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探析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探析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大龄学生在初二年级中所占的人数比例不过2%,但集中在一个地区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分流工作的基础是普教和职教的互相沟通、互为依托。后阶段的毕业统考和等级考核,将是大龄学生初二后分流尝试的重点。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探析

一、大龄学生初二后分流的思路

随着上海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全面贯彻,初中大龄学生的流向已逐渐上升为需要地区出面进行综合解决的问题了。虽然大龄学生在初二年级中所占的人数比例不过2%,但集中在一个地区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人口大量导入的普陀区,每年总有100多名大龄初中毕业生,面临着升学难、就业难。总体上说,教育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局部性的升学率指挥棒仍在起作用,从初二下学期起,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使教育对象的学习成绩分化,在薄弱初中十分明显,有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基本放弃1~2门的主课,有的学生干脆旷课逃学,遇上家教不严,环境条件不良,更易孳生双差生。

为了消除这类地区性的弊病,减少大龄学生退学率,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辽原职校和公交五汽甘冒风险,于1995年9月联合招收了两个班的大龄初二学生,探索普职渗透的新路,尝试大龄学生初二后分流的具体实践。由于最大限度地调用联办双方的教育资源,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在教育、教学和实训诸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受到区教育局的肯定和赞赏。

分流工作的基础是普教和职教的互相沟通、互为依托。复杂综合的社会已在呼唤多层次、多规格、多门类的完整职教体系,现代职教的综合研究也在指导我们制订计划、设计课程、选择方案、反馈调研、优化结构,注意发扬开拓、求实的精神去研究、探索大龄初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找准普教渗透职教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双高”、“普九”的实施,为普教、为社区办点实事,做些服务工作,解决这些大龄生的学历和出路问题,为他们制定的培养目标也是与普教一致的。这些学生的年龄虽已超过15周岁,但他们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还处在初一、初二之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就决定了职教的实训工作应坚持基本课余、相对集中、以学为主、以训促学的方针,按实际、实用、实在的要求周密组织。为此辽原职校和公交五汽商定并报区局批准的培养目标被界定为: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初级技术理论水平和二级以上操作技能的汽车修理工人。合格学生将发给初中毕业证书和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在培养目标的五方面具体要求中,既规定了定向工种的起码要求,也注意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衔接,更重要的是突出实训工作的辅德育人功能。

二、大龄学生初二后分流的实施(www.xing528.com)

在联办双方职能部门的协调操作下,培养目标的五大方面(思想政治、文化知识、技术理论、技能操作和身体素质)都能得到严格执行。学生进校初期,主要是补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化知识方面的缺陷。在大量常规管理操作的同时,用形象直观的事例讲形势、谈专业、讲21世纪的人才规格要求,用敬业、乐业、勤业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激发每个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注意强化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抓文明进校、文明上课、文明休息、文明交往的具体细则和训练要点,每周抓一条规范,每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抓细、抓深、抓持久,使那些散漫惯了的学生对自己有所约束,懂得规矩,学会读书,更学会做人。在文化知识传授方面,偏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实事求是,因材施教,遵循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整理疏通、串线结网。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力气花在刀刃上,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读书,终身受益。

考虑到这这批学生离毕业仅还有一年,每周能利用的课余时间仅两个下午,学校就把第二阶段的技术理论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提前实施,专业教师专门备课,深入浅出地讲授最必要的汽修理论知识,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地熟知汽修的作业范围和工艺规程;五汽教育科则精心安排实训,委派数量足够、经验丰富的师傅担任实训指导老师,传授锉、锯、磨、钻、攻丝等钳工手艺,认识和掌握化油器、分电盘、油泵发动机等的结构原理,从前后桥总成到油电路排故,从修助动车到修轿车等,都是手把手地教懂、教会。抓实训的要点在于新、广、浅、用四个字。新,指在内容、体系、方法、结构上有自己的职教特色,纠正先上岗后培训的做法;广,指知识面广、就业适用面宽的实训范围;浅,指汽修理论尝试要得当,不用或少用高深物理公式和数学演算,侧重定性描述;用,指对提高应知、应会能力的实用性,符合顶用、够用的程度标准。

后阶段的毕业统考和等级考核,将是大龄学生初二后分流尝试的重点。职业教育是贯穿整个人生终身教育,知识爆炸、科技发达,对劳动力和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动态变化,这些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能的青春期,所以一考定终身的做法难免偏颇,一场考核决定分流尝试是否成功也有待商榷;对大龄分流生也不能单看眼前的合格率、优秀率,更要分析进校前后的进步率和潜在的社会效益。由于采用了恰当的激励机制,分流试点班中已经涌现了几个文化知识质量高,动手技能强的好苗子。当然整个初二后分流的规模很小,而且还刚起步,但这种拾遗补缺、开发人力资源的模式,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社会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今后阶段还要练好内功,精心组织教育、教学,聘请技能鉴定站的老师作指导,强化应知、应会训练,还要有节奏地安排好考核和统考,使大龄学生初二后分流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地取得圆满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