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监测、评价、控制、治理、管理等,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则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的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就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言,城市绿地系统对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起着极大的作用。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及相互作用特征予以相应的重视,研究区域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的和谐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监测、评价、控制、治理、管理等,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则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的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也属于城市规划范畴内的专项规划,以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遵循城市规划在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建设方针等全局性规划战略目标;城市规划也要借鉴和利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思想和成果,将社会、经济、生态综合考虑,使土地、空间利用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符合并体现城市本身内在的生态潜力和生态价值。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按性质划分有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水土保持工程规划、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防沙治沙规划、生态农业工程规划、草地保护与建设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规划等;按人工化程度可分为自然保护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两类;按规模划分可分为大尺度规划、中尺度规划和小尺度规划。大尺度规划是指大流域或跨流域的大区域性规划,如东南沿海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等;中尺度规划一般指流域内、省内、地区间或地区内的某项保护工程,如滇池的生态环境保护、淮河流域的水质保护和恢复等;小尺度规划往往是县域内的、小的自然保护区,如额济纳旗胡杨自然保护区建设等。

因生态环境性质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各专项规划往往需要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联合编制,涉及国土资源、水利、农林、环保等各单位部门。就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言,城市绿地系统对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起着极大的作用。以下将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做详细介绍。

1.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通过有机联系形成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绿地一般以人均绿地面积(m2/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几个主要指标来衡量。人均绿地面积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拥有的园林绿地面积;绿地率是指建成区内各类绿地的综合与城市建设用地的比率;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之和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1)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城市其他系统不能替代的特殊功能,它能有效地限制城市无序扩张、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理想的休憩环境、塑造城市文化特色,并有防灾减灾等作用。

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生产者。通常1hm2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730kg的氧气。同时植物能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例如,1hm2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kg。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植物还能吸附粉尘,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1hm2草坪,一年可吸附的粉尘就有30t之多,而林木则能有更高的吸附能力。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如橙、柠檬、圆柏、黑核桃、法国梧桐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菌力。此外,绿地在降低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沙、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防灾减灾功能。城市中植物的防灾减灾作用,主要表现在防火、防风、防洪等方面。珊瑚树、银杏、柳树、桧柏、红松等植物都具有很强的防火能力。防火树种具有隔热的作用,可以阻挡火源发出的大部分辐射热,减少或阻止火势的蔓延。如日本的关东大地震,地震导致的火灾中有63%是由于城市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存在而熄灭的。因此,日本在规划园林或公园时,特别重视它的防灾减灾功能。树林可以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减轻洪灾和养护水源的作用。由于树木的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据资料介绍,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最多可减弱50%。树林中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且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

3)景观和游憩功能。城市绿地系统既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居环境中平衡生态、支撑系统的一部分。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良好的建筑群体,而且拥有很好的园林绿化。绿地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美的享受,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放松。城市中的公共绿地给人们提供了日常游憩活动的场所,配合上各种体育休闲设施,是人们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好场所。更有很多城市将其自然或人工公园绿地开发成旅游休闲场所,促进了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

此外,绿色可以让人变得平和,是一种奇妙的心理镇静剂,色彩研究者和心理学家认为,绿色能缓和心理紧张,使人安静,为人们营造一种和睦融洽的氛围。这无形中也增加了人们对所居住城市的热爱,增强了幸福感,更能推进各种文明建设。

(2)城市绿地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城市绿地分类方法,而且不同时期的分类标准也有较大差异。我国城市绿地的分类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而目前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应该按国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 85—2002)执行,该标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5大类、13种类、11小类,见表5-1。

5-1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978-7-111-58788-0-Chapter05-16.jpg

(续)

978-7-111-58788-0-Chapter05-17.jpg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进行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有:

(1)地带性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应该根据城市所在的气候带来选择主要树种和主要群落类型,把乡土树种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主体,充分体现并强化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城市位置、气候等外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2)系统性原则

以生态效应为核心,完善绿地生态功能。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周围城区纳入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当中来,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均匀分布,完善结构和布局,使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以完整严密的网络形态包络城区。

(3)多样性原则

城市绿化建设中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

(4)规划实施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合理制定分期建设计划,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城市概况及现状分析

城市概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和城市基本概况等;绿地现状与分析包括各类绿地现状统计分析,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等。

(2)规划总则

规划总则包括规划编制的意义,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以及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3)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www.xing528.com)

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和相关指标。

(4)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旨在阐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包括规划结构、规划布局形式和规划分区。

(6)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城市绿地分类(按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 85—2002执行)规划包括公园绿地(G1)规划、生产绿地(G2)规划、防护绿地(G3)规划、附属绿地(G4)规划、其他绿地(G5)规划。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要点)和规划指标并确定相应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种类如下:

(7)树种规划

1)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2)确定城市所处时植物地理位置,包括植被气候区域与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建群种、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类型。

3)技术经济指标。

确定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乔木灌木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并进行生态安全性分析)、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比例,确定绿地植物名录(科、属、种及种以下单位)。

4)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选定。

5)市花、市树的选择与建议。

(8)生物(重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1)总体现状分析。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含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规划)。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5)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

(9)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0)分期建设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期建设可分为近、中、远三期。在安排各期规划目标和重点项目时,应依城市绿地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而定。近期规划应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和投资估算;中、远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规划和投资匡算等。

(11)实施措施

实施措施分别按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进行论述。

(12)附录、附件

4.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奥运项目的大部分主要比赛场馆及奥运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重要设施。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约680hm2,将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成为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如图5-13所示。

公园规划范围:北至清河南侧河上口线和洼里三街,南至辛店村路,东至安立路,西至白庙村路。被东西向穿过的北五环将其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根据这两个部分与城市的关系及周边用地性质、建设时间的不同,将两者分别规划成以生态保护与恢复功能为主的北部生态种源地以及以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南部公园区。以自然密林为主的北部公园将成为生态种源地,尽量保留现状自然地貌、植被,形成微地形起伏及小型溪涧景观。公园将减少设施,限制游人数量,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环境。南部定位为生态森林公

978-7-111-58788-0-Chapter05-18.jpg

图5-13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大气的空间意境,兼顾群众休闲娱乐功能,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如图5-14所示。

978-7-111-58788-0-Chapter05-19.jpg

图5-14 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图

绿色规划是全园规划的主要基调。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理念以建设美轮美奂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终极目标,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绿色奥运”的宗旨。因此,将生态与绿色的理念作为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对包括竖向、水系、堤岸、种植、灌溉、道路断面、声环境、照明、生态建筑、绿色能源、景观湿地、高效生态水处理系统、绿色垃圾处理系统、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市政工程系统等方方面面与营造自然生态系统有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规划设计。

公园的设计中引入了作为我国尊贵与神圣图腾的“龙”的概念,将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系设计成龙形水系,森林公园的主湖景区即是龙形水系的龙头部位,而龙身贯穿整个中轴线,既体现了“奥运中国龙”的形态,又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自然山水景观。另外,公园为了保障五环南北两侧的生物系统联系、提供物种传播路径、维护生物多样性,还设计了我国第一座城市内上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整个设计不仅实现了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我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休憩大自然的作用,还为北京留下了一份绿色的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