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多民族作家:德昂族文学的多彩世界

云南多民族作家:德昂族文学的多彩世界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编著《中国德昂族》,2013年出版诗集《苇草遥遥》、散文集《水鼓禅音》,2013年作品《云南驿》获得“云南日报”文学奖。虽然迄今为止,德昂族作家文学作品数量甚少,但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后,依然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云南多民族作家:德昂族文学的多彩世界

德昂族,旧称“崩龙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文学创作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样式和内容,但是由于内向型的民族性格特点以及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他们过去的文学作品基本依靠口口相传或者借用其他民族文字得以流传记录,所以迄今为止,德昂族文学中,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体裁的民间文学占较大比重。而人们对于德昂族作家文学却知之甚少。因此,为了让大家能更全面地了解德昂族作家文学,有必要对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基本状态及其特点进行研究。

一、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概述

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相对于德昂族民间文学来说,其产生和发展相对迟缓,作品数量也相对较少,但不能因此忽视德昂族作家文学在云南当代文坛上的作用。

(一)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及其文学作品

1981年民间歌手李腊翁在《山茶》第2期上发表诗歌《你变菜,我变锅》《这个地方我从来没有到过》《看到一朵美丽的花》三首诗歌,其中《你变菜,我变锅》荣获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另外,还有董小月的《孤独一人度时光》(外二首),王老二的《没有自己的家园》(外一首),勐丹青年的《幸福生活哪里来》,李建华、张俊芬的《心声》(外二首),刘贵荣的《火红的党旗》(外一首),刘青峰的《温柔的眼》(外四首),李明珍的《我愿》等诗歌。

杨忠德奠定了德昂族作家文学坚实的基础,其主要创作有诗歌:《腊亮与玉相》(外三首)、《崩龙山一日》《崩龙族泼水节散记》《狮子山记游》《我心中的旋律》《崩龙族著名歌手李腊翁》《德昂族泼水节》。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末期,何阿三、赵家书也开始了文学创作。何阿三发表了诗歌《黄桃熟了》《喜相逢》(外四首)和散文《约会在大青树下》;赵家书发表了德昂族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大盈江畔——一个忏悔者的自白》,另外他还写作了散文《大盈江,你在我心中流淌!》。

2007年艾傈木诺出版的诗集《以我名命》,成为德昂族首本文学专集。而艾傈木诺的散文创作《失语的村庄》《梦藤桥》《玉安的婚礼》《风带着我们穿越时间》《虚写稻城》《红桑葚》《那一年我11岁》《诗歌在经受,我在寻找》《身背钥匙,心背锁》《牛栏江西岸》以及小说创作《竹子花开》《纹之路》,先后在《边疆文学》《民族文学》《民族时报》等报纸杂志发表。2012年编著《中国德昂族》,2013年出版诗集《苇草遥遥》、散文集《水鼓禅音》,2013年作品《云南驿》获得“云南日报”文学奖。

德昂族女作家董晓梅的散文创作《鸟话》《饮茶的瘾》《佛的距离》《再走黑山门》《夜宿凯邦亚湖》《边境小镇遇鬼记》《老朗和他的稻田》《那些瓜果飘香的日子》以及其他作品也不断在各大报纸和杂志发表,并与他人合集出版了《德昂族》一书。

除了以上作家作品,还有杨文华的小说《警察杨鑫》,艾叶安布的小说《达古达楞格来标新说》,杨文华的散文《门口那棵老茶树》,以及刘青峰的散文《在雨中》《漂浮的念想》《篮球场上的感悟》等。

(二)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的发展状况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德昂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尚保留着许多古朴风貌的民族,德昂族是一个以文学为精神食粮的民族。虽然迄今为止,德昂族作家文学作品数量甚少,但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后,依然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在创作文学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新的文化。伴随着德昂族作家的日益涌现,文学作品数量逐步增加,可以看出,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正呈现出一种繁荣的创作景象。

二、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的思想内容分析

(一)风土人情的描绘

1.男女爱情婚嫁习俗

男女爱情。德昂族的婚姻制度和恋爱方式一直存在着一个深刻的矛盾,一方面德昂族的未婚男女青年,充分地享受着选择自己配偶的自由。例如何阿三的散文《约会在大青树下》全文以对话为主的形式讲述了“我”和爱玉娜在大青树下约会的故事,其中穿插记录了“我”与爱玉娜之间感情发展的线索,表现出“我”和爱玉娜对自由恋爱的勇敢追求。

