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领中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领中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引领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引领中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引领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引领学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用和表达能力,从而逐步提高了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而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将其渗透进英语课程教学之中,由此来看,无论是从国际理解,还是从建立文化自信的角度考虑,都需要我们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地位及概念界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的地位是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包含了文化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一些传统文化。《英语课标2017》对传统文化的划分。

《英语课标2017》的“(四)文化知识”模块中是这样写的:“文化知识包含中外文化知识,是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自信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文化传播、文化自信的阐述及英语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英语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起来。英语教科书是学生学习、了解本民族文化和他国文化的重要凭借,具有很大的价值指导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基础教育阶段现有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语言技能的教学和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加深了解中国的文化,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向他们介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初步用英语介绍祖国的主要节日和典型的文化习俗,这些要求表明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要同时兼顾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然而,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忽视了母语文化的导入和产出,致使中学生患有中华文化失语症(指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无法用外语准确地表达中华文化)。此外,在西方文化强烈的冲击下,一些中国青少年对西方文化很热衷,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兴味索然,甚至不屑一顾,学生这种“崇洋媚外”的心理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这也使得学生难以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进而难以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继承民族精神与传统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以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为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古代文学、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以及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是世界三大文化体系之一。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华文化渗透,引领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8.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教学案例分析解读

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为我们学习英语不仅是与中国人交流,还要对外国人讲我们的内容才具有意义。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中西交流,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以及精神价值,因此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性格塑造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可以有效实现英语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英语人才。

因此,如何引领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用英语表述出来是我们教学中的重大课题,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祖国意识和提高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就是要帮助学生们能够深切地感悟、体会中华文化的价值,做有文化底蕴、有爱国情怀的中国人,在国际竞争舞台展示中国国民的独特风采。

8.2.1 基于语篇分析进行读后输出设计

基于语篇的输出是以学情为基础的,语篇分析的方法是以语篇的宏观结构组织分析为主,兼顾微观结构特征分析,其目的是析出语篇表达的内容要点,为概要转述建构内容。语篇模式体现了语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语篇表达内容的语义逻辑。因此,分析语篇模式是析出语篇要点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要兼顾对语篇微观结构特征的分析,这样可以细化要点内容,使宏观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清晰理解概要的内容。

案例1: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2 Spring Festival”

案例描述:本模块话题是谈论春节,本单元是阅读课,教师基于文本素材通过三个环节,设计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

读前环节:

教师在本环节通过问学生以下问题,从而快速导入本课,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也较易接受。

When does Spring Festival come?

What do you often do before Spring Festival?

What present do you get from your parents?

What do you usually say to others on New Year’s Day?

读中环节:

在本环节,教师设计的阅读活动也是从整体到部分细节,为学习理解层面活动。

第一遍阅读,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每段的主旨大意。

第二遍阅读,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春节前、除夕以及春节三个时间段填写表格,并找出人们所做这些事情的理由。

第三遍阅读,让学生再读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为后面的阐述完整做准备并使学生能够自己感悟出春节家人团聚、亲情的内容。

Why Spring Festival is important in China?

After the dinner,we usually watch a special programme on TV,why do we think it“special”?

读后环节:

在本环节,教师主要设计三大活动,即根据表格主要框架及内容复述文章,帮助学生理解并练习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结构,帮助学生清晰如何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最后是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复述文中是如何介绍中国的春节。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三次阅读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从三个时间段来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把介绍春节的文本结构逐步梳理出来,同时加上教师的引导引起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使得学生在介绍传统节日——春节时还能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悟。

8.2.2 基于深入语篇进行读后输出设计

深入语篇的输出是在整体理解语篇的基础上,以语用为导向,以语言应用实践为目的的输出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语境中体验所学语篇的实际意义,即通过描述与阐释语篇内容,分析语篇的写作意图来内化语言与运用语言。

案例2: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2 Spring Festival”

案例描述:即学生再提炼出文本结构并依据三个时间段可以复述传统节日——春节之后,下一节课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在利用表格复习了上一节课文本内容,直接点题,让学生头脑风暴逐级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How to introduce Spring Festival?

What traditions do you know?

Why do people do these things?

学生逐步梳理出以下内容。

案例分析:语篇的读后输出与输入密不可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读后输出是以把握语篇的整体内容为前提,实现读、说、写循环。语篇的输入与输出需要以语篇为语言单位进行分析,经过层级分析思考,学生在理解语篇内涵基础上,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并在互动性问题中逐步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理解,并能完整地把它介绍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达到了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小组互动讨论情景下更加清晰中国人庆祝春节的方式,更加了解了春节的传统文化习俗,达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了解、再领悟,从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该设计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该设计的形态是学思结合,围绕语篇深度思考,践行语言、思维、策略与文化融合的学科素养发展理念。该设计的特色是学生表达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

8.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策略(www.xing528.com)

在语言教学中,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每个语篇中都包含文化的信息。通过每个单元的语篇学习语言,其实也在走进不同的文化。这本就是一种共生共存、互相促进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优秀文化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入与渗透,要充分利用具有文化内涵的素材,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内涵,充分利用语篇所载的文化和育人价值,通过深度学习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在发展学生文化鉴赏力的同时,促进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在传承的过程中,优秀的思想、名言警句、英雄事迹都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世界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着人的心灵,从而更好地塑造人的素质。

8.3.1 利用列表中西节日对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读阅读素材分析素材的编写意图,挖掘素材中的显性和隐性文化知识。如在介绍西方重要文化节日时,我们也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秋天来临,我们在介绍西方感恩节的同时,也会向学生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感知文化,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培养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并能够用英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案例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8 Section B 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案例描述:本文本介绍了美国感恩节及如何制作感恩节传统食物——火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此节日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食物,该授课教师在读后环节设计了一系列有目的、有指向的链式追问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special day in China?

