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丛:结构缜密,骏爽文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丛:结构缜密,骏爽文气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仅一章之中以线型结构为主,前后连贯,文气骏爽;而且每章之间意脉贯通,承转自然。其应制诗,结构缜密是其特点之一。这种结构,即前文所论之“冒头”。其四言诗,抒情、说理往往营构晶莹的意象,形成澄澈的境界;而且语言清省,结构缜密,以风入雅颂,典雅庄重而不失灵动活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个性,在西晋诗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丛:结构缜密,骏爽文气

陆云强调文章贵有“经纬”,有特别自觉的文体意识。因此,结构缜密、文气骏爽是其诗赋共同的艺术特点。从形式上说,其四言诗,除了《答兄平原》(伊我世族)分章不明或为单篇外,其他都是短章组诗:一首数章,一章数句。不仅一章之中以线型结构为主,前后连贯,文气骏爽;而且每章之间意脉贯通,承转自然。其应制、赠答、抒情诗无不如此。

其应制诗,结构缜密是其特点之一。如《征东大将军京陵王公会射堂皇太子见命作此诗》(六章),虽为宴饮应制之作,然其结构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开篇境界阔远。“芒芒大极,玄化烟煴。颓形成器,凌象垂文。大钧造物,庶类群分。先识经始,实综彝伦。”诗本为宴饮饯别而作,然首章却叙述天地造化、物从其类、人遵彝伦的人类文明进化,追溯晋源于周、受命于天、顺天安宁的王朝更迭历史,以雅颂典雅庄重的笔法,形成阔远的境界和厚重的历史感。这种结构,即前文所论之“冒头”。第二,线型结构模式。此诗冒头与正题亦构成前后连贯的关系:由天地而及人伦,由历史而及现实,由颂君而及谀宾,构成典型的线型结构模式,这也是西晋应制诗的基本结构模式。第三,转接过渡自然。此诗虽取线型结构模式,但是由历史转入现实,则又是有收束,有承接。如“厥镇伊何,实干心膂。文教内辅,武功外御。淮方未靖,帝曰攸序。公于出征,奄有南浦。”(其三)“南海既宾,爰戢干戈。桃林释驾,天马婆娑。象齿南金,来格皇家。绝音协徽,宇宙告和。”(其四)第二章追溯晋之辉煌历史,以“永言配命,唯晋之镇”作结。第三章开头则以“厥镇伊何”的连珠修辞格自然承接,又以“实干心膂”开启下文。言晋室依赖股肱之臣而文治武功,自然过渡到所颂对象,有结构而不露结构之迹。第四章描绘西晋升平和谐的景象,也始终紧扣南方臣服、四海来朝,将所颂对象的功业巧妙镶嵌其中。而后二章写西晋的繁盛与升平,又始终不离“文武方升,允兹兼弘”的人才济济,颂晋谀人,同样显得结构精巧。

其赠答诗,在结构上与应制诗基本相同,先有冒头,然后切入主题,最后收束。如大将军司马颖的从事中郎张彦明,迁官入朝任中护军,司马颖设宴饯行,士龙作《从事中郎张彦明为中护军》以赠之。诗以宴饮别情为抒写载体,以用才用世为说理核心。前三章先言古代明君广揽人才,再言今之君王崇德爱才,故百官用世而显达。突出明主用才与百官用世之间的因果关系,隐含着诗人欲附凤翼而求显达的期冀。后三章切入宴饮别情,先写王公宴饮之快乐,再写酒阑离别之伤感,后写临别殷殷之劝勉。以抒写别情为主要内容,饮宴之欢之久,反衬出别情依依。而想象离别途中的伤感,强化了别情的浓度;临别的劝勉,又升华了别情的高度。这也是此诗描写、抒情最为成功之处。全诗除冒头之外,以时间流逝为结构线索,前后贯注,一气呵成。亦如应制,其赠答诗的冒头也往往与正题内容逻辑关系紧密,从而使冒头成为全诗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赠汲郡太守》(八章):“于穆皇晋,豪彦实蕃。天罔振维,有圣贞观。鸣鸟在林,良骏即闲。萃彼俊乂,时亮庶官。”(其一)首章颂美晋君求贤,人得其所。这一冒头,在结构上恰恰笼罩此章之后的四章。二、三章颂美汲郡太守奚生的威仪、道德、识见、令名、际遇;四、五章叙述自己对奚生的期待、劝勉、祝福,六章叙述晋君以行直道而用才,奚生以明德而受禄,将朝廷用才与人才效用合写,在内容上关合首章。诗之主旨至此似已收束,然而后二章却又转入别情之描写,似乎游离主题。但是,从抒情上看,则是由四、五章自然生发而来;从内容上看,诗人抒情又是紧扣奚生盛德、沐浴皇恩而来;而自己与奚生之别,亦只是“职思既殊,亦各有司”而已,与第六章似断而实连,也显现了陆云诗细针密线的功夫。陆云部分酬赠之作,围绕一个主旨推演开去,基本上也属于线型结构,如《赠顾骠骑二首》,按照“明照有吴,入显乎晋”的时间顺序,“秉文之士,骏发其声”的内容主旨,而展开叙事与抒情,层次分明,结构井然。

