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化村镇建筑简介-工业化村镇建筑

工业化村镇建筑简介-工业化村镇建筑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村镇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既有村镇建筑主要是指乡镇与农村中层数为一、二层的未进行抗震设防的一般建筑。在《村镇住宅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村镇住宅是供村庄、集镇中的居民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未规定层数。根据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的村镇建筑的主体结构依旧以砖混和木结构为主,同时在建筑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地域化和地区化特色。

工业化村镇建筑简介-工业化村镇建筑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全国内地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镇常住人口逐年增多,但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仍然很大。因此对于村镇建筑仍有很大的需求,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4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14年全国村镇建设总投入16101亿元,其中房屋建设投入12559亿元,在房屋建设投入中,住宅建设投入8997亿元,占房屋建设投入的71.6%%。这些数据更表明了目前村镇建筑的市场大有可为。

我国目前通过《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对村镇规划实行统一标准。《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按规划期末常住人口的数量确定镇村规模,把镇村规划规模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级;我国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一般按镇村体系层次,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四级。截止到2014年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20401个,乡(苏木、民族乡、民族苏木)12282个。

村镇如同大城市一样,也是人类活动空间集中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独立经济实体或经济区域;也是一个社会实体,是人口聚居点;是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区域。它具备政治、经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是,村镇与城市的功能有着很大区别,从聚居区来看,城市是从事非农生产活动人口的聚居区,而村镇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共居区,个人或家庭从事多种职业的兼业劳动者或兼业户比重较大;从服务对象来看,城市的服务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而村镇以农村居民为主;农民到城市的次数很少,而村镇是农民常去的地方、生活的处所;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方式是间接的,而村镇本身就包含了农村。

每个村镇的功能不是天然的、自发的,它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如村镇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基础设施状况、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也正是受村镇功能的影响,村镇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一般都依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与村镇功能上的区别导致了村镇建筑与城市建筑的区别越来越明显:与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相比,村镇建筑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通常,中心镇作为县的政治经济中心,其建筑形式与一般城市建筑有相似之处,而一般镇的建筑形式则多为沿街道两旁分布的低层住宅,且成片或带状分布。而在农村则基本以每家每户的独立式一至三层建筑为主,并且多集群式分布;村镇建筑不仅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起居场所,也是人民群众参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所,具有宜居宜业的特点,比如居民可以在自家住宅附近种蔬菜等;另外村镇建筑一般是自建房,没有城市建筑的容积率限制,且层高一般相对较高,整体建筑面积大,自由活动范围广,并且也不需要缴纳物业费、停车费等额外费用。

在《村镇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既有村镇建筑主要是指乡镇与农村中层数为一、二层的未进行抗震设防的一般建筑。在《村镇住宅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村镇住宅是供村庄、集镇中的居民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未规定层数。在《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0)中规定,农村的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5m的居住建筑的防火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等的规定。为严谨起见,本书限定的村镇建筑是指在县城以下的农村非建制镇(乡)(不含中心镇)、行政村(中心村或基层村)的集体土地上建造的五层及以下的民用建筑

根据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的村镇建筑的主体结构依旧以砖混和木结构为主,同时在建筑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地域化和地区化特色。首先,在地域方面,现代的南北方村镇建筑存在明显差异。从外观上看,南方由于多雨、气候湿热,建筑多为坡屋面,且屋顶较高方便通风散热;而北方由于降水量少,多风沙,一般多建成平屋面,既节省材料,方便清理,又可以晾晒农作物等。从构造来看,北方由于冬季寒冷,强调保温,墙体一般较厚,窗户较小;而在南方没有保温要求,强调通风散热,墙体做得较薄,窗户尺寸较大。其次,在地区方面,受当地材料、环境气候以及传统文化等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当地特色的建筑,主要为东南沿海石结构、西南地区木结构、岭南民居、皖南民居、华北平原四合院、西北生土窑洞、藏区碉房以及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帐房形式等。下面将简要进行介绍。

