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底牌:神农氏的荫庇与老上海的经典药店

上海底牌:神农氏的荫庇与老上海的经典药店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神丸、云南白药等就是安身立命的资本。这是老上海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民间中药店。此店传统名药为人参再造丸。蔡同德堂自产的洞天长春膏是名牌产品,金银花露则是消暑佳品。雷允上老药店在苏州创业至今已跨越了300个春秋,来上海设店也有130年之久,其拳头产品六神丸的问世也有百余年了,享誉世界。

上海底牌:神农氏的荫庇与老上海的经典药店

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点古意,或者说,能触发人们思古之幽情者,除寺庙、园林外,中药房也要算是其中的一个。

100年前,乃至数百年前的中国药铺究竟是什么模样,一般人不会清楚。但至少,从现在那些老字号的中药房来看,我们不难推想从前药号之“尊容”。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曾经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断层、裂痕、变异,唯独中医药这一支,始终是脉流机理清晰,主体意识超迈,虽说间有吸纳西医等别科,终是一“中”独大,他者仅作参观。此在中药房之布局中,便可窥出门径。

余生也晚,髫年之期,正逢“文革”,其间,波及百业,狂扫“四旧”,面目全非。然中药房似乎“缓不济急”,慢了几拍——依旧是“高楼深院,暗无天日”;依旧标举“神农遗泽”“妙手回春”;依旧是抽屉纵横、牙签琳琅;依旧是铁秤铜算、红木镜框;依旧是金字招牌、鲜花清供……连早被人家取消了的顾客休憩座椅,在那些有名的中药房里,不仅被保留着,而且还是红木的!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中药房,就是别一个世界。现在想起来,中国医药真有不可言喻的魔力和定力。

昔时,上海向为西学东渐的桥头堡、欧风美雨的登陆地,不可想象的是,在这个西式医院、西式药店发祥重镇,中药铺居然“我自岿然不动”,而且,几乎全国最有名的中药铺还抢着在此扎堆,充分彰显中华医药的信心和实力。这真值得近代中华医学史大书一笔。

其实,在所有商业竞争中,真正能够站得住脚的,不是靠年份,靠牌子,靠单纯的爱国热情,还是要靠实力,靠核心竞争力。你看,现在的那些历时代风云而不倒者,哪个没一两样绝活?六神丸云南白药等就是安身立命的资本。有趣的是,连曾被视为“繁琐”的象征——“百眼橱”,也被时尚人士用作了CD柜。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故曰:中华医药虽然神秘,但并不玄虚,一切尽在掌握之中。(www.xing528.com)

关键词:老上海的中药铺

相关背景:明代万历三年(1575年)川沙奚述山开设“长生药材”药铺,后迁至南汇新场,明代后期该店自制紫金锭名扬江南。这是老上海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民间中药店。康熙三十四年山东人姜宾远在上海县城小南门钩玉弄创设的姜衍泽堂善记药铺以及川沙施湾太和堂、黄楼镇益寿堂,皆是康熙年间创办的老店。清代,在上海县城董家渡、小东门、豆市街一带有韩万年、竺涵春、姚泰山、同德生、周益生等老药铺20余家,城外药铺如奉贤济寿堂、松江余天成堂、川沙龚路金天和、江镇张延德堂、南汇坦直宫天生、青浦朱家角童天和等在当地均有名气。

上海开埠后,外地老药号纷纷来沪城设店,清咸丰十年,苏州雷允上诵芬堂在新北门兴圣街(今永胜路)开分店;同治十年,宁波冯存仁堂药号在今汉口路设分号;光绪八年,汉口蔡同德堂迁来上海。到19世纪80年代初,上海国药店增至70~80家。老上海中药行业自分三个独立系统,中药店经营饮片、配方、丸散膏丹、药酒等,药材行专营批发、拆兑等,参店专售人参鹿茸银耳燕窝等。本地最早的参店是清道光十八年开设的阜昌参店,至光绪三十二年,上海滩已有参号15家,均在南市里咸瓜街,其中阜昌、德昌、葆大、元昌为上海四大参店。沪上中药店有本帮、浙帮、广帮、京帮等。当年河南路鹿芝馆,汉口路郑福兰、种德园、仙寿窝、杏林轩等系广帮药肆;民国二年,北京达仁堂在沪开张,它与京都宏仁堂、同仁堂等均属京帮药号。群力草药店全国闻名,其前身是草药郎中马恒永在陈家浜(今成都北路791弄4号)开设的明济堂草药铺。徐重道国药号举债经营,先后开分店17户,也是沪上知名中药铺之一。

民国时,胡庆余、童涵春、蔡同德、雷允上被人称作申城国药四大户。胡庆余堂国药店于民国五年来沪设分号,该店名牌产品有驴皮胶、虎骨木瓜酒、十全大补膏等。童涵春堂药店原是小东门一家小药铺,叫竺涵春。宁波人童善长在乾隆四十八年盘进竺涵春,改名为童涵春堂。此店传统名药为人参再造丸。蔡同德堂自产的洞天长春膏是名牌产品,金银花露则是消暑佳品。雷允上老药店在苏州创业至今已跨越了300个春秋,来上海设店也有130年之久,其拳头产品六神丸的问世也有百余年了,享誉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