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年级小学作文教师版-围绕中心意思写作

高年级小学作文教师版-围绕中心意思写作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事例指的是围绕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可以选择两件及以上的事情来写,多个事例更能充分表达中心意思。本单元是围绕中心意思写,可以选取不同事例,也可以选取不同方面。教学时要从“围绕中心意思选了哪些材料”的角度阅读“习作例文”,为学生选择材料提供范例,提升学生构思选材能力。

高年级小学作文教师版-围绕中心意思写作

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从“甜、乐、泪、暖、悔、望、迷、妙、变、忙、寻、让”这些汉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选的汉字既是中心,也可做题目。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重要部分写具体。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写之前可以拟一个提纲,看看选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关键

关键语一:一个汉字

只能选择一个汉字,数量是一个。这个汉字包含多层意思,有表面意思,有引申义,有比喻义等。比如“甜”这个字,一种解释是像糖和蜜的味道,表示甜味,这是生理上的一种感觉;还有形容舒适、愉快的意思,表示甜蜜,这是一种美好的心理感受。另外,不同的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甜”字会有更多的理解。这样就能围绕“甜”从多方面、多角度去选材。因为不知学生会对哪个汉字感受最深,所以要帮助学生解读例子中的每一个汉字的含义,尤其要引导学生总结解读汉字的方法:汉字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便学生能够选择示例之外的汉字,拓宽学生选材思路。

关键语二:感受最深

感受最深,就是一看到这个字内心就会泛起情感的层层涟漪,会想到与它相关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甚至还可以从这个字中能得到刻骨铭心的、难以忘怀的影响和体会。触动心灵的,让自己发生心理和行为的转变的,就是感受最深的。

关键语三: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是文章中作者主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学生平时作文经常只注重事件过程的叙述,通篇找不到中心意思或表达中心的句子。写文章的技巧再高明,没有中心就失去了灵魂,如一盘散沙,因此作文时应确立一个中心,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

关键语四: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物

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两种方法。不同事例指的是围绕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可以选择两件及以上的事情来写,多个事例更能充分表达中心意思。不同方面指的是围绕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可以从两方面及以上写感受,多个方面展开描写来表达中心意思会更全面。

关键语五:重要部分写具体

最能体现中心意思的事例或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例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部分写详细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部分内容要进行细致的描写,这就要求学生回忆当时最能打动自己的画面,人物当时的表现如何,他的语言、动作,哪怕是细微的神情变化,只要能为文章主题服务,就要详细写下来。还可以一波三折,这样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本相连

单元是习作单元,它的语文要素为“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习作要求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它们紧密相联。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习作例文、初试身手等学习都是写作前指导。从读学写,领悟方法。充分利用精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内容紧紧围绕中心意思的写法:《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开篇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紧接着文章围绕这一中心意思从动植物、事物、人三方面来写万物的生长,它可以让学生体会从不同方面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盼》以“新雨衣”为线索围绕一个“盼”字描述了几件小事,这是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在这些小事中有详细写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白要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习作例文”能帮助学生合理安排素材,重要部分详细写,其他内容简单写。巧妙运用“初试身手”帮学生选材,不偏离主题。这一单元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构思点拨

选材立意:

选材对于写好一篇文章来说尤为重要,常言道,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材料决定文章的质量。本单元是围绕中心意思写,可以选取不同事例,也可以选取不同方面。这就给学生选材增加了难度。哪些事例是围绕中心的不同事例,哪几方面是围绕中心的不同方面,一定要引导学生理清楚,想明白。事例就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虽是小事但要典型,这样才具有代表性,才更有说服力。

立意要新颖,不落俗套,不老调重弹,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可以指导孩子逆向思考,从反面写,会引起读者兴趣,深化主题。立意一定要积极、健康、向上,这样才有意义。

结构行文:

开篇点明中心,接着不同事例或不同方面以并列式呈现,事例之间或每一方面之间用过渡句衔接,这样文章结构更加紧密。也可以采用小标题式,脉络清晰,一目了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尾呼应,文章内容更加完整,深化主题。

语言表达

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说真话,说真话才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才有可表达的内容。语言不必华丽,实实在在的,字里行间才能流露真情。

暖心提示:

真正习作时,还会出现选材不当的问题。教学时要从“围绕中心意思选了哪些材料”的角度阅读“习作例文”,为学生选择材料提供范例,提升学生构思选材能力。最好列个提纲,这样能帮助学生对自己选择的材料进行筛选,避免材料脱离中心或材料重复。

另外,学生知道重点部分要写具体,可其他部分要怎样写才能做到详略得当呢?用罗列或概括的方法来写就可以了。

一篇文章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只有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写具体了,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怎样才能克服写得空洞、笼统的毛病,把作文写具体呢?

