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良好教师学生关系:大学英语教学新探索

建立良好教师学生关系:大学英语教学新探索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教师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和决定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的活动体,教学要充分体现民主、尊重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教师有必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建立良好教师学生关系:大学英语教学新探索

随着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英语教学的重心已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广大英语教师在关注教材、教法的选用及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却未能对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事实上,教师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和决定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的活动体,教学要充分体现民主、尊重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指的是在教学中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使其由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和谐、平等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教师有必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尽管很多的情感因素有外显的表现,但更多的情感是内在的。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另外,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有效促进“以情促知”的教学活动,改变学生以往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此外,教师还应该促进班级建立和谐、融洽、民主、团结、互尊互重的情感氛围。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确立情感教学观念

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克拉申认为影响习得语言的情感因素是:①性格。自信、性格外向、乐于置身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进步较快。②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③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焦虑感较强者,情感屏障高,获得的输入少;反之,则容易得到更多的输入。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也面临着各种消极情感的影响,教师必须更多地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因为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

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及其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可以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关键在于广大英语教师要摒弃以片面追求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英语工具性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重新定位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确立人文素质培养的理念与情感教学的观念,高度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体现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既让学生学会应用语言,也要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渗透在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使其心灵受到震撼并能自觉主动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5]

人文主义心理学重视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只有在放松和和谐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语言或其知识。而这种放松的学习环境又开始于教师观念的改变,因为对于传统英语教学而言,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学英语教师要在制定教学大纲和实施教学计划时,重点考虑如何通过关注学生情感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师要注重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创设优良的课堂氛围,力争在愉悦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修养。

(二)师生的良好互动与沟通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可以说沟通是和谐关系建立的基础和前提。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极为重视其语言工具性价值和应试价值,而不同程度忽视其情感价值。教师总是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因此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敬畏心理,更谈不上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这种倾向非常不利于实现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也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师的人文关怀,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推进当今大学英语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将情感教学有效地融入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www.xing528.com)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具有真诚的品质,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必须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学习困难或缺少自信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少批评指责,要相信他们的潜力,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挚态度。

其次,当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下滑的状态时,教师不应对学生进行无尽的责骂,而应该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并帮助学生改变学习状况,积极地投入学习。当学生了解了教师的态度之后,其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其学习质量就会有所提高。久而久之,整个班级的教学环境就会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最终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得以提高。

(三)增加教师的自身和教学魅力

完善自身的个性,充分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接受,首先就应具备内在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负责任的态度。负责态度是指对一个行为导致的结果仔细地考虑。有责任心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育目标的认识自问为什么在课堂上做自己所做的事情。学校所教给学生的不都是正式批准的课程,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也不是事先可以预测的。鉴于那些“隐性课程”的实际教育结果和教师行为不可预测的结果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影响,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负责、真诚、宽容、幽默等优秀品质。

不仅是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自身魅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必须明白自己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要更加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一个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能和教师进行情感交流,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除了课堂交往之外,教师利用课间、课外时间尽可能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正是因为这些复杂而重要的情感力量使学生情感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师的教学是学生直接感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当教师的课堂教学富于魅力和激情时,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就会增加,其学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联系学生实际,努力让学习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加教学魅力。此外,教师还要努力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趣味性,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当教师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教学对学生带来的重大影响之后,就会收获作为教师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刺激了教师教学的热情。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对知识产生了一种情感渴望,喜欢教师的课堂,也会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