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被害预防研究:阻碍犯罪意识形成的阻碍

被害预防研究:阻碍犯罪意识形成的阻碍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潜在的犯罪人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避免其产生不合理甚至错误的需求,对于阻碍犯罪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国家意志固然重要,但个人将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将其作为非主流价值观的抵御手段和武器,避免产生不合理的需求,对于防止犯罪意识的形成同样重要。个体自觉地运用主流价值观影响心理活动并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是阻碍犯罪意识的形成、转化的关键。

被害预防研究:阻碍犯罪意识形成的阻碍

所谓犯罪意识,是指行为人形成的一种强烈的欲望,试图通过实施某种行为来满足自己的不合理的需要。因此,犯罪意识的形成与个体不合理的需求紧密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直接导致产生动机,不合理的需要极易导致产生犯罪动机。当犯罪动机与主体头脑中具体的满足需要的手段方式或对象相结合,就生成了犯罪目的或决意(统称意识)。[75]此时若行为人具有不健全的人格,犯罪决意将进一步发展为罪过心理。可见,不合理的需求在犯罪意识的形成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就能阻碍犯罪意识的形成。

何谓不合理的需求?在笔者看来,这仍然与个体的价值观和认知相关。由于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人必然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不同需求。例如,人需要吃饭,这是生物性需求渴望被爱,则是社会性需求。需求的存在并不可怕,关键是什么是合理需求以及以什么方式来满足需求。当行为人产生不合理的需求或者用社会不认可的方式满足需求时,犯罪意识随之产生。笔者认为,假若一个人的需求不但远超自己的能力,且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相符合,此时的需求即可以称之为不合理的需求。因此,需求的合理性主要是价值判断,是以社会主流价值作为评判标准的。对潜在的犯罪人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避免其产生不合理甚至错误的需求,对于阻碍犯罪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社会均存在社会主流价值,社会成员也必将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并进而影响到社会成员的行为——即行为需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社会主流价值观通过影响人的意识、思想来规制人的行为,是一种由内(内心)及外(行为)的规制方式。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个体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国家(政府)通过一定的媒介宣扬来实现,二是个人通过主动学习实现社会主流价值的自我认同。前者体现为国家意志,后者体现为个人意志,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国家意志固然重要,但个人将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将其作为非主流价值观的抵御手段和武器,避免产生不合理的需求,对于防止犯罪意识的形成同样重要。个体自觉地运用主流价值观影响心理活动并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是阻碍犯罪意识的形成、转化的关键。(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