帮扶知法

其实把文章写具体,也不难,方法得当会事半功倍。可以引导学生在写句子时多问几个“怎样”或“什么”。下面举例说明多问“怎样”或“什么”把句子写具体。

①她哭了。

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肩膀也不住地颤抖。

②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写数学作业。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做不下去了,这时同桌就耐心地帮助我。最后,把难题做出来了。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写数学作业。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反复读题目要求,可大脑还是一片空白,一点儿思路都没有,急得我鼻尖都渗出了细细的汗珠。“啪”的一声,我把笔摔在桌子上,打算罢工。这时,同桌看到了,“怎么,遇到难题就想放弃吗?咱们一起试试?”说着同桌凑到我跟前。我又重新拿起笔。他引导我圈出关键词,接着在草稿纸上工整地列出数量关系式。我一拍脑门“哦!原来这么简单。”同桌笑笑没说什么。

例句一,提问“她为什么哭?”“怎样哭?”

例句二:提问“我遇到难题时什么样?”“同桌是怎样教我的?”“解出难题后我什么样的表现?”

通过问“怎样”和“什么”并把这些问题一一解答出来,句子一下子就具体了。

放手练习

在这一环节的讲解、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就能懂得通过提出问题再解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了。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围绕“悔”,将“悔”的原因写具体。

【教学目标】

1.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

2.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3.与同伴交换习作,能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作出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事例或不同方面来写,把重要部分写具体。

2.难点:选择的材料要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读熟习作例文。

【教学过程】

一、猜字激趣,导入新课

1.猜字游戏“我说你猜”。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

我说你猜:

(1)每组派一名代表根据抽到的字进行描述,组员猜,猜对次数多的取胜。

(2)描述的同学只能用两个字提示。

(3)答案都是一个字。

要猜的字有:暖、变、泪、乐……

2.过渡: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它可以表示不同含义,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诠释它的内涵。打开课本80页,读读习作要求,我们也来尝试围绕中心意思写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

二、重温课文,掌握方法

1.回忆学过的两篇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你知道了什么习作方法?

2.学生回答,互相补充,总结出:围绕中心意思写可以从不同方面写,也可以选择不同事例写,重要部分写具体。

三、打开记忆,学习选材

1.出示“爱”字,请同学说说你什么时候感受过爱?学生交流、分享,老师随机点拨总结出关键词。

学生可能会想到:

过渡:围绕“爱”字我们想到了这么多事例,那么该选择和如何安排这些事例呢?我们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围绕中心,选择、安排合适的材料。

引导学生总结出:可以通过不同的事例体现“爱”,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展示“爱”。

过渡:围绕“爱”这个中心,我们想到了这么多事例,大概有七八件,那么如此多内容该怎么安排?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就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1)请同学根据《爸爸的计划》这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

快速浏览,结合例文批注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②围绕这个中心意思作者写了哪些事例?

③哪件事是详细描写的?为什么把这件事写具体?

④其他事例怎么描写的?

(2)请同学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我”感受深的那件事具体写。

(3)怎么写具体的?(把爸爸的语言、神态写出来了,把“我”的心理活动写出来了,连暑假计划的内容也都写出来了。)

(4)其他部分怎么写呢?总结出:其他部分简单写。(让学生明白:罗列事例或用一小段话来概括一件事就是简单写。)(www.xing528.com)

(巧妙结合例文使学生明白:最能体现中心意思的内容要写详细,写具体,其他事例可以罗列,也就是简单写。)

四、列出提纲,拟定题目

1.根据给出的12个汉字或其他汉字,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字,作为写作题目,列举出相关事例,并标注哪件事具体写,哪件事或哪些事简单写。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同学列举的材料集体评议。

3.一篇文章的提纲只有相关事例是不行的,还要有开头、结尾,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把提纲列完整。可以借助老师出示的提纲模板。

4.多媒体出示温馨提示:

(1)用自己选的字作为题目。

(2)开头是汉字表达的中心意思,结尾可以呼应开头,也可以自然结尾。

(3)选择围绕中心意思的不同方面或不同事例。

(4)注明事例详略,把重点事例写具体。

5.多媒体出示提纲模板:

五、重点指导,完成初稿

1.过渡:如果想把文章写得打动人心,那么在写作技巧上还要多下功夫。下面,我们就研究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这部分主要是片段练习(见“重点指导”)

