你的研究设计有问题,那么最后审阅你投稿的学者也很可能有同样的想法并拒掉你的论文。甚至更极端的情况是,你有没有想过,去你的分会场听你报告的人有可能恰好是之后你文章在某个期刊的审稿人,甚至是该期刊的编辑?(此事真实地发生在了我的一个博士同学身上。)毕竟不少研究领域还是比较小的,研究某一个问题的学者可能就那么些,说不准之前跟你一起讨论过文章的某个人就是编辑所找的审稿人。所以参加学术会议的一大目的是把自己好多个月甚至好几年一直在折腾的东西拿出来示人,听听领域内其他人的意见,想想自己在哪方面还可能做修改,从而为下一步的投稿做准备。在会议上听取其他学者对自己论文的评价非常重要,哪怕有的学者只是提出阐明性的问题(clarification question),也有可能帮你意识到有些问题自己在文章里可以多一些笔墨、阐述得更清楚一些,而可能就是这些改动让你的文章被某个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接受。

(6)向学术界和社会大众传播研究结果,尽到一个研究者的社会义务。归根结底,一个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是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传播出去,我们做研究不是为了做出来之后藏着掖着或者当摆设,我们是希望发表出来启发同行、改进现状、提高人类的认知、减少人类的困惑。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有时候还花了资助机构或纳税人的钱,你应该对把研究成果传播出去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研究结果呢?发表到某一个期刊当然是一个办法且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在学术会议上做分享则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渠道,能让很多人了解到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结果。不要小看你所做的某个报告的潜在影响力,你可能并不知道哪个学者也许会因为听了你的报告而少走弯路或少走重复路、受到激励、受到启发,蝴蝶效应加起来也许会改变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