另一方面,由于德昂族长期受到父系大家庭的生活规范及其婚姻观念、制度的诸多限制,德昂族青年的择偶范围又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例如杨忠德的诗歌《腊亮和玉相》便讲述了一个由于父母索要厚重彩礼,迫使腊亮不得不外出打工而最终不能履行与玉相的三年之约,从而导致玉相服毒自尽、腊亮引刀自刎的爱情悲剧。

婚嫁习俗。德昂人的结婚仪式比较简单。结婚时,男方请两位妇女和两位姑娘去接新娘。新娘接回来后,新郎便领着新娘去给本寨的老人叩头,随后夫妻双双到佛寺拜佛,请佛爷为他们念经,并把带去的礼物和钱敬奉给佛寺。在艾傈木诺《玉安的婚礼》中,作者将婚俗过程分为婚由、做嫁衣、过亲、洗寨子、对歌出嫁、割亲礼6个部分,通过对每个环节的详细描写,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德昂族特有的婚嫁习俗。另外艾傈木诺在小说《竹子花开》中描写了木玲和勒干之间具有民族特色的婚恋礼俗,六套带银泡的织锦筒裙、各色各样的花筒裙、手工银饰、锃亮的统炮枪,这些丰厚的嫁妆,既洋溢着新婚的喜悦,也体现出对婚姻的祝福与珍重。

2.宗教信仰

德昂族人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例如艾傈木诺《大悲咒》一诗中,作者虽然自知如何才是慈悲,却始终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当说到要舍弃种种的时候,才觉察到舍弃不了这人世间的欢喜,而末尾的一句涅?的美丽,将冲突推向了一个不可知的境域,因为至死方才明白。《往生咒》中艾傈木诺采用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将自己心中对“你”这个意向的情感进行吐露,借用往生咒的咒语之力愿逝者安息,悲痛中透露着一丝欢喜,这样的欢喜是因为逝者摆脱了尘世间的苦痛而在天堂得到极乐,这种超脱生死的境界正体现出了南传上座部佛教追求的是个人的自我解脱。

董晓梅在散文《佛的距离》中怀着对佛的崇拜、对佛教的信仰,走遍祖国各大寺庙,只为追寻佛的足迹。历经了陪伴父亲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后,让“我”明白了父母才是永恒不变的活佛。

3.文身习俗

人类是文化的动物,正是人类将文身赋予了文化的蕴涵,以至于文身不但是一种具有文化功能的标志符号,而且成为图腾崇拜的象征、氏族的标志,进而成为包括祈求生命、繁殖、生产、避灾求福、等级身份、思想意识、艺术追求等内容的文化综合体。[1]德昂族的文身习俗也有此种意义。

艾傈木诺小说《纹之路》讲述了一个民族文身手艺传承与创新的故事:老祭师相曼身后的两代传人,一个眼残,终日摆弄他的叮琴和葫芦丝;一个无心,沉醉于族外文化。面对部族文化无人继承的困境,老祭师打破族规,将文身手艺传给了外族人安布。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图腾文身是一种世代沿袭的民族符号,它是每个成年男子将部落信仰刻在身上的文化印记。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在改变,但是传统民族文化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留存下来,并在传承中得以创新。

4.传统节庆

德昂族传统节庆主要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而这些节日在作家作品中皆有涉及。

例如艾傈木诺的《进洼》《出洼》两首诗歌分别向我们展示了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举行,为期3个月的“关门节”,以及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为期3天的“开门节”。而杨忠德的两篇散文《德昂族泼水节》《崩龙族泼水节散记》则着重介绍了德昂族泼水节的来历和节日盛况,重点突出了泼水仪式承载着德昂族人民自由恋爱的观念。

5.饮食文化

德昂族饮食习俗的形成由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产力状况等因素所决定,并反映了德昂族的经济、文化、宗教等的历史进程,由于其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又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饮食习俗。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的茶农”之称。

在杨忠德散文《崩龙山一日》中有过这样一段描写:“吃的是喷香的糯米饭,喝的是自己泡制的马鹿血酒,下酒的菜全是地地道道的山珍野味,其中有马鹿干巴、麂子干巴、酸火巴菜、鱼腥菜、香菜等”,通过罗列菜肴让我们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德昂族的饮食习惯。

在诗歌《苦茶》中艾傈木诺以茶作为寄托,借以排遣浓浓的思乡之情。而董晓梅的散文《饮茶的瘾》这篇文章,通过一个“瘾”字便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对茶的崇敬与依赖。品茶是一种生活态度,喝茶可以养心、静心,陶冶情操。饮茶也是一场心灵的交流,在浅饮慢酌中,可以进行生命的对话。