2.观看微课《细节描写的方法》,然后尝试写个小片段。

通过读、评学生所写的小片段,发现问题。此时可以及时指出,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改正。

3.一个事例或一方面不能全面地表达中心意思,请你再补充不同事例或不同方面。学生交流,互相启发,完成初稿。

六、点评修改,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多媒体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是否围绕中心组材。

(2)是否选取了不同事例或不同方面。

(3)重点部分是否写清楚、写详细了,能不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4)其他部分是否做到了简单写。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

(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

(3)依据集体评议要点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并改正。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助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王瑾

“丁零零,丁零零”放学的铃声响了,我和卡卡正准备回家班主任突然叫我去办公室。

卡卡在校门口等我,我来到了老师办公室。班主任背对着我,正在判一摞作业。见我来了递给我一个大大的信封,我好奇地打开信封,几张稿纸展现在我眼前。这不是我精心准备的参赛作文吗?我疑惑地看着老师。半晌,老师才说我的作文没有选上,被退回来了。听了老师的话,我强忍着泪水走出办公室,向学校门口走去。

好朋友卡卡还在那里等着我,她看了看六神无主的我,又看了看我手中的信封,全都明白了。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跟在我后面,路过花园时,她拉着我坐在石凳上,轻轻地拍着我的肩,不停地安慰我。

从此以后,我俩放学就一起去看书,周末她再忙也会陪我去图书馆。我俩还经常交换图书,并且一起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因为我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语言丰富了,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很多。学校举行“建国70周年征文比赛”,我写了作文《得第一真不容易》交给了老师。我的作文发表了。

被别人关心,心里暖融融的,有人分享快乐,心里也暖暖的。

1.重点部分应细致描写,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当时的场景。

2.情感表达要真挚。

王瑾

“丁零零,丁零零”放学的铃声响了,同学们背起书包像开闸的洪水一样向教室外涌去。我和卡卡正准备回家,班主任突然叫我去办公室。

运用比喻,生动表现了孩子们放学时的场面,和“我”突然被留下形成鲜明的对比。

卡卡在校门口等我,我来到了老师办公室。班主任背对着我,正在判一摞作业。见我来了递给我一个大大的信封,我好奇地打开信封,几张稿纸展现在我眼前。这不是我精心准备的参赛作文吗?我疑惑地看着老师。半晌,老师才说我的作文没有选上,被退回来了。听了老师的话我感觉天旋地转,回家的兴奋劲儿一扫而光。为了这篇参赛作文我付出了整整一周的心血,放弃所有的玩耍时间,全部用来修改作文。已经记不得改了多少遍抄了多少遍了,可现在全白费了。我强忍着泪水走出办公室,向学校门口走去。

加上“我”听了老师的话的感受,生动体现了“我”从“疑惑”到“兴奋劲儿一扫而光”的心理变化,真实、自然。

好朋友卡卡还在那里等着我,她看了看六神无主的我,又看了看我手中的信封,全都明白了。但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跟在我后面,路过花园时,她拉着我坐在石凳上,轻轻地拍着我的肩,小声唱道:“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无怨无悔从容面对……田田,自己选择的路就要一直走下去,无怨无悔。我们一起努力!”她的话就如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我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她,她用手做了一个大写的V字,意思就是“加油”。一阵春风吹过,暖烘烘的,我们迎着暖风回家了。

“拉”“轻轻地拍”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朋友的关心与鼓励。“暖烘烘”既写出风的暖,又写出心的暖。

从此以后,我俩放学就一起去看书,周末她再忙也会陪我去图书馆。我俩还经常交换图书,并且一起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因为我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语言丰富了,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很多。学校举行“建国70周年征文比赛”,我写了作文《得第一真不容易》交给了老师。一天,卡卡同学举着报纸又蹦又跳地来到我面前,高兴地说:“田田,你的作文在校报上发表了。”我赶忙打开报纸,真的,是真的!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心头的阴霾终于洗去了,一下子搂住了卡卡。