石结构建筑(图1-1)是东南沿海地区普通人家经常采用的民居形式之一,具有造价低廉、取材方便、抗风耐湿、耐腐蚀性好等优点,主要分布在闽南沿海地区。福建省地震局“九五”期间调查数据显示,福建省农村石砌结构房屋面积约占农居总面积的18.4%,闽南地区约有2000多万m2的石砌结构房屋,约有200多万人居住。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比如:傣族壮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颇族德昂族布依族等建造的木结构建筑多以干栏式(图1-2)为主,一般为两层,底层架空,饲养牲畜,二层起居,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主要分布在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且不同的少数民族建筑均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

岭南地区是指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该区域冬暖夏热,夏季日照时间长,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因此该区域建筑通常符合通风和阴凉的特征,同时受不同文化意识、生活习俗的影响,岭南地区所存在的民居建筑主要形式可以分为广府建筑、潮汕建筑、客家土楼(图1-3)等。

图1-1 沿海石结构

图1-2 干栏式木结构

图1-3 客家土楼

皖南民居(图1-4)作为徽派建筑的代表,大都呈现高墙深院、青瓦白墙的特点。其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加上明清时期徽商的雄厚经济实力对家乡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兴旺发达,那些徽商还乡后以雅、文、清高、超脱的心态构思和营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其主要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并且以安徽宏村—西递为主。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使得宏村—西递皖南民居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华北平原地区的典型建筑形式则是四合院(图1-5),尤以北京为代表。其基本特点是沿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门开在东南角,房屋整体坐北朝南。既有利于采光,适应华北地区寒冷干燥的冬季,同时也能保有良好的私密性。

图1-4 皖南民居

图1-5 华北四合院

图1-6 靠崖式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及自治区,主要有靠崖式(图1-6)和地坑院(图1-7)两大类。窑洞属于建筑学上的生土建筑,冬暖夏凉,是良好的节能建筑。

藏区和内蒙古地区的碉楼(图1-8),采用石或土砌筑而成,形似碉堡,故称碉房。碉房一般为2~3层,底层养牲畜,楼上住人。过游牧生活的蒙、藏等民族的住房还有“毡帐”(图1-9),这是一种便于装卸运输的可移动的帐篷

图1-7 地坑院

图1-8 碉楼

图1-9 帐房(蒙古包)(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改革开放初的6.7m2提高到目前的33m2左右,增加了近4倍。虽然村镇建筑的住宅面积在不断增大,但其在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期规划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绝大多数地区都实现了村镇规划全覆盖,但在部分地区仍存在有对规划的认识不全面、不科学,偏重了村居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忽视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专项配套规划,已有的专项规划之间也缺少有效衔接。部分地区的新农村规划缺乏差异性、个性化,只是照搬照抄、“重复模仿”,或是跟着主观走,忽视当地实际的功能定位、产业现状、生态环境等因素,导致规划与建设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

另外村镇建筑在选址上的随意性比较大,一般在施工前均没有地质勘察资料,进而避开不利的地质条件。并且平原地区的村镇建筑比较集中,成片分布,通常建筑的地基处理相似,没有合理的依据,使得村镇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建筑开裂、沉陷、倒塌等事故。对于山区和矿区的村镇建筑,除有可能存在上述不利地质情况外,所选的地方还有可能为泄洪区、风口、地下采空区等,易受泥石流、山体滑坡、水毁、风灾或坍塌等灾害威胁。

2.建筑形式单一,特色缺失

许多村镇在建设时照搬城市建筑样式和模式,无明显特色。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求新求阔,现在好多农村建筑已由过去的火柴盒式的独栋规则建筑发展成平面上呈“L”型、“U”型、“凸”型等复合式的别墅建筑,并且建筑外形大都相似,呈现不伦不类的欧式风格,缺乏当地民居的特色。

村镇建筑在建设和规划的过程中与城市建筑相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村镇建筑既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体现村镇建筑的优势,又要具有宽敞的空间来满足日常生产所需。不能只是单纯地排列整齐的小洋楼、笔直的水泥路,更要根据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精神文化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其次,公共建筑作为居民文化活动等场所,代表着村镇的精神风貌,更应该展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而不能简单地追求“高大上”,更应具有鲜明的特色。

3.结构不合理,防灾性能弱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许多村民在建造自家住宅时单一追求大空间、大跨度,使得结构布局不合理。此外由于没有相适应的结构强度,使得建筑整体受力不合理。一般的村镇建筑是没有设计图纸的,有些只有建筑施工图而没有结构施工图。另外,随意加层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城中村,结构加层现象尤为明显,并且在改造前,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整体加固等措施。