另外,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神话色彩,艾叶安布《新达古达椤格来标》这篇小说正是从少数民族的角度讲述了世界来源于茶树的创造,不仅可以看出茶文化对于德昂族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德昂族人民独特的思维特点与价值观念。

(二)个人情感的抒发

1.感激与思念之情

艾傈木诺《感谢》一诗表达了对父母生养的感恩,对上天眷顾的感激以及对朋友恋人关怀的感谢。董小月在《寨邻拉扯我长大》一诗中既描绘了自己的不幸身世,又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寨邻的感激之情。

而在艾傈木诺组诗《天涯书》中每一首诗都是漂泊游子对故乡思念之情的寄托,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将整个祖国的版图写进诗中,异地与故乡的对比,透露出浓浓深情,细细体会还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杨文华的散文《门口那棵老茶树》以舒缓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爷爷和老茶树之间的童年故事。而如今,爷爷走了,茶树也老了,一切都变了模样,不变的只有德昂人对茶的那份崇敬和依赖。成片的茶园、连绵的茶山、悠扬的歌声、浓郁的茶香、可口的茶肴,无一不是德昂人故事的延绵。

2.对旧社会的批判与揭露

德昂族人民长期遭受阶级压迫,积压了满腔怒火,于是将所有的悲愤流淌于文字之中,用诗歌来揭露社会的黑暗,例如王老二的诗歌《没有自己的家园》描绘了自己在旧社会受苦受罪受欺压,帮工度日、四处流浪的悲惨境遇。勐丹青年组合创作的《幸福生活哪里来》同样是对赤裸裸吃人旧社会的控诉。

3.对祖国的歌颂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新中国的成立给人们带来了全新感受,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的喜悦通过诗歌喷涌而发,表达出对党、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勐丹青年组合创作的《幸福生活哪里来》便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打倒阶级敌人使得德昂族人民生活富足的伟大业绩。

艾傈木诺的散文《风带着我们穿越过时间》一文借父亲的口表达出对国家给予少数民族作家扶持的感激之情,在新中国的时代背景下,这也是众多少数民族作家共同的心声。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体现出时代的美好。

杨忠德在《崩龙山一日》中借助民歌“夜晚为什么这样明亮,因为有皎洁的月光;我们为什么能自由唱歌,因为猎手已逮住了豺狼;白天为什么那样明亮,因为有火红的太阳;我们的心花为什么甜蜜地开放,因为党中央送来了春光”,充分表达了德昂族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以及对党造福于民的赞美之情。而文末更是以“美丽迷人的崩龙山,愿你永远年青,永远朝气蓬勃,愿你在祖国四化的阳光下竞放出更加鲜艳夺目的花朵”,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再如《崩龙族泼水节散记》文末处,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绘新旧社会之间的差异,热情赞颂了时代、社会、历史的进步。

(三)启示与警醒:遵纪守法,拒绝毒品

杨文华的小说《警察杨鑫》通过一直想去一线工作的杨鑫帮助赵大爹找回被偷钱包的事情,塑造了一个关心群众、认真学习、尽职尽责的警察形象,也反映出警民关系的和谐,这份用心关怀群众的真情更是净化了小偷罪恶的灵魂,使其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说明新时代的警察不仅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更要引导犯罪分子步入正道,从而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法治社会。而玉团(赵大爹的女儿)被朋友欺骗从而藏毒贩毒的故事,警醒我们交友须谨慎,同时也告诫我们对毒品不仅要从心理上防范,还要多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并提高法律意识,杜绝毒品侵害。

艾傈木诺在散文《竹子花开》中讲述了一个曼冒寨男人吸毒与女人助其戒毒的故事,“从前好端端的寨子,现在有半寨子年老的幼小的汉子都吃4号,我们的寨子早就不像一个寨子了,田里的农活没有人做,犁田、栽秧,连上甘蔗都是我们女人在做,汉子们就会偷光寨子里的鸡鸭猪狗。昨天我去镇卫生所才认得吃4号的人还会传染一种叫艾滋病的病,这种病染上了就没有药医,这种病一个传一个死得很快”。揭示了毒品对于人的严重危害性,从而警醒我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另外这篇小说通过木玲带领全寨妇女成立戒毒组织取得良效的事情,高度赞扬了女性在面对艰难困苦时勇敢坚韧的精神,并告诉我们虽然毒品很可怕,但只要意志坚定,齐心协力,便一定能克服万难,戒断毒瘾