添加上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此时的激动心情

被别人关心,心里暖融融的,有人分享快乐,心里也暖暖的。其实暖字就像一颗种子,种在我们心中,别人遇到困难时,献出一点点,这颗种子便会慢慢长大,让世间充满温暖。

高清雅

人生百味,悔是其中最酸涩的滋味。

贪婪是会让人后悔的。一天下午,我正写着作业,突然听见吆喝:“卖糖葫芦啦,卖糖葫芦啦!”我向外一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在大声叫卖。老爷爷这一吆喝,勾起了我的馋虫。于是我拿着五元钱,飞快地跑下楼,买了一串糖葫芦。我接过老爷爷找的钱,发现多找了我三元钱,可能是他算错了帐。我拿着钱,急慌慌地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很生气,要我必须把钱还给老爷爷。没办法,只好跑下楼,寻找老爷爷的身影。我走过了好几幢楼,却还是不见老爷爷的身影。我后悔极了,真想让时间倒流,回到刚才。

“飞快”“跑”写出了自己想吃糖葫芦的急切心情。“急慌慌”表现自己做错事后的不安心情。用词生动。

耍聪明是会让人后悔的。时间飞逝,又到了期中考试的时候了。当天晚上,我很快把作业写完了,并没有认真复习,而是来到客厅,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我入迷得连爸妈的叫声都听不见,常要妈妈碰一下,才会从中回过神来。一直看到晚上九点半,我才不情愿地回到卧室。第二天早上,老师抱着一大堆卷子进来。很快考试开始了,我看着试卷直挠头:这些题怎么这么难?我好像从来没见过似的。但也只好硬着头皮把这张卷子做完了。想着好几道题都没有把握,心里悔得都想哭了。唉,都怪我,为什么昨天晚上不复习呢?越想越后悔,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我的心里酸酸的,真想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重新考一次,我保证,这次绝不再耍小聪明了,可惜时间不会倒流,世上也没有卖后悔药的。天阴得更沉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

心理活动描写细致入微,写出了“悔”。环境描写恰到好处,烘托了人物此时的心情。

我品尝了人生中最酸涩的滋味,这种滋味让我成长。

1.语言:语言生动,心理刻画比较细腻,字里行间真情不断流露。

2.结构:开头点明文章中心意思,结尾扣题,文章结构严谨。两件事做到了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李欣睿

人生五味,但是在我看来,只有一种味道最美——“甜”。而一说到“甜”,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甜甜的糖果,其实味道不仅仅是舌尖能够感受到的,往往情感上的味道才是最有滋味的。

开头说出自己对“甜”的 理解,点明中心。

那是去年的一个夏天,我独自在家,正坐在书桌前认真地读书。书中的插图是一块美味的蛋糕,看见了“奶油蛋糕”的我馋得直流口水,心想:“我也能做蛋糕。”我飞快地跑向书柜,努力地搜索着,挨个翻找,“找到了!”我十分兴奋。

这本甜点书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人动过了。书的四角微微向上翘,书皮也有些泛黄了。我拂了拂上面的灰尘,注视着目录——蛋糕做法,“没错,就是它!”我在心中默念。

我按照书上的步骤,井井有条地做着准备工作。我先把鸡蛋打碎,打到盆子里,用打蛋器搅拌。接着少量多次地加入面粉,最后放入一勺白砂糖和半袋牛奶,再放入烤箱中,这样就大功告成了。我焦急地等待着,看到蛋糕慢慢鼓起,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浓郁的甜香,使我回味无穷。终于,蛋糕上裂开了几道细小的缝隙,像是在捧腹大笑。我把蛋糕取出来放在餐桌上,望着这块亲手做的蛋糕,心中笑开了花,特别有成就感。

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蛋糕做好后的样子,反映了小作者喜悦的心情。

眼前突然出现两个熟悉的身影,我胸有成竹地大喊:“爸爸妈妈,快来!这是我为你们做的蛋糕。妈妈掰了一块,咬了一小口,慢慢咀嚼,她眯起双眼陶醉地说:“真好吃!”爸爸一看,满怀期待地咬了一口,平时严肃的他点了点头:“果然,很好吃,牛奶浓浓的气息,回旋在口中,香香的,甜甜的。”我受到了爸爸的鼓励,妈妈的夸赞,心里美滋滋的,像一股甘甜的泉水涌上我的心头。

细节描写,写出了爸爸、妈妈的不同表现,人物形象很鲜明。一家人都品尝到了“甜甜”的滋味。

汗水是丰收的甜蜜。在这小小的蛋糕中,有我的汗水,我的希望,我的气息,用劳动换来的果实是“最甜”、“最甜”的滋味。

1.选材:小作者围绕“甜”这个中心,从不同方面选择了生活中微小而又平凡的事情,“我亲手做蛋糕”,“爸爸妈妈吃蛋糕”,浓浓的亲情,甜甜的味道,流动在字里行间,让我们对“甜”有了更深的认识。

2.结构:段落衔接自然,中心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