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吕相绝秦-中华传统文化论丛

晋吕相绝秦-中华传统文化论丛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五大战,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邲之战、晋齐鞍之战、晋楚鄢陵之战、吴越笠泽之战。麻隧之战,晋胜秦败,晋国制胜之关键因素,取决于《吕相绝秦》一篇外交辞令。《吕相绝秦》所叙秦晋交兵诸战役,韩之师,详《左传》僖公十五年;殽之师,详《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令狐之役,见文公七年;河曲之战,见文公十二年;辅氏之聚,见宣公十五年;令狐之会,在成公十一年;而麻隧之战,在成公十三年。

晋吕相绝秦-中华传统文化论丛

左传》长于叙事,尤其工于叙写战事,千古以来无出其右。《左传》叙战之妙,无论长篇如城濮之战(僖二十八)、邲之战(宣十二),短幅如柏举之战(定四)、檇李之战(定十四),篇篇多有自家面目。妙在能因事命篇,体圆用神,故古今传诵不绝。

春秋五大战,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晋楚邲之战(宣公二年)、晋齐鞍之战(宣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吴越笠泽之战(哀公十七年)。叙战写谋,决断去取,神明变化,固无论矣。其他,如周郑葛之战(桓公五年)、齐鲁长勺之战(庄公十年)、秦晋韩之战(僖公十五年)、宋楚泓之战(僖公三十二年)、秦晋崤之战(僖公三十三年),乃至于吴楚柏举之战(定公四年)、吴越檇李之战(定公十四年)诸什,要皆叙战之神品、妙品。司马迁史记》而下,叙写战事,多从中取法,信为千古叙战之典范。就叙战而言,自是因事命篇之纪事本末笔法。

《吕相绝秦》,就《左传》之历史叙事而言,原为秦晋麻隧之战之一环。《左传》叙麻隧之战,谋篇安章之比事与属辞,与其他篇章叙战之决断去取迥然不同。麻隧之战,详叙《吕相绝秦》之外交辞令,却略写战事;《吕相绝秦》外交辞令,又重叙文公以来秦负晋之种种,而轻点晋悖秦德之实情。详略、重轻之际,自见《左氏》笔削见义之大凡。《左传》作为历史叙事之宝典,叙写战事,必提示胜负成败之所以然,颇有益于后世应变御变之资鉴。故叙战而详载辞令,重写绝秦,重轻详略之笔削,“义以为经”之决断去取,麻隧之战晋胜秦败之缘由,遂巧妙呈现。夷考其实,不过运用属辞比事之《春秋》教而已。

麻隧之战,晋胜秦败,晋国制胜之关键因素,取决于《吕相绝秦》一篇外交辞令。秦晋军事冲突长达六十九年,始于殽之战,终于十三国之伐。“干戈日寻,兵连祸结,未有如二国之甚者”;清马骕《左传事纬》称:“吕相之绝秦也,以殽师责穆,以令狐河曲责康,以辅氏责桓,其词多文,秦不能对。”[53]其实,秦晋二国之兵争,各有曲直,而吕相片面之词,强辞责秦;背理饰辞,十居七八:“如殽之役,以仇报德;而以为散离兄弟,倾覆国家;刳首之役,以为帅我蟊贼,尤为灭天理、丧本心之言。”[54]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亦云:“秦晋交兵,自败殽以至令狐,自令狐以至迁延之役,曲直各有攸归。而论其始俑,则晋实负秦,秦无负于晋也。”[55]秦晋交兵之是非曲直,诚如马骕、高士奇所言;《吕相绝秦》外交辞令之悖理饰辞,高居十之七八。然吕相竟以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赢取麻隧之战之胜捷,此又何说?(www.xing528.com)

事有详略重轻,理有利害曲直,或笔或削,决断去取,足以体现说者之意图。《左传》叙吕相绝秦之事,要在借详略重轻之笔削,以逞颠倒曲直,混淆利害之意图。秦晋之军事冲突,自秦穆公始,中经秦康公,至秦桓公,吕相所陈,所谓韩之师、殽之师、令狐之役、河曲之战、辅氏之聚云云,大多事理全悖,特出于矫诬夸诈之词而已。唯《吕相绝秦》篇终,叙出令狐之盟,特举秦背盟招狄、求盟于楚二事。一篇外交辞令,曲在秦,直在晋者,唯此而已。吕相比物联类,饰辞驾罪,推广此一指义,于是前此之交兵,其非、其曲全在秦;而其是、其直皆在晋矣。以此类推,故秦无往而非曲,无役而称是矣。《春秋》以或笔或削取义,转化为外交辞令之巧用详略重轻,亦比事属辞之书法也。

《吕相绝秦》所叙秦晋交兵诸战役,韩之师,详《左传》僖公十五年(前645);殽之师,详《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前627);令狐之役,见文公七年(前620);河曲之战,见文公十二年(前615);辅氏之聚,见宣公十五年(前594);令狐之会,在成公十一年(前580);而麻隧之战,在成公十三年(前578)。上述交兵事迹,依编年体例,业已分属七处叙记。吕相《绝秦》辞令,为夸饰秦背令狐之盟,召狄与楚之二三其德,于是历数近七十年之交兵战役,化零为整,混淆其是非曲直,通叙于一篇之中,切合“原始要终,本末悉昭”之古春秋记事成法。于是编年体事迹之不连贯,纪传体叙事之伤烦冗,皆得以救济。

《吕相绝秦》一文,以辞令为叙事,确实有《文史通义·书教下》所云:纪事本末体“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之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