其抒情诗,以《答兄平原》(伊我世族)为代表。从陆机赠诗十章看,此诗或原为组诗,因为文集散佚,后人辑自类书,未标分章,遂不可考。此诗内容、结构、情感与士衡赠诗近似。从所表达的内容看,诗可分为八章四层:第一,追溯其辉煌家世,歌颂祖考的德化与武功,赞美三兄的道德与事业。第二,自责不能重振先祖基业,表达对兄士衡升岳凌云的殷切期望。第三,抒写其离乡后的故园之思与归乡途中的骏奔之情;叙述途中兄弟欢会之短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人生感慨;再抒写归家之后目睹家道衰落之感怆。第四,回归酬答之旨,称赞兄诗之美,以及自己答诗之目的。由家世、祖考、兄长,到自责无能;由思乡、归乡、欢会,到归家之感怆,或以隐性的时间连贯,或以显性的时间连贯,使原本零乱反复的复杂情感层次井然,结构细针密线。而由自责无能转入抒写吴亡之怆痛与离乡之思念,意脉转接自如。特别是写近乡时“经彼乔木,有鸟嘤鸣。微物识侪,矧伊有情”的亲切,以及见到兄长时“乐兹棠棣,实欢友生;既至既觐,滞思旷年”的欢悦;至家时“华堂倾构,广宅颓墉;高门降衡,修庭树蓬”的悲凉凄怆,前后文气连贯而下。[13]叙事、描写将眼前与过去、现实与想象交织,写景与抒情、叙事与抒情圆融,顺叙与逆叙、对比与反跌统一,强化了所抒发的情感的浓度,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是西晋四言诗的典范之作。其《失题诗》结构也非常缜密,如《失题》(六章),按照怀人—等待—落寞—沉思—守道—总束的结构顺序,由怀人上升到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虽其冒头与其他应制、酬赠之作有别,但转接、结构则基本相同。

概括地说,陆诗之作理语,既有浓烈的玄学思辨色彩,又有丰富的感性形象,上嗣嵇康,下开东晋;作情语,既有情真语切之处,又在生命迁逝之感中,浸润着深刻的覆国亡家之痛。其四言诗,抒情、说理往往营构晶莹的意象,形成澄澈的境界;而且语言清省,结构缜密,以风入雅颂,典雅庄重而不失灵动活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个性,在西晋诗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萧统《文选》以“综辑词采”“错比文华”为编撰标准,对陆云诗歌清省简约的审美个性评估严重不足,所以选入较少。而《文选》的经典地位,桎碍了陆云诗歌的传播。直至王夫之《古诗评选》才发现陆云诗的价值,选目多,评价高,可谓独具慧眼!

(本文原载于《江淮论坛》2016年第2期)

【注释】

[1]刘运好:《陆士龙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2]陈祚明撰、李金松校点:《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21页。

[3]林芬芳:《陆云及其作品研究》,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www.xing528.com)

[4]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96页。

[5][韩]崔宇锡:《魏晋四言诗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89页。

[6]刘运好:《以自然为本:陆云诗学思想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第561—568页。

[7]陈祚明撰、李金松校点:《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29页。

[8]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4页。

[9]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94页。

[10]程建虎:《应制诗“冒头”现象及其成因》,《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36—39页。

[11]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24页。

[12]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13]王夫之撰、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