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素质调查与分析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素质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基本假设1.目前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创新素质整体偏低。)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了包含3个维度、27个题项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素质自评问卷”,分别是“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维度、“合作性”维度和“人格特质”维度。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用型本科学生创新素质调查与分析

(一)基本假设

1.目前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创新素质整体偏低。

2.学生的创新素质可以通过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人格特征三个维度表现出来。

3.学生的创新素质可能在性别、年龄、所在学校、是否担任班干部和报考时的志愿情况等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二)预测——问卷的形成

问卷预测以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信息与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为样本,发放问卷60份。回收后进行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1.因子分析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进行样本充分性检验

KMO系数为0.769,[6]说明该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样本分布的巴特利球形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统计值为1188.460,显著性0.000,拒绝0假设,达到显著性水平,可以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2)进行因子分析

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人为提取3个公因子(为了使因子结构更简单,更易于理解),累积解释的总变量为63.677%,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采用正交旋转中的方差最大法(varimax)对因子进行旋转,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6-5所示。

表6-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续表

续表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按照“删除对任何一个因子的负载量均不够0.35和在两个以上因子负载量高且接近的项目”的原则,删除因子负荷的共同性值小于0.35的题项18和24。另外,考虑到题项29与所在维度其他题项的内容不符,容易降低内容效度,因此也将其删除。最后,三个维度分别命名为“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合作性”和“人格特质”。(这与原先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特质”三个维度有所差异,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知识和能力相对于人格特质来说,是属于相对较为外显的素质特征,这种“理论上的结构分层”与“实际中的呈现方式”不可能完全一致。知识和能力在理论上可以划分出一个界限,但在实际活动中往往是同时表现出来的。而“合作性”相对于其他素质特征来说,相对比较独立。这也说明创新可能是集体行为,也可能是个体行为,它并不直接说明一个人在创新上的潜能,但作为应用型人才来说,合作性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因此单列出来。)

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了包含3个维度、27个题项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素质自评问卷”,分别是“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维度(包含题项1、2、3、4、5、6、7、10、11、12、13、14、15、16)、“合作性”维度(包含题项8、9、26)和“人格特质”维度(包含题项17、18、19、20、21、22、23、24、25、27)。

2.信效度检验

信度和效度分析是问卷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检验问卷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本研究采用目前最常用的是Alpha信度系数,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考虑量表的内在信度——项目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本问卷整体阿尔法(Alpha)信度系数为0.912,其中“知识与知识应用”阿尔法系数为0.934,“合作性”阿尔法系数为0.841,“人格特质”阿尔法系数为0.871,都达到了问卷测量的要求,说明题目内部具有很好的同质性。[7]

效度(Validity)方面,本问卷在预测之后即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各个分问卷中的公共因子,每个维度的内部因素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贡献率高于0.35,说明该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三)正式问卷结果分析

形成正式问卷后,即对预先选取的10所高校的大三和大四学生按照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发放并回收。统计处理主要用到SPSS中的描述性分析、差异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1.描述性统计

按照因素分析的结果,问卷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维度(包含题项1、2、3、4、5、6、7、10、11、12、13、14、15、16)、“合作性”维度(包含题项8、9、26)和“人格特质”维度(包含题项17、18、19、20、21、22、23、24、25、27)。各维度的平均值为各维度的项目之和除以项目数。问卷采用三位计分法,“完全符合”、“部分符合”和“完全不符合”三个选项分别赋值为1、2、3,中数为2。这样,对三个维度的总体情况和各个项目得分情况所做统计,结果如表6-6、表6-7、表6-8、表6-9所示。

表6-6 学生创新素质整体情况描述统计

表6-7 “知识及其应用”维度各题项情况

续表

(www.xing528.com)

表6-8 “合作性”维度各题项情况

表6-9 “人格特质”维度各题项情况

对上述统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模式方面的整体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学生的“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偏低。对学生的整体创新素质可以通过三个维度的均值判断,均值越接近1则说明与所描述的情况相符程度越高,则其创新素质越高;越接近3,则创新素质越低。从表中可以看出,三个维度的均数分别为2.02、1.81、1.81,似乎均接近中数2,情况尚可。其中“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维度的均值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维度,说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这个维度的项目描述最不相符,是木桶的短板,也应该是学校人才培养中着重提升的部分。

