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公寓建筑设计发展历程

国内公寓建筑设计发展历程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早期的公寓借鉴了国外的做法,其目的是给外国人提供住房,其建筑形式以酒店式公寓呈现,其特点是以适应外国人的居住方式为主。1992年建成的北京金宝花园是正式采用“外销公寓”这一说法的最早案例。因而,公寓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成为高端产品的代名词。表1-2我国公寓的发展历程

国内公寓建筑设计发展历程

我国早期的公寓借鉴了国外的做法,其目的是给外国人提供住房,其建筑形式以酒店式公寓呈现,其特点是以适应外国人的居住方式为主。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政府部门统一建设分配给个人使用的类似集体宿舍形式的筒子楼,可以称为集体公寓的早期形式。

所谓“公寓”,是在外销房的背景下借鉴国外的说法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第一批外销房建于北京,之后随着在京的外国人逐渐增多,一些住宅项目也开始转为外销,“外销公寓”的说法开始盛行。1992年建成的北京金宝花园是正式采用“外销公寓”这一说法的最早案例。随后只要是外销项目,无论是住宅还是写字楼,都被冠以“公寓”的称呼,这类产品档次较高,一般采用精装修,主要面向外国人与高收入人群。因而,公寓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成为高端产品的代名词。

至20世纪90年代末,房地产市场结束了之前依靠政府进行“福利分房”的时代,私人开发商开始进行设计与开发公寓项目。这一时期公寓开始涉及标准化设计,以小居住单元为基础,按积木式模式自由组合成各种大、中户型。公寓的概念逐渐开始分化,公寓的类型更加多元化,酒店式公寓、商务公寓、白领公寓、老年公寓等类型开始出现,其中以酒店式公寓为典型。酒店式公寓最早出现在深圳,然后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逐渐增多。酒店式公寓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以高层为主,每层有若干个独立的公寓单元,每个公寓单元内部都有成套的功能用房,如厨房、卫生间、客厅、起居室等,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当时的一些中等收入群体,如政府公务员、企业职员等。此外,还有一些酒店式公寓附设在星级酒店内部,主要供一些出差在外的高级商务人士及来华旅游的外国家庭短期租用。

2001年中国加入WTO,随之大量世界500强企业来华发展。优帕克公司首先发现了外企高管的居住需求,同期竞争的还有海外公寓企业,例如新加坡的雅诗阁集团。优帕克公司为租户提供五星级酒店的配套设施和轻松的社区氛围,但是价格却比竞争对手低20%~30%,以此物美价廉的优势,迅速开拓了国内高端公寓市场。高端消费群体对居住文化品质及个性等高层次的要求也促使公寓产品全面升级,它在满足居住功能需求的同时,还提供超值的个性化服务来满足不同住户的不同需求,甚至这种服务已经超越了公寓本身,涵盖了居住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教育、旅游、商务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得分布式酒店公寓得到发展,而随后的金融危机让商住类房地产项目受到很大冲击,运营困难,进而转交给公寓企业运营。到了2010年,在房地产市场愈加“不友好”的情况之下,房价上升到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无法独立负担的程度,而传统租赁市场所能提供的房源条件越来越差,租房随着房价的升高而变得性价比越来越低。面对大环境如此之差的房地产环境,各大开发商纷纷进行产品转型,将目标瞄准了租赁式公寓,许多拥有更好的居住体验和性价比的连锁品牌租赁式公寓蜂拥而出,虽然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租房需求,改变了传统的租房业态。2010年,晟曜行公司抓住上海世博会的机遇,在上海布局45个服务社区,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上海高端公寓企业代表。晟曜行公司还结合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公寓运营方式,开创了国内首家分布集中式管理公寓。2011年,途家、爱日租等公司加速线上营销,让公寓为更多人所知。2014年,雷军投资广州YOU+公寓,引来资本市场的关注,由于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大力推动,从而得到大力发展。随着中央对房地产市场提出“房住不炒”定位,加之中国约2.4亿的流动人口、近2亿的单身人口蕴藏着巨大潜能,房屋租赁市场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2016年全国租赁市场规模已超1万亿元,根据券商预测,2030年将达到4万亿元。其中,作为租房市场重要的细分行业,长租公寓通过对传统租房产业进行供给侧升级,为年轻租客提供标准化的高质量住宿空间及服务,近年来发展速度空前。(www.xing528.com)

到今天,公寓这一灵活的居住空间形式,发展方向、适用性越来越广泛,组合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国内对其存在形式及空间形态所进行的深入研究也将愈来愈多。我国公寓的发展历程如表1-2所示。

表1-2 我国公寓的发展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