When are these special days?

Why do people celebrate these special days?

Do people give thanks for anything on these days?

Do people honor something or someone on these days?

Is there any traditional food that we eat on these days?

What are the main dishes?

Can you make these dishes?

同时教师结合问题列出下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这些传统节日的异同。

案例分析:感恩节相关知识可以通过文本梳理出来,春节是学生比较了解的,再次重温,中秋节让学生依问题提示,与感恩节进行对比,通过小组互动学习进行操练,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们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通过文本素材进行列表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学生通过对比这些异同,有助于他们对文化进行深刻理解,重温熟悉的中华文化,提高关于传播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水平。

8.3.2 设计递进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坚持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的,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通过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

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是对语言掌握程度及水准的评判标准之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涉及文化内涵的素材,即从学习理解层面,到实践应用层面,再到迁移创新层面。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这样的教学活动,习得语言和文化知识之后,便需要进行运用、实践和创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习实践应用方面技能的培养,多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内容用英语表述出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案例4: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 Are you getting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案例描述:本模块话题是关于春节,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听懂文本进而能使用所学语言讲述春节前人们为了庆祝春节所做的准备,该授课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活动。利用课前预习学案使学生基本扫清词汇障碍,同时帮助学生熟悉本模块话题。听前环节播放介绍春节习俗的英文视频,帮助学生扩充必要的词汇表达,并在板书中呈现以加深记忆。针对对话内容,预设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听后概括主旨大意,依据表格提取细节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操练和内化目标语言,为最后的语言输出目标——学生能准确地描述春节前的准备活动并了解春节文化习俗做铺垫。游戏活动的设计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多地了解了关于春节习俗,进一步学习、重温春节的传统习俗。

Lingling’s family are getting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案例分析:该教师通过以上表格帮助学生梳理细节信息,通过表格降低了听的难度,使学生对春节前家人所做的准备活动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还利用此表格进行语言操练内化所学语言,为学生能正确描述春节前人们做的准备活动及一些习俗搭设了很好的台阶,也为学生能讲述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了自信。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自然地运用本课所学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学生拥有了个人自信及文化自信,具备了介绍中国春节前的传统习俗的能力。

8.3.3 分层设定听说课教学目标,系统设计整体化教学活动

新课程理念给英语听说课赋予了更明确的使命和更丰富的内涵。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整体发展,必须以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和整合。听说课的教学活动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引领,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进行整体设计,听前、听中和听后三个阶段的活动要相互关联、逐级递进,让学生在意义探究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经历理解所听的内容——听前进行预测,听中关注主要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加工,尝试发现信息间的内在关,同时对听到的内容进行主动、深入、联系实际的思考。不断与文本互动,与同伴和教师交流,在此过程中感知、体验和内化语言,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启示,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同发展。

当然要尽量保证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的一致性,设计有层次、有实效的内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对目标语言进行充分的感知、体验和内化,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在主题语境、主要内容、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应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设计语言内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重复、机械的语言操练,努力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对主题意义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与文本、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自然地运用目标语言。

案例5:北师大版“Module 2 Unit 5 Rhythm Lesson 2 Beijing Opera”

案例描述:本单元以Rhythm为中心话题,第二课是关于京剧的听说课。教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两段听力材料获取、记录并转述与京剧相关的基本常识;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判断京剧中常见的角色和常用的象征手法;第三个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本课所学,欣赏《杨门女将》京剧片段,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第四个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依据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是:

I.Appreciate the video and complete the tasks.

Task 1 Watch the video and tick the topics talked about.

Task 2 Listen and fill in the Fact File of Beijing Opera.

Task 3 Match the following words with their meanings.

Task 4 Pair Work.

Ⅱ.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How do performers perform on a simple stage?

②How does a performer show a lady riding in a carriage?

③What do four generals and four soldiers represent?

Ⅲ.Oral Task-Group Work.

案例分析:学生在完成以上一系列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基于已有知识不断对主题意义进行探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得到了融合式的整体提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设计了个体活动、结对交流、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形式,既保证了学生个体学习的落实,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合作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帮助,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用英语表达的实践机会,提升了课堂学习实效性。课堂上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听说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总是试图想要去了解外国文化及习俗,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欲望和态度。然而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学生往往语塞,不知其重要性。因此,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要经常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体会到宣扬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久而久之,只要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民族自豪感,那么主动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便会随之上升,学习活动也会更加自然地发生。

总之,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传播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我们要让学生觉得,我们需要他们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华文化,从而增强传统文化的文化输出。英语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荣誉感、爱国情怀等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融入教学中,从而在言传身教中提升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