三、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的艺术成就

(一)诗歌的艺术成就

1.口语化,饱含浓郁的地方色彩,带有方言语调

在艾傈木诺《等到月落山》一诗中,“为哪样”便是云南方言,“阿哥”“阿妹”的称呼也具有本土化的亲切感。《月亮挂在核桃树上》一诗中“啦”“哟哦”“哦嘿”等语气词的使用让整首诗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格调。《芦山谣》中“我走一步/月牙也走一步”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给人带来一种活泼俏皮的感觉。

2.具有古典韵味(www.xing528.com)

艾傈木诺的《江水向南》一诗节奏典雅、含蓄委婉,仿佛在举行一场古老而又神秘的仪式。江水向南,思念绵延不断,排比的诗句,清新的古风,将情感一重一重延伸、加深,极富情绪感染力。

3.重视个人情感抒发

例如李腊翁的诗歌《你变菜,我变锅》:你变菜/我变锅/你变白米/我变甑子/你变布匹/我变针线/你变树木/我变春风/你变青草/我变露水/你变花丛/我变蜜蜂/你我心心相随相印/时时刻刻不分不离。诗句朴实无华,如同一杯清水,但细细读来,却是白如水烈如酒,通过生活物品、自然景物彼此相依共存的特性将爱意表达得直接明了,最美的爱情不过是“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艾傈木诺在《这就是北京》《老舍茶馆》两首诗中将自己与城市的格格不入展现得淋漓尽致。北京作为首都似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但它带给艾傈木诺的却是作为异乡人的强烈陌生感:偌大的北京城,人来人往,却终究不过是彼此擦肩而过。长安街从东到西贯通北京,心中的距离远远超过了那分散在三乡之间亲友往来的路程,似乎这儿的疏远是一种习惯。即便是同一胡同里的人,也鲜有交集。而作者心中所向往的老舍茶馆,也未能在身上留下一丝温暖,这是一个没有挽留过她的城市,带给她的只有深深的孤寂。而艾傈木诺《带你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我想写一个字,送给瑞丽》两首诗歌中没有了北京城的喧嚣,有的只是瑞丽的青山秀水给予她内心的平静。或许是出于对故乡的依恋,也或许是作者自身的性格使然,总之,在艾傈木诺的心中,她更愿意生活在安静祥和的地方,同她的心一起共鸣。

4.意象丰富且意蕴深远

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生活,抒发情感,在诗歌中采用了多种意象。

例如艾傈木诺在《云南驿》一诗中对马蹄、驿路、梨花、桑田、蚕、骡马、粮草、盐井、茶尖、火塘等意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故乡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她愿意留守于此,对于她来说,这是内心的一片净土,是都市繁华无法超越的圣地。

组诗《药之书》将自然物象与独特的生命感悟融为一体,借助决明子、陆英、芍药、牡丹等意象来揭示人生哲理,例如决明子虽然微小,却能够明目清心;陆英苦臭,让人不愿亲近,却是接骨良药。可以说每一首诗都是一味药,药入人体,直击心灵;药有各自的功效品性,用之得当去其病,用之不当伤其身,人心亦是如此。

5.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德昂族诗歌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例如《我的心飞进了筒帕》整首诗使用了排比手法,韵律和谐,感情真挚强烈,毫无矫揉造作之感。王老二的《没有自己的家园》末尾处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路象征为人生之路。而杨忠德在《腊亮与玉相》一诗中也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老比作燕子,把先辈比作孔雀,把阿妹的心比作甘露,把阿妹的话比作蜜汁,用自然贴切且极富感染力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将父老先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阿妹的温婉动人带入人心,使人物形象深刻鲜明。

(二)散文的艺术成就

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杨忠德的《我心中的旋律》一开篇就揭示全文之旨,“传说、神话故事、山歌让作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而这种 ‘美’变成了心中的旋律”。接着,作者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经验以及对李腊翁诗歌《你变菜,我变锅》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要创作出反映本民族人民生活的、受群众欢迎的作品,就必须熟悉这个民族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人情、心理素质、语言及审美观点等等。如果你捉不住自己民族的文学特点,不懂得她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主要标志,以至于不能把这一 ‘主要标志’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的主旋律,那么,即使你是才华出众的高手,并猎取到一些有特色的创作素材,无论如何也是写不出那里的 ‘山味’的”。最后画龙点睛:“做一个崩龙族文学的开掘者。”直接表达了对“心中的旋律”继续传唱的愿望。