村镇民居抗震能力低。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安全意识缺失的因素,使得村镇建筑安全隐患突出。根据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评估,近五年的地震灾害损失近80%在农村,比如发生在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会理的6.1级地震,就造成当地数百人伤亡,数十万间农房倒塌。此外,一些地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每年在台风、山洪、河洪等灾害中损毁的房屋主要是农房;一些地区还有不少泥草房、土坯房等危旧住房,亟须改造。

4.施工问题尤为突出

村镇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由于缺少监督管理和技术引导,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处于“三无”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筑材料无保证。目前社会上的建材市场相当混乱,不合格、不标准、低质量的产品,冲击整个建材市场。据有关部门统计,整个建筑市场的材料抽查合格率不足40%。同时受专业鉴别能力限制和经济条件制约,大部分村民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劣质建材。此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未进行复验直接使用,或者几种水泥混合使用,钢筋也盲目选择大直径等,都会给结构安全埋下隐患。

(2)施工人员无资质。农村建筑的施工队伍一般没有资质,人员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或培训,相当多的农村建设一线人员不了解建设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大多施工人员是跟着老师傅边干边学,摸索成才,施工也全凭经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目前出现的复杂建筑施工要求,而且施工安全意识淡薄,村镇建设多数是邻亲互帮,并不佩戴安全帽等安全措施。

(3)施工过程无依据。施工人员在配制砂浆、混凝土时不知道何为配合比,粗细骨料也不称量,凭经验搅拌,对砌筑砂浆或浇筑的混凝土要求达到的标号及强度心中无底,砌体质量差,灰缝不标准,通缝现象严重,砂浆饱满度不足。钢筋的连接方式大部分为绑扎搭接,但钢筋的搭接和锚固长度只是凭经验施工,未综合考虑结构抗震等级、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直径和级别等因素的影响;箍筋在所有的梁中都是一种间距,没有加密区或加密长度不足;未在土建施工前全面考虑水电安装和装饰装修,后期再对房屋进行剔凿、开洞或刻槽,既影响结构安全,也会对其他预埋管线的正常使用形成威胁,还会造成渗漏反而影响装饰效果和使用等。

5.节能环保效果差

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建筑节能工作,但直到现在建筑节能状况仍然不理想。特别是建筑能耗提高的速度远远超过建筑节能水平提高的程度,也就是能源使用效率很低。这与我国目前推行的绿色建筑相差甚远,需要改进。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一方面村镇居民缺乏节能意识、缺少节能技术,也很少懂得从多个方面采取节能措施。比如平房建筑的体形系数本来就较城市的多层建筑大,在同等保温条件下能耗就比城市建筑多10%~30%,再加上围护结构过于单薄,外墙部分是240mm厚砖墙,屋顶几乎没有任何保温隔热措施,门窗大都是单层门、大玻璃窗,本身就不利于保温隔热。再加上还有许多农民朋友为了省钱选用十分劣质低价的门窗材料,使农村居住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更是不容乐观。此外,部分村镇建筑甚至存在攀比现象,致使建筑层高过高,房间布局不合理,空间浪费严重,资源浪费,保温效果差。

另一方面农村建筑中一般选择的建材都没有环保要求。比如铺贴的瓷砖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家具中的甲醛含量超标,长期接触和使用都会对人体产生很多危害。有些农村建筑选择的施工工艺比较落后,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有些地区地坪以上仍在使用烧结黏土实心砖,造成大量农田被毁、污染环境,且节能效果差。改建和拆除工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也是影响目前农村环境卫生的一大因素,因没有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大部分的建筑垃圾只能随意倾倒或填埋,既影响村容环境,又污染土壤,破坏植被或水文地质状况。

结合上述问题以及目前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当代的村镇建筑发展需要从前期规划、建材选择、结构和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全过程来进行保证。首先应该保证村镇建筑的安全性能。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村镇建筑的安全性能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在村镇建筑建设的全过程中,予以引导和监督。因此首先要保证建筑最基本的抗震性能。从建材来源及市场规范材料质量,培养合格的建筑施工人员,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村镇建筑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