(2)跨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不足,缺乏问题意识,缺少发散和聚合思维的锻炼。“知识及知识应用”维度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广度(1、2)、知识的前沿性(3)、实践能力(6、7)、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5、10、11)、创新思维能力(12、13、14、15、16)几个方面,其中,从各题项之间的相对比较来看,1、3、4、13、14题目中选择“完全不符合”的比例较大,半分比均高于30%。其中第1、3项主要考察学生的跨专业知识(除本专业知识外,我还选修或自学了其他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我会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知识)情况,第4项主要考察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常带着问题去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第13、14项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在遇到问题时,我总是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寻求答案)和聚合思维(我善于对多种想法或方案进行整合,从中获取一种新的灵感)情况。

(3)实践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理论型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题项6、7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经验(我努力获取实践经验,并在实践中寻求自我超越)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我善于把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从实践中领悟)。尽管这两项选择“完全不符合”的半分比不是很高,但选择“完全符合”的人也很少,基本上集中于“部分符合”,可见,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还需加强措施。

(4)表达与交流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合作性”维度主要考察学生的开放和合作程度(8、9、26)。其中第8项考察的是学生的交流能力(我不善于在同学面前发表意见,很少与他人讨论我的想法)为反向题(题项反义表达为:我善于在同学面前发表意见,经常与他人讨论我的想法),选项已做反向计分处理,选择“完全不符合”的比例较高。题项9考查学生的协作态度(我具有开放的心态,愿意与人协作),符合百分比较高,说明学生有共同合作的良好心态,但是缺乏相互之间交流和表达的锻炼,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在集体或团队中的自我表达、讨论意愿。

(5)学生具备较好的创新潜力。“人格特质”维度主要考察学生的“求知性”(18、20、23、24)、“冒险性”(19、21、27)、“独创性”(17、22、25)。这个维度各项目的情况可以从表中看出,基本上集中于“部分符合”和“完全符合”两个选项。在前一部分的理论讨论中,我们已经发现,人格特质虽然较少显露出来,但它却是人的创新性培养的最基本前提,是一个人进行创新活动的根基。从这部分的调查来看(尽管是学生自己的主观判断),足以让我们乐观地发现,学生是具有很大创新潜力的,具备较好的支撑创新的人格特质,只是在知识掌握、思维方法和实际运用中缺乏针对性的锻炼和挖掘。

2.差异检验

为了检验不同变量条件下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均值有无显著差异,这一节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是检查两个相互独立的样本之间的均值有无显著差异的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指对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因素对试验结果有无显著性影响的方法,它是两个样本平均数比较的引伸,用来检验多个平均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因素对试验结果有无显著性影响的一种统计方法。两种方法均要求样本服从正态分布,下面,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从学生性别、专业大类、是否学生干部、报考志愿四个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合作性”、“创新人格特质”进行检验:(1)男生和女生创新素质差异性检验;(2)文科类和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差异性检验;(3)任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学生的创新素质差异性检验;(4)不同报考志愿学生创新素质差异性检验。见表6-10、表6-11、表6-12、表6-13、表6-14、表6-15、表6-16。

表6-10 男生和女生的创新素质各维度差异性检验

表6-11 地方本科院校调查“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维度各题项男女差异

续表

表6-12 地方本科院校调查文科类和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各维度差异性检验

表6-13 地方本科院校调查“合作性”维度各项目专业差异

表6-14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创新素质各维度差异性检验

表6-15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维度各项目的差异

表6-16 地方本科院校不同报考志愿的创新素质各维度差异性检验

续表

分析:

(1)男女生之间在“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维度差异显著。从表6-10中可以看出,男生的“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要明显优于女生。对这个维度内各个项目进行进一步差异检验发现,男生在知识的前沿性、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这几个方面均优于女生。(A3“我会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知识”、A4“我常常带着问题去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A5“在解决问题时,我会随情况改变策略或采用新的方法”三个项目中,男生符合的程度明显高于女生;A13“在遇到问题时,我总是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寻找答案”、A15“我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并不一定都是对的”、A16“我喜欢想象,总是问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三个项目,男生的符合程度略高于女生。)

(2)理工类与文科类专业学生在“合作性”维度差异显著。从表6-12中可以看出,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合作性”明显要优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对这一维度内各个项目进行进一步差异检验发现,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比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更加具有开放性,更愿意与人合作。(A9“我具有开放的心态,愿意与人合作”这一项目,理工类专业学生的符合程度更高。)

(3)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与没有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在“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维度有所差异。从表6-14中可以看出,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知识及知识应用能力”优于没有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对这个维度内各个项目进行进一步差异检验发现,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在知识广度、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归纳能力方面均要好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A2“我的知识面很广,对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感兴趣”这一项目,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符合程度略高;A6“我努力获取实践经验,并在实践中寻求自我超越”、A7“我善于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实践中领悟”、A13“我善于对多种想法或方案进行梳理、归纳,找到最有效的方法”这三个项目,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符合程度明显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