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学生社交能力,职业教育的关键

提升学生社交能力,职业教育的关键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样也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也是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提升学生社交能力,职业教育的关键

面向21世纪的中国职业教育必须从时代的适应性、社会的需要性出发,迎接挑战,主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各类社会急需的人才。在这一主动适应的过程中,如何培养职校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已经并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职教界人士的重视。

一、现代社会需要职校学生具备最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

处于新旧世纪之交的中国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随之产生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这一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重要,合作与交流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在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参与竞争、善于交往的能力。

社交能力问题也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美国研究人士最近对“成功因素”作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智力因素占20%,而善于与人打交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却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美国某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一些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原因往往是“人际关系紧张”。美国劳工部把21世纪工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称为“关键能力”(Keycomperency),它包括处理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澳大利亚中等职业教育系统最近也开始对完成义务教育后的青年进行“关键能力”的培养,他们提出的关键能力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的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与工作伙伴合作和交流的能力、运用数学和基本技巧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的能力。不难看出,在现代社会“合作与交往”正作为一种基本的关键的能力,正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教育界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主动参与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进步的跨世纪的未来人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国际人。

我国职业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样也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职校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以后,能否与周围的同事和谐相处,是否有能力介绍“推销”自己、进而展示自己的各种才华,往往与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强弱直接有关,而这一点又往往影响着职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很快地适应岗位并进而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事业上进一步发展。因此,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职教自身的发展要求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职业学校的大多数毕业生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并提出到2000年要实现新旧体制接轨。职校的毕业生从目前面向企业由学校择优推荐到最终面向社会、通过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的转变,对国家、对学生本人都是一种变革,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校毕业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求职自由度增大了,选择职业的面宽了,机会也多了。但是选择是双向的,当我们的毕业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时,用人单位也必然同时在选择众多的应聘者。在这双向选择的过程中,职校毕业生实际社会交往能力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何况由于价值观的作用,职校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面临着多次选择,要求选择者具备选择的实力,具备“推销”自己并能让对方认可且接受的能力,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培养职校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在毕业后参与竞争与发展的后劲,是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了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问题。有许多例子证明,常常有一些学校里的好学生因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而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后劲。因此,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地放在我们面前。要求我们通过实践、探索、研究找到有效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途径、方法、措施和机制,从而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能在更高层次上满足社会的需求。(www.xing528.com)

三、培养职校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项综合工程

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来源于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主动的参与精神和扎实的知识底蕴。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项培养造就人的综合工程,需要学校通过所有显在和潜在的课程,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来实现。

首先,要充分运用现有的职教课程设置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人际交往主要靠的是语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要培养学生清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学会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现有的课程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例如口语训练课,除了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外,还得教会学生如何适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得体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又如学生要很轻松地表达,自如地与人交谈,势必不能腹中空空,语文课教学就承担了让学生更好地汲取祖国语言文字精华的任务。充实学生的思想,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语言,才能使我们的职校学生与人交往时既彬彬有礼,又从容不迫。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只要我们重视并用心去做,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在许多课程中均是有所作为的。

其次,职业学校还应通过各种潜在的课程实施培养交往能力的任务。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必须具备较好的包容心理,必须要有健康向上的心态,还要善解人意,宽容大度,这样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交往。学校既要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又要导之以行,在校园生活中积极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集体中融洽地相处,自如地交往,宽容地待人,公平地竞争。不少职校在这方面已经开始了可贵的实践,例如让学生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轮流担任班级干部,放手给学生去开展一些大型活动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这些潜在的课程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学到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也是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校依赖老师、在家依赖父母,往往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职业教育在参与社会实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当用足用好这个优势,除了实习以外,学校还要有计划地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把学生推向社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人生,学会交往,增强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职校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一课题已刻不容缓地放在我们面前,有待于我们以自己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学中努力使所有的职校学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真正成为具有较强社会交往能力,能够自立于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