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郊区活动空间:地理学视角

城市郊区活动空间:地理学视角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理学家尤其强调作为地理空间的郊区,将郊区看作与城市中心区截然不同的地域范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于郊区的定义,往往在强调与城区空间位置的基础上,还强调郊区独立的政治地位或法律地位。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首次对大都市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由于大都市区在全美的普遍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大都市区的概念曾被多次修订。而美国人口普查局一般认为在大都市区范围以内而又处于中心城市行政界限以外的地区为郊区。

城市郊区活动空间:地理学视角

强调郊区与中心城的空间位置来界定郊区是对于郊区最基础、最直观的定义。地理学家尤其强调作为地理空间的郊区,将郊区看作与城市中心区截然不同的地域范围。如杰克逊认为,郊区是一种居民社区,是散布于城墙以外的居民点和商业点,其历史人类文明一样古老,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传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Jackson and Frontier,1985)。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于郊区的定义,往往在强调与城区空间位置的基础上,还强调郊区独立的政治地位或法律地位。如约翰斯顿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中对郊区的定义是,郊区是位于城市地区通勤带的外围地区,一般有独立的行政司法权。《大美百科全书》对郊区的定义是,郊区是指某个大城市附近、拥有或者没有法人地位的,并且已经城市化或部分城市化的地区,这一地区与该大城市拥有密切的社会和经济联系,但它与该大城市在政治上却是分立的。该定义中强调的是“它与该大城市在政治上却是分立的”,即如果某郊区原本位于城市的行政界限以内,或者被中心城市在政治上兼并,则不能称为郊区。威欣克同样强调郊区的政治地位,认为“郊区是指位于某个中心城市的行政界限以外,而通常拥有但不一定拥有法人地位的居民社区,它与中心城市在整体上属于一个共同体”(Thorns,1972)。

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特点还体现在对于郊区地域范围的划分,由于城市化与郊区化是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而对于郊区化过程的研究或在编制城市规划时需要基于郊区的地域划分,从而进行对各种功能与要素郊区化的研究(周一星,2004;宁越敏,2008;许学强,姚华松,2009)。(www.xing528.com)

美国对于郊区的划分深受人口普查局所划定的大都市区界限范围的影响(孙群郎,2005)。随着20世纪美国大都市区产生,其很快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之一。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首次对大都市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由于大都市区在全美的普遍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大都市区的概念曾被多次修订。1950年后,大都市区被界定为人口在5万以上的中心城市以及与之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的一个或者多个县,并发展出标准大都市统计地区(SMSA)、大都市统计地区(MSA)、标准大都市联合地区(SMCA)等概念(Gottdiener and Hutchison,2000)。而美国人口普查局一般认为在大都市区范围以内而又处于中心城市行政界限以外的地区为郊区。美国许多学者采用了这一郊区的概念,例如,唐斯对郊区的定义为“郊区指的是所有大都市区内中心城市以外的所有部分,因此,它既包括没有法人地位的地区,也包括郊区自治市”(Downs,1973)。根据这一定义,可以使用联邦人口普查局的统计资料,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因此这一概念在美国广泛流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