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植根于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学派创立之后,把它纳入儒学的范畴,视为仁的具体表现,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本源。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奠立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国家是家庭的扩大。儒家于是又将孝与忠联为一体,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1],并假借古昔明王的名义,提出“以孝治天下”的主张,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2]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独尊儒术的汉、唐、宋三代,以孝治天下之策被奉为治国之圭臬,对稳定社会秩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三个王朝都成为国祚绵长的朝代。后来长期从事游牧生活的蒙古族,以强悍的武力灭亡西夏、金朝与南宋,建立大一统的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地位,元朝统治者不仅实行四等人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而且实行外汉内蒙、蒙古本位的国策,把儒学视为“宗教”而非作为治国修身之道,儒学被边缘化,孝道也被视若敝屣,不仅社会风俗逐渐被蒙古化,早已消失的“子纳父妾而弟妻兄妻,兄据弟妇者”[3]之类的乱伦现象又在某些地区死灰复燃,就是蒙元统治集团内部,兄弟之间、叔侄之间因为争夺皇位也不时互相倾轧。在元世祖忽必烈死后,短短的30年间,就换了10个皇帝。元朝的国祚因而非常短暂,仅仅存在89年便告覆亡。(www.xing528.com)
明朝建立之初,面临着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凋敝残破的严峻局势。为了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朱明王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再度尊孔崇儒,倡导理学,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整顿被“蒙古化”的社会风俗。登基伊始,即于洪武元年(1368)二月下诏以太牢祀孔子于国子学,遣使诣曲阜祭孔,并郑重诫谕使臣曰:“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故后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尽礼,修其祀事。朕今为天下主,期在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4]儒学再次被确定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处于独尊的地位。以孝治天下的“先圣之道”,也就成为明朝的基本国策而付诸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