《德昂族泼水节》一文也是在篇首点明题旨,认为多数人只了解傣族人的泼水节,而忽视了德昂族的泼水节。而实际上,德昂族的泼水节早已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而散发着独特的光彩。

文章围绕“德昂族泼水节”,首先讲述了其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然后描写其发展现状——德昂族人民为泼水节赋予了新的内容,例如为年过六旬的老人洗尘拜寿,向新婚的夫妇泼水道喜。最后点明节日庆祝时间各地不同,而相同之处在于选择单日且依从老人的意见,选择吉利的一天。通过以上的具体介绍,充分说明了德昂族泼水节的独特魅力。

2.浓郁的抒情色彩

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艾傈木诺《虚写稻城》中记录了独自踏上四川稻城的旅行经历。在该篇中,作者架构了爱与时间的关系,同时点出了稻城的美与灵性。在她的散文中,可以看到一种遗世独立的与众不同,但所有的一切又都源于生活的自然流露,透露出远离尘世的孤寂,却又潜藏不住内心的平静。

《老朗和他的稻田》一文中,老朗经常会坐在田埂上思考几百年后是否还会种植稻谷,是否有人农耕,他也惊讶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田的减少,为何会有足够的粮食供人食用。从老朗的不解中我们可以看出老郎对现代文明与传统种植农业之间冲突的思考与困惑,而在这背后,隐含的是老朗对这片土地剪不断的乡土情结。

抒情与描写相结合。《夜宿凯邦亚湖》一文中多处描绘自然风光,首先是前往凯邦亚湖的路边风景,柏油乡路、脆枝嫩芽、红花粉蕾,是淡淡的泥土气息;而后是凯邦亚湖的美丽景象,细沙、矮树、高大不一的树、春露、新芽,所有的景物在阳光下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最后,是夜景的描摹,初升的满月如太阳一般火红,虽没有太阳耀眼的光芒,却也在这安静的夜洒下一片柔光。

作者在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的同时,又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细腻的笔触将凯邦亚湖之美形容得如同画中仙境一般,深深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赵家书在《大盈江,你在我心中流淌》一文中回忆了童年嬉戏于大盈江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抒情文字:“哦,大盈江,我想念你!你那没有被污染的一江碧水,清得见底,捧起来,一撒手,一串串珍珠,晶莹透亮。”该文以直白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江水的澄澈透亮,给人以清新之感,表达了对大盈江的无比思念与热爱之情。

3.语言自然质朴,描写细致

杨忠德《崩龙山一日》中:“这些姑娘,上穿天蓝色的紧身绣花衣裳,下穿红黑鲜明的花格筒裙,腰间套着三十多圈宽窄两种腰箍。腰箍由竹片和藤篾削制而成,上雕各种花草,染有黑、红、黄、绿、蓝等和谐艳明的色调,使花纹显得十分别致。”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出姑娘服饰和谐艳丽的色彩、别致独特的样式,将少数民族姑娘的穿着打扮描写得细致入微,美丽形象跃然纸上,生动活泼。

(三)小说的艺术成就

1.想象奇特

艾叶安布《新达古达椤格来标》中有许多神奇虚幻的情节,例如单数的树叶变成小伙子,双数的叶子变成姑娘,黑水被眼泪清洗,汇聚成河流,海涛变成大嘴、利剑、拳头挥向空中等等,而这些情节的描绘使整篇文章充满了富丽的幻想和浪漫的色彩。

2.语言优美自然,清新流畅

杨文华《警察杨鑫》一文结构完整,语言自然流畅,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平淡中出惊奇的感觉。“老人激动的神情,让他以为有什么重大的刑事案件发生,心里除了担忧还有一丝丝的惊喜,然而只听得懂的就是这么一句‘安组、报案’,其他的话一句也没听懂,这让他非常着急。”通过“担忧”“惊喜”“着急”三个心理描写词汇可以充分感受到杨鑫内心的矛盾与焦急。

艾傈木诺《竹子花开》首段“刚刚爬上山顶的太阳用欢快的光影从竹篱笆墙的缝隙爬进勒干家的火塘,爬上勒干干瘦干瘦的脸,这痒酥酥暖融融的柔光把正在做梦的勒干叫醒”中,欢快的“光影”“爬进”“爬上”“痒酥酥暖融融的柔光”等词句清新优美,带有质朴的俏皮与灵动。

3.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饱满

赵家书的小说《大盈江畔——一个忏悔者的自白》全文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四个青年之间的爱情故事:家书和张华同时爱上了美丽的王丹;家书为了和王丹在一起,在得知云霞喜欢张华之后极力用各种手段撮合他们在一起并故意阻碍张华向王丹表白。虽然最后张华和王丹走在了一起,但家书仍然羞愧于自己的自私行为,于是面对着山河深深忏悔。通篇情节曲折生动,却也非常接近生活。家书因爱而自私;张华、王丹、云霞为爱而勇敢,这是爱的常态。在爱情中,每个人每个阶段,甚至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状态,这些都源于对爱情的向往、热爱以及追求。

四、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就中国当代文学总体发展现状来看,汉族文学占主流地位,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弘扬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学魅力,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为支撑,坚持用本民族独特的写作方式来表现对于文学的理解与追求,而蕴含在作品中的文学价值,极大丰富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内涵。

(一)作家文学的特点

长久以来,德昂族文学主要以民间文学为主,其借助口头表述得以流传的方式往往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体裁模糊,即便是《芦笙哀歌》这首妇孺皆知的作品,也有歌谣、故事等多种形式。另外口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受个人价值观念、表达方式的影响导致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变异,从而无法准确还原作品本身。相对于口头文学来说,作家文学以其稳固性,即作品出版后是固定的,他人不得随意修改的特点将更加客观真实地保留作品原貌,更加准确地传达作品本身的情感与意旨,这对于研究当代德昂族文学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作家文学的内在价值与存在意义

“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每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代一代地传承和发展下来,深深地烙上了民族的印记。”[2]

1.内在价值

德昂族作家将其对少数民族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反映在作品中,既描绘了本民族的时代和社会风貌,又展示了民族的思想和审美价值,使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对德昂族的认识。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领略民族的风土人情,可以感受鲜明的民族特质,可以知道民族的生存方式,可以了解民族的心理性格、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2.存在意义

历史上德昂族人民从坝区迁居山地,在极其闭塞的环境下,他们以民族文化满足精神生活,用民族文学滋养群体生命,并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利用一切条件,提高社会生产力。可见文学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其作用是相当巨大的。

“民族文学不仅是属于这个民族的,更是属于这个世界的,自成一体的民族文学这个概念有明显的谬误。”[3] “文学在交往、融合中创新,获得新质,同时又存在民族文化的认同。”[4]但目前,受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逐渐被弱化与取代,而德昂族作家文学中对民族文化习俗的描写和记录,可以通过文字纪实,实景式展现传统民族习俗,以静态的描写纪录动态的发展过程,向族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提供在文化传承与发展遇到困难时如何应对的借鉴经验,这对于少数民族在面对时代的变迁、交流的频繁、人才的外流、传统的遗失中,进行自身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尽管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作品数量日益增多,质量逐步提高,但总体来说,仍有一些不足。例如,散文中多数作品过于直抒胸臆,少于回环、象征和隐秘的表达,普遍缺乏对所描写意象的整体把握。另外体裁形式较为单一,诗歌和散文占据多数,小说数量较少,戏剧创作至今仍未涉及。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德昂族作家文学的发展,德昂族作家应当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提高自身文学修养以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本文通过对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作品的认真研究,概述了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创作的基本状态并对云南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细致梳理。内容上包括风土人情的描绘,其中包括男女爱情与婚嫁习俗、宗教信仰、文身习俗、传统节庆、饮食文化。个人思想情感的抒发包括感激与思念之情、对旧社会的批判与揭露、对祖国的歌颂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启示与警醒包括遵纪守法,拒绝毒品、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语言。艺术成就上主要归纳分析了诗歌、散文和小说的艺术成就,其中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有重视个人情感抒发,口语化,饱含浓郁的地方色彩,带有方言语调、具有古典韵味,颇具东方的含蓄美,意象丰富且意蕴深远,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散文的艺术成就主要有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自然质朴,描写细致。小说的艺术成就主要有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饱满,语言优美自然,清新流畅,想象奇特。

本文对当代德昂族作家文学的基本状态进行概述,分析和总结了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希望能对德昂族作家作品的研究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胡娉嘉 执笔)

【注释】

[1]孙平:《文身风俗的文化透视》,《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77页。

[2]乔馨:《论民族文学艺术中的民族性格》,《艺术教育》2008年第9期,第133页。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4页。

[4]钱中文:《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题》,